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民的名义》火了,你看懂这些内涵了吗?(海外博士学者圈子荐读)

2017-04-13 海外博士学者圈子


本文由海外博士学者圈子精选自公众号壹学者。综合整理自:冰川思想库、小里画室、上观新闻、国馆、三十立铺作者:连清川、里波洛等。如有不妥,敬请联系海外博士学者圈子删除。

虽然我们尽量让文章平和理性,但不小心被和谐的文章不少,有不少文章其他公号发了都没事,偏偏我们转了就被举报!为了防被封号失联,敬请大家扫码这个个人微信,已经加了其他个人微信的,不要重复加,谢谢


一部正宗的主旋律电视剧,最近,从五六十岁的父辈,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在追着看。怎么能火成这样?


很多人都被《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大剧刷屏了,该剧关注度极高,大赞者比比皆是,在整理该剧亮点、闪光点的同时,也有分析者认为该剧的政治视角过时已久,是“对中国政治教育的一种反动”。“壹学者”特编辑整理如下,以便读者综合判断分析。

本篇内容含:

内涵一:中国官员级别 

内涵二:人物原型揭秘

内涵三:细节解读 

内涵四:演员台词分析

换个视角:编剧过时了? 

彩蛋时间:秀演技——达康书记表情包 


内涵一【官员级别及关系】

奉上一张剧中人物关系图:


有观众说,看到咱们国家的官场如此黑暗,连心都变得黑暗了;但正如豆瓣影评人所说:“能把这些黑暗拍出来,就是光明。”

内涵二【人物原型】 

《人民的名义》人物原型全揭秘

《人民的名义》从国家某部委项目处一位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开始,一步步牵出错综复杂的官场内幕,最高官员涉及到副国级。

“汉东省京州市”对应什么地方?外逃副市长丁义珍、“美女蛇”女商人高小琴、心怀鬼胎的祁同伟、“小官巨贪”赵德汉等人,现实中的原型是谁?最近圈粉无数的“霸道书记”李达康、老检察长陈岩石,又是什么来头?

引子:汉东省京州市是哪儿?

要猜人物原型,地域是绕不过去的。不过周梅森老师这种老手,当然不会摆一个接近真实的省份在那儿。但是通过整个小说的情景设置,还是可以看得出来,汉东省京州市的设计,参考了哪几个地方。

首先,汉东省京州市有几个基本的设定:

汉东省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

京州市是可以比肩北上广深的省会城市

发生过腐败系列窝案

十八大后反腐迟迟打不开局面

有一所政法系很有名的大学

十八大后,出现腐败窝案的省份很多,比较典型的有山西的塌方式腐败,四川的康师傅党羽窝案,江西官场地震,江苏南京连续多位省委常委落马。此外,重庆、河北、山东、云南和广东也有过范围不小的系统性腐败。

根据东部沿海、省会城市和腐败系列窝案这几个主要条件判断,汉东省京州市的条件设定大致上与江苏省还是最像的。由于本剧的拍摄地就在南京,同时编剧周梅森在写作前大量接触了江苏省的落马官员,所以在汉东这个地点设定上比较多的参考江苏的条件,也是比较合理的。

此外,编剧周梅森老师也透露,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老婆欧阳菁的人物故事原型,就是南京市浦口区的一位区长夫人。说到这,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本剧中欧阳菁的扮演者岳秀清,现实中就是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的夫人。

当然,整个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数和江苏的落马官员没有多大的关系,比如副国级领导赵立春,就很难联想到江苏。政法系和秘书帮的设定,更像是四川。采矿权的问题参考了山西煤矿。

但是还是有不少江苏的影子在里面,比如大风厂的股权纠纷,周梅森就参考了他自己在江苏的股权官司,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参考了原江苏省委常委、秘书长赵少麟的公子赵晋。

“小官巨贪”赵德汉原型

《人民的名义》的故事,要从老戏骨侯勇饰演的“小官巨贪”赵德汉开始。在剧中,这位国家部委项目处处长赵德汉吃着炸酱面,每月给母亲300元生活费,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虽然只是个处长,他手中掌有全国矿产资源的审批权,副省级干部来见还要排队等候。面对最高检查处时,侯勇一个抬头、一根手指、把一个贪官表现得淋漓尽致。

直到办案人员发现这惊人的一幕——

冰箱里、墙里、床上都是钱!

查案人员搜出的2.3亿现金,从银行运来十二台点钞机,竟然烧坏了六台。这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了那个著名的亿元司长魏鹏远——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

检察机关曾从魏鹏远家中搜出2亿余元人民币。曾有媒体报道,5台点钞机连续14小时清点,1台被烧坏。

剧中的“两面人”赵德汉骑着电动车去自己的“别墅”,生怕被人发现。

魏鹏远也有一辆自行车,但他都是把自行车折叠在奥迪车里。把奥迪车停好后,再骑自行车上班。

这个双面人,演得小编服气了。

出逃贪官丁义珍原型

除了赵德汉,剧中另一个引人关注的人物就属丁副市长了。

在汉东检察院上门抓捕时,这位混迹酒场的副市长竟然通过“特殊渠道”收到消息,金蝉脱壳,连夜飞往美国了。

到了美国后,他住在小旅馆里,整天不敢出门。晚上也是夜不能寐,过的日子,那叫一个惨!

尽管他懂外语,可由于怕被抓整天不敢出门,加上被人持枪威胁,只能打打“临时工”。

据媒体揭秘,这位丁副市长的原型,就是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

2014年12月22日,潜逃美国两年半的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副厅级干部王国强,从美国回国自首。成为近十年来,第一个从美国回国自首的腐败犯罪嫌疑人。

△丁义珍原型

王国强曾自述在美国的生活:

这两年零八个月期间(逃亡期间),浪迹天涯、亡命天涯、生不如死、苟延残喘、过街老鼠等等,这些词我都是用身心来感受了。

我又怕中国发现我,又怕美国抓获我。就连乘坐交通工具也只能乘坐不使用护照的“灰狗”巴士。至于我当时的心境,那简直都没法形容。

在美国我只能住那个“窨”(inn),就是小旅舍。我专挑三十块钱、二十块钱的住。整日不敢出屋,靠面包果腹,白天只能像犯人放风一样,在不足十平米的斗室里转圈踱步。 

后来分别在南加州(靠近墨西哥湾)租住过三次合租屋。合租屋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房客人高马大,声大如钟,少有修养,看到我爱人时就目露淫光,实在是让人惊恐。 

在美国外逃的两年里,王国强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主要依靠出境携带的部分现金生活。 

我不敢去看病,护照不敢用。别说去医院,连药都买不到。我们宁愿病死,也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那可真叫一个惨呀。潜逃美国期间,我的血压一直降不下来,最高的时候达到200。2012年8月,正值网上热议我逃跑事件的时候,有一天我心脏病就发作了。 

躲藏于十平米的小旅馆和合租房、靠面包果腹,整天担心被抓,有女儿不能见面。 

这位辽宁凤城原书记的境遇和丁义珍实在是有点像呢。 

当然,也有人认为,丁义珍的一系列人物设定,比较贴近中国红色通缉令第一要犯、原温州市副市长,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的杨秀珠。两人职位相似,潜逃方式也类似。杨秀珠当年案发后,携女儿、女婿及外孙从上海机场途径新加坡出逃美国,政府也向她发出了红色通缉令。

杨秀珠在温州市曾担任过副区长、规划局局长和主管旧城改造的副市长。在温州旧城改造中,杨秀珠大量利益虚假文件、证明,将土地和开发资质低价转给其亲信的建筑公司,收取巨额回扣。据说杨秀珠在温州时遭受多次举报,民怨沸腾,但却屡次逃过审查,还被一路提拔至省厅任副厅长,民间多有传言,称其后台是浙江省的某位高层领导。 

2003年,杨秀珠从上海浦东机场,携家人外逃美国。2016年11月,杨秀珠因身体健康原因,放弃美国庇护,回国自首。 

副国级人物赵立春原型 

剧中除了上述两位人物,副国级人物赵立春同样引人关注。赵立春既是副国级人物又是前省委书记。 

赵立春的儿子赵瑞龙用父亲的名义,黑白通吃,呼风唤雨。将姐妹花高小琴和高小凤培养成敛财聚利、腐蚀干部的工具,姐姐高小琴成为祁同伟的情人;妹妹高小凤成为高育良的地下妻子。

△赵瑞龙用美色控制了大权在握的高官。

从目前最高检公布的十八大以来落马副国级以上官员名单来看,满足从省委书记任上升任副国级的是“苏荣”。

但剧中的副国级人物形象或是揉捏了多位贪官的综合形象。作为“贪腐父子兵”的赵立春,现实中案例也很多:除了苏荣父子,还有周氏父子,以及江苏的赵少麟赵晋父子等等。 

△苏荣的儿子苏铁志

公安厅长祁同伟原型

上面讲赵晋的时候已经提了一句,受赵晋案牵连落马的有天津市公安局书记、局长武长顺。祁同伟的角色,参考了一部分武长顺的案例。现实中的武长顺比祁同伟略好一点,顺利地晋升了副部,在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落马。

祁同伟这个角色塑造,总觉得是整部小说中比较败笔的地方,好在电视剧拍摄中,在情感和逻辑上略微做了修饰。比如说,从大风厂大火事件的处理、和高育良、李达康的关系处理以及对侯亮平调查情况的了解,都显得这个人政治幼稚、手腕不行。

整部小说都在强调高育良着力在培养其接班,但又屡次通过高育良之口来指出祁同伟的种种问题缺点,这么一个逻辑上多有不自恰的地方。 

祁同伟是一个“于连”式的人物,似乎是周梅森老师刻意用来跟衬托侯亮平的黑化角色。祁同伟黑化过程中,提到了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梁璐,另外一个是高小琴。梁璐是祁同伟的“贵人”和“阶梯”,但剧中的设定是个比祁同伟大10岁的老女人,祁同伟为了前途放弃了爱情,所以看到高小琴这样的人设就立马就同流合污了。

商人蔡成功原型 

蔡成功虽然不是官员,但是因为他的事,落下了一帮贪官。

蔡成功也是有原型的,那就是一手把副国级领导苏荣拉下马的江西第一老赖——章主恩。

章主恩原本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房地产企业的老总,因为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被迫出卖名下的资产国恩大厦。但在出卖产权后,却采取种种手段霸占大厦,阻挠新业主进驻。 

章主恩的行为导致了另一名业主刘建军的资金链断裂,不得已借了大量高利贷,并骗取银行信贷。刘建军另一个身份是江西新干县的副县长。刘建军案发后,牵出了苏荣的儿子苏铁志,直接引爆了江西官场地震。

相比之下,蔡成功的人设相对要正面一些,虽然也是个老赖,也特别爱耍无赖,但至少没有像章主恩一样“跳楼跳4个小时”。 

霸道书记李达康原型

达康书记在本剧中是个正面角色,然而,达康书记的身上,多少有一点原云南省委副书记、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影子。仇和是中国官场上一类官员的代表,喜欢说一不二,没黑化之前是改革的闯将,黑化之后就成了祸害一方的顶级恶霸。

仇和在宿迁任市长、市委书记时,曾大刀阔斧的推进改革,创造了苏北落后地区的经济奇迹,一手制造了“宿迁模式”。现实中的仇和,手腕一点不比达康书记软,对GDP的追求也一点不比达康书记少。

仇和在宿迁最富争议的举措,是卖掉了公立医院、学校、幼儿园。据媒体报道,他曾说过一句话让全国哗然:“宿迁515万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的资源或资产,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2001年起,宿迁全市开始强力推行改革,公立医院、卫生所、学校、幼儿园等纷纷变成民营。这就意味着,这些机构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能再吃“财政饭”了。

这些事彻底搅动了昆明官场。多名公务员告诉记者,仇和喊开会,所有人跑步下楼、出门、上车,一个都不敢迟到;女干部随仇和调研,不敢穿高跟鞋,否则跟不上;没人敢关手机,一位局长睡着了,没接到市委办公厅半夜打来的电话,第二天就受到仇和批评;一个下大雨的中午,仇和撑把伞,一个人站在马路上观察,看到垃圾车里的垃圾顺着雨水往下流,就打电话给正在吃饭的环保局长,要求立刻解决…… 

——摘引自《仇和陨落:宿迁模式的进退》新华网 

在原著小说中,李达康在汉东省落后地区当一把手时,特别喜欢说“法无禁止皆可为”,现实中的仇和也喜欢这个姿态,在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时,不拘于形式,也不在意官场的潜规则。在他履职过的宿迁和昆明两地,当地民众对仇和的作风常常拍手称快,对仇和的感情也非常复杂。 

本剧小说中,在最后深化主题时,曾有一段本剧中踏实为民的好官易学习,与达康书记的长谈。当时的易学习已经升为京州市纪委书记,负有监督市委书记李达康的责任。易学习言辞恳切地指出,李达康这种处处为GDP考虑的做法,客观上让他成为了腐败官员的保护伞,闹得两人不欢而散。 

本段或多或少也为现实中的“李达康”最后的黑化,埋下了伏笔。 

“美女蛇”高小琴原型 

剧中的高小琴,是山水集团高层女领导,叱咤于政界和商场的风云人物。

有网友指出,高小琴姐妹的人设与山西省曾经引起舆论关注的胡氏姐妹相似。

《中国经营报》曾报道称,37岁的女商人胡昕,被指是落马的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的情人,2014年3月初胡昕被调查,据传,一起的还有其妹胡磊。 

在山西省为官8年,官至省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的金道铭,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轰然落马。2014年2月27日,中纪委宣布对其进行组织调查。金道铭的“白手套”,指向两位山西女子——胡昕、胡磊。这两人被多家媒体指称为姐妹,均为金道铭的情人。 

2008至2009年间,两人借一位丧偶厅官找对象,被介绍进入太原的厅官圈,与金道铭结识,并成为金道铭生意场上的“白手套”。其后,两人操控7家企业大举倒卖土地、涉足煤炭资源整合、承揽政府电子工程,令资本快速套现。经营胡氏企业的,除了胡昕、胡磊,还有胡昕的父亲胡祥俊、母亲肖桂花。 

另外,也有人说,高小琴的人设,容易让人联想到刘志军案背后的女企业家丁书苗。 

丁大妈虽然没高小琴漂亮,但手腕却不比高小琴差。 

丁书苗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靠收鸡蛋卖鸡蛋起家,一步步成为了铁道部长刘志军最大的利益伙伴。据丁书苗自己交代,早年为了能够拿到一个车皮的批文,她曾天天待在铁路局领导的宿舍外,帮领导洗内衣内裤,直到把领导感动。 

丁书苗虽然不像高小琴那样会唱京剧,也不像高小凤那样能跟育良书记谈《万历十五年》,但是胜在对刘志军忠心耿耿、言听计从。有一段描写丁与刘的对话很有意思 

2008年上半年,丁书苗实际控制的高铁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刘志军对她说,铁道部主办的第七届世界高铁大会要召开,要让她的广告公司协调进来参与广告业务。但她什么都不懂,问刘志军开高铁大会和她有什么关系。刘志军说,有20多家国企会参与,她的高铁传媒广告公司可以和这些国企签订合同,做广告业务。

 “我问刘志军,签这些合同挣不挣钱?刘志军当时很生气,说我是猪脑子。”她看刘志军很生气,就没敢再问。之后她按照刘志军的吩咐,和张曙光对接。最终,张曙光按照刘志军的指令扩大了高铁大会赞助企业的范围、提高赞助资金数额,将赞助资金1.25亿元转入了高铁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直到昨天,丁书苗说,她自己都不知道这事是怎么办的,只知道钱确实到了公司账上。

另外,丁书苗虽然自己长得不漂亮,但她深知这世上从不缺漂亮女人。所以在打通关系的过程中,丁书苗一路用钱和女人开道,这方面丝毫不逊色于高小琴。 

正面人物原型 

本剧中,塑造了省委书记沙瑞金、反贪局长侯亮平以及退休的老检察长陈岩石等正面形象。但是这些正面形象很难在现实中找到具体原型。 

拿沙瑞金来说,在现实的反腐工作中,这种系统性的窝案,基本都是由中央纪委巡视组和工作组直接查处,基本上看不到省委书记主导的对省内厅局级、副部级官员系统性腐败查处的例子。

至于检察院系统的工作,更是因为很少见诸媒体,而不得为外人所知。或许现实中有侯亮平这样的角色存在,但出于保护他们的需要,一般也不会进行公开的报道。

反而是陈岩石倒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那就是曾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的杨维骏老人。杨维骏也是一名从抗战中走过来的老兵,退休后一直坚持举报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等,并最终推动了云南省多名部级高官落马。

当然,周梅森老师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了很多个人物的事例,一个角色身上经常能看到好几个人的影子。并不能完全地认定某个角色就是按照谁为原型来塑造的。 

据总制片人高亚麟介绍,创作《人民的名义》期间编剧周梅森“采访了大量的案例,去检察院体验生活,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翻阅大量案宗、卷宗,然后提炼采访,再开始做。” 

周梅森说,“我写这些腐败官员,没有把他们写成魔鬼,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见惯了外面那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官员,但当他们一旦从云端掉下来,我很好奇,他们的心态会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提出要去监狱里,了解落马官员的生活。 

周梅森还谈到自己的创作素材来源。他说:“在我的小说里,从老省委书记,到现任的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法院院长、市纪委书记,有一大批职务犯罪分子。为了还原场景,我还去了审讯室、检察院的检察指挥中心。举个例子,我在剧里写,H省委常委、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的老婆收了别人三张卡。这是南京市浦口区反贪局的一个真实案例。因为要买的衣服很贵,钱不够,这个官员拿了受贿的卡和自己的卡,检察机关的证据就这么落实了。” 

剧中还有很多支线人物,也能在现实中找到相似的人物。 

和现实的出入 

主旋律高质量作品《人民的名义》打破了年龄、知识、阅历的界限,成为了爆款。不过仍然有一些不够百分百严谨的地方,当然这有些苛责一个艺术作品了。 

现实中,基本上都是纪委办贪腐案而不是检察院,以及现实中省公安厅厅长大多数都是副省长兼任,另外,还有一些细节和现实有出入。 

深谙官场之道的时政记者储朝新总结,实际的官场中,省长这个位置一般是几个路径——中央空降或者由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升迁,很少由其他的省委常委直接升任的,故而李达康其实不太可能直接从现在的位置到省长的位置。不过现实中最近现实中也有例外,比如湖北省委原常委、武汉市委原书记阮成发,调任云南担任了云南省长。 

还有体制内的官员表示了一些异议,比如第一集里季检带着陈海向高书记和李书记汇报抓捕丁义珍的事,按照组织程序,丁是副厅级省管干部,不管是走纪委双规还是检察院直接立案,都须省委一把手书记知晓签字,所以第一时间就该给沙书记汇报了,而不是坐下来各抒己见。而侯亮平也是官场老手,不至于不知道汇报的艺术,也就没有理由去责怪季昌明是在故意拖延了。 

内涵三【细节】

《人民的名义》的确很好看,但要懂得这些细节

《人民的名义》真正值得点赞的地方,是剧中细节所体现出的一些深刻寓意!正是这些细节,形成一部现实版的“官场现形记”,一幅描画中国官场生态的长卷。

细节之一:折射中国“官场政治规矩”之深

腐败只是权力失衡和权力博弈的附属品,《人民的名义》这部大剧最深刻的细节,便是第一次公开解开了中国一些“官场政治规矩”。 

比如,称呼问题。在正式场合中,同级互称对方为“同志”。 对于上级称呼姓或姓名加职务称呼,比如,季检察长。 

最为重要的是,即便平级之间的称呼,还要考虑实际地位和排名问题。李达康是市委书记、省委常委、副省级干部,省检察长也为副省级干部,但不是省委常委,所以李达康可以称季昌明为“昌明同志”,但是季昌明必须称李达康为“达康书记”。同理,李达康虽然跟高育良平级,但是因为排名在高之后,必须称为“育良书记”。

细节之二:应急事件的处理要有“规矩”

《人民的名义》对于一些官场的应急事件,也揭示了一些处理的“规矩”。比如,省检察长抓人的时候,一定要先跟省委常委汇报情况,即便是有最高检的“合法”程序。

工人对抗拆迁事件当中,高育良让祁同伟立即出警去京州,而祁同伟要考虑市委书记李达康的感受。

这部剧的写实程度之大,接近于真实,也就是我们说的“尺度之大”。 

细节之三:隐秘之中的官员之奋斗史 

很多观众可能都会忽略一个细节,就是剧中主要角色的发家史,其实都有非常复杂的裙带关系。:

反贪局局长陈海的父亲陈岩石是原检察院检察长,省委书记高育良是陈海的老师。 

李达康是原省委书记的下属,妻子欧阳菁,是京州城市银行的副行长。 

祁同伟的岳父是原省政法委书记。而他自己又是高育良的学生。 

陆亦可,现为某市反贪局侦察大队一处处长,其母亲是一位法官。 

这种写实在现实中也是经常存在的,这种政府运作体系在中国一些小地级市非常普遍,所以这里的裙带关系所折射出来的权力与程序的博弈,是非常接地气的。 

细节之四:官场上升的基本途径 

在这部剧里,李达康之所以拼命“维护GDP”,根本原因在于这是考核干部的最重要指标,也就是饱受诟病的“唯GDP论”。 

李达康之前就曾因为反腐,投资商集体出逃,导致之前任职的某市GDP从第一下降到第五,而第一正是高育良任市委书记的市,于是造成了今天的政治生态。 

与其说李达康如此看重GDP,不如说他是在拼命维护自己的政治生命。 

当然,这部剧还有其他非常值得称赞的细节,比如省委常委会座次排列、不同级别官员的言谈举止如何表现,编剧都经过了考证和研究。 

尤其是赵处长下车腿软的那部戏,正是源于编剧去检察院体验生活,甚至去和落马官员座谈后得出的真实感受,才让观众直呼太过瘾! 

内涵四【台词】

《人民的名义》:每一句台词,都非常犀利 

除了情节真实,再来看看台词,真是太精辟、太犀利了,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真牛啊,这种话也敢说。 

这里总结了一下这些台词,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说一套做一套啪啪啪打脸系列。 

丁义珍出逃,让他的司机去老家接他的母亲,其实是为了故意把手机落在车上扰乱警方视线,但做事的格调却非常高,还从包里拿出一千块钱交给司机,义正言辞地说:“接我母亲是私事儿,油钱车费必须得我出。廉洁,必须从我做起!”

下一秒就打了部的跑到美国去了。 

一个贪污上亿的干部,在逃走之前还大言炎炎地说这么冠冕堂皇的话,真是莫大的讽刺。 

反贪局带着专案组去抓赵德汉,赵德汉知道自己家里没有任何猫腻,于是堂而皇之地教育起了反贪总局的人: 

“权力大小,那都是为人民服务,有权就可以任性啦?我不是说你,你这个同志,你的思想觉悟,真是有待提高。”

等到反贪局的人查到他的豪华别墅时,吓尿了,腿都软了。 

立马就换了一副嘴脸,一开始是拒不承认:“是谁啊,是谁往我们家冰箱里塞了这么多现金。” 

等到被查实之后,又是一副嘴脸,痛哭流涕:“我一分钱都没花,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实在是打脸,实在是讽刺。 

第二类,揭示中国官场现实系列。 

光明峰项目协调会上,丁义珍和一帮老总们在那里喝酒,每个老总轮流敬酒,使劲儿拍马屁,拍得这位副市长喜笑颜开。 

检察院的林华华说了一句话:“这位副市长人缘不错啊。” 

周正揭穿了表象:“你以为别人敬他酒敬的是他的人缘,那都是敬他手里的权力。” 

第15集,大路集团王大路说: 

“在中国做生意,一定不能绕开官场的存在。” 

两句话,说的都是金钱对权力的依附,这是一个深刻的事实,尽管我们说要彻底实现市场经济,要政府少插手市场,让市场自行运转,但金钱对权力的依附和追逐,是赤裸裸存在的事实。 

第二集里,高育良和祁同伟聊天儿,高育良说:“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一语道破中国官场的现实,例如,李达康为了把郑西坡从监狱里捞出来,让公安局局长赵东来20分钟之内把郑西坡送到大风厂门口,结果赵东来急了,打电话给交管部门,实行交通管制,保证从光明分局到大风厂一路绿灯——只是为了送一个人,就是因为市委书记的一个命令,居然立刻就进行了交通管制。 

还有协调大风厂安置费的事儿,李达康说让赵东来从维稳经费里拿一千万就拿一千万,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李达康对法院也是直接下命令,说特事特办就特事特办,公检法在市委书记面前,都变成了跑腿儿的。 

第三类,官员口出狂言系列。 

光明分局局长程度审郑西坡的时候,郑西坡问程度:“我违什么法啦?” 

程度非常嚣张地回答说:“我说你犯罪了,你就是犯罪了!” 

言下之意,老子就是法,违反我,就是违反法。

这可是一个区区光明分区的分区局长说的话。 

多么狂妄! 

而其实,这个人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就是山西古交市交通运输部门正科级干部任长春,当年,任长春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口出狂言: 

“国家规定是个狗屁……我说谁腐败谁就是腐败。” 

俨然拿自己当当年的封建皇帝了。 

第四类,官员心里话系列。 

这些话很多,最经典的就是祁同伟对高育良说的那句话: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我们就是从娘胎里来,再到坟墓里去。” 

这句话是针对那些官员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毛主席语录说的,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当年毛主席说这句话,是想要官员不要脱离群众,要贴近群众。 

时间过了这么久,结果这句话成了很多官员的口头禅,只见话说得很大声,实际行动却从来没有,一句经典的毛主席语录,就变成了很多人口中的官话套话。

用剧中陈岩石的话来说:“拿着人民的名义当幌子。” 

尺度这么大的台词,在中国的正剧当中,实在是见所未见,你也只能在《人民的名义》中才能看到,既有德高望重,心怀百姓的陈岩石,也有一心只要GDP的李达康,也有精明无比只想当副省长的祁同伟,也有立场坚定,非常有魄力的省委书记沙瑞金,官员有自己的心思,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利益,一点也不做作。  


换个视角:编剧过时了?

《人民的名义》不是尺度大,而是周梅森已经过时了


为什么说周梅森已经老了?因为他所采用的视角仍然是十年以前甚或更早之前的政治视角。 

1

周梅森老了,他没有与时俱进。

在1990年代,我曾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周梅森老师的军旅小说。我当初以为,他的能力恰恰在于没有把军旅生涯写成一首热血沸腾,忠肝义胆的爱国主义颂歌,而是呈现在一个特殊职业中的人类的复杂性。他们职业的铁血无情和日常生活的琐碎无聊交织在一起,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然而,《人民的名义》并没有展现人性的复杂性。

在号称要让大家不断猜“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设计里,并没有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而只是更加展现出人性邪恶的那一面。

也就是说,脸谱化的人设还是脸谱化。高大全的沙瑞金,忠肝义胆的侯亮平,“第二检察院”的陈岩石,都在一片光明的笼罩之中。沙瑞金拥有老红军后代的血统纯正,侯亮平拥有在家里和老婆一起上党课的正大光明,陈岩石是磐石不移的老干部,又哪来的什么复杂?

即便是看上去正邪难辨的李达康书记,在家里看妹妹表演群众上访的苦状之时,眼光中流露的也都是对人民群众的深深同情,还有什么忠奸难辨?

这些正面人物,都像是形容侯亮平的“孙猴子”一样,如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食人间烟火,在人民的利益之前心如磐石无转移,没有挣扎,没有犹豫,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一样充满了革命热情。

但这都不算什么,最可怕的事情就在于这部戏的本质性缺陷。人民的名义其实是两重涵义:一种是正面的,以人民的名义,声讨和打击腐败的行为;另外一种是负面的,以人民的名义贪腐,败坏党和国家的形象。

中国所有的政治现实都被简化成:腐败和反腐败。剧中所有的忠诚也罢,高尚也罢,邪恶也罢,狡诈也罢,都只不过是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而这种情形演化出来的事实就是:在都以人民的名义进行竞争的,通过政治斗争所实现的,无非是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都只是人的斗争,而不是以实现人民的福祉为目标的斗争。

我给它的定义是:反腐替代政治。当所有的一切被归结为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的时候,其它一切政治问题都会被掩盖:公平、正义、法治、民主。

为什么我说周梅森已经老了?

他所采用的视角仍然是十年以前甚或更早之前的政治视角。

当总书记提出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时候,中国的政治已经跳脱出原有的黑白分明,忠奸两道的反腐斗争,而进入一个更加高级的政治阶段:建设阶段。

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真正地防止和杜绝腐败的发生,即便是欧美那些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也仍然有各种形式的腐败产生。

中国在以往年代中,反腐不可谓不力,措施不可谓不多,但是越抓越多,官至副国级的现象也并不少。之所以仍然蠹虫不止,恰恰在于反腐仅仅止于反腐,而不是建设一个透明、公平、正义的市场制度。

《人民的名义》的问题在于,今天,反腐已经不是中国政治中的根本性问题,而是解决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本身已经在朝向的、走向的,更加完整的市场制度,更加透明的法治制度,更加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时候,重新要把中国拉回到,以人为斗争武器的反腐时代之中。

这是何等的落后思维?

2

据说,这部戏热播热议,在朋友圈之中频频刷屏的原因,在于它的尺度特别大。

恕我愚钝,我看不出这部戏尺度大在哪里。反腐早就已经是中国的基本国策。长远的且不讲,就在最近几年里,落马受审的干部里,高级的包括了重庆的薄督,副国级的令计划,正国级的周永康,还有军队里的徐才厚和谷俊山。

这些都是公开已经处理的贪官,而电视剧里,说到的最高的,据说也就是副国级而已,哪来的什么尺度大?

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3月18日,十八大后全国已有98名副部以上官员和军级以上军官落马,包括2015年被宣布查处的10名省部级官员;2014年被宣布查处的副国级及以上官员4人、省部级官员36人;十八大后被宣布查处的军级以上军官30人;十八大至2013年底被宣布查处的省部级官员18人。”

这些数据和名字都只说明一个问题:反腐已经不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整体中国社会的政治热词,已经从反腐转成为雾霾、房价、股市等人民生活的基本的保障和升级。

这才是中国政治的最根本的进步:当整个社会的公民普遍讨论反腐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是缺乏最基本的政治结构安全的;而当人们跳脱出反腐这个话题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政治文明生态才在升级,即人们要求更加完整、公义的政治结构。

《人民的名义》里基本没有其它的政治问题。不仅如此,它更加把政治问题直接压缩到了官员个人的问题,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非更加复杂的,政治与制度之间的斗争。

沙瑞金的到来,搅碎了汉东省的政治(其实是人事)的原有结构,于是,以高育良为首的汉大系和以李达康为首的秘书帮展开了一场政治角力。而势必即将终结这场政治斗争的方式,是沙瑞金带着从最高检携尚方宝剑而来的侯亮平,协同老干部陈岩石和一批反贪干部,绞杀了帮派竞争,达到了海晏河清。

这当然有着中国政治的特殊国情的现实性,但是解决方案却令人不寒而栗。经过了100多年的共和国经历,经过了近70年的社会主义经历,经过了30多年的市场经济经历,难道中国的政治还是只有这么点能耐,依靠宫廷政治和尚方宝剑来解决中国的根本政治清明和制度建设?

说好的法治社会呢?说好的社会主义民主呢?说好的市场经济呢?在这部电视剧里,为什么我们又统统回去了,依然是以一场阴谋来替代另一场阴谋,以一种血腥的政治来替代另一场血腥的政治?

这到底是周梅森和编剧们一厢情愿的中国政治文明,还是真的就只是中国本来要朝向的政治文明?难道周梅森们就指望靠着一群刚正不阿的清官,带来一个依然依靠陈旧的人治体系来维持和保护公民的安全和财产的国家?

这个尺度不是大,这个尺度叫作过时。 

3

用讨好人民群众的方式来拍一场反腐大戏,本来也没什么错,娱乐嘛,终归并不同于现实,也不必一板一眼地复刻当前的社会现实与趋势。

但如果把自己陈旧的、对于清明政治的理想,以媚俗的方式来灌输给本来就缺乏政治教育的公民,这是对中国政治教育的一种反动。

在本来就缺乏正确的政治价值观的公共平台上,推行如此与天下大势相左的理念,其实是对社会健康的一种毒害。这不是我对一部娱乐片的苛责,而是我对一部有着明确的政治理念的政治剧的解析和反对。

中国从来都不缺少以清官思维来建设理想社会的愚昧,而极度匮乏的是,以制度建设的方式,来反思和构建中国政治文明的理性。这么看来,汉东省在沙瑞金领导下的前景,实在令人担忧。 

彩蛋时间:秀演技——达康书记表情包!!٩(˃̶͈̀௰˂̶͈́)و   

此剧内涵太多,知识点也很多,老戏骨们的演技也是被众多观众盛赞。 

例如开头,陆毅和侯勇演对手戏,侯勇饰演的贪官赵德汉从一开始信心满满到生气反抗,再到被查出猫腻之后的心慌害怕,再到彻底心理崩溃,痛哭流涕,整个过程情绪控制得非常到位,一步一步,层层递进,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眼泪鼻涕,演技的控制已经达到了完全自如的地步,把一个贪官从被查到查实的心理戏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完全看不到侯勇老师是在演,仿佛他就是那个贪官,他就是贪了那么多钱。而陆毅在整个过程中,仿佛都没什么变化,一直是政治老师一样的脸色,偶尔说两句俏皮话,怼一下赵德汉。 

饰演李达康的吴刚老师更是非常火爆,他的表演也被奉为教科书级别的呈现。 

用知乎网友的话说:“一个眼神、一个眉梢,都满满的是戏。”


其微观表情演绎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发火怒吼时,他能让眼角的眉毛都跟着抽搐;心情不好时,他低头靠在椅子上,能制造出一种特别压抑惆怅的氛围;大风厂起火时,他一把推开公安局局长赵东来第一个爬上去又给人非常干练的感觉;讨论安置费问题时,他命令赵东来拿出一千万维稳经费,同时甩手让他闭嘴,那种霸气和魄力又跃然纸上。 

他前一秒下定决心要拆大风厂,下一秒听到陈岩石叫省委书记沙瑞金小金子,立刻就判断出陈岩石和省委书记关系不一般,后来接到省委书记的电话,语气、面部表情立刻又换了,把一个秘书出身的圆滑市侩又演活了。 

而这部电视剧,也正是因为请了40多位老戏骨,把这么多涉及公检法政府各级部门的官员都给演活了,才会让这部剧如此火爆,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end----------





了解国内外最新最权威的政经评论,把握社会最新动态的背后根源,欢迎关注以下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