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年(第30卷)总目录
本刊声明:本刊从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进行论文代发业务,不会以任何形式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请各位作者读者提高警惕,谨防受骗。(括号内数字依次为期号、页码)
汉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 汉英双语者名词语义关系的脑电研究 | 耿立波 李娉婷(1,45)
● 英汉语的适听适视特质及对语境文化的影响 | 苏锑平(1,51)
● 英语轭配、汉语拈连标记对比及辞格效应探蹊:原型—模型视角 | 成汹涌(2,19)
● 英汉习语语义生成及其时空性异同 | 战海英(2,26)
● 层级结构一致性对汉德跨语言句法启动的影响研究 | 冒 雯 曾 涛 徐可心(3,45)
● 夸张修辞: 汉日非字面义言说方式的对比研究 | 金 华(3,51)
● 混搭·整合·移情——网络谐音类中英混搭成语的认知语用机制研究 | 汪少华 彭雨欣(4,1)
● 从话题突出到主语突出: 《论语》中话题句英译考察 | 王 勇 秦 思(4,7)
语言学与语言研究
● 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批判性思考:认知语言学视角 | 张 懂 刘润清(1,19)
● 言据性视域下的英语学术论文作者身份构建对比研究 | 廖巧云 翁 馨(1,24)
● 中美政府年度工作报告词块功能特征对比研究 | 胡元江 邵明月(1,30)
● 基于大脑网络模块化的语言模因心理动力研究 | 王纯磊 何 丽 冯 蕾 史 蕾(1,35)
● 超常动宾构式的语义论释 | 彭玉海(1,39)
● 小品词“呔”的多功能性及语言接触问题 | 刘 锋 张京鱼 荆 丹(2,1)
● 从实物典型到事体侧显——对名词范畴认知加工的认识论解析 | 池舒文 陈维振(2,7)
● 模糊指称的量词分析及乔姆斯基意义内在论 | 蔡激浪(2,14)
● 认知解悖方案——以“(葛洲坝是)比哥哥先出生的弟弟”为例 | 林正军(3,1)
● 提取和激活模型下的汉语伪定语句研究 | 许小艳 庞加光(3,6)
● 多模态交互教学环境下符义和符用框定研究:生态符号学视角 | 余乐斌 肖好章(3,12)
● 语言安全视角下中亚多语战略实施困境分析 | 曾 婷 黄忠廉(3,18)
● 多模态互动下的电影双重叙事模式 | 刘宏伟 张馨雨(3,23)
● “大家”的英语非人称对应策略分布及其多因子模型构建 | 潘正华 王义娜(3,28)
● Grady基本隐喻理论的主张识解与疑念讨论 | 韩 涛(3,35)
● 话语角色理论的批评与探索——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产出型话语角色分析 | 王 鑫 温仁百(3,40)
● 语篇信息重构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以《桃园三结义》为例 | 郭笑甜 何 伟(4,13)
● 中国英语学习者引用行为中的学术空间建构研究 | 马晓雷 李 平(4,19)
● 动态多模态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 王 正(4,25)
● 非文学文本元型分类体系重构探讨 | 马金龙 权立宏 王晓红(4,31)
● 词典例句与语言的理解和产出:基于实证的研究 | 朱倩颖 赵 刚(4,35)
语言政策与规划
● 全球化时代语言治理的后现代转向 | 郭书谏 沈 骑(1,1)
● 语言地位视角下安第斯共同体四国语言法律的历史结构性分析 | 王珑兴 郑咏滟(1,6)
● 西班牙语国际推广机构的语言声誉规划探析——以塞万提斯学院为例 | 张 慧 张玉双(1,13)
区域国别与语言政策研究
● 国家安全视阈下的约旦语言现状与语言政策分析 | 李 茜 梁 露(2,31)
● 波斯语在南亚的地位与影响 | 马承志 马 强(2,37)
外语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 外语课程思政育人:“隐性”假设与“显性”逻辑 | 王嘉铭 王晶晶(2,44)
●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体系的三维审视 | 崔孝彬(2,50)
● 国际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环境要素研究 | 刘 路(2,55)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际
● 法国国际传播数字网络探析及对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启示 | 周 燕 张新木(2,108)
● 共同体想象、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逻辑——网络“蒸汽朋克”亚文化研究 | 金 冰 孙苏宁(2,114)
● 连接在他乡:在华留学生的社会网络结构与东道国文化认同 | 高晓瑜(2,119)
● 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国际传播路径——基于土耳其“我想象的中国”绘画作品的实证研究 | 程海燕 吴长青(2,124)
外语教学与二语习得研究
● 基于课堂测评的英语写作同伴互评量表研发及验证 | 马晓梅 史晓婷 芦 畅 李 荣(1,56)
● 中国英语学习者wh-论元问句不对称习得研究 | 潘 娟 吴丽丽 张素敏(1,63)
● 语境词义的临时性和可构建性的哲学思考与文本词语能力的培养 | 王改燕(1,69)
● 三位一体的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外语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日语教学指南》《日语教学大纲》的制定 | 赵冬茜 修 刚(1,74)
● 我国英语专业课程信息化动态历程和研究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 宋 英 何高大 柳安娜(1,79)
● 英语写作认知诊断反馈报告有效性研究 | 马晓梅 刘 慧 谭焱丹(4,40)
●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三语学习者句法复杂度发展变异特征个案研究 | 冯 蕾 李柯欣 王纯磊(4,46)
● 语义图示对不同水平学习者外语深度阅读的影响研究 | 梅明玉 周丽敏(4,53)
● 语言思维模式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研究——学习情绪和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作用分析 | 韦晓保 陈 巽(4,58)
● 混合式教学环境对大学生二语交际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 李 晨 梁茜露(4,64)
● 从身份认同到自主生发: 高校翻译专业教师发展路径及解读 | 刘育红(4,69)
外语教育与教学研究
●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理论基础与参考框架 | 张蔚磊(3,55)
● 新时代中国高校外语教师科研环境建构研究 | 孟春国 陈莉萍(3,61)
● 在线教育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调控学习研究 | 郑春萍 高梦雅 许玲玉 陈 旭(3,67)
● 高校英语教师的另类评价使用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 江进林 陈 梦 迟艺晴(3,73)
● 利用商务便函写作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 | 李 放 刘颖勤(3,79)
翻译理论与实践
●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权力关系再现——基于USAS语义标注系统的研究 | 徐佐浩 蒋 跃 乔 晶(1,85)
● 文本特征视角下学术语篇元话语的中译英策略研究 | 刘永厚 朱杰一 司显柱(1,91)
● 葛浩文夫妇合译策略实证研究——以毕飞宇和刘震云小说意象话语英译为例 | 侯 羽 王亚娜 曲凌熙(1,97)
● 史学意识观照下译者风格与译本风格辨析——基于朱生豪翻译手稿和刊印本的对比研究 | 张 汨(1,103)
● 《饮酒》(其五)的五种英译本深度对比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 | 龙 翔 刘一梦(1,109)
● 唐诗《金缕衣》文学性英译研究 | 周方衡 李正栓(2,84)
● 《雪山飞狐》莫慧娴译本中的中国侠义形象表征研究 | 梁林歆 孙迎宾(2,91)
● “人类命运共同体”英译在东盟国家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 自正权 吴 洁(2,96)
● “信达雅”视阈下抗疫中药说明书俄译研究 | 安新奎(2,102)
● 构式翻译观的理论、发展和前景 | 郑 慢 胡显耀(3,84)
● 作为教育行为的《传习录》英译与传播 | 刘孔喜 胡 琴(3,89)
● 论中国儒家核心思想的译解 | 闫如武(3,94)
● 理雅各“分裂的惯习”之“被结构”与“结构”剖析——基于《孟子》译本副文本的研究 | 游贤育(3,99)
● 余秋雨作品在德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 | 唐 洁 张 帆(3,105)
●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逆向翻译潜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王满良(3,110)
● 基于类比语料库的《文心雕龙》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兼以社会翻译学视角的解析 | 王洪涛 杨 帆(4,74)
● 学者译史与史家译史:译者身份对翻译过程影响举隅——以《资治通鉴》方志彤、张磊夫译本为例 | 聂 炜 许明武(4,81)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原型转喻英译的思维模式研究 | 王广兰 范祥涛(4,87)
● 贾平凹作品英译研究可视化分析(1999—2021) | 冯丽君(4,92)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研究 | 薛红果(4,97)
外国文学评论
● 马克思恩格斯诗学的“交往”理论——马克思“世界的文学”理论札记之五 | 方汉文(1,115)
● 存在主义视域下杜拉斯《夏雨》中的孤独与逃离 | 李 青(1,120)
● 从崇高到荒诞:《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卷宗》对《弗兰肯斯坦》的后现代改写 | 易春芳(1,125)
● 殖民主义阴影下的难民命运——诺奖作家古尔纳《海边》的主题考论 | 朱振武 陈亚洁(2,62)
● 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传》:喜剧性散文史诗面纱后的政治隐喻 | 张 昕(2,68)
● 物质生态批评视域下《穿越雨林之弧》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 任 和(2,74)
● 诗意变形: 多和田叶子诗学观 | 张 培(2,78)
● 作为环境危机叙事典范的“新怪谭”科幻小说——以《湮灭》为例 | 张鲁宁(3,114)
● 《黑暗昭昭》中的善恶二元与图形—背景转换 | 李晓青(3,119)
● 历史记忆中的反故土情结——评析巴赫曼短篇小说《在一座奥地利城市的孩童时代》 | 张 沫 聂 军(3,124)
● 卡莱尔与劳伦斯文化历史观比照研究 | 丁礼明(4,101)
● 用新的方式表现真实:雷·布拉德伯里科幻小说中的哥特文学元素 | 刘 义(4,107)
● 再现与修复:电影《养家之人》中的创伤书写 | 彭凤玲 肖 寒(4,112)
●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空间政治 | 张换成(4,117)
● 安东尼奥·马查多的生态诗学研究 | 黑宇宇(4,123)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开通!欢迎关注、留言和评论!欢迎联系后台授权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我刊微信号及二维码:Journal of XISU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