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锦鲤,得好运”全国都在转的锦鲤,为什么这么火?

江淮正道 2021-07-23


最近,江淮君的朋友圈又被锦鲤刷屏了。


原因是国庆假期某支付平台官微搞了个带有锦鲤图的转发抽奖活动,一名网名叫@信小呆的呆萌小姐姐抽中了这个巨额大奖,小姐姐也因此又被广大锦鲤爱好者们当成了“中国活体锦鲤”,疯狂转发。



先是被大奖砸中,后来又一跃成为坐拥八十万粉丝的网红新人,如此开挂,连小姐姐自己都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记得上次出现锦鲤在社交平台疯狂涌现的盛况,还是“火箭少女”成员杨超越成团出道的时候。杨超越也因此成为“人形锦鲤”的初代代言人。



这逆天的运气,让大家变得不淡定了——为什么那个幸运儿不是我!?



一连串“锦鲤轰炸”后,江淮君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华语世界最灵验的许愿之地,不是寺庙,不是道观,不是教堂,而是每张锦鲤图在微博、朋友圈的转发和评论区!


一条鱼而已,就那么灵?为什么那么多人信?



出于好奇,江淮君围观了下。赫然发现存在一个和锦鲤相关的微博账号,粉丝数量竟然有将近1600万……


另一条跟锦鲤有关的新闻,更是让江淮君惊掉了下巴:


10月4日,日本关岛的一只锦鲤“S传说”,在日本锦鲤阪井竞卖会中,被拍出了2亿300万日元的天价,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有1250万。随后网上疯传拍下这条世界最贵锦鲤的神秘金主和马云关系不错,可能是要送给“马老师”的退休礼物。


当然这只是猜测,不过可见,无论是在朋友圈转锦鲤图的吃土青年,还是购买活体锦鲤以求庇佑的壕们,其愿望有相通之处:转发这条锦鲤,你就能过上幸福生活。


但是,锦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幸运的化身的呢?


锦鲤也是鲤鱼的一种,其最原始的功能,当然是用来吃的。彼时,它还没有现在锦鲤的盛世美颜。


鲤鱼发源于亚洲,在淡水鱼类中分布最广。两万五千年前的山顶洞人,通过钻木取火等科技手段,逐渐得出“鲤鱼好吃”这个研究成果。于是鲤鱼就被我们的祖先人工养殖起来,成为最早的渔业产品之一。



古代中国养殖的鱼类有限,还没多少人像今天的老饕一样嫌弃鲤鱼肉刺多且腥,在当时,鲤鱼还一度是王公贵族专享的高档食材。


▲食用鲤鱼


但在古人眼里,鲤鱼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因为它实在太能生。产卵期雌鲤鱼腹中的鱼籽,会占其体重一半。


春秋越国名臣范蠡,还写下致富教材《陶朱公养鱼经》,大力推广鲤鱼池塘养殖,帮齐威王赚零用钱。据说,齐威王也没全盘采纳,仅仅在后花园挖了个鱼塘,就收获了三十万钱;而“种鱼”,不过二十来条而已。


有趣的是,范蠡强调鲤鱼须与王八同养,否则蛟龙会带领鲤鱼飞走。可见“鲤鱼化龙”、“鲤跃龙门”之雏形已经产生,为后世学子转发“逢考必过锦鲤”,提供了理论依据。


▲后人疑《陶朱公养鱼经》是伪作。1965年,陕西汉中东汉墓出土养鲤池模型,符合范蠡“鳖鲤同池”的设计理念,敢情这书在东汉时就已得到应用。


鲤鱼好养。其适应性极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对居住地也不挑,江湖待得,泥塘更好;无论滔滔江水还是平静湖面,都不妨碍它产卵带娃。鲤鱼还不挑食,杂食性,什么都吃。进入冬眠前,它会狂吃长膘,然后下潜,等到来春河开,曳尾上浮,又是好鱼一条。


美国人民曾低估了鲤鱼的生命力,吃了许多亏。


彼时,为了清理鲇鱼池的海藻,美国人引进了亚洲鲤鱼。后来发现这鱼实在是个吃货,每天要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的食物。它们不但从美国鱼嘴里夺食,还会吃掉鱼池里许多原住民小伙伴。吃完后,特别喜欢把水搅浑,增大池塘混浊度。关键,鲤鱼不但吃独食,还“殖民”——每条雌性亚洲鲤鱼年均产卵300万枚……


据说“消灭亚洲鲤鱼项目”已获联邦政府高度关注,但无论是电网,还是投毒,都没法阻止亚洲鲤鱼魔鬼式的复制粘贴。


▲美国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据说大的能长到100多磅


鲤鱼就像灰姑娘,先有实用内涵,再有欣赏价值。观赏型鲤鱼自西晋时代即有记录,唐代宫廷开始大规模养殖锦鲤。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就提到过“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还有一条发展路径,可追溯到公元200年左右,一批锦鲤被引入日本,此后便不断培育出新品种。文章开头的天价锦鲤“S传说”,其远祖,恐怕就是这批古代中国的锦鲤。


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中国民族的重实利由来已久,一切学问、宗教、文学、思想、艺术……都以实用实利为根据。”那么,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为百姓带来较高价值、非常接地气的鲤鱼,自然成为了大家赞美的焦点,并逐渐伴生出以鲤鱼为中心的文化情感。鲤鱼本身,也就具有了文化象征意义。



比如:

——鲤鱼丰收,生活质量提高,象征了吉祥富足。


孔子就为其子取名孔鲤,“嘉以为瑞”,希望孩子能有祥瑞护身,平安长大。明清以后的节庆,往往使用象征性图案和谐音组成吉利话。年画中常见的抱着鲤鱼的胖娃娃,表示的便是“年年有余(鱼)”。而传统年夜饭,也总少不了圆桌正中的那条鲤鱼,所谓“无鲤不成席”,且决不能吃完,取“吉庆有余(鱼)”之意。


——鲤鱼多产,象征多子多福,表示家族繁盛,夫妻和乐。


锦鲤体态优美,色彩缤纷,也会被拿来充当爱情信使。古人有“鱼传尺素”之辞,正是将信件放入鱼形信匣中,托递给心上人,美观方便又浪漫。一些地区的婚宴,红烧鲤鱼是标配。若一时没活鱼,厨师便会用精湛刀工雕刻出一条木鱼,淋上红烧鱼的浇汁,比之有活鲤鱼可以享用的婚宴,也是一样的美满忠贞。


 ——鲤鱼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力强,象征了人的毅力和韧性。


我们最熟悉的“鲤鱼跃龙门”故事,正起源于鲤鱼逆流而上的习性和顽强的生存能力。后人用“鲤鱼化龙”比喻金榜题名后的脱胎换骨,以此鼓励寒门学子刻苦学习、积极生活,即使遇到困境,也能一往无前地克服困难,一展宏图。




通过对鲤鱼的膜拜,古人描绘着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今天转发锦鲤的人们,愿望依旧,祝祷之辞中也多了些许诙谐:“转发这条锦鲤,三天内脱单”;“转发这条锦鲤,一个月瘦十斤”;“转发这条锦鲤,考的都会,蒙的全对”……


当代的都市人,尤其是青年,更是在转发锦鲤中,获得了某种归属感和支持力——虽然生活压力大,但,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呀!大家一起加油!



江淮君觉得,转发锦鲤虽有“每日迷信”之称,但说到底,还是中国传统吉祥物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新的传媒平台和表现形式,赋予了锦鲤们新的形象和生命力。而锦鲤最本质的那些优点,一点也不曾改变,人们依旧从中获取着力量。


锦鲤崇拜,诞生于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对动物的想象和认识,是一种温和的祝祷,是对丰足生活的向往。锦鲤的形象,也蕴含了一个道理——幸福生活只有通过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出来。


“中国活体锦鲤”@信小呆在中奖后,说自己还是打算先忙完第四季度,给工作单位有个交代后,再去兑现大奖。现实中,她是一位在工作中满怀成就感的IT工程师。


而前文说的那个锦鲤微博号,个人简介里,是这样一句话:愿望交给锦鲤,你就只管努力。


所以你看,与其说是迷信某种神物能带来好运,不如说是给相信自己能行提供一些内心支撑,最终给我们带来好运的,终究还是我们自己。


- END-

越努力,越幸运

竭力向前拼搏

不光转发锦鲤

也要记得到文末点赞


来源:中国反邪教

往期精选

警方通报:医生还击无责!北大医院伤医事件,打人者被刑拘……

安徽这位县委书记火了!他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6棵银杏树花了285万元!你能信?这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路见不平,身中5刀血洒200米!老战士吕保民奋勇追凶!

 

转发锦鲤不如拼搏的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