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乎高赞:躺平之后,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遐迩观察 2023-09-29

最近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从南到北有蔓延趋势。从2020年至今疫情已近3年,经历病毒变异、疫苗接种、世界“躺平”,有人开始质疑:我们还需要那么严格的防疫措施吗?我们可不可以躺平?


3月14日凌晨张文宏深夜发文,不同意应对奥密克戎采用“躺平“办法,称“可能会付出比较大死亡代价”,如何从科学角度解读他的观点?知乎上一位医学博主对此给出了解读。


知乎高赞:躺平之后,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文/知乎医学博主@kkhenry

来源/灼见(ID:penetratingview)

(注:感谢知乎作者的稿件和灼见的编辑)


我们摆摆数据吧,看看「躺平」的代价。


最开始,完全躺平的欧洲国家很多,美国现在半躺不躺,基本也算躺平吧。


我们拿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瑞典这几个国家作为例子进行分析,结合香港当前的疫情现状,预测内地如果放开疫情防控,我们会有怎样的「代价」。


01

欧美国家凭什么「躺平」?


欧美国家看似被疫情吊打,迫于经济压力和拉胯的防疫能力,只能被迫躺平。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点准备没有。


欧美国家躺平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1. 已有大量人群感染过新冠,存在一定免疫力


2. 人群大量接种疫苗,特别是第三针加强针


我们知道,Omicron毒株对疫苗存在很强的逃逸,根据香港大学的计算,单独一针疫苗对Omicron基本没有免疫力,接种三针疫苗才能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



按照这个标准,只要接受过加强针(即第三针)就算有免疫力,我们和欧美「躺平」国家差距有多少:



按照每百人中接收了加强针的人数计算,除了我们和美国,其他国家基本在50%以上。


中国内地加强针(第三针)接种率:38.41%。放宽来说,这些国家有一半以上的人具备了对Omicron一定的免疫力,而我们只有不到40%。


那既然他们疫苗接种率这么高,又完全放开了,结局就一定好吗?


我们以“超额死亡率”作为指标,即减去过去几年人口自然的死亡,新冠所带来的「额外增加的死亡率」。



我们看到这个图的右侧,Omicron在2021年底开始全球大流行,全世界在这一段时间的死亡病例又有明显上升,在这些「躺平」国家中,即使英国的超额死亡率似乎在下降,这个数字仍在10%以上的水平。


也就是说,会有比往年死亡总人数多出10%的死亡率,是源于新冠感染导致的。


02

躺平以后,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上面这些数据还不够直观,那么有没有办法直观地说,我们如果也躺平,中国的情况怎么样?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弄清楚两个数字:


在中国目前的疫苗接种情况下,Omicron导致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是多少?


这个数据我们有可以参照的吗?有,就是现在的香港。


首先,香港的疫苗加强针(第三针)接种的情况和内地差不多,都在30%左右。



在这个基础上,香港政府得到的第5波疫情数据如下:



在香港尚且有防疫措施的情况下,死亡病例:3780,总确诊病例:611004,死亡率:0.62%。


(实际内地死亡率会更高,因为人均医疗资源远远赶不上香港,疫情造成医疗挤兑还会进一步降低医疗效率)


那么感染率怎么样?


按照香港总人口747万人,Omicron进入香港三个月感染61万人。


假设现在香港疫情停止传播,感染率也达到了8.2%。而我们知道最终香港肯定不止61万人,假设香港的感染率保守估计在10%左右。


我们把10%作为内地放开防疫以后的感染率「低限」,那么感染率最高能到多少呢?


截至目前英国完全放开,总的确诊病例:1959万人,英国总人口:6720万人,感染率:29%。



也就是说,内地和香港处于差不多的疫苗接种情况下,参照英国完全放开之后,内地的Omicron感染率在10%-30%之间,再纳入香港目前的0.6%死亡率计算。


03

预测结果


如果放任Omicron在全国流行,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4.1亿)和10%感染率:


全国新冠确诊病例数将达到:1亿4千万人。

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数将达到:84.6万人。


按照30%感染率:


全国新冠确诊病例数将达到:4亿6百万人。

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数将达到:251.72万人。


这还是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不被疫情击穿,所有人都得到了参照香港现在医疗救治的前提下。


写在最后


今天是在医院闭环隔离的第11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找数据,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写回答。


对于上面这个数字,我一开始也很惊讶——即使按照香港目前的感染率数据,如果国内躺平,也会有将近1亿人发生感染,将近85万人死亡。


即使最理想的情况,按照目前全球计算得到的0.29%的死亡率,国内死亡人数也将超过40万人。


我无法想象这个数字真实发生的时候会是如何的场景,或许在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们的医疗系统就被击穿了。


生活在国内的我们,无法想象在疫情肆虐的国家地区的生活,无法去理解这个「大流感」所带来的对社会的摧残。


我们习惯了国内疫情总是维持在两位数、三位数左右的情况,所以近期突然爆发出一两千例的时候,我们都惊讶于疫情是不是卷土重来了?社会中弥漫着不安和焦虑。


因而,我们更难想象这个数字在翻了六个数量级以后,我们的社会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图源:新华社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我能拿到这些数据做出这些计算,那么我们国家的流行病专家、公卫专家一定早就得出过更加详细的预测结果。


所以国内的防控一紧再紧,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以民众不理解的方式去抵抗疫情爆发。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看到过这样的预测数字,他们知道我们国家承担不起这样的「代价」。


有人说,病毒也遵循生物规律,杀死宿主,最终也会自我消亡,所以新冠的最终结局肯定是人类和病毒共存。


这句话没错。


人类历史上,说得上完全消灭的病毒只有天花,以新冠目前的传播情况来看,和人类长期共存是比较确定的事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就应该躺平。


之所以这样严格的防控,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更多接种疫苗的时间、开发更多治疗新冠的药物,把感染率降下来,把重症率、死亡率降下来。


等到「代价」到了我们可以承受的时候,我们再选择「共存」。


欧美国家被迫躺平,是因为拉胯的防疫能力和无法承受的经济代价,但作为在主要国家中,2020年唯一个经济没有负增长、甚至2021年还达到GDP增长8.1%的国家,我们没有理由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防疫屏障自己先拆下来。


这两年,一直有人在问,为什么国内外防疫措施能相差如此之大?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来那句很有名的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感谢所有在一线辛勤工作的防疫人员,


华夏有幸!


关注二维码,可了解更多
记录:留在笔尖的温情与敬意
投稿:seafxy@163.com

END



推荐阅读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吴官正:人情薄如纸!

复旦学者沙烨:中国能有今天,靠的是无法被定价的80年牺牲红利

社科院教授:资本至上、纸醉金迷被摒弃,2030年中国将和美国并驾齐驱

一位心理学教授对当今90后及00后的内心世界,深入骨髓的剖析 

前文化部长:可能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策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做官非常磨人,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长期太累或太穷,人会变傻

柴静:一个社会的恐惧和暴戾之气,往往来自想象,而不是事实

方方:夜半惊魂, 林林总总的说法听得我浑身冒冷汗

原山西省长于幼军痛斥:有的人连良知都没有

海航陈锋的今天,会否是恒大许家印的明天?

张文宏事件尘埃落定:谁是诛心之论谁是谋国之言

萧功秦:我们的价值观,狭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复旦教授:没有经历过贫困,很难真正理解人的绝望

刘擎:如何对待抄袭事件?不能在无限赞美与恶意诽谤之间反复摇摆

颜宁教授为什么牛?最后一段话打动我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