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他能成为三国时期最成功的人生赢家?毛泽东一语中的

2017-02-16 每日一点


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个人,此人很有“能耐”,城府极深、心狠手辣,曾经屠杀和禁闭曹氏宗室,他就是司马懿。此人不仅能力极强,而且耐力也强,忍辱负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据历史记载,他的儿子东晋明帝司马绍听说父亲司马懿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全是靠他的虚伪与欺骗的时候,深感惭愧以手掩面,竟为自己有这样的先辈而深感羞耻。可见,在大多数人心目当中,司马懿与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臣形象截然相反,是一个反面人物。

司马懿画像

当司马懿除掉了曹爽,他就到了为所欲为的时候了。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曹操在汉献帝时的地位,并令司马懿父子三人同领国事。这时司马懿达到了事业的顶峰。在三国时期这种政治游戏中,他之所以能一直游刃有余,在魏国历事四主三朝,虽然经历过几次外放冷落,几次褫夺兵权,但总能在政治风波中化险为夷,“咸鱼翻身”,最终身居高位,居于权力的顶峰。应该说,司马懿算得上是三国末期最出色的政治家。

后人在评价司马懿的时候,经常拿他和曹操做对比,认为司马懿跟曹操很相似,或者说司马懿跟曹操是一类人。如果说曹操是一个的个性很热情、很张扬的人,那么司马懿就是那种很内敛、很沉稳的人,从里到外几乎一致,可见两个人的性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地说,曹操比较狠,司马懿比较阴。

曹操 司马懿

毛泽东在1906年初读《三国演义》时,就对司马懿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毛泽东对司马懿的看法和大多数人一样,依旧没有突破传统观念的看法。十年后,在1916年,青年毛泽东给同学萧子升写信时,在信中毛泽东把司马懿和王莽、曹操等相提并论,是把他们归于反面人物圈的。但随着人生阅历和革命经验的积累,毛泽东逐渐改变了对司马懿的看法,认为他有智谋,善分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1947年5月,毛泽东撤出延安转战陕北。一天,接到陈赓、王新亭自晋南战场发来的捷报,称歼敌2万,解放县城25座。他走在山坡上,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几段空城计,周恩来听了说:主席,我们面前的“司马”现在可不是往西行呦!毛泽东止住了唱,风趣地说了一句话:刘戡?他不配当司马懿!任弼时在一旁说:我们面前的司马懿是胡宗南、蒋介石。毛泽东说:蒋介石和胡宗南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面前没有司马懿,只有司马师呦!毛泽东所说的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虽有权术,但刚愎自用,不及其父。所以毛泽东后来在与周恩来布置淮海战役战略战术时,又以司马师为例指出:不识时务么!他杜聿明和邱清泉、李弥,哪是刘伯承和陈毅、粟裕的对手?这次是司马师碰在了姜维手上,被困在铁笼山了!胡宗南、蒋介石都比不上司马懿,可见毛泽东对司马懿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司马懿画像

1958年11月1日,毛泽东在赴郑州途中,在专列上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他问河南温县县委书记李树林:温县是司马懿的故乡,现在他那个练兵洞还在不在?李树林回答:还在,基本上完好。接着,毛泽东的回答用一句话概括司马懿,说他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有几手比曹操高明,何去非对司马懿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都给予分析,不与诸葛亮正面对战并非胆怯,而是高明的耗敌军之策。毛泽东认为曹操攻下张鲁以后应该听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进攻四川,司马懿才是真正的谋才大略之人。

当然,毛泽东也认为司马懿有明显的性格缺陷,那就是“怀疑心重”。诸葛亮没有兵力守城,赵子龙一时又赶不回来,城内空虚,结果诸葛亮就对他用了“空城计”。毛泽东表示“空城计”的故事,能启迪人具体运用战略战术。

毛泽东对司马懿的评价恰到好处,既肯定了他的机智多谋,又暗讽他为人奸诈,可见毛泽东才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军事家。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或整理编辑,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微信号:AMEPRE,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 点下面“阅读原文”可回看往期内容,期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