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指南|度假生活及其他:“单身狗”的自我拯救之道

2016-10-09 钱岳 缪斯夫人
夫人说:

据说,假期对于单身人士来说,是一件没那么值得欢欣鼓舞的事。在刚过去的假期里,也一定有一部分单身者不知如何过好难得的悠闲时光。


开工第二天,许多人的心还未收回,那就再聊一下享乐吧。今天,夫人为各位准备了钱岳博士的一篇旧文,告诉你“单身狗”如何实现“自我救赎”。转念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一点都不难。




撰文:钱岳

责编:韩琨


在某个周五晚上,我突然觉得好无聊,有点想念国内那帮爱喝酒爱派对的朋友了。于是发了一条朋友圈:“Want to wear make up and a mini-skirt, go out, drink, and party…But instead, I went to grocery shopping…life sucks.(好想化好妆、穿上超短裙,喝酒、趴体……但是,我最后去了超市买菜……生活遭透了。)”
这绝不是我一个人遇到的困境。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有多少个周末,你想去博物馆里看个展览、去附近一家新开的餐厅吃饭,或去电影院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你有钱有闲,但因为找不到人陪你,最后这些活动都泡汤了?
或者你再想想,上面列举的那些活动,你是更希望一个人去,还是更希望有人陪你一起去?你是不是觉得,即使你一个人硬着头皮去了,也会觉得很无聊?你是不是觉得,博物馆、电影院、餐厅里成双成对、三五成群的人看到你这个“单身狗”形单影只,他们会认为你没恋人没朋友,认为你是loser(人生输家)?
所以,如果找不到人一起了,你是不是就不去了?
相反,如果是去健身房做运动呢?去图书馆/咖啡馆自习呢?去超市买菜呢?你是不是觉得,有没有人陪无所谓?你会不会觉得一个人,或者全神贯注或者速战速决,挺好的?
事实上,这些问题很多人都会遇到,研究者Rebecca K. Ratner和Rebecca W. Hamilton就专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并且在《消费者研究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Inhibited from Bowling Alone(什么阻止了你一个人打保龄?)。

首先,一个人时,消费者可能不太愿意做参观博物馆、在餐厅吃饭,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语言交流参与程度极高的活动。消费者们会觉得有人陪伴时,这些活动更有意思,因为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消费者需要——也希望有人一起参与、分享。
那为什么像看电影这样的活动,即使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彼此并不能有很多的言语交流,但消费者还是更倾向有人一块儿呢?生活中大部分的情况是,如果找不到人陪,或许消费者就选择在家看部电影,而不是去电影院了。或者像我一样,找不到人派对,于是买菜去了。
因为人们倾向于去想:“如果我一个人去看电影,其他人会怎么看我呀?他们肯定觉得我一个人去看电影,是因为找不到人陪我!他们会觉得我就是一个没人陪、没朋友、没亲人的可怜虫、单身狗!”
尤其是,在圣诞节、情人节、周六晚上等热闹的日子,人们大概更容易因为有“别人会觉得我是个可怜的、没人陪的人”这样的顾虑,而取消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计划。
所以,研究者们研究了两种类型的活动:
第一种是Hedonic Activities(享乐型活动):从消费经历中获得乐趣是最主要的活动动机,比如看电影。
第二种是Utilitarian Activities(实用型活动):完成某些任务是最主要的活动动机,比如买菜。
对于享乐型活动,人们倾向于认为有个亲近的人一起笑、一起聊天、一起分享感受,会增加我们从活动中获得的乐趣。而对于实用型活动,另一个人的参与其实对完成任务没那么重要,有人一起,有时反而碍手碍脚。
作者做了5个实验,逐步验证他们的研究假设。
实验一
实验参与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人想象自己一个人做下面的六项活动,另一组人则想象自己有两个或更多的朋友一起做同样的六项活动。
这六项活动分别是
两项享乐型—私密活动:在家看电影&在自己电脑上玩游戏;两项享乐型—公众活动:去餐厅吃晚饭&在电影院看电影;两项实用型—公众活动:在超市买菜&为了锻炼身体而散步。
对于每一项活动,实验参与者填答他们有多大可能性会实现这些活动,以及他们觉得他们会多大程度上享受这个活动(1 = 完全不享受,6 = 非常享受)。
接着,实验参与者填答,“当你做这些活动时,你们认为别人会觉得你有多少朋友?”
研究发现:
若是享乐型—私密活动或实用型—公众活动,一个人时比有朋友一起时,人们更可能会实现这些活动;
若是享乐型—公众活动,有朋友一起时比一个人时,人们更可能实现这些活动。
注意哦,这个结果是说,当实验参与者被告知,请想象一下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只有一个人,你觉得你会去吗?只是想象着只能一个人去,而不是和朋友一起去,人们就倾向于放弃这些活动了。
同时,下面一张图显示:
若是享乐型—公众活动,人们觉得他们一个人做这些事情时,没有和朋友一起时,得到那么多乐趣!
但对于享乐型—私密活动或实用型—公众活动,人们反而觉得,自己一个人时,更容易享受这些活动。

为什么如果是一个人,人们更不可能去做享乐型—公众活动呢?实验结果显示,这两个心理机制的作用导致人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1.    人们预计自己一个人去做这些活动时,会得到比较少的乐趣;2.    人们觉得,如果其他人看见他们一个人做这些事情,其他人会觉得他们没什么朋友。
实验二
实验二和实验一是一样的,只不过研究者们把实验范围拓展到了不同国家,去观察有没有差异。他们在美国、中国、印度都进行了同样的实验,最终得出的结果都差不多,这几乎没什么国家差异。
即使在美国这样的个人主义文化盛行的国家,人们也不愿意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不愿意一个人去餐厅吃饭。他们也觉得,一个人就不会享受这些事情,害怕别人认为他们没朋友……这些结果,在美国、印度、中国都是成立的。
实验三
这个实验就很有趣了。如果一个人去做了享乐型—公众活动,是不是真的就没意思呢?
作者随机把实验参与者分成两组,一组人一个人去参观博物馆,另一组人则有人搭伴一起去。
结果发现:
得知自己要一个人去参观博物馆的人,预计自己的享受程度平均只有4.76,而得知自己有人搭伴一起去博物馆的人,预计自己的享受程度平均值高达5.70!
但是,参观完博物馆之后,让两组人分别评价他们对刚才活动的享受程度。结果两组人对活动的实际享受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平均值都在5.3左右!!
也就是说,人们会高估有人陪伴时进行享乐型—公众活动的乐趣,而低估自己一个人做这些事情时的乐趣!
其实,无论你一个人去,还是有人陪着一起去,关键是,如果做了这些活动,你得到的乐趣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你因为觉得没人陪,而放弃参观博物馆、不去电影院看电影、或没去餐厅吃饭,你其实是错过了生活里的乐趣!!
实验四和实验五
紧接着研究者又做了两个实验,也就是实验四和实验五,他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1. 同样的活动(比如出去社交),如果有个明确的任务,人们倾向于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他们也觉得自己会享受这个过程。
2. 人们害怕在高峰时间段(如情人节、周末)去做享乐型—公众活动(比如看电影)。因为他们觉得在高峰时间会有更多人注意到他们,发现他们孤孤单单一个人。因此,他们更愿意留在家里,如果留在家里,就没人知道他们“一个人”的状态,别人也没有对他们指指点点的机会。
那么这个研究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一向觉得学术研究可以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来理解我们的生活。所谓当局者迷。我也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才突然明白,为什么在没有人陪时,我不愿意去喝酒/去社交,却选择去超市买菜。
我们往往觉得,自己一个人就不会那么享受某些活动。但很多时候,或许我们是自己在给自己设置心理障碍。我们低估了独处的乐趣,却高估了有人陪伴时的乐趣。如果我们真的因为害怕没有乐趣而不去做这些事情,我们往往是主动放弃了生活中的很多乐趣。
再就是,人容易陷入一种心理误区——“聚光灯效应(The Spotlight Effect)”。也就是说,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别人都看着我们。所以,我们担心,自己一个人,会和成双成对、三五成群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其实你自己想想,平时你去电影院,你会左顾右盼,努力找出一个人来看电影的人,然后在心里说“他/她好可怜啊”?不会呀!!
其实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别人没那么多关注。所以,不要因为害怕别人消极评价(judge)我们,我们就放弃生活里的乐趣,因为世界那么大,根本没那么多人会注意到我们呀。
另外,如果你实在想去参观博物馆、去试吃新餐厅、去看电影,你可以把它们多想象成“实用型活动”,专注到活动本身可以带给你的收获。如果你不是把它们作为和朋友聚会、与人约会的活动,那么你更容易克服心理障碍,也会从活动本身得到更大的收获和乐趣。
当然,这也和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有关。单身的人、独处的人,往往被认为是次一等的、被剩下的、不受欢迎的。改变社会的文化,需要有“弄潮儿”。所以,如果你一个人吃饭、旅行、看电影,其实是在引领潮流、改变文化!和主流文化做斗争很难,因为需要极其强大的心智。但如果我们可以客观地认识到主流文化的局限性,那么,我们也会更坦然地做自己。
希望无论你是一个人,还是有人陪,都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你的生活!
钱岳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专注研究家庭婚姻、社会性别关系。

她还有很多好文章,戳这里就可以看到啦!


职场妈妈 VS 全职妈妈,谁更容易得抑郁症?

孩子出生是你人生的转折点吗?

一边带娃一边玩,爸爸会比妈妈收获更多幸福感

大叔&萝莉:一种并不双赢的婚配模式 



权威、严谨、客观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情感婚姻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