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亚平:都市圈空间尺度识别及空间组织优化研究——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清华城镇化智库 清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2023-01-01

2020年9月26日,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实践论坛2020——都市圈研究专题论坛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报告厅举行。本期内容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黄亚平教授在论坛上所作的《都市圈空间尺度识别及空间组织优化研究》演讲。近期,我们将陆续刊发论坛嘉宾主题演讲,以飨读者。


黄亚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本文经专家审阅授权发布


01

城市区域的相关研究及概念內涵

1.1国内外城市区域研究热点

我们梳理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城市区域”研究的情况。这里的城市区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从都市区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总体来看,国内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群,研究起点主要在2002年以后,这跟我国城镇化发展到了特定的阶段、逐步由单个城市到多个城市联动发展发展是有关系的。国外的城市区域研究,主要集中在都市区及巨型城市区域,关键词有“蔓延”、“创新”、“可达性”、“迁移”、“土地利用”等,更注重空间性。我国的城市群研究主阵地在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


1.2城市区域(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研究及发展动态

梳理了这些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我自己的总结是,国内外城市区域研究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区域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体来讲,21世纪城市区域趋势体现在:城市层面——大城市区域化,城市郊区化的广域扩散使大城市区域化日趋明显;区域层面——城市密集化,城市化地域的扩张,使区域一体化增强,城市密集区发展加快;国家层面——空间集聚化,城市群及大城市连绵区形成,巨型城市区域被定义为具有共享的资源与生态系统,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系统,密切的经济联系,相似的居住方式和土地利用模式,共同的文化和历史连接而成的网络系统。

第二,城市区域成长的过程、特征和规律的研究。

较为共同的认知是,从中心市→都市区→都市圈(或大都市区)→城市群(或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化发展时空演进的主要过程。

第三,城市区域空间范围的识别标准和方法研究。

欧美国家主要聚焦在都市区、巨型城市区域的识别,且多为统计部门确定的功能地域概念;日本侧重都市圈的划定标准,但日本的都市圈空间尺度类似于美国的“都市区”,远小于中国“都市圈”空间尺度。日本的“大都市圈”(全国只有东京都和政府指定市,共15个)才与中国“都市圈”空间尺度相近。而我国国内没有统一的城市群及都市圈界定标准,且主要聚焦在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鉴定方法上,学界多种方法并存。

第四,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

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动力机制大致可归为三种基本解析思路:经济发展的动力观、空间形态的动力观和综合发展的动力观。

第五,关于城市空间区域空间结构研究。

这里主要有两个研究维度,一个是欧洲为代表的功能学派,强调城市区域是一种功能关联,这种研究维度在我国学术界传播很广,国内关于城市群研究基本上是基于这个维度的。一个是以北美学者为主的“形态”学派,其主要关注大都市区域的空间形态、场所空间。国内关于都市圈(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一种是空间关系研究,一种是空间形态研究,这两者维度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根据功能关联统计数据及流数据来做研究的,后者是根据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来做研究的。


从城乡规划的角度看,我认为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是,一是研究对象聚焦巨型城市区域及城市群,都市圈关注不足。二是研究内容侧重城市区域功能网络及空间关系,实体地域空间形态研究不足。三是研究方法上测重城市群人口经济定量分析,地域资源环境测度分析不足。这与现在我国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的需求实际上是不吻合的。


1.3都市圈概念内涵

我认为,最近一二十年,我国主要都是抓城市群的工作,实际上对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的概念内涵在不断混淆。


我们一定要明确三个基本概念:


第一个概念都市区,是指一定规模以上的中心城市及与其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非农经济活动主导的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高度一体化城市功能地域。我国基本上有两类都市区,一类是像上海这样的全域都市区,一类是像武汉这种市域核心区的都市区,这二者都在城市行政管辖区域范围内。


第二个概念都市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由核心城市及外围具有紧密经济、社会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镇及地区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中国都市圈一般具有下列特征:①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这其中,多数是一个核心城市;②跨市域范围,是区域一体化及同城化的主要地域;③都市圈是一个经济圈,也是一个社会圈、生态圈。


第三个概念城市群,是在一个特定地域内,由若干规模不同、类型各异的城市,其中有一个或多个特大城市,依托便利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具有一体化趋势的城市群体。城市群在我国目前基本成为一个政策作用区,不是一个实体功能地域联系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规模和空间尺度,在欧洲就相当于一个大国,我们不能说一个欧洲大国就是一个城市群。所以我认为,城市群要区分空间层级,即要区分国家级城市群(部分将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及地方性城市群的层级差异。都市圈更多是靠近地方性城市群。


我对都市圈概念内涵的几个基本认识是:


“都市圈”是一个核心城市及其外围次级城市形成的城市紧密联系区,常见的以特大城市或省会城市为核心形成都市圈,亦是大城市群中的次区域,如长三角城市群由五个都市圈构成。


都市圈是大城市区域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城市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空间范畴,城市实体地域功能空间的协同主要还是在都市圈层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城市群是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形态,我认为都市圈才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形式,因为大尺度城市群谈不上是一个实体地域高度关联的城镇化区域。比如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三省一市,这么大的区域在空间上很难谈要怎么协同。在我国,由于城市群空间尺度偏大,都市圈才是城市跨市域功能及空间协同发展的主要地域层次,是区域空间一体化及同城化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地域。都市圈发展将推动国家城镇化总体空间格局的重构,同城化及空间高度一体化应在都市圈层面推进,而不是在城市群空间尺度上做。实际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里的提法也是不一样的,三省一市层面主要称作区域联动,都市圈层面才是一体化、同城化。


我国已开展的部分都市圈规划实践,都市圈范围划定普遍偏大。荷兰全国1700多万人口,面积4万多km²,全国空间规划确立了6个城市区(兰斯塔德,布莱邦特,马斯特里赫特—海尔伦,阿纳姆,德温特,格罗宁根—阿森),其城市区实质上是一种更小尺度的都市圈。德国联邦空间规划确立了全国11个大都市区(都市圈)空间范围,每个大都市区(都市圈)面积约2-3万km²。城镇化发展是由中心城到都市区、到都市圈、到城市群的递进关系。我认为我国的都市圈规划空间尺度普遍偏大,而且它的范围划定往往脱离了实体功能地域的范围。


02

国內外都市圈“人口—场所”空间特征

比较国内外都市圈人口-场所空间特征,主要比较两个维度:人口是怎么分布的?城乡建设的空间格局是什么?


我们选取了世界上前20位的100KM半径内人造地表面积最大的城市区域来做比较, 并从中选择8个国外最大的都市圈进行分析。

表1 世界上前20位100KM半径内人造地表面积最大的城市区域


第一点,人口分布。2000年以后,国外的8大都市圈,人口增长主要分布在40公里到100公里之间半径。一般说核心区的经济人口占比还是比较高,但是在核心区以外,人口呈低密度均衡分布。

图1 国外典型都市圈100公里半径范围人口空间分布(1km*1km)


我们做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呈圈层分布特征:典型都市圈人口主要集中在30公里范围内,外围辅助性新城呈圈层放射式围绕中心城,功能型新城或布局在80公里圈层左右。


第二点,建设用地。国外典型都市圈场所空间特征——100公里半径范围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内陆型与湾区型。湾区型都市圈用地沿海岸线延伸;内陆型都市圈用地则会出现典型圈层结构。一定程度后,都市圈用地规模趋近稳定。


国外都市圈“人口—场所”总体空间特征是:① 2000—2015年,8大都市圈人口总量增长6.42%—25.89%不等,人口总量趋于稳定。② 多数都市圈人口仍主要聚集在半径30km核心区, 但人口分布逐渐变化,增长人口主要分布在50—100km圈层。③ 2015年,8大都市圈半径100km以内建设用地规模在3867.93km²—7740.72 km²不等,都市圈建设用地规模总量大但趋于稳定。④ 都市圈建设用地在各圈层分布相对较为分散。

图2 国外典型都市圈100公里半径范围城乡建设用地分布(300m*300m)


同样,我们对国內36个都市圈或潜在的都市圈100公里半径范围人口及城乡建设用地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国内都市圈“人口—场所”总体空间特征是:① 人口密度整体偏高,东部发达地区及平原地区都市圈人口密度普遍较高,西部地区及山地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② 多数都市圈城镇建设用地仍呈现核心城市聚集特征,尤其是内陆萌芽型都市圈。③ 与国外典型都市圈比较,我国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整体较低,沿海地区都市圈城乡建设规模较大,内陆都市圈城乡建设用地普遍规模较小,多数内陆都市圈均处于核心城市及节点城镇开发阶段。

图3  国内36个都市圈100公里半径范围人口空间分布(1km*1km)


图4  国内典型都市圈100公里半径范围城乡建设用地分布(300m*300m)


03

武汉都市圈空间尺度识别

我们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功能格局的分析,包括统计数据、流数据的分析,总体来看,武汉城市圈是一个单核心突出的都市圈,以武汉为核心的“1+8” 城市圈,面积5.88万平方公里。但是从经济总量来看,8个周边城市加起来都不及武汉的一半,所以规模结构是失衡的,功能网络上是一极突出的,层级体系尚未形成。所有的功能网络都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关联度单极化明显,武汉的重要程度足以支配整个网络,并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桥梁作用,占据着资源和信息流通的关键位置。


用二调、三调的用地数据分析武汉城市圈可以发现,其东北部是大别山,东南部是幕埠山,这些山区基本很难融合到都市圈里,基本上是一个山区县。所以,武汉城市圈是一种政策作用区的概念,湖北省分成两圈,东部武汉城市圈,西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但是这种城市圈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圈。


我们采用种种方法对其进行界定。主要是按“一日生活圈”理论初步划定都市圈空间分析范围,城镇人口规模及人口密度分析辅助确定范围,测度核心城市与周边经济联系强度,分析100公里半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分布的城镇空间格局特征,再经过综合评估与定性校准,得出武汉都市圈由武汉全域及其周边11个县市单元构成, 总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约占武汉城市圈的35%。总人口为1825.77万人, 约占武汉城市圈的60%。与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同比例同尺度用地面积比较,武汉都市圈的建设用地规模连前者的1/3都没有,在都市圈100公里半径内建设用地占比,东京城乡建设用地占比20.53%,巴黎9.99%,上海12.44%,武汉的只有3.91%。

图5 武汉都市圈常规交通(小汽车为主)0.5小时、1小时以及1.5等时线

图6  2015年武汉100公里半径范围城乡建设用地分布

图7 各城市100公里半径范围城乡建设用地分布


所以在这基础上,我们重新综合分析和界定武汉都市圈的范围,我们认为真正的武汉都市圈是下图的范围。

图8 武汉都市圈范围界定


综合分析,如果说一定要把武汉城市圈当成武汉都市圈的话,那么这个都市圈应该是有空间层次的,从核心城市、都市圈、再到外围城市圈。武汉都市圈才是要真正推进高度一体化建设同城化发展的区域,至于周边那些山区基本县不可能跟武汉实现同城化。由此,都市圈应根据功能圈层、层级差异化施策。


04

武汉都市圈空间协同优化对策

关于武汉都市圈现状发展基础,我们也比较了我们所界定的2万多平方公里的武汉都市圈,与国内其他差不多空间尺度的都市圈比较,比如深莞惠、苏锡常、广佛肇等。应该说武汉都市圈对比沿海地区都市圈并不占优,包括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基础、社会服务发展水平等,但是经济潜力、人口城镇化潜力、设施支撑潜力、空间增长潜力等巨大。

表2 武汉都市圈与国内同类都市圈主要数据对比


在这里对武汉都市圈空间协同优化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在武汉城市圈层面进行空间组织的协同,一是要构建“一核四域”集聚,“两圈四轴”拓展的开放空间结构,要在这个圈里面要明确它的核心区域和外围区域,这是有差异的;二是构建形成“核心+走廊”的空间拓展方式,引导空间沿江、沿边、沿路发展。


在武汉都市圈层面,一是要科学构建“一核三辅三副四带”的空间组织结构,“一核”是指武汉大都市圈核心区,外围形成“三辅”,即临空、车都、光谷三个大都市圈区域性服务核心,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在外围形成三个副中心城市——咸宁、孝感、黄石,这是武汉都市圈建设的主要空间范围,也是未来高度一体化和同城化的主要区域。二是要保护“一带四楔”生态框架格局。还要注重跨界合作区域开发。即武(汉)黄(冈)、武(汉)鄂(州)、武(汉)咸(宁)、武(汉)孝(感)等4个跨界合作开发区。

图9 武汉都市圈 “一核三辅三副四带”的空间组织结构


最后总结为两句话,一是国内学术界对于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概念、空间范围一直在混淆,需要严格区分。二是都市圈空间协同是有层级和圈层的,需要差异施策。


 文中配图来源于嘉宾演讲PPT,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延伸阅读

蔡昉:新型城镇化与新发展格局贺克斌:新型城镇化——无废建设与低碳发展


欢迎分享您的优质资源

投稿邮箱 tucsu@mail.tsinghua.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