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杰青教授,竟被本科生质疑硕士毕业双非高校也能任教?

来源丨募格学术整理自浙江理工大学官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成长学苑、贴吧、湘潭大学

近日,一位来自某所985高校的本科学生,通过北京大学的夏令营活动,学习成绩又达到标准,成功获得保送资格,有机会推免到北大的数学学院继续读研。

但这位学生在网上的一段发言引起不少网友热议。甚至有人直言“这是双非高校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原因是这位学生在查看北大提供的导师简历时,发现一位导师的本科学历低,硕士毕业于普通一本大学。这位学生认为北大的博士生导师的学历较差,从而认为导师的水平不行,甚至还不如深圳中学,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同学嘴里第一学历差的这位老师,不光是杰青,还发表相关领域的论文50余篇并获国内外多个奖项,现任三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和北京计算数学学会秘书长。在数学领域有着诸多的成果,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出身双非高校就被全盘否定?这估计是双非高校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双非一点都不“非”

这些高校实力都不俗!

被这位本科生特意圈出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的胡俊教授有多厉害?

根据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官网显示的信息,胡俊教授2001年湘潭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毕业。

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且还是冯康计算奖得主,获得这个奖的至今全国还不到30人。

其发表相关领域的论文50余篇并获国内外多个奖项,现任三个国际期刊的编委和北京计算数学学会秘书长。


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学术大牛”。

而他硕士毕业的湘潭大学,虽然并没有入选国家双一流计划。但是就数学这个学科来说,也绝对是“强无敌”的存在。

在八九十年代,湘潭大学是重点大学,当时没有所谓的985、211大学,只有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而湘潭大学就属于重点本科。数学学科则正好就是湘潭大学的王牌学科。


1997年,首届冯康科学计算奖(中国计算数学界最高奖,奖励科学计算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海内外中国青年数学家)颁发给三人,其中两人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培养了袁亚湘、周向宇两位院士,2007年计算数学学科排名全国第六。


就现在来说,湘潭大学数学实力也相当强,2020年,湘潭大学黄云清教授完成的项目“几类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而同年湘潭大学力压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而获批建设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为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

有这样辉煌历史的重点大学,有这样硬实力的数学学科,竟然仅因为不是常说的双一流高校而被歧视,是不是太无知了?

不光是湘潭大学,有很多没有入选双一流计划的高校,实力都不俗!

比如,登上美国实体制裁清单的广东工业大学。虽然不是双一流高校,但其在机械工程和自动化领域表现不俗,以至于被列入到实体制裁清单中。

比如,近几年,在国际顶刊上频频“露脸”的浙江理工大学,七月初的时候,浙江理工大学在一个月内连发两篇Nature。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顶尖成果背后团队都是一群年轻的面孔。例如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的叶飞副教授和左彪副教授。

其中,左彪教授是浙江理工大学自主培养的博士。1986年的年轻小伙,2008年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11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浙江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硕士学位和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工学博士学位。

刚博士毕业的他,手握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路高歌猛进,近几年斩获了不少优秀顶刊成果,例如2019年的《Phys. Rev. Lett.》、2021年6月的《ACS Nano》以及Nature正刊等等。

而且,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0-2021)中,浙理工纺织学科竞争力排名第二。

根据香港理工大学发表在《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上的研究报告,2014-2019年间,全球高校主要纺织学科发表的论文总数,浙理工纺织学科位列第二。

在中国高校纺织学科中,浙理工纺织学科师均论文数和师均引用次数均位列第二。以浙理工纺织学科为重要支撑的化学、工程学和材料学已进入ESI全球5‰。

可以说是力压一众双一流高校!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双非高校,并不意味着学术水平就差!从这些高校走出的学子竟然会因为“出身差”而被质疑学术水平,这可真是“双非高校”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打破“第一学历”偏见

拒绝以出身评人才

其实造成如今这种“论出身”的结果,可能和当今社会太多单位和人事强调第一学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关系。

曾经,知乎上有一则关于“如何看待交大博士求职时因为第一学历不是 211 学校被拒绝?”的提问引起广泛讨论。

一名学习算法的博士,工作三年后辞职,本以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两个月过去,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据称,一名猎头曾联系了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读院校为非211大学时,表示公司对学历有规定,委婉地拒绝了他。

图源:知乎

这在当时也被人广为诟病,毕竟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所在。一个不愿花时间通过创新方式方法选拔优秀人才的用人单位,其格局、视野是值得怀疑的,其前途是值得忧虑的。

与之相反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华为天才少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张霁博士,其本科就是一个民办三本,但你能否认其实力吗?

事实上,很多科研界的优秀大佬,都不是出身名校,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科研界做出成绩,英雄不论出处,以出身来衡量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是很单一的。并不是所有名校的学生都很优秀。一些没有title的高校依然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只能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