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兵研究IPO:财务造假是IPO红线,现在告诉你粉饰业绩的十大路径

2017-06-13 专研IPO的 投行小兵
点击上方“投行小兵” 可以订阅哦!


深受大家喜爱的公众号“小兵小说”于2017年5月14日正式更名为“投行小兵”,希望大家继续大力支持!


小兵研究IPO

财务造假是IPO红线,现在告诉你粉饰业绩的十大路径!

前言

在6月9日,证监会按照惯例公布了2017年1-4月IPO撤回企业和否决企业的原因。同时,证监会强调“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强化发行监管,严格审核,在严防企业造假的同时,严密关注企业通过短期缩减人员、降低工资、减少费用、放宽信用政策促进销售等方式粉饰业绩的情况,一经发现,将综合运用专项问核、现场检查、采取监管措施、移送稽查等方式严肃处理。”

在这里,监管机构不仅提到要严防企业业绩造假,还提到了另外一个概念,那就是粉饰业绩。这个概念其实我们以前也经常提到,但是监管机构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具体的规则明确,从现在表态的观点来看,监管机构可能将粉饰业绩与业绩造假以同等的标准进行核查。

何谓业绩粉饰,与业绩造假又有怎么样的明显的区别呢?小兵个人的理解是:发行人的经营方式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但不是合理的,也就是通过这样实现的收入和利润不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实现的,而是违反基本的商业逻辑和市场规律的。如果说财务造假是“合理但不真实”,那么粉饰业绩就是“真实但不合理”。

小兵根据相关案例整理出IPO审核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十大粉饰业绩的路径,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具体如下:

调整收入确认政策

一般情况下,主要就是发行人的收入确认政策和收入确认时点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差异。

某案例中,发行人将收入确认的方式从完工百分比法调整为一次性确认收入,监管机构关注到收入确认会计处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某案例中,发行人收入确认的时点是发货验收确认收入,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基本上都采取产品在客户处试运行成功之后确认后入,监管机构关注到收入确认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审慎。

提高其他业务收入的比重

在主营业务经营不利,导致业绩指标大度下滑或者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发行人为了保持基本的IPO业绩指标,会在其他业务收入方面提高规模和占比。比如:毛利率很低的业务、跟原来业务关联度比较低的业务、联合招标业务超过独立招标业务、集成业务超过研发业务,甚至可能存在直接销售半成品原材料等等。

某案例中,发行人主营业务是软件开发,而在报告期最后一年技术服务收入比上一年增加800多万元,并且毛利率为98%以上。

某案例中,发行人的主营业务是院线经营和分账收入,而报告期内公司广告服务收入从500多万元直接增加到3000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8.81%。

通过非正常渠道取得订单

发行人可能存在报告期内新增加客户增加收入、未通过招投标取得客户订单、某个客户订单金额突然增加的情形等。

某案例,发行人报告期最后一年对新增加的一个客户销售占比超过85%,并且发行人后续的业绩增长仍旧依赖于发行人与这个单一客户签署的订单。

提高信用周期、向客户提供资助

在发行人销售疲软的情况下,为了鼓励客户继续采购甚至增加规模发采购发行人的产品,发行人可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优惠的采购政策。

某案例中,发行人对某些客户的信用周期从三个月提高到六个月以促进销售,同时为了鼓励某些客户采购发行人产品会通过关联方向客户提供借款服务以及融资租赁的服务。

关联交易

在目前的IPO审核规则中,对于关联交易一直也是开放性的一个关注要点,主要还是关注关联交易对于发行人业务独立性以及持续盈利能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发行人报告期内的关联交易都会彻底清理或者逐步降低比例,也有可能发行人为了业绩会增加关联交易的比例。

某案例中,发行人与关联方报告期内持续发生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占比10%左右。发行人最后一年向关联方销售的比重突然增加到30%,如果剔除关联交易的影响,发行人的业绩在最后一年存在大幅下滑的情形。

降低广告费投入

以上我们论述的主要是通过一些不合理的方式增加发行人收入,那么后面的一些方式就是通过一些处理降低成本或者费用。在某些案例中,报告期内大幅降低广告费就比较典型。

某案例中,发行人将广告的方式从电视媒体改变为纸媒或者网络媒体,并且减少了投放的频率和质量。通过这种方式,发行人报告期最后一年广告费减少了2000万元以上,监管机构关注发行人降低广告费用后以后的销售规模是否能够保持。

减少员工人数

对于发行人来说,通过减少员工人数的方式来降低费用也是直接粗暴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员工人数减少的理由有实货很牵强并不合理。

某案例中,发行人最后员工人数从2000多人直接减少了800多人,因此减少的员工薪酬就有4000万元左右,对于发行人的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剔除这样的因素,发行人最后一年存在业绩大幅下降的情形。

降低员工薪酬标准

这种方式跟减少员工人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在员工人数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员工薪酬水平,尤其是高管和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也就是因为这个员工,监管机构会要求核查发行人员工薪酬水平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同行业公司工资水平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某案例中,发行人高管和管理人员的平均薪酬从人均50万元直接降低到10万元,销售人员平均薪酬也有一定程序的下降。

降低差旅费报销标准

发行人还可能会在销售费用方面做出一些“努力”来调节业绩,比如原来出差坐飞机的现在为坐火车,原来需要出差的现在调整为开电话会议,甚至存在到了十月份就不允许再报销相关费用的情形。

某案例中,发行人报告期最后一年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主要解释的理由就是加强了费用的管理和出差的频率等。

调整收入确认政策

发行人如果通过少结转成本或者体外代为垫付成本调节业绩的话,那么就是属于典型的业绩造假的情形,但是某些情况下也会存在灰色地带。

某案例中,发行人将每年发生的人工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拆,一部分进入到营业成本中的人工成本,一部分会计入到存货待下一年度结转成本。



 

投行小兵新书即将上市!

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  上册

新书预计将于六月中旬上市!

京东预售链接:

https://item.jd.com/12674475462.html


【小兵研究】最新精彩内容:

“新三板股权激励具体实施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扫描关注阅读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2017年1-4月终止审查及未过会企业数据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