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部队 家庭面临重大变故怎么办?

2017-04-06 人民武警 人民武警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家庭面临重大变故怎么办?

 来自武警重庆总队五支队的调查报告

 

文 | 于靓、王品、彭荣国、姚诚



★记者有话★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古人云,人生最痛苦的三件事,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有的人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甚至一蹶不振、颓废萎靡;有的人却能化悲痛为力量,卸下包袱、走出阴影、拥抱生活,选择像关汉卿那样做“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同样是遭遇家庭变故,认识和处理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其中折射的是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

  

  家庭是军人的后方,家庭重大变故是每一名军人都可能面对的锥心之痛,如果不能妥善应对,势必会后院起火殃及池鱼,牵扯官兵精力,影响部队稳定。家庭稳则官兵稳,官兵稳则部队稳。从这个意义上说,妥善处理好官兵家庭重大变故,不仅是官兵思想的稳压器、兵心士气的聚合器,更是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

  

  官兵家庭一旦遭遇重大变故,一线带兵人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帮?请看来自重庆总队五支队的调查报告。


旦夕祸福未可知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回家照顾父亲!”电话中传来父亲突发疾病高位瘫痪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重庆总队五支队酉阳县中队上等兵陈茂峰感觉天都快塌了。12年前母亲患癌症去世后,父亲就成了这个三口之家的顶梁柱。如今父亲突然病危,小陈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马上向中队干部报告,争取尽快回到父亲身边。

  

  和陈茂峰遭遇变故后表现不同的是,性格沉闷的秀山县中队上等兵小廖把父母闹离婚的事当作家丑,死死压在心底,即便和别人交流,也把事情真相和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时间久了,小廖开始出现失眠、焦虑、易怒等一系列反应。幸亏中队指导员宋光彦及时跟进疏导,才打开了小廖的心结。


支队常态开展“住班排大谈心”活动。


  世事难料。去年下士郭运枭家也遭遇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小郭的父亲因农村宅基地划界问题和邻居发生纠纷,在一次争吵中被邻居打成重伤,颅内出血被送医急诊,对方不仅态度恶劣还拒绝赔偿。在村委会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年迈的母亲多次打电话,催促正在一线执行任务的小郭回家帮父亲“讨回公道”,使他陷入了“忠孝难两全”的自责和痛苦之中。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一中队排长杨雪冉的岳母外出办事不幸被违规超速行驶的轿车撞伤,造成左腿多处粉碎性骨折,肇事司机逃逸。面对岳母七级伤残的鉴定结果,一时又找不到肇事司机,可把正在参加支队集训的杨雪冉急坏了。岳母住院期间,高昂的治疗费用对于他们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调研中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官兵家庭中发生重大疾病、交通事故、父母离异、涉法和自然灾害等问题逐年增多,不仅牵扯了基层官兵的工作精力,还给部队管理、全面建设和安全稳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支队上下认识高度一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重大变故家庭官兵的思想工作,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是当前部队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莫让危机成危局

    

“天有不测风云。重大家庭变故往往不期而遇,对官兵而言,出现思想不稳和心理波动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突发情况。”支队政委张俊介绍说,虽然相对于一般情感挫折和身心压力,家庭重大变故发生的几率不高,但每场变故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官兵、家庭、部队的影响巨大。

  

  上等兵陈茂峰告诉记者,自己常年离家在外,入伍以来都没有回过家,平时只能通过电话与父亲和姐姐保持联系,听到父亲病危,自己内心对不能陪伴父亲产生愧疚,让他不由自主地放大了心中的紧张和焦虑,陷入极度的担忧和痛苦之中。

  

  下士郭运枭的母亲范运芬和排长杨雪冉的岳母贺永菊也在采访中表示,家庭遭遇突发变故,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感,让她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女婿身上,使本已承受任务压力的官兵背负了沉重的家庭负担。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9%的官兵能够正确认识履行职责使命和处理家庭问题的关系,表示会把家庭变故引发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心无旁骛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也有21%的官兵表示可能会为此分心走神、患得患失,对日常管理、内部关系、遂行任务等产生不利影响。前不久,一名中队长就因和家属闹离婚,夫妻之间“冷战”不休,导致其心不在焉、魂不守舍,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发生差错,险些酿成大祸。

  

  “平时对战士不闻不问,战士家庭有困难时谁愿意找你?现在,部分单位官兵有困难不愿意找组织,背后是组织长期冷漠、疏远官兵的结果。”作为一线带兵人,秀山县中队指导员宋光彦在总结疏导官兵的经验时谈到,个别机关干部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官兵找组织反映问题就是“给组织找麻烦”,就是“事儿多”。结果,来反映思想问题的官兵被当成了“重点人”,来反映家庭困难的官兵被认为不讲奉献、党性不强、担不了大事,来反映组织解决起来有难度的问题的官兵被认为不懂事、不体谅组织的难处,面子上虽笑脸相迎、好言相劝,私下却给官兵扣上了“给组织添乱”的帽子。所以,一些官兵在遭遇家庭重大变故时,宁愿选择“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也不愿意对组织报实情、说真话。


战士遇有烦心事时,中队干部骨干都会主动靠上去跟踪了解情况。


  “家庭重大变故引发的心理应激障碍是临时的,但如果处理不好,造成的问题可能是长期的。”相比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后心理应激的预防和干预,总队政治部宣传处心理干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清更关注家庭变故后官兵内心后遗症的平复。他举了个例子:去年,上等兵李晨曦的父亲突发肺癌去世。当时李晨曦正在参加总队应急班比武考核,为了不影响中队成绩,他毅然选择继续参加比武,而没有回家参加父亲的葬礼。

  

  在肯定小李这种大义和大爱的同时,李清也指出,虽然小李通过认知评价合理应对,缓冲了父亲突然病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但心理上的“伤疤”和“痛点”依然存在,如果不持续跟踪进行正确的估量和积极有效的疏解,事后在自我责备、自我幻想等相关应激源的二次刺激下,被缓冲的心理情绪可能突然性爆发。这对各级持续跟踪处理官兵家庭变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知心姐姐”深入一线与官兵一起做心理游戏,缓解官兵情绪和压力。



阳光总在风雨后

   

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一直是很多军人必须面对的切肤之痛。在这个问题上,支队长母世文的看法是,军人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要强调姓“军”和为国奉献,但也不能忽略军人作为“人”的社会属性,尤其是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在的青年官兵大都是独生子女,也是家中妻儿老小的希望和依靠。我们不能弱化其理应承担的家庭义务和责任,而是要努力帮助官兵尽可能由‘忠孝难两全’转变为‘忠孝能两全’。”母世文建议,一方面,部队各级领导要从爱护官兵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为其排忧解难,特别是在官兵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更应主动体恤他们的难处,让官兵努力做到忠孝两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应更好地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诸如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等问题,切实贯彻好军人家庭的优待政策,帮助广大官兵解决后顾之忧。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同志给予的是帮助而不是施舍、是同情而不是冷漠、是关心而不是歧视。”支队政治处主任鲁波认为,根本的还是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显示出组织的可信任性和可依靠性,让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官兵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战友的情谊,使其从困境中坚强地站立起来。


家属来队,送上一束玫瑰花,传递部队浓浓情谊。


  “官兵的幸福指数提升了,思想的稳定指数也会随之增加,这直接关系到部队的发展和稳定。”支队宣传股股长薛威锋坦言,尽管部队各级都在想办法帮助官兵妥善处理家庭重大变故,但由于处理此类问题大多会涉及地方多个部门,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落实起来还是难度大、牵扯部队精力多。

  

  “就拿对发生重大变故的官兵家庭实施救助来说,现在就面临救助经费有限、救助手段单一、救助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薛威锋向支队党委建议,抓紧研究制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从法规制度层面解决好官兵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军队内部协作,搞好军地协作,建立共同解决部队官兵现实问题的机制;加大法律、心理、文化等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大相关经费保障力度。

  

  官兵家庭的事,再小也是组织的大事。近年来,这个支队坚持重解决实际困难、重精神慰藉、重心理疏导的原则,在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家庭重大变故对官兵身心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方面做了很多颇具成效的探索。去年,该支队被武警部队表彰为连续5年以上无执勤事故、无行政事故、无刑事案件支队。

  

  ——依托“两圈三组”载体,搞好事前了解掌握。支队以官兵的家长圈、朋友圈为主,建立家长微信群、官兵战友微信群,定期与官兵家长通联,实时了解官兵家庭以及生活中突发的重大情况,提前预判和缓冲重大变故可能带来的冲击;以党团小组、“三互”小组、兴趣小组为网络,及时收集了解官兵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疏导干预工作,尽可能多地让官兵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训练之余,指导员吕俊飞帮助李晨曦强化心理素质。

 

  ——构建“应急三队”力量,搞好事中介入处理。针对家庭变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支队建立常态法律援助、心理服务、困难救助三支服务分队,制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响应和军地协作机制,确保官兵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后,家庭困难和思想情绪都能够得到及时、快捷、有效的解决和帮助。


支队定期邀请地方法律专家为官兵开展法律心理咨询服务。


  ——营造“四有三不”氛围,搞好事后平复疏导。针对重大变故后官兵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后遗症,支队有针对性地成立帮扶小组,定人定责持续跟进官兵及其家庭情况,积极营造“烦恼有处倾诉、情绪有人疏导、困难有人帮助、行为有人防控”的良好氛围,做到一家不遗漏、一人不抛弃、一事不放过,确保官兵发生家庭变故后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避免酿成悲剧。


支队定期开展邀请军嫂进军营活动,争取家属支持,稳定官兵后方。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家庭发生变故后,是领导的关心、帮助、支持以及其对领导的信任,使他妥善解决了家庭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专心致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总结加强应对官兵家庭重大变故的有效对策和办法,尽力创造确保官兵忠孝两全的环境与条件,换来的将是部队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编辑:傅淑明)


你可能还喜欢

 

1、权威 | 军队差旅费如何报销?最新程序公布

2、亲爱的战友  我们今天来看你了

3、泪别 | 那些再也没有回来的兄弟

4、清明MV | 兄弟  你在哪里?(怀念战友  含泪制作)

5、震撼视频  全景展示军人的极限挑战


此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孙延东、刘凤桥
图片监制:刘海山主编:王文、李增瑞
编辑:魏国荣、赵冰晶、赵洪虎、周达峰
邮箱:wjxinmeiti@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