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40天后!日本核污染水或将到达我国沿海


8月22日
日本政府宣布24日起将开始核污染水排海
东京电力公司也于当天公布
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的详细步骤


第一批核污染水排放计划公布


按计划,排放前在处理过的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确认浓度降低到预想的水平,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
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2021年1月8日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和核污水储水罐。新华社/共同社


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


2023年8月22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日本政府宣布将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提出严正交涉。


孙卫东指出,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强烈质疑和反对,执意宣布即将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这一行径公然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转嫁核污染风险、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地区和世界各国民众长远福祉之上,极其自私自利,极不负责任。中方表示严重关切、强烈反对。


孙卫东强调,中方强烈敦促日方撤销错误决定,停止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以真诚态度同周边邻国善意沟通,以负责任方式加以处置,避免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和危害。如日方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国际社会多方谴责


自2021年4月宣布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以来,日方的一意孤行持续引发周边国家及利益相关方的广泛担忧和强烈反对。


众多以海洋为生的太平洋岛国谴责日方排海决定的自私。


当月15日,时任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哈里·洛克就在例行记者会指出,全球是一个生态体系,各国相互关联,污染环境者应当付出代价。他呼吁所有国家都能遵守国际环境法的相关原则。


所罗门群岛外交政策咨询秘书处主任卢克·马尼举例道,金枪鱼是一种高度洄游鱼类,“太平洋岛国的金枪鱼不仅出口到日本,还出口到欧洲,因此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所带来的危害将是全球性的。”



斐济代总理卡米卡米加说:“太平洋关系着许多人的生计,生态环境对许多国家至关重要。如果经过‘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如此安全,日本为何不将其再利用或用在本国制造业和农业方面?”

而作为日本邻国的韩国,虽其政府表态暧昧,国民的担忧却日渐增强。
日本渔业首当其冲

2022年,福岛县海鱼捕捞量已从2010年的25914吨锐减至5525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一旦启动,日本渔业将首当其冲。

老家就在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古川好子表示,她因福岛核电站事故被迫长期避难,岸田文雄宣称将对核污染水排海全程负责,但他根本“没有资格、没有权限、没有权利”承担责任。



8月22日,日本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紧急集会,抗议政府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新华社发


240天到达中国沿海

1200天后覆盖北太平洋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余雯,曾于2011至2018年间在西太平洋、北冰洋等多个海域长期跟踪监测福岛污染物的扩散与迁移过程。

研究发现,源于福岛的污染物已扩散到北太平洋大部分海域甚至北冰洋,“因此可以预测,核污染水排海后,也会扩散到其他大洋。放射性核素也会在生态系统里随着食物链进行富集和传递。”

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污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其中,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余雯表示,核污染水直接排海没有先例,放射性核素带来的慢性危害是实验室无法预演的。不能仅凭日本单方面的模型假设就贸然作出“影响可忽略不计”的结论。

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中,日方坚持把经过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称为“处理水”,认为“处理水”已达标可排。但根据日方此前公布的数据,ALPS对其他核素的处理效果也非常不稳定。余雯指出,如今预计的30年排海时间,与日本的排放速率及新的核污染水产生速度有关。如果30年后日本政府仍不想为此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经济成本,排放的结束时间将不可预测。

多个专家 组织表示后患无穷


多个专家和组织也表示,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患无穷。

日本工程技术专家后藤政志从事核反应堆安全壳设计,一直关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动态。

他认为,经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的所谓“处理水”,不仅含有无法清除的氚,还含有多种其他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的危害不可小觑。

后藤政志表示:“比如铯会对甲状腺产生影响,锶会侵入骨骼,即使微量也会对局部器官产生很大破坏,发生局部癌变的风险增大。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风险完全被忽视,这是很大的问题。”

后藤政志认为,对于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来说,应该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

后藤政志:日本政府强调排海是安全的,这很荒唐。另外,单方面决定排海违背民意,希望日本政府重新考虑排海以外的方法,悬崖勒马现在也为时不晚。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 高之国:


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而且是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掉的。


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约573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约1570万年。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国际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组织:


核污水的处理问题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都会产生持续数代人的深远影响,也关乎日本当地渔民的生计,以及其他国家民众的人权。



广东台本地生活
街坊交流粉丝群⬇  
二维码
本地资讯|信息互通|宠粉福利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丨央视新闻 南方日报 红星新闻
编辑丨赖东妮 黄盈(见习)
审核丨廖浩锋  解廷辉


往期回顾



香港、澳门宣布:8月24日起,禁止日本10个都县水产品进口

暂退娱乐圈?胡歌深夜发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