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摊上事儿了!网信办重拳出击,卓伟等60个八卦大号被封,自媒体凛冬将至?

2017-06-09 触电宝宝 触电新闻客户端

前日,网信办重拳出击:微博 、今日头条、 腾讯 、一点资讯、优酷、 网易 、 百度等网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网站内容管理规定及用户协议关闭了“风行工作室官微”、“全明星探”、“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长春国贸”、“娱乐圈揭秘”等一批违规账号。

就在吃瓜群众摸不清头脑的时候,昨日晚间又曝出重磅消息:包括严肃八卦、关爱八卦成长协会、毒舌电影、芭莎娱乐、南都娱乐周刊、男人装等25个娱乐八卦类微信公众账号又陆续被封,引发热爱八卦的网友们广泛讨论。

宝宝好奇搜了下,一搜,果然什么都看不到了……

纳尼?

这是要全面封杀八卦自媒体的节奏吗?

经过细心追查,宝宝发现此番封杀娱乐八卦类公号虽然事起突然,但并非毫无征兆。

一个月前,人民日报辣评《别让“八卦”太喧嚣》,批热炒明星私生活:媒体不应为“八卦”推波助澜。


全文如下:

     盛夏即至,娱乐圈的八卦新闻似乎也跟着热闹了起来。明星的私生活在媒体的放大镜下,成了公众消遣的主菜。而那些八卦背后的爆料人,在一轮又一轮抖包袱的过程中,也似乎成为公众眼中的名人。

  该如何理性看待这种现象?

  八卦新闻之所以热度高,受众的猎奇心理制造了巨大的需求。当然,对名人私生活的好奇,不仅存在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也不仅限于娱乐圈,古今中外,政商达人,都是人们窥探的对象,越是名气大的人,越是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有人说,既然已经是名人,在享受其名气带来的益处的同时,私人空间的公共化也在所难免。毕竟,当一个人的受关注度高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也就在聚光灯下具有了公共属性。这是不是就等于名人就没有隐私了呢?名人的私生活理所应当就该变成消费品了呢?显然,这不合情理,更不合法理。

  而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明星八卦这个雪球被越滚越大,媒体在其中是否扮演了合适的角色?

  不难看到,当某明星的个人隐私被曝光时,一大堆媒体会快步跟上,恨不得把该明星的前世今生都深挖出来,一轮又一轮分析,一次又一次点评。如此“用功”,背后的驱动是点击率、阅读量所兑现的经济利益。

  但应该考虑的是,如此高投入地耗费在传播八卦上,公共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引导作用被置于何处?被这些八卦资讯“喂养”长大的未来一代,能否健康、积极地认识当下的文化空间,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怎样的文化印记?那些被八卦所累的演员、明星,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重新回归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文化产品?

  存在即合理,不该是八卦泛滥的借口。对隐私、八卦,更多的媒体应拿出应有的姿态,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应该为其提供平台、任其卖丑。

  而这,正是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18日 17 版)


而更早对娱乐类新闻规范的相关文件则出台在去年,文件特别强调:坚决防止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坚决防止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纠纷、家庭矛盾。


201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舆论普遍认为,在媒体热炒“王马”事件的当下,这份通知的出台非常有意义。


从这份通知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条内容所指非常明确、媒体尤其需要注意的红线:

1.坚决防止批评性报道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于一个地区或行业。

2.不要公开批评报道现阶段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有关地方、部门已经依法处理解决的问题。

3.不要跨区域进行舆论监督采访报道。

4.不得恶搞优秀传统、亵渎文化经典、调侃崇高精神和追捧西方生活方式。

5.坚决防止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坚决防止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纠纷、家庭矛盾,坚决防止宣扬一夜成名、炫富享乐、自私自利、勾心斗角。

6.坚决防止不加批评地展示丑闻劣迹、丑行恶态,坚决抵制搜奇猎艳、血腥暴力、矫情滥情、低俗媚俗、挖苦贬损。

7.广播电视社会类新闻不得实行制播分离,社会制作机构不得制作社会类新闻。

8.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不得超出许可证载明的业务范围制作和播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



对此,很多网友叫好:


@Mia_feir:干得漂亮 营销号都是拿钱办事 造了多少谣 为那些只知道炒作营销的流量明星做了多少龌龊事 泼了别人多少脏水


@你看见谁拿我蓝了吗: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快乐青扬2010 : 最好把不怀好意的喷子或KOL号关掉,省的整天狂吠!


@不争峰自成峰:封的好,让你再造谣




有网友说,这些号也该封……


但也有网友表示

以后娱乐圈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aaaNg__L:看来很多明星今晚要开个party庆祝了


@斯娜格颜:明星们可以愉快地拉开窗帘了


@praypraying:乱来的明星要笑到大牙脱落了


@潮图控:我的天,以后我的生活该怎么办,该怎么打发时间,我们吃瓜群众还怎么在娱乐圈待下去。看来以后熬夜不能太晚了。



整治八卦营销号或许表现出网信办对于打击低俗文化的决心,让那些虚假造谣破坏别人隐私的狗仔们都消停一会。


总之,只要结局是好的,宝宝都喜闻乐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