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高平:从受罚5760万元变获奖3300万元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可快速关注我们
“五管齐下”治气,优良天数连年增加
为改善全市的空气质量,高平市针对“工业围城”“煤车进城”“点在老城”等造成大气污染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五管齐下”,统筹推进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
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是“治企”。为着力解决“工业围城”问题,高平市聚焦排污大户减排,去存量、遏增量,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开展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十三五”期间,开展绿色评估,分行业、定标准、树标杆,狠抓高排放行业综合整治,推动全面升级改造,完成铸造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煤化工企业脱硫工艺改造、水泥行业烟气深度治理、167家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58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同时,大力推动“工业源+社会源”“固定源+移动源”自动监控全覆盖,加大科技治污力度。
208国道穿城而过,重中型货车车流量大,尾气污染严重。为着力解决“煤车进城”问题,高平市大力推进综合立体交通循环网建设,在提升改造23公里现状208国道的同时,实施34公里208国道高平市段向东改线,打造东部运煤绿色通道,着力补齐市域交通大循环网的关键“半环”,彻底把煤车甩出去;推进“公转铁”,规划建设西部铁路运煤专用线,构建铁路运输交通网,彻底根治高平市生态环保的一大顽疾。
为着力解决“点在老城”问题,高平市大力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划定禁煤区强化燃煤管控,全面推进“气化高平市”建设。共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88704户,城乡供暖能力由600万平方米提升到1295万平方米。启动“冬煤夏供”,在清洁取暖未覆盖区域实行优质煤供应和劣质煤(炭)置换,全域禁用劣质煤。
3年间,高平市大气污染防治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0年,其PM2.5年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改善率为晋城市第一;优良天数连年增加,重污染天数连年减少;6项污染物排放浓度全面下降。
“三位一体”治水,
由受罚5760万元变获奖3300万元
丹河是高平市的“母亲河”,但其河西出境断面水质长期不达标。为保护好丹河水,高平市坚持源头防污、工程治污、管理控污,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开展源头防污。完成32家涉水企业废水排放口和雨水排放口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全盐量达标改造;完成所有煤炭企业矿井水提标改造,废水排放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完成3家化工企业含氟废水治理提标改造,氟排放浓度达地表水Ⅲ类标准;365个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全市粪污利用率达90%以上。
推进工程治污。在建成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丹河河西湿地以及一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的基础上,按照“源头保护、沿线治污、两岸增绿、生态补水、中水回用”的思路,投资8.9亿多元,实施丹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以生态慢行系统串联起老城新区,构建“一心(翠屏牛山)两肺(悠然南湖和苏庄湾湿地)一站(郑太高铁高平市东站)一村(古韵苏庄)”的山水景观格局,让“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再现“人在林中走、碧水城中流”的美丽景象。同时,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日处理能力提升至约5万立方米,覆盖95个村、5万户居民、17万人,污水处理率达50%;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第二污水处理厂保温提效工程,两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3.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100%。
落实管理控污。严格推进河长制,全面排查丹河、许河及主要支流沿岸128个入河排污口,实施“查、测、溯、治、堵”。持续加大对丹河、许河的监测频次,通过对断面水质实时综合分析,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并向沿线企业提出预警,形成常态化预警机制。
2018年以来,丹河出境断面水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省考北赵庄断面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由受罚5760万元变获奖3300万元,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内容来源:中国环境报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