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心经 · 心静 · 心境

2018-04-17 京博国学 京博国学



京博国学

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关注




我们中国人有去寺庙祈求佛祖保佑的习俗,如庙宇后往往会匆忙磕头点香,然后低声道出自己的愿望,我是谁谁谁,祈求佛祖什么什么,佛祖保佑......


其实,佛教创立之初,并不是为满足人们愿望而产生的。距今三千年左右,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生活着一位太子,天资聪慧。12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当时印度最高的学问,16岁时,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妻。他的生活可谓幸福美满,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有一次他驾车出城游玩,在经过东、南、西三座城门时,分别见到了人类老、病、死的三种状态,突然发现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残忍的事情,生命互相残杀,劳苦工作的底层人民挣扎在生死边缘,而这些老弱病死又一直循环,永远都免不掉。


他就开始思考,人生为什么这么苦?是什么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他觉得自己非要解决这种苦恼不可。于是有一天,他终于翻墙逃出了皇宫,一路苦修,最后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而这位王子,我们今天称他为佛陀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从开始创立佛教,就是为了要解决人生为什么要这么苦,怎样才能不苦。基于这种思考,才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学说。释迦牟尼就开始收徒弟,弘扬佛法,不过那时候大部分都是口述,之后有弟子回忆讲述内容派生和演化生成两万多卷三亿多字的庞大体系。


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其中特别特别的一部。全文仅260字,是600卷般若经的经要所在。有人说心经的“心”字,指的是心要,它简明扼要的对般若经做了一个思想总结,同时内涵又非常深刻。




念诵《心经》  度一切苦厄


我们今天看到的《心经》大约有18种中译本,其中以玄奘法师的译本最为简洁,流利,清楚。


关于《心经》的由来,佛教界的说法是玄奘途径四川时,遇到一位身生疥瘌的老和尚,人不敢近,唯有玄奘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为感谢玄奘救治之恩,将《心经》口传给了玄奘,老和尚念了一遍,玄奘便将《心经》记在了心内。


后来,玄奘在取经途中,经过茫茫大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唯多鬼怪。此时,唯一的水囊又不幸失手掉在地上,水洒得一滴不剩。狂风卷着黄沙,像下雨一样漫天飞舞,令人无法喘息。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不能自乱阵脚,于是,他立刻盘腿坐地,开始诵念《心经》,念诵中,眼前的幻觉,如军队,如旌旗,如妖魅逐渐散去......




每当遭遇艰苦厄难时刻,玄奘总是一心诵念《心经》,仰仗《心经》的护佑,所有灾难,都得消除,转危为安,并安全到达西天。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们今天初看心经,可能会觉得特别晦涩难懂,因为其中的梵文和宗教术语一直是一个难题。只看字面上的意思确实很难读懂《心经》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但又为什么《心经》能让人内心平静?


蒋勋曾说过:“我以为《心经》能帮我免除苦难,但是最后发现其实是渡。它不会免除,它会帮我渡过。”


“般若波罗蜜多”仅这几个字,就包含着无上智慧,“般若”即无上的大智慧,“波罗密多”是渡,也就是说通过般若大智慧渡到彼岸去。佛家就是在不断的参悟和行践般若大智慧至至深境界时,顿然觉悟成佛。



沉于执念  不如淡忘


《心经》中包含着多重智慧,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以及看待身处在其中的我们。


比如最著名的“色即是空”四字,所谓的“色”就是我们看得见的东西。比如桌子,我们能够用肉眼看到,而“空”并不是说没有,而是“色”背后更本质更接近真相的东西。桌子是由木头组成的,而木头又可以分解成纤维,纤维里面又有分子,原子,原子核......无穷无尽,事物永远都是由更小的一个单位组成的,而更小的单位又可以无限分解,但分解到最后会觉得好像分解到尘埃中了,但它并没有“空”掉。桌子腐烂后会变成其它东西,世间万事万物永远处在不断被分解,不稳定的状态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佛家讲世间万物,都没有一个固定一成不变的样子,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不是固定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太多执念,我们会去追求稳定的工作,追求一段稳定的关系,担心生老病死,执着于身体,放不下,看不透。因为有了这样的执念,但这个执念本身与世间运行的规则又是相违背的,这个时候就产生了痛苦。


但《心经》中的“空”绝不是教人消极,逃避和否定一切,相反,它从空性中教人正视生命的意义,不断努力向上。心空的人,度量大,量大的人,什么事都好商量;度量狭小的人,鲁仲连来了也没有用,所以,空就是创造发展的势能,房子不空,怎么住?杯子不空,谁买?船若不空,一下水就沉了。所以,只有空才能不使人沉沦。


那怎么样才能不苦呢?



《心经》里面说“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假如心像万里晴空一样,无风、无云、无雨,也无日月星辰,只是一片皎洁,不着一点微尘,这便是智慧,便是心无挂碍。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当有一天,我们没有了那种执念,放下了那个欲望,就会发现我们接受了这个事实,接受了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事实,或者说我们跟随着这个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去拥抱变化,好像你对他就没有那么多要求,也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心经》的最后一段是句咒语,一般来讲在心经咒语里面它不会直接字译,大部分都是音译过来的,但它有着一层非常感人的意思: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都到彼岸去吧,去到达那个无限的喜乐,然后就会发现你的人生就好像是跋涉了很久很久,终于好像看到了一片绿洲。


所以《心经》要表达的,是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的不是一种劝慰和劝诫,或者是让我们静下心来,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启发我们,启发我们去寻找引发情绪背后的那个更本质,更接近于真相的东西。


写《心经》  得心静



佛学家认为,《心经》非常殊胜,经常地念诵、抄写转载可以积集非常大的功德。这似乎是认识《心经》的通行法则。


千百年来,有太多的人去抄写《心经》,多少王侯将相,高僧名家,比如欧阳询,乾隆帝,弘一法师等等,通过《心经》的抄写,也是可达到修行的境界。她超越了时空,古今相遇,彼此能通过《心经》联系在一起。从此处出发,抵达彼岸。这犹如打通武术境界,让人忽然明白,到底一个人所需要的是什么?



八大山人《心经》(局部)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他的晚年书画均署八大山人四字。这名号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尝持八大人觉经,因号八大”;另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也”。


八大山人《心经》(局部)


八大山人去世前夕,书法艺术水平达到顶峰,草书不再怪伟。如八十岁写的《行书四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即《昼锦堂记》帖),平淡天成,丝毫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高僧书法大致如是。正是体验了家世、生活的波动,才有了书法上的顿悟。八大的书法、绘画,都是一时之绝。


弘一法师《心经》局部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艺术中国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弘一法师《心经》局部


弘一法师不像很多名家一样,中间有很多技法类的东西,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僧人,《心经》是他每一天都要做的日课,他一天天去抄写,在抄写过程中去完成他自己内心的那一种参悟和感受。


弘一法师《心经》局部


蒋勋说:大学前后,我读过一些佛教经典。像一般人一样,从较简短的心经开始。心经文字很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从文字层面去理解欣赏,也赞叹一种信仰,比我当时执著的“知识”要更宽阔包容,不那么执著斤斤计较“生灭”、“垢净”、“增减”。


《心经》虽是入门级的经典,但其所阐释的要义,实则涵盖了许多,只是有时被各种欲望、诱惑所迷惑,看不到本心而已。如此就难以参透世事变幻的玄机。


乾隆版 《心经》局部


从小到大我们书桌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要么就是让你感到快乐的,要么就是让你更快的去实现某种目的的,但都是在给我们的人生做加法。但从没有一本书像《心经》这样,它可以提醒你安静下来,让你在遭受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苦时,劝慰你去直面它,然后他到背后引发你情绪的那个更本质的东西,然后你就会去接纳它,释怀它。


唐 欧阳询楷书《心经》

元 趙孟頫 行书《心经》

清 成亲王 小楷《心经》


傅儒《心经》局部


※ 本文系京博国学原创,转载请注明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关注京博国学,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心里装了错误的东西

影响胜过金刚经的《维摩诘经》:十大经典名句,心净则世间净

儒家养正气,道家修大气,佛家化怨气

60副儒释道对联:三家各有其面目,三教其实是一家

《金刚经》:俗世不扰,红尘不惊




京博国学

点击“关注”获取更多内容

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