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群里的这些文章,都是谣言!赶紧给爸妈看看

江淮正道 2021-07-23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媒体中,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至今年9月初,仅微信专门开发的“微信辟谣助手”已辟谣的文章就达到118万篇。到底是谁在制造这些“灰色信息”?他们为何辛苦而“专业”地制作这些不实信息?



调查发现,诸多谣言背后存在明显的利益机制,其已表现出分散化生产、产业化生产态势,并且还衍生出诸多传播利益链。


“伪正能量”类谣言层出不穷


在微信辟谣助手最新辟谣的不实信息中,类似的关于养生、健康、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关心式谣言”比比皆是。翻阅这些谣言文章发现,不少谣言中有所谓权威机构试验、观点,甚至配以视频,如此“专业”的“科普”文章,很可能会迷惑许多读者,进而“温馨提示”转发给身边的亲戚朋友。除了“关心式”谣言外,涉及儿童、突发事件、手机病毒的网络谣言也占有较大比重。



“关心式谣言”不仅会给读者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困扰,有时还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有的读者看到朋友圈文章说,阿司匹林在心脏病发作时是“救命药”,而不知道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反而会“夺命”,最终酿成恶果。类似的报道也不时见于报端。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虽然许多不实信息被证明是谣言,并且不时被辟谣,但往往每隔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出现。



除了各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谣言以外,网络上还存在诸多关于经济热点、社会公平、司法公正、历史事件等领域的误导性分析或评论性文章,这些文章标题耸人听闻但事实却相去甚远,以及移花接木、内容不实但煽动性很强。这类信息往往通过挑起人们对经济的担忧、对弱者的同情、对社会的不满等手段,引发读者点击和转发。这些“灰色信息”的不断传播与泛滥,不仅使网络垃圾信息泛滥,也混淆了视听,给读者带来诸多困扰,成为网络环境中挥之难去的“雾霾”。


“流量为王”催生产业化生产传播 

                         

调查发现,在大量不实信息及谣言中,除了有部分是因网民不明真相而误写、误传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意为之、“专业”制作产生。在自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的利益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及“激励”部分自媒体账号,不惜以“灰色信息”吸引眼球、赚取点击,最终获得广告收入等多重利益。


多位受访的自媒体运营者表示,其收益与文章点击量、曝光量有直接关系,而其背后又和各类广告相关。



通过近年来警方不时查获造谣案件,也可以看出谣言背后的“圈粉”、赚取点击量等利益端倪。


早在2015年被福建石狮警方抓获的“一家34口灭门惨案”发布者吴某,曾运营20多个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所谓“黑幕”等内容吸引“粉丝”、拉广告,月收入常超过20万元。


强化源头管理 规范利益机制


当前,自媒体平台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据去年腾讯发布的数据,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达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新媒体及各类自媒体已成为越来越多读者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突发事件等谣言的打击力度,违法、影响恶劣的“黑色信息”明显减少。但由于这类“灰色信息”直接危害性相对较小,处在是否违法的“模糊地带”,因此不是公安打击的重点领域,这让其得以大行其道。


部分专家认为,需通过有力措施推动自媒体平台加大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审查监管力度,严格广告发布机制,同时加大对有害“灰色信息”的打击力度,从而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一是加大平台自审查力度专家建议,相比传播媒体层层把关签发的要求,自媒体信息发布监管十分薄弱。在信息分散化生产的自媒体时代,应本着“谁发布谁负责、谁运营谁监管”的原则,强化自媒体平台对信息发布的监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等专家认为,社交平台具有明显的熟人传播特点,信息信任度相对较高,因此微信谣言不仅传播快,危害亦深。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各类直播、专业视频发布平台都应该切实履行信息发布的自监管、自审查义务。


二是严格广告发布机制,减弱源头利益机制。相对传统媒体的广告监管要求,自媒体上各类软文及文中发布的广告监管同样不足,虽然2016年我国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但自媒体广告主发布的违法广告仍然层出不穷。2018年上半年,全国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互联网广告案件同比增长64.2%。专家认为,应该通过提高广告发布门槛及严格监管等手段,从而降低各类广告对“灰色信息”生产的源头激励。


三是加大对有害“灰色信息”的处罚力度。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大鹏等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对“事件性”谣言加大打击力度,也要加大对养生、健康等领域里游走在违法“模糊地带”的各类谣言的打击力度,减小其生存空间,特别是对有组织的谣言制造者加大处罚力度,揪出背后的专业平台和利益链。


莫让善良被“关怀式谣言”利用      

                  

“吃西红柿炒蛋能抗癌”“吸烟能增强记忆力”……健康问题多发的盛夏时节,披着“关怀”外衣的谣言又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造谣者混淆视听无疑可恶,驱动造谣行为的利益机制助纣为虐更值得警惕。


“关怀式谣言”涉及衣、食、住、行等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引人点击,欺骗性更强;基于熟人传播,危害很大。读者一旦轻信,轻则形成错误观念,重则可能在用药、急救等方面酿成恶果。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近年来,政府机构、公益组织、自媒体平台的辟谣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挡不住大量“关怀式谣言”在微信群、朋友圈肆虐。一些科学素养不高、深受疾病困扰的人,对此缺乏免疫力,抱着“宁信其有”的心态成为这类谣言的“二传手”。


此类“关怀式谣言”的制造者看似菩萨心肠,实则是利用读者的善良和关切牟利。自媒体文章的阅读量直接与经济收益挂钩,一些影响力大的公众号动辄报出几十万元的广告价格,经济利益驱使下,少数自媒体从业者抓住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的心理,炮制耸人听闻的谣言吸引眼球、增加粉丝、从中渔利。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造谣行为近年来“产业化”趋势明显。有媒体披露,谣言传播环节也开始明码标价。有APP对注册用户转发文章带来的阅读量按照每次0.1元的价格进行“奖励”,甚至还建立了类似传销的收益分配机制。读者不经意的转发其实是在为谣言制造者和发布者免费“打工”。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各种自媒体公号和文章泥沙俱下,不仅需要受众加强甄别,更需要发布平台担起监督责任。一方面,从源头加强内容把关,加大对不实信息和谣言的审查、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严格广告发布机制,斩断利用造谣牟利的不法利益链条。


我国对网络造谣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现实中却很少对“关怀式谣言”追责。对此,有关部门应强化监督,对有组织、有利益动机的造谣传谣行为进行处罚,确保自媒体信息发布依法合规,避免公众对亲友的关心被造谣传谣者的不良居心所利用。



- END-

看完别急着走哦~

记得戳右下角的小心心

您的每个赞

都是对我们的支持与鼓励

欢迎评论转发


来源: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往期精选

范冰冰偷逃税案件中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被问责

红领巾上印广告招众怒!校长被处分,全国少工委介入处理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全能神”邪教祸害家庭让人触目惊心

最新!范冰冰“阴阳合同”问题,查清了!

 

抵制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