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1月1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江青作品《庐山仙人洞》题词涉抄?

2016-07-25 民·权民生民族➟ 墙国

1961年庐山会议期间 毛泽东在庐山



庐山仙人洞 江青(李进) 拍摄   一张简单的风景摄影习作,后来被毛泽东赋予了巨大的政治含义



毛泽东诗词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李进是江青的化名,是江青在1951年年底去湖北武汉附近深入土改时用的假名。1961年庐山会议期间,跟随毛泽东上山又未涉脚政治的江青闲来无事,在山上瞎转悠,随手拍了些风景照。当年9月9日,毛泽东为江青的一张庐山仙人峰的照片题了一首诗《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仙人洞位于庐山牯岭西侧佛手岩,海拔1049米,深约10米,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百年不倒,堪称庐山奇景。



而江青所摄的《庐山仙人洞》照,画面并非仙人洞,实为从仙人洞前面远望西北方锦绣峰的景观。画面上方有蟾蜍石古松疏影数丛作为点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以及台上御碑亭的黑影,中间大片空间则为黄昏时天幕上的阴暗云层。



江青的这幅照片,深得毛泽东赞赏。1961年9月9日,毛泽东写下了《七律·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1961年,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为李进同志题庐山所摄仙人洞照》一诗中,通过展现暮色苍茫、乱云飞渡中苍劲挺拔、从容镇定的劲松形象,和上摩苍穹、下临深涧的险峰形象,表现出了毛泽东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乐观自信的信念。


江青那时的摄影技术远远没有达到准确掌握百分之一秒瞬间的水平,对选景也欠整体审美构思,拍摄时需要主席身边的摄影记者帮助她选景、对焦距,然后由她按动快门。


这幅《庐山仙人洞》照在“文革”中以“李进”的笔名发表,采用手工上色将黑白照片做成彩色照片。在庐山期间,江青拍摄了很多照片,但公开发表的只有《庐山仙人洞》和今年5月10日拍卖的《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毛泽东的题诗,使得《庐山仙人洞》照顿时名满天下,江青也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


在《庐山老相册》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1966年“文革”开始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红卫兵排着长队来到仙人洞前,体验伟大领袖诗篇的意境,在“劲松”前留影,留影后还要拔下几根“劲松”的松针,夹在“红宝书”里带走。不久,松针就几乎被拔光了,树根也被摇松。1967年,“劲松”开始发黄,奄奄一息。于是,工作人员挑来黄土,注入“劲松”根部的石缝中,再灌水。经过精心呵护,1968年,“劲松”奇迹般地返青了,历经磨难之后,更加青翠坚韧。


如今,在庐山仙人洞,每天都游人如织。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仙人洞时,总不忘特意介绍一下江青所摄的《庐山仙人洞》照,游客们也总会在“劲松”前留影纪念。在庐山很多宾馆、酒店里,也都悬挂着《庐山仙人洞》等历史老照片,游客在欣赏这些老照片的同时,倾听那不同寻常的历史风云。



方舟子新语丝http://www.xys.org/forum/db/5/99/143.html读书论坛质疑如下:


毛泽东名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来源考(作者:废话一筐


1961年9月9日,毛泽东为江青的《庐山仙人洞照》题过一首七绝诗: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此诗发表后,其中最后两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立即成为传讼一时的名句,至今很多人耳熟能详。


大家知道,明清以来,情色小说在中国极度兴盛,我们现在都还能看到的作品,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清单:《天缘奇遇》、《花神三妙传》、《如意君传》、《金瓶梅》、《浪史》、《绣榻野史》、《闲情别传》、《痴婆子传》、《昭阳趣史》、《肉蒲团》、《宜春香质》、《弁而钗》、《杏花天》、《浓情快史》、《巫山艳史》、《灯草和尚》、《灯月缘》、《桃花影》。其中,写得最好的要数《金瓶梅》《痴婆子传》、《肉蒲团》、《弁而钗》与《宜春香质》了。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书是无书不读的。这不仅局限于《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正史、野史,也包括了明清的色情小说。比如,最有名的《金瓶梅》,毛泽东同志就先后五次作出评论。

近日,闲翻情色小说《花荫露》,偶尔发现“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是由《花荫露》第三回的开篇诗的前两句化来的。为向各位证实,不得不引用《花荫露》第三回的开篇诗:

  第三回 父于连台各得其所

  诗云:

  天生一个神仙洞,无限风光在玉峰。

  老绾专定神仙洞,劣儿只喜攀玉峰。

  各取所需连床混,笑煞京都八旬翁。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个猜测,妥否,还有待专家论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