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者 | 刘继亮、李铮(华东师范大学) 


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指出,要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高地,承担着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核心职能,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如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国家战略规划,运用自身知识技能扎根基层、助力乡村建设,是高校理应主动思考、积极承担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


►►

引导毕业生服务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扩大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


2022年高校毕业生突破了1000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叠加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巨大压力。《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健全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采取有效方式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组织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设立“城乡社区专项计划”“村医专项计划”等相关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扩大实施地方基层就业项目。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意愿和实际就业比例不高,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和北上广等地区就业,绝大多数毕业生最终就业地为全国大中城市。广大基层对高校毕业生还有很大的吸纳空间。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


(二)优化乡村人才队伍结构


当前的乡村基层队伍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乡村人才队伍总体结构不合理。有研究调查显示,年龄结构上40岁以上人员约占一半,与“年轻化”的村级干部队伍存在一定差距;中专及以下学历约占一半,与建设“高素质”的村级干部也存在较大差距。二是乡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创新性不足,较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和政治素养,制约了乡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当下中国的广大乡村亟需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精的队伍作为新生力量,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缓解当下乡村人才队伍的困境。


(三)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高校毕业生普遍具有年轻、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等特点,但缺乏实践经验,对乡村的了解较少且不深入。毕业生到乡村工作,可以亲身体会农业、农村,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培养乡土情怀,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一方面运用自身才干,发挥才学,投身乡村需要;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形成对基层的认知,强化政治素养,不断积累工作方法,提升基层工作所具备的组织能力、抗压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乡村振兴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方面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二三产业经营、教育行业、卫生行业、文化旅游行业、乡镇党政和村党组织等工作。乡村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全方位吸纳,将大力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现。


►►

做好大学生乡村振兴就业引导对策建议


当前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意愿不强;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与乡村工作所需尚需有效衔接;促进毕业生到乡村就业的支持体系尚不完善等。作为知识型人才培养主战场,高校需要多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就业引导工作。


(一)培养乡土情怀,做好价值引领


高校应承担起就业育人的职责,从思政教育、生涯规划入手,增加学生对乡村过去、现在的变化的了解,认可乡村传统文化,融入乡土生活,培养乡土情怀,提高历史站位,自觉自愿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一是通过思政课程、第二课堂、主题实践、榜样宣传等途径,潜移默化地让大学生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意义,感受到农村的变化与发展,消除就业顾虑,唤醒大学生对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将生涯规划贯穿大学生涯全过程。不少高校由于忽视对中低年级学生的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导致大学生在毕业阶段面对就业选择时容易出现迷茫、理想化、从众化的心态和行为,难以将自身需要与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拓展为生涯指导,将生涯规划延伸到新生入学,通过乡村实践、榜样宣讲、政策宣传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对乡村就业的认知,扩展大学生就业机会,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


(二)完善培养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乡村建设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知识和乡村工作的方法。高校要将培养更多立志于扎根乡村、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通过分析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多具备农村农业知识的高级人才。将专业知识与乡村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知识结合,进一步丰富、扩展、提升大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尤其对于涉农高校,更需不断完善耕读教育体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优化相关专业、课程,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农林人才。


(三)强化下乡实践,提升学生基层就业胜任力


在加强大学生服务乡村的专业实践方面,在传统课堂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建设面向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开展暑期下乡实习、乡村调研、社会实践等活动。高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为大学生争取下乡实践的机会,让大学生了解乡村的现实发展状况,为未来赴乡村就业创业做好准备。高校还可与地方合作,建立产学研机制,打造大学生乡村社会实践基地,搭建乡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大学生在基层调研、实习实践过程中,会提升对乡村环境的认知,掌握农村农业工作的方法,从而进一步锻炼、提升未来基层就业所需要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问题解决等核心能力。


(四)完善引导体系,构建毕业生乡村就业通道


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完善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引导体系,做好大学生建设乡村的引路人。成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引导机构,制定大学生基层就业、乡村服务的激励办法,统筹大学生乡村实习实践工作;做好乡村振兴的人才引导政策宣传,加强对重点项目如“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城乡社区专项计划”“村医专项计划”等服务乡村途径的宣传和引导;针对乡村发展现状,开展调研分析,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为大学生精准推送乡村振兴人才引进政策,提供乡村实践机会和就业指导服务,为毕业生顺利投身基层、建设乡村保驾护航。

 

编辑|李欣航(银川科技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校对|胡艳琴(银川科技学院大学生生职业发展协会)

终审|小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