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国旗护卫队:紫禁城里如何训练生活?

2017-07-05 人民武警 人民武警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爱的奉献

北京总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牢记嘱托忠诚使命系列报道之二


记者 | 武炎龙、王博、闫星辰



这是一支神秘且世人瞩目的部队,每当他们英姿飒爽,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阔步走出天安门城楼时,镁光灯闪成一片,无数国人为之骄傲;而他们走进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镁光灯背后的生活,却鲜为人知。

  


  这是一支年轻且充满朝气的部队,36名队员平均年龄不到22岁,他们正步走在北京中轴线上步履矫健,每一个动作都是刚劲与健美的完满结合;而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怎样进行常人无法忍受的训练,却鲜为人知。

  

  这是一支光荣且使命重大的部队,他们把国家的重托扛在肩上,把民族的希望冉冉升起,无论雨雪风霜,不管严寒酷暑,深情诠释着富强起来的东方大国神圣的尊严;而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的喜怒哀乐,却鲜为人知。





  他们住在历史悠久的皇宫旁,却要忍受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冬不穿棉,夏不穿单”不言苦

  

  在许多人眼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升的是国旗,住在皇宫旁,生活条件应该十分优越,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无论是过去的“国旗班”还是现在的国旗护卫队,官兵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

 

 

  国旗护卫队的驻地故宫午门外东朝房,是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区和商业地段之一。与周围繁华的环境相比,国旗护卫队驻地就小多了。在1983年“国旗班”组建初期,12位一米八几的小伙子挤住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口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平房内,居住条件非常简陋。

  

  1990年6月,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国旗护卫队的营区搬到了故宫午门外东朝房,虽然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因为居住的是古建筑,生活起居还是受到很多的限制:不能破坏建筑原貌搞装修,宿舍内只能放床和桌椅;不能挖地刨土搞建设,营区内只能摆上可移动的训练器材;不能就地生火搞保障,官兵们只能步行到中山公园就餐……

  

  难怪有位大学教授说:“他们住着北京最简陋的房子,却做着共和国最光荣的事情。”无臂书法家刘京生到国旗护卫队驻地慰问时深受感动,赠给官兵们“身居陋室,精忠报国”八个大字。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多年来,一批批官兵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条件艰苦主动要求离开这个集体。

  


  盛夏时节,天安门广场完全暴露在似火的骄阳之下,没有一丝阴凉,最热的时候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一杯水倒在地上,转瞬间就会蒸发。广场上的游人身着薄衣丝纱,撑起遮阳伞,还会觉得酷热难耐,而守护国旗的国旗护卫队哨兵,却身着笔挺的礼服,腰间扎着腰带,头戴大檐帽,脚蹬制式皮鞋,手戴洁白手套,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为维护大国形象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冬不穿棉,夏不穿单”是对国旗哨兵的特殊要求。设在天安门广场“祖国第一旗”下的哨位,被称为“祖国第一哨”。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游人总会看到国旗下那威武挺拔如青松般的身影。在他们眼里,国旗下的哨兵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可他们并不知道,为了保持威武的仪表和雕塑般的形象,他们已练就一身钢筋铁骨。

  


  夏天,广场上骄阳似火,哨兵一班哨下来,礼服上留下厚厚的盐渍,衬衣能拧出水来,皮鞋里的汗水泡得脚掌泛白溃疡;冬天,广场上寒风刺骨,地表面温度有时低于零下30摄氏度,哨兵下哨后手脚麻木僵硬,有时候冻得说不出话来。但是,国旗哨兵只要踏上哨位,就像钉子一样铆在岗位上纹丝不动。

  

  一个炎热的下午,哨兵段俊堂屏气凝神地站在哨位上,一只蜘蛛悄悄爬到了他的脸上。这只蜘蛛也许把身穿橄榄绿警服、一动不动的他当成了一棵大树,居然织起网来。段俊堂虽然奇痒难耐,却始终像一尊雕像挺立在哨位上……

  

  国旗护卫队指导员彭凯自豪地说:“国旗哨兵一站两个小时一动不动,国家的尊严、国旗的神圣,正是在这一动不动中体现出来的。”

  




  他们收获世人的瞩目,却要经受严格的筛选和训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言累

  

  这个伟大的时代,将会记住他们为伟大事业所付出的、所得到的,所失去的、所拥有的……

  


  又是一个清晨,国旗护卫队像往常一样执行升旗任务。行进中,队员苏星感到自己的右脚被什么东西给扎了,脚下一阵钻心的疼痛。此刻,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一定要坚持到升国旗仪式结束!”于是他咬紧了牙关……直到返回营区,大家才发现,是钉马靴的铁钉刺破了他的脚掌。

  

  有人说,国旗护卫队官兵是铁打的,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国旗护卫队官兵说,没有谁天生就是铁打的,最苛刻的选拔和最严酷的训练把他们百炼成钢。

  


  从一名普通军人成为一名合格的升旗手、护旗兵,需要从生理到心理上经受一个凤凰涅槃、破茧成蝶的过程。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是每年从总队上万名新兵中,经过3个月军事训练后严格挑选出来的,到中队还需要强化训练4个月,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国旗护卫队队员。这期间,没有谁不蜕几层皮、掉几斤肉。

  

  腰插“十字架”、领别大头针、背贴硬板床,是国旗护卫队官兵练好“站功”的基础课;腿绑沙袋、头顶砖头、尺量步幅、表测步速,是国旗护卫队官兵练好“走功”的入门课;枪刺挑哑铃、枪托吊砖头、腋下夹石子,是国旗护卫队官兵练好“持枪功”的必修课……2009年,国旗护卫队承担了国庆60周年阅兵升旗的任务。为了保证毫厘不差,队员们进行了175天的艰苦训练,每人踢破了七八双皮鞋,进入夏天后,每人每天要湿透三四身衣服。

  

  

有一名擎旗手叫王俊华,在任务前的一次适应性训练中,不慎踢在台阶上,导致右脚拇趾骨折。这时离方队出发还剩下不到20分钟,已经来不及找人替换,他硬是强忍着剧痛完成了任务。医治时,他怕耽误任务,愣是坚持不打石膏。医生只好用绷带和夹板把他的脚拇趾缠上固定起来。第二天,王俊华又扛着国旗正步走向了天安门广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自从进入国旗护卫队的那天起,官兵们每天都要经受超越生理极限的艰苦磨炼,说不累是假的,但是在每个人的心里,始终有一份无上光荣的自豪感:为了展示五星红旗风采,维护伟大祖国尊严,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他们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却要承受痛苦的拷问和抉择,“为国舍家,以队为家”不言悔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生动诠释了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官兵独特而又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刀客”,是大家送给带队指挥员的一个美誉,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升降国旗方队的灵魂所在。

  


  王丙乾曾是国旗护卫队时间最长的一名“刀客”,参加过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和1999年国庆阅兵升国旗任务,担任过2009年国庆阅兵和2015年“9•3”阅兵带队指挥员,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刀”。

  

  但谁能想到,这个刚强的汉子也曾在引以为傲的国旗下哭成泪人。有一年参加重大任务执勤,父亲因病去世的消息突然传来。当指导员递给他一张车票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他一下子懵了。前两天父亲还专门打电话嘱咐他说:“儿啊,在国旗护卫队,是组织对你的信任,更是咱全家的光荣,你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来!”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父亲对他的临终嘱托。

  


当时正是任务的紧要关头,想到父亲最后的嘱托,王丙乾流着眼泪悄悄退掉了车票。任务结束后,他匆匆赶回家乡,把升国旗用过的一副手套和立功受奖的照片埋在了父亲坟前。最后,他郑重地在父亲坟前踢了三圈正步,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哀思。

  

  方队排头兵李波,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与家人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坚持参加升降国旗仪式。战友们都明白,扛起了国旗就是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李波说:“我头顶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虽然和家乡远隔千山万水,但传递的温暖和力量远远超过了千万句祝福,我就是想在天安门广场、在国旗下,为家乡祈福、为国家祈福。”

  


  自古忠孝难两全,唯有尽忠以表孝。鲜艳的五星红旗,见证了这些年轻人从男孩成长为男子汉的艰辛历程。他们的爱情、亲情、友情,也自觉不自觉地染上了国旗的颜色、刻上了忠诚的印记。

  

  据统计,国旗护卫队几乎所有队员都曾带伤坚持训练。他们有的因为任务需要无法照顾即将分娩的妻子,有的亲人病重不能回家看上一眼,而不能和亲人进行最后诀别的又何止王丙乾一人。正如国旗护卫队所在的北京总队某部政委宗永祥所说的那样:“队员们有一种更崇高的家国情怀,更博大的使命胸怀。他们用牺牲和付出,默默地诉说着共和国军人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




你可能还喜欢

 

1、权威发布 | 第二十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评选  震撼揭晓

2、爱的领悟 ——北京总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牢记嘱托忠诚使命系列报道之一

3、国家意志  高高飘扬——北京总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高举旗帜忠诚使命印象

4、向习主席报告——武警北京总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牢记嘱托忠诚使命纪实

5、他们最知旗的重  他们最懂旗的红


此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孙延东、刘凤桥
图片监制:刘海山
主编:王文、魏国荣
编辑:赵冰晶、赵洪虎、周达峰、王化炜
邮箱:wjxinmeiti@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