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么低效的努力听说你还感动哭了?

2017-05-04 薇安说


这篇文章来自我非常欣赏的作者高太爷,知乎排名前0.001%的顶尖大V,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学习可以很快乐,生活可以更幸福。推荐爱心理、爱学习的童鞋关注。

微信公众号:高太爷(gaotaiye0504)



在上一篇《这样学习,可以让你爽到爆!》里,太爷在开头写了这么一段话,“玩游戏,轻松就能做到‘一万小时定律’!学习也能像玩游戏这么爽吗?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完全可以!”


于是乎,这两天就有同学跑到公众号后台跟我争论起来了:


“太爷,不要再说‘一万小时定律’这种成功学了,每天默默努力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过有几个真正成了专家的”。


嗯,也是,太爷长这么大,写了不知多少小时的字了,不也没成为书法家么?


通过近一周的了解,太爷发现,和这位同学有一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觉得,自己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然而收效甚微,由此可以推断,“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个鸡汤。


好,那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


我朝跃进年间,杨绛先生接到了翻译《唐·吉诃德》的任务,被告知可用任何译本。精通英语法语的她找来五种英法译本,仔细对比后,觉得译本代替不了原著。于是,近六旬的杨绛先生从1959年开始学习西班牙语,每日坚持从不间断,1962年,她正式开始翻译《唐·吉诃德》,其中虽因十年浩劫而数度中断,但最终仍在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作为我国目前最权威的译本,流传至今。


从不会到精通,杨绛先生用了四年时间,以每天7小时计,7*365*4=10220小时。


“一万小时定律”是鸡汤? 也许,但更可能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


不得法的努力,就算是一百万个小时,也毫无用处。


那么问题来了,人生苦短,并无多少一万小时,怎样才能让这一万小时的努力得法?


简而言之,不过是“有效”二字。



01

把这一万小时,耗在有效区域里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Noel M.Tichy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变化,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在三种状态下交替:心理舒适区(comfort zone),心理延展区(stretch zone)和心理恐慌区(stress zone)。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心理舒适区。


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应付得得心应手,每天我们都在与熟悉的人来往,做着熟稔的工作,仿佛一切都是这样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


在舒适区中,我们往往觉察不到任何压力。常言道“人无压力轻飘飘”,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我们很容易就丧失了改变的欲望,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心理舒适区就是一锅温水,而你,则是呆在里面的青蛙,在这样一个区域里,你就是呆到死,也只是一只死青蛙。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心理延展区”。


篮球之神乔丹乔老爷子,早年间靠一套行云流水的突破,在NBA打下了赫赫一片天,然而各队教练也都不是吃素的,纷纷采用双人甚至三人包夹战术,把通往篮下的路围了个水泄不通:反正你投篮不准,我们就放你在外线了,你能怎么样?


后来的结果,大家可能也知道了,公牛上世纪末两个三连冠,靠的都是乔帮主的中投。


美国曾经有教练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过统计,结果发现,普通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这就是两者成就不同的根本区别。


真正有效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让它们在我们的努力下不断变好。


对于旨在努力精进的我们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延展区”内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延展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变越大,而一部分的“恐慌区”也会相应变成“延展区”。


成长,是一个雕琢自己的过程。无论是“雕”还是“琢”,都是得用刀的,想想都疼。


然而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刻成那个理想中的样子。



02

把这一万小时,用在有效重复上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除了最基本的呼吸和吮吸,人在出生时几乎不具备任何技能,拥有的只是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能够有效减少负荷,不给幼儿未发育完全的大脑带来太多压力。


那么,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种种技能是从何而来呢?


练习,不断的练习。


我们从小长到大,从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到学会爬行,再到行走跑跳,无一不是反复练习的结果。


在缺乏重复训练的情况下,面临非常见问题时,我们很容易便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窘境。如果你不相信,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初高中时背得滚瓜烂熟的公式、定理、方程式,现在还能记住几个?就算你还能记住sinA*SinB=1/2[cos(A-B)-cos(A+B)],那你再做一套高中数学题试试?


正如卖油翁所说,“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那么,重复练习是否就是精进自己的有效方法呢?


答案是否定的。


单纯的大量重复性练习,固然可以令你“掌握”一项技能,却无法令你“精通”一项技能。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开始学习一项技能时,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在这个阶段,我们往往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并不自知。带着错误去进行大量重复练习,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得这些错误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从而形成“陋习”。在你“掌握”技能的阶段,这些陋习可能无伤大雅,但一旦你想要再提升一个档次,转而到达“精通”技能的层次,这些陋习就会瞬间变大,成为阻碍你通往“精通”层次的拦路虎。


武术界有句老话,“宁教初学者,不修烂把式”,原因在此。


看不到问题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真正有效的重复,是能够形成一种以错误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太爷上学的时候,我们班主任一直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传授一个学习经验,那就是错题本。


错题本本身,就是“以错误为中心”这种思维模式的具象化。正确的东西,不必去管它;错误的东西,务必要改正。


就像步步高点读机广告里说得那样,“哪里不会点哪里”。


这,才是有效的重复。



03

把这一万小时,放在有效反馈中



《旧唐书》里记载:贞观十七年,魏徴薨,时年六十四。太宗登苑西楼,望丧而哭,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徴死了,唐太宗痛哭失声,理由很充分:自此,他便少了一个能够给他有效反馈的人。


中国有句成语,叫“良师益友”。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友者,志同道合意一也。


其实,老师、朋友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带给你多少知识或者经验,而在于当你无法意识到错误,即将陷入无效重复时,为你提供一个有效的反馈。


太爷刚开始做知乎的时候,一份答案往往会修改数十次才能最终成稿。成稿之后,自己信心满满地把答案发到知乎上,满以为已经写得够好了,然而点赞数量却寥寥无几。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个月,直到一次机缘巧合,有幸认识了一个老司机,并加入了他的一个小圈子,在这里,我经历了这样一个环节:每个人都要拿出一份稿子来,供其他人阅读。他人阅读之后,要将文中各种疏漏、错误一一指出,发还给作者。作者按照这些意见进行改进,再拿出一份修改稿。这一过程不断重复,作者稿子里的问题越来越少,整体效果也越来越好。


每次讨论结束后,太爷拿着改前的稿子和改后的稿子,两厢对比之下,骤然发觉那些从前自觉质量很高的文字,深究之下其实满是漏洞。


这个反复改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有效反馈的过程。


真正有效的反馈,不在于层次多高、架构多复杂,而在于你是否能够源源不断收获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意见。


其实,这也是太爷最终选择自媒体的一大原因:通过公众号、知乎这样的平台,我可以在输出思想、经验、知识体系的同时,收获来自你们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精进。


你们,就是能够给我带来有效反馈的良师益友。


这种磨炼自己的方法,比从前的闭门造车有效多了。


当然,我从不否认“卵巢彩票”的存在。这世上总是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他们天赋异禀,也许稍微花点儿心思,就抵过我们长达一万小时的努力。


天赋决定你的可能上限,但努力才决定你的真实下限!


“一万小时定律”不是万金油,也不是简单归因的成功学,是对在正确方法下努力和专注的一种肯定。


知乎有句名言:以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下,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太爷则想说:以多数人努力方法之低效,根本轮不到拼“一万小时”。



福利:“一万小时理论”出自44页的经典学习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刻意练习”理论亦源自与此,反复看了几遍实在心痒难搔,就翻译成了一篇文章《刻意练习:成就天才表现》,在高太爷公众号后台回复“刻意练习”获取原文(含批注)及部分译文。



❀❀❀❀❀



  -关于作者-  



高太爷,知乎排名前0.001%的顶尖大V,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理论的学以致用。学习可以很快乐,生活可以更幸福,推荐爱心理、爱学习的童鞋关注。

微信公众号:高太爷(gaotaiye0504)


高太爷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心理社 | 学习社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