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块白板创造的几十上百亿美金市场

StartupBoy 投资实习所 2022-09-16

记得之前在写 Figma 的时候,曾简单介绍过 Figma 新推出的一个产品 FigJam,从 Figma 的角度来说,这款产品仍然是延续其创始人 Dylan Field 所定义愿景的必备部分:Figma 的愿景是让所有人都能设计,并且赋能任何团队以设计优先的方式去思考、感觉和工作。

但从市场层面来说,我们也可以认为,推出这款产品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个市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因为与 FigJam 同类的 Miro 和 Mural,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到目前为止验证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金的市场。

其中 Mural 在去年年初刚完成 2300 万美金 A 轮后,紧接着在 8 月份完成了 1.18 亿美金的 B 轮,而今年 7 月份又完成了 5000 万美金的 C 轮融资,估值达到了 20 亿美金。其 ARR 整体来看比去年增长了 3 倍,其中 ARR 超过 10 万美金的客户已经超过了 100 个,比去年增长了 3 倍,ARR 超过 100 万美金的客户也有了 7 个。其典型客户包括 IBM、ATLASSIAN、InTuit、GitHub 以及爱默生等。

另一家 Miro,2018 年做了 2500 万美金的 A 轮后,去年又完成了一轮 5000 万美金的 B 轮融资,而最新有传 Miro 正在进行一轮估值近 60 亿美金的融资。不过这个消息未经证实,我觉得这个价格有点离谱,但 Miro 今年已经入选 Cloud 100 2021 第 36 位,并且用户已经突破了 2000 万(去年才 700 万),财富 100 强里 95%的企业都是其客户,像 Netflix、 Salesforce、Spotify、思科以及德勤等都是其客户,去年的收入为 5720 万美金,我猜测估值应该也不低。本质上来看,Mural、Miro 以及 Figma 推出的 FigJam 都很类似,简单来说就是在线协作沟通白板(工具),支持视频 、文档 、标签和思维导图等常用文件或工具,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头脑风暴、会议及工作坊、研究和设计、敏捷工作流程以及做一些绘图和图解等,可以实时协作也可以异步协同。我们从三款产品的简介就能看出大致的核心点:

Miro is the online collaborative whiteboard platform to bring teams together, anytime, anywhere.

MURAL is on a mission to inspire and connect imagination workers globally by providing teams the means, the methods, and the freedom to innovate from anywhere.

FigJam is an online whiteboard for teams to ideate and brainstorm together.

发展的路径也基本是工具--平台--生态这个逻辑,在工具扩展到平台阶段,核心要素是足够简单,并且能扩展到团队协同,Miro 的 CEO Andrey Khusid 曾在一次对话中这样说过:

(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做两个步骤。第一是创造一些有意义的东西,第二是邀请其他人合作。这是我们一直试图让用户关注的两个主要步骤。首先,我们能帮助你了解你能创造什么或者它能为你解决什么问题吗?然后,你怎样才能让你的团队参与进来,并确保你建立在彼此的想法之上。

我们试图确保人们在最初的 90 秒内获得价值,为此,你必须提升自己的用户体验。这是我们团队的另一个关注点,那就是确保我们的用户体验对于任何加入的人来说都是超级简单的。画布工具并不是每个人都经常使用的工具。有很多人来自使用文档、表格和其他类型的工具,画布是一种新的东西。对于设计师来说,这要容易得多,因为他们经常使用基于画布的工具。但是对于那些不是画布用户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新的产品模型,我们必须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且尽可能简单。

而从工具到平台再到生态的演变,更多来自团队协同过程中产生的需求驱动,所以一开始是集成第三方 API,其次把自己作为一个 API 开放给其它平台产品,到后期直接把社区、咨询和专业服务也纳入了这个生态。比尔·盖茨曾经对平台做过这样一个定义:当你的平台上搭建的东西的价值超过了你的产品本身的价值时。一旦形成一个平台,其后续发展基本上就是另一个阶段了。在 Miro 和 Mural 的客户中,咨询公司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早期推动了这个产品的快速启动,因为他们天然对这种产品有巨大的需求。通过咨询公司扩散到其客户,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在 Miro 的发展过程中,甚至把咨询公司作为其很重要的营销渠道。而 Figma 推 FigJam,则是把它作为设计的前期延伸,用 Figma 的产品 VP 的话来说就是,让更多的人进入设计的早期阶段

因此可以说,设计在这些产品的发展过程中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内,随着创意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大家对线上办公的越发接受,对在线白板这样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比方说我最近接触到的 Teamind 这款产品,基本上也是让在线白板真正实现从“信息传递” 到“信息交互”的升级

Teamind 的切入点是互动会议场景,在这个场景基础上逐步实现更符合中国用户习惯和生态的互动会议场景覆盖,通过不同的产品矩阵和模板生态来满足用户在线互动协作全生命周期需求,其定位是让企业的互动会议从 “能开会”,到“会开会”和“开好会”。

在用户这块,一开始以培训和咨询机构作为最早的种子用户,这群用户是互动会议专家,他们迫切的需要在线的“互动会议室”做为他们的服务交付工具,让他们“能开会”;而接下来就是接受培训的企业部门,给他们提供“互动会议室”及会议模板,帮助他们“会开会”;之后以“互动平台+模板库+企业级管理工具”的产品矩阵渗透到整个企业,让企业真正的“开好会”;最后以“互动工具+模板库”切入 SMB 用户。Teamind CEO 王晓磊将白板比作会议室,将模板比作老师,通过模板场景让用户更好的开会从而迭代产品,通过更多的用户使用来积累更多的场景模板,形成 “模板创造 - 产品迭代 - 用户增长” 的增长飞轮,事实上模板也是 Miro 和 Mural 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经过一年的前期积累,Teamind 近期上线了 20 多个高质量的模板,覆盖了 6 个业务场景,10 个机构在合作中,并且也拿到了盈动资本、真格基金和高瓴创投的投资。王晓磊说, Teamind 未来将深入打透核心客群,通过逐步沉淀高质量模板来构建知识互动型生态。

不过从会议角度切入,不免会被认为会遇到腾讯会议或者钉钉以及 Zoom 等巨头的竞争,王晓磊则认为,通过 Zoom 和 Miro、Mural 在国外的合作关系来看,这并不是竞争关系,更多是竞合关系。

Mural 和 Miro 都成立于 2011 年,至今都已经 10 年了,虽然大家一开始的切入点可能不一样,但在数字化与远程/线上办公不断流行的当下与未来,最终大家可能都是殊途同归,让创意/会议更高效,更有意义,这个市场可能才刚刚开始。

延伸阅读:1.一年涨5倍,Figma估值100亿美金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