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学|看不清的远方,回不去的家乡。

2017-10-27 冰月生 冰月生




又在宿舍宅了一个下午。


躺在床上,看着手机已经5点半了,这种感觉真是太难受了。痛定思痛 ,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所以出去买了一份泡面,吃过之后,果然好受多了。


这是我,一个普通大学的普通学生的普通的午后。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总爱思考人生。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什么?


我是一名大学生。我在大学。我要学习但我没有。


接下来自责半小时,看点励志鸡汤,然后用一个小时规划下接下来学习和生活计划:早起、学习、锻炼身体、应该学点英语、应该看点书提高下人文素质......


如你所见,思考人生最浪费时间。




如此重复多次之后,难免有种被大学上了的感慨。


探究这种循环背后,不难发现,是在被一种焦虑操控。


睡到5点半有毛病吗?没有。


睡到自然醒是最好的状态,只是生物钟不太正常,也就是说你在这段时间是没有事情可做的,闲是诱发焦虑的主因,背后原因是对未来没啥想法。


起来吃个泡面有毛病吗?没有。


古猿太饿了从树上走了下来,你太饿了,从床上坐了起来,只是几亿年了没有什么进步,没能形成时间的意识,在被非条件的反射支配。没有时间的概念,这是诱发焦虑的又一个原因,背后原因依然是对未来没啥想法。


当吃饱喝足,你的智力恢复了,终于看透背后原因是对未来没啥想法。


于是你选择思考人生,自责半小时后,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决定从别人那里汲取方法,毕竟从小学一路模仿过来,这招你熟。


但你看的文章都是:《我是如何在大学期间月入过万》、《大学毕业,我实现了财务自由》、《大学生都在看...》、《这篇文章让你和90%的大学生拉开差距》、《大学生应该做什么》......


看完这些。恭喜,刚从树上下来学会走的你,已经彻底陷入焦虑。不出所料,你应该开始在制作一份豪华的计划了。




又想起来,那天在课桌上看到前辈留下的一句话——“到不了的叫远方,回不了的叫故乡。”


十几年的努力,说努力可能对部分人来说比如我有点太抬高自己了,最起码是坚持下来了,并侥幸从小镇上走出来了,总不可能灰头土脸的回去。


所以,大学里普遍有一种焦虑氛围,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不好不坏的大学。


我遍寻而不得解,没人来安抚这一种焦虑,反而在不断的加重这一种焦虑,青春文学的主流是励志,但我们不需要这么多成功学。


我认识的写大学生励志文的作者,他们有很多来自并不好的大学或者来自和文学毫不沾边的专业,但他们因为热爱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战胜了焦虑,获得了自由。


无疑他们自身的例子是励志的,看完让人激情澎湃热血起伏,但对很多刚从树上下来的同学,没有辨别的接受,能获得的只有焦虑。


对于真忙和真闲的同学,他们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论好坏,最起码在心灵上是解脱的。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处于一种假忙或者假闲的状态,共同特点就是都做不到心安理得,太闲都会有一种负罪感,准确的说是焦虑。


不同的是一种以行动去对抗焦虑,对未来没啥想法,只能做无头的苍蝇。另一种在思想上思考如何对抗焦虑,却迟迟想不明白,不能付诸行动。




思考和行动,都是很好的词,但只做其一都是可怕的。


只思考的人,容易把丧当安逸无争,永远别指望有完全想明白的那一天。只行动的人常说宿舍是坟墓,其实对未来没啥想法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大坟墓。


让我写大学生解除焦虑的做法,我想我也可以洋洋洒洒上千字:学一门技能、学一门语言、考几个有含金量的证书、去做实习、广交朋友、锻炼演讲能力,再不济去读书写作的好处也有一大堆。甚至我还可以写些自己的成功史,谁还没有几件拿的出手的故事呢?


别想要太多,我觉得真正能对抗焦虑的,只有热爱与坚持,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事物,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也就获得了心灵上的解脱。


一但有了一个属于你的点,你会发现这个世界都温柔了起来。


还记得高考结束那天的我,看着天空中急速变化的云,就像未来遥远没有形状,那时候的我因为真闲而没有焦虑。


只不过,那时我没有预见到,那云是在被风催促着变化,就像大学会催促着我们成长,未来模糊而不着边际,我们焦虑而不得解。


我以为我可以永远做一个闲人。



注:最近开始重温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所以文中有多处向黄金时代致敬的片段。高中时把它当小黄文来看,重读之后又有不同的看法,原来文章可以这么写,充满逻辑的荒诞,经得起推敲是真实。


-END-


微博@冰月生7

简书、知乎、豆瓣:冰月生

做一个有趣的人,开一扇小小的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