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开始立法
策划&撰写:韩璐
为了省20万,有的人选择首次到访售楼处后当场下单,有的人选择戴着头盔去看房。
一个头盔=20万?头盔现在这么值钱吗?非也。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等式,全因为它帮助了用户躲开了人脸识别系统的信息采集。
事件一出,公众沸腾了。而就在这短短几天内,包括天津、南京、杭州在内的多个城市纷纷出手,力求在政策层面“禁止”人脸识别的应用。
滥用之后,人脸识别被架上刑台
在最初的时候,作为一项前沿技术,人脸识别被用于安防、交通等领域。而随着效果的立竿见影,以及系统部署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摄像头被安装在各种场景中,“滥用”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不可否认,从张学友演唱会抓捕近60名犯罪嫌疑人或在逃人员等事件来看,人脸识别正在发挥极大的效用。但在另一面,有些事件也堪称“人脸识别应用反面教材”,譬如将人脸识别用于学生课堂行为监控,以及前不久刚判决的“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动物园刷脸入园等。
此次“戴头盔看房”对于“人脸识别监管”而言是一个导火索,是加速立法的催化剂。
天津方面,已经明确要求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禁止采集人脸、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
而针对此次舆论中心的“售楼处”,南京、徐州等当地政府也已经出手,要求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另外,杭州市、安徽省、兰州市、北京市等地也已经开始“限制”人脸识别应用,主要针对“物业管理”领域。
相较于过往对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此次立法的最大不同,在于“场景”的明晰。于人脸识别监管而言,此次的立法只是开始。
100亿市场的背后,人脸识别正遭遇“全球抵制”
据央视报道,2010-2018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了30.7%,预计到2024年,我国的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如果算上全球市场,这一技术的市场规模的体量之大可想而知。
市场规模的扩大,足以证明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但在另一面,我们也看到了公众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抗拒和焦虑。
为什么会“抗拒”和“焦虑”?原因很简单: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人脸信息就被采集了,也不知道自己的人脸信息被用在了哪里。
就在此前引起热议的“南航员工偷拍高中女同学”事件中,利用偷拍到的照片,当事人高某在照片中受害者的脸部下拼接上多张裸体照片,并配上羞辱性评价,直到6年后,这件事情才被发现。
以上案例虽然没有用上人脸识别技术,但与反面人脸信息采集及运用是异曲同工的,受害人,或者说被采集者,同样是不知不觉间被采集信息,同样的信息被滥用。
更为令人愤懑的是,人脸信息采集的背后还存在一条灰色产业链。在这里,一条人脸信息被标价5毛,甚至3分,何其廉价!
而这些被非法售卖的人脸信息到了哪里?有人拿它生成动态视频来“欺骗”人脸核验机制,有人拿它从事犯罪活动……
事实上,即便能够带来不可估量的产业价值,人脸识别也正迎来一场“全球抵制”。
以美国为例,截至目前,包括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旧金山市、波特兰市等多个州市已经颁布明确禁令,禁止执法部门、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识别和监控技术。此外,诸如亚马逊、IBM等科技巨头也发布了有关声明,或是一年内暂时禁止美国警方使用自己的人脸识别技术,或是直接放弃人脸识别相关技术与产品。
又比如欧盟,其在今年年初就在草拟一项计划——3到5年内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现在,中国也加入了“限制”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队列。
正如前面所说,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能够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效益。但需要注意的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便利的另一面有时候往往是“危险”。可喜的是,国家已经重视这个问题,且对“限制”的范围也开始有所明示。
如果用好这把剑?如何遏制“作恶”?这个问题会出现一个绝对的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