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背古诗】105.王昌龄《采莲曲》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察觉到有人前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来自唐代的诗人王昌龄。那提起王昌龄的名字,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苍茫,是“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壮阔。没错,这些都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边塞诗。但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采莲曲》,一看题目就跟王昌龄之前的边塞风光很不一样。
提到采莲你会想到什么?
想到江南水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说得很对。王昌龄这首《采莲曲》是他被贬谪到龙标这段时间写的。“龙标”是唐代一个县的名字,大概是在现在湖南省怀化市一带。李白有一首很有名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当时王昌龄要到龙标去任职,这是李白写给他的送别诗,诗的后两句尤为著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在写这首《采莲曲》的时候,已经在龙标居住一段时间了。相传这一天,王昌龄独自一人到龙标城外游玩,在东西的荷池边一副美丽的景色让诗人忍不住驻足,于是他赶紧写了下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罗裙就是用细软的丝织品做成的裙子。“一色裁”是用同一种颜色的布料剪裁的。芙蓉就是荷花。
这两句巧妙地把采莲的少女和荷花融合在一起。
妈妈等等,少女,哪有少女?我只听到荷叶和芙蓉。
这就是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初读前两句大家可能并不会注意到荷花丛中少女的身影。女孩脸蛋粉红,穿着绿色的罗裙站在绿叶红花间,让赏景的作者有点恍惚分不清花和人。这种描写手法非常有意境,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到田田荷叶之中。而少女的脸庞和新鲜的荷花相互映照,这些采莲的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就像是荷花化作的精灵。
哦,原来是这样!像是歌里唱的:姑娘好比花一样。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再来看后两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两句写得也很有画面感。“乱入”就是杂入、混入。“看不见”指的是分不清哪是荷花的绿叶红花?那是少女的绿裙红颜。这两句写出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的那种景象。这个“乱”字既指的是天真烂漫的采莲少女嬉笑欢闹的场面,也说明了人和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同时也写出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的景象。
一个“乱”字就可以把这么多意思写出来,诗人太厉害了吧。
是,王昌龄的确是炼字炼意的高手。我们的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对字、句仔细琢磨,可别小看这一字一词用得好意蕴无穷,文章顿时会增色很多,
好咱们再来看最后一句。
“闻歌始觉有人来” 闻歌就是听到歌声;“始觉”才知道。这句的描写特别的细腻入微,说明少女被荷叶遮盖很难被人发现,这就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体会到了作者当时那种真实的感受,忍不住去遐想那采莲女甜美的歌声和悠扬的曲子。
好了同学们理解了这首诗,下面跟着佳宇妈妈一起来把这首诗复习一下吧。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的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是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和罗裙一样绿,荷花和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却听到歌声这些手法,来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把采莲少女的美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首诗生动活泼富有诗情画意。其实这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在不少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我们大家也可以用在自己的写作当中,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这样的一个作文开头:王小蒙是我们班的插班生,别看她是个女生,个子小小的,可是她跑得特别快,班里的男生都跑不过她。班里飞进一只大马蜂,大家乱作一团,只听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都别动!我能抓住它。”大家一回头只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已经手拿着扫帚蹑手蹑脚的爬上了桌子,一下子就按住了玻璃窗上的马蜂,再一扫就把马蜂赶了出去,大家长舒了一口气。对了,忘了介绍了,她就是我们班有名的女侠王小蒙。
怎么样这样一写是不是有了先声夺人的感觉?
好了,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查看合集请在公众号中回复:儿童背古诗)
—— 扫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