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毛主席心目中真正的接班人!不是华国锋、不是刘少奇,而是他...

2018-04-08 百姓时事焦点

 提醒:点上方(百姓时事焦点)即可免费本刊。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稍微了解历史的同学都知道毛泽东去世前指定的接班人是华国锋。毛泽东逝世后华国锋任党的主席和军委主席。后来华国锋由于某些历史原因下台了,由邓小平接任。华国锋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过渡人物。

那么华国锋真的是毛主席心目中的接班人吗?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华国锋的履历,原名苏铸,山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建国后,1951年任湘潭县县委书记,算是毛主席家长的父母官。由于这个机缘巧合,毛主席认识了华国锋。


华国锋为人忠厚本分,办事认真努力,深得毛主席的赏识。55年毛主席回到湖南认识了华国锋,此前毛主席通过华写的几篇关于农业方面的文章,对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59年华国锋接替周小舟成为湖南省委书记。后来九大被选为中央委员,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成为党政军一把手。

在毛主席去世后,华国锋成为中国继毛主席之后的一把手,身兼党的主席,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

华国锋真的是毛主席心目中真正的接班人吗?在历史的迷雾之中,却另有一番隐情与秘密。先说结论,华国锋并非毛主席真正的接班人,真正的接班人另有其人。这个隐藏在幕后的真正的接班人是谁呢?

看完分析大家就知道了。


毛主席最早定的接班人是刘少奇,后来是林彪,再后来是王洪文,最后是华国锋。

刘少奇是毛主席当年接见英国退休的元帅蒙哥马利时亲口对蒙哥马利讲的。按说接班人这么秘密的事情不大可能对外公开说的。刘少奇无论从资历上,还是从理论上,或者说治国经验上都有这个能力和水平,不过刘少奇唯一的不足是年龄太大,比毛主席小不了几岁。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少奇不可能。


再说林彪,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林彪,毛泽东甚至将林作为接班人写入了党章。后来证明也不是真正的接班人。为什么林彪不能成为毛主席真正的接班人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林彪虽然年龄比较年轻(比邓小平小还三岁),但是身体条件不行,弱不禁风,身体不行就意味着与大国领袖无缘。大国领导人都是日理万机,日夜操劳,没有一副好身板真是够呛。

第二个原因是林彪亲苏,林彪和苏联有着极深的渊源。毛泽东骨子里反苏,对苏联非常痛恨的,因此在这方面对林彪很不放心,因此不敢把权利真正交给他。林彪未来会走什么路线是相当不确定的,很模糊,毛主席看不清楚,怕林彪的脑筋转不过来。


至于王洪文,从来都不被认为王洪文是毛主席真正的接班人,因为论才能,论资历,论理论水平,文韬武略这些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可能,完全无法不能掌控中国这样复杂的局面。只是为了平衡各种势力,毛泽东当然会放一些烟幕弹和障眼法而已,毕竟底牌是不可能公之于众的。有人说毛泽东的接班人是江青,这更是子虚乌有的瞎猜而已,毛很清楚她的能力和水平和资源。

再回过头来说华国锋,以中国当时所处的严峻且险恶的世界格局环境之下,华国锋也肯定不合适。一句话,他根本镇不住。对内是一帮老革命老军人老资历,哪个都难服气,对外则是美苏两个超级霸王龙,没有大战略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也会一筹莫展,打不开局面。

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下,控制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国,没有丰富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经验是不可想象的。华国锋无论是从战略上来讲还是从军事经验来说,包括军队的资源都是不够的,军队没有自己的班底,真正追随华国锋就是吴德,汪东兴,纪登奎,以及陈永贵等人。

党政军都没有根基和人脉,试问如何玩得转? 毛泽东一辈子搞政治,搞军事,大战略家,能不懂这些吗? 因此华国锋只是一个平衡各方势力的一个权宜之计式的过渡性人物。

谁是真正的接班人,这个是毛主席心中的秘密和底牌,他生前肯定不能轻易让别人知道的,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与谋略。

那么毛主席心目中的接班人是谁呢? 毫无疑问,是邓小平。

邓小平符合了所有这些条件,军事经验丰富,政治上很成熟,性格柔中带刚,做事也比较公道,文武双全的人才。他的班底毛泽东都没有动,专门给他留着为了他东山再起。


而且还有个细节,当时文革批邓最厉害的时候,毛泽东不仅坚持保留他的党籍,而且还特别嘱咐汪东兴把邓小平给藏了起来,地址是东交民巷,但是当时反对邓小平的人都找不到他的人,其实这是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一种特殊保护,躲过了反对派的进攻。把邓小平下放到农村其实也是一种保护,因此当时也躲过了林彪的火力。这一切都是在毛泽东的精心布局下进行的。

邓小平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条件符合毛主席接班人的要求,那就是邓是反苏的,邓小平多年与苏联打交道,对付苏联人很有一套,而且也很强硬。毛主席制定的大战略就是联美治苏,邓小平符合这个大战略,而林彪不符合。综合多种因素,毛泽东心中真正的接班人就是小平。

由上面种种历史现象深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其实是毛泽东心目中的唯一接班人就是邓小平。所以看得出毛主席为了顾全大局,大乱从而达到大治,自己揽大过,把大功留给真正的接班人。“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也许只有他自己的诗句才能够最好的诠释他那复杂的内心和深谋远虑的智慧。

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权,可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