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勋初:怎样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

2017-12-05 周勋初 程门问学

▲周勋初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各种版本


什么叫做“文学批评史”?


回答这个问题时,先得从理论和创作的关系说起。一个作家,不论创作什么样子的作品,都有某种文学思想作为指导。他们通过创作反映了所属阶层的情趣、要求和宗旨。由于政治形势或其他原因的影响,分属不同集团或不同流派的作家之间也经常展开着争论。一般情况下,他们采取的是思想斗争的形式。历代文学理论家总结了创作上的成果,加以综合提高,使之成为有系统的学说,指导着创作的开展。而一种学说的形成,又有先驱者传给他们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后起的人则受其影响而又作出新的发展。文学批评史就是研究历代文学思想发展的历史的一门科学。


中国文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作家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对文学理论上的一些基本原理,如内容与形式、世界观与创作……也作了反复的探讨;他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特征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这些认识成果,也包含在历代文学理论家写作的理论著作中。因此,文学批评史又是总结历代文学创作经验的结晶的历史。



我在把这本小书(《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呈献给读者之前,觉得有必要把考虑中的几个问题先提出来,表明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总的看法,并藉此说明我在学习这门科学时努力的方向。今将一些粗浅的意见陈述如下:


(一)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科学,是在古代诗文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诗文评中固然不乏体系完整的著作,曾对文艺上的许多问题进行过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但是其中大部分的论著却往往偏于就事论事,仅对个别作家或个别作品进行片断或零星的研究,缺乏有系统的分析与叙述,因而看不清文学理论发展历史的脉络。这些作品只能算是批评史的素材。中国文学批评史应该研究历代文学的发展情况,总结各个时代诗文评的研究成果,从而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发展线索来。


(二)文学理论的产生,首先与产生这种理论的创作实际有关。但是它的形成,还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哲学、艺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进行综合的研究,考虑到产生各个时代文学理论的多种因素,才能正确阐明文学批评的发展历史。如果只对若干人物的个别论点进行孤立的研究,也就很难阐明一个时代文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显示其整体的风貌。


(三)古代文人评论诗文时,当然也有他们的共同语言,但因时代不同,他们使用的一些词汇,后人往往难以掌握,有时甚至还会使人起含混不清的感觉。写作供当代人阅读的批评史,最好能够遵用现代文学理论上通用的名词术语,摆脱古代诗文评传统的束缚。但是现在文学理论上通用的某些概念,原是由西方引进的,是总结了西洋以小说、戏剧为主体的文艺创作的经验而提出的,用在中国古代以诗歌、散文为主体的文学问题上,有时也会使人产生不很贴切的感觉。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克服佞古的倾向,也要克服过于现代化的倾向。不能让人产生这样的印象:批评史的研究只是在用中国古代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理论批评证明现代文学理论中的若干一般原理。


(四)中国历史悠久,历代文论著作汗牛充栋,其中有很大一批陈陈相因的庸滥之作。也有一些颇有声名的作品,论点细密周到,似乎颇见功夫,但若放到史的线索中去考察,也就觉得没有什么突出之处可言了。因此,研究一种文学论著,应该特别注意其论点的创造性。有些理论,尽管只是片言只语,但能开创一代风气,这样的理论就应考虑列入;而有些理论,尽管全面平稳,但按产生这种理论的时代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义,也就不一定要在“史”中占个位置了。


(五)古代写作诗文评一类著作,受先秦儒家语录体的影响很深,文笔一般都很简练。而他们的评论文学,或受道家“得意忘言”说的影响,或受佛家讲求“妙悟”的影响,喜作启发式的提示,让读者自行参悟。初学者缺乏这方面的修养,则常是难以领会。如何帮助读者学习这些精粹而又抽象的评论,应该考虑采用多种方法。对于某些重要的论点,应作解剖式的细致分析,但如遇到有关风格等问题的评语时,则可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或例句去印证,读者自可玩味得之。


(六)这部《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就想遵循上述原则,扼要地叙述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历史。由于笔者学识浅陋,书中一定会有挂一漏万和片面错误之处,但我仍愿把探索过程中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写出来,希望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的指正。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曾参考过当代学者的许多专著和论文,当然也融入了我个人的一些考虑,限于小史的体例,不能一一提示出处,则是应向学术界说明的。


>摘自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小引》《题记》,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关阅读】

周勋初:读书应该多多泛读,就像蜘蛛结网

周勋初:治学之道——从博学与专精说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