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星期特刊丨时隔70年 老兵回家

人民武警 2021-09-21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时隔70年  老兵回家


  这是一个为一茬茬青年官兵播下梦想初心的地方。

  

  当年,他们拂去身上的战火硝烟,怀揣挚语诤言来到这里。

  

  70个春夏秋冬,他们保卫崇明、建设崇明、扎根崇明,从未离开。

  

  农历“小年”这天,91岁的老队长带着16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兵,回老连队过年。听到时隔半个多世纪的一声“报告”,老兵们哭了,泪水滋润着新时代官兵心中那颗破土而出的信仰种子……


——题记
  

  晨曦微露,薄雾笼罩中的崇明岛犹如一幅画卷,美不胜收。

  

  推开门,寒风裹着薄雾迎面袭来,龚强不禁打了个寒战。穿上泛黄的军装,胸前的党徽和纪念章熠熠生辉。龚强挺起胸膛,精神饱满地迈出队列步伐。

  

  龚强是土生土长的崇明岛人,一位91岁的耄耋老兵。10天前他收到上海总队执勤二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三中队的一份请柬,邀请他和16位老战友一起“回家”过年。今天是小年,龚强起得比以往都早,嘴里不停地念叨:70年喽,再回老连队过年!

  

  龚强兴奋地说:“70年前,部队在新中国成立时组建,70年后的今天,没想到还能重回战斗过的地方,圆自己多年的梦想。”

  

  “中队今年70岁了……”作为第19任中队长,今年29岁的张治远深情地表示,“中队党支部决定邀请老队长和老兵们回家过年,这个大团圆的意义很大……”

  

  1月17日大清早,位于城桥镇的中队营房内年味十足,官兵们站岗执勤之余,已早早开始布置营院,“欢迎老兵回家过年”的横幅高悬在大门上方。

  

  10时整,龚强和16位老兵,身着多年来一直压在箱底的军装,高高兴兴地来到中队。中队官兵整齐列队,欢迎老兵们回家过年。

  

  “立正——队长同志,上海总队执勤二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三中队列队完毕,请您指示!第19任中队长张治远!”这声响亮的“报告”,拉开了大团圆的序幕。

  

  龚强和16位老兵一起,身板挺得笔直,整齐地抬起右手,向报告人张治远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个军礼,跨越了漫长的70年。



一群耄耋老兵,一段尘封往事,一部多元立体的队史


  看着老人们高兴的模样,中队指导员李博深深地体会到一种满足感。起初,为了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支委会上,李博表示自己打算从队史教育工作着手,但其他支委都认为目前中队的队史记载比较模糊,第一步在于整理队史。李博当时就感到惭愧,作为政工主官,连自己都不清楚中队的发展脉络,怎么去教育官兵呢?

  

  于是,根据中队党支部制订的计划,李博带着心中的疑惑,到图书馆找来几大本厚厚的地方史志材料。在一本1990年9月编纂的《崇明县公安志》中,终于发现中队历任主官资料的详细记载。但由于中队前身——当年的政治保卫队隶属驻军管理,干部档案没有纳入公安局干部科,老领导的资料无从查阅。为填补空白,李博前往崇明区公安分局,找到《崇明县公安志》的编纂者。谁知说明来意后,人家表示,对这批干部的来龙去脉并不知晓。然而,有一个名字,倒是引起当事人的注意。这个名字就是龚强。他曾到科里来过,说公安志上把自己的名字“龚强”写成了“龚祥”,希望予以纠正,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我是龚强同志老中队的指导员,我叫李博……”谁知,接听电话的龚家人,由于不知道家里老人的工作经历,以为是诈骗电话,当即挂断了。

  

  李博没有放弃,又按照手头的地址——竖新镇春风村,专程找到龚强家。当他见到门口那块有些年头的“光荣之家”牌匾时,顿时看到了希望。

  

  终于见到龚强了。老人翻看李博带来的《崇明县公安志》时,不禁热泪盈眶,哽咽着念叨:“老顾啊,老严啊,都走了……书里把我这个名字写错了,我叫龚强,不是龚祥……”根据老人的描述,李博确定他曾在武警崇明中队的前身崇明县公安局公安队服役,一种亲切感涌上心头。

  

  “你们现在还是在执行看守任务吗?”龚强老人急切地问道。

  

  “是的,龚老,我们的主要任务没有变。”李博激动地回答。

  

  老人陷入回忆。自1949年解放崇明、接管政权后,我党就在剿匪肃特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卓越战绩。龚强老人仍然记得,自从1952年自己被调入崇明县公安局公安队到1964年调防离开时,他们除了看守,还担负逮捕、押解犯人和机关警卫等任务。为了抓捕土匪和特务,龚强经常穿着便装到乡里去,深入民居了解敌情、摸清虚实,之后再穿好军装去抓嫌犯,与嫌犯打“游击战”。

  

  往事历历在目,龚强不禁感叹道:“现在上海治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找到一个老兵,就找到一群老兵;找到一群老兵,就找到一段队史。为了圆老队长回“家”的梦,去年八一建军节,经过中队党支部共同商议决定,特地把龚强请回中队,还邀请崇明电视台的记者前来拍摄,在“上海崇明”微信公众号、“崇明新闻”同时播发报道《终于找到你,崇明岛上的第一位武警战士》。就在新闻播发的第二天早晨,李博接到了几个几经周转打给他的电话。

  

  “是武警中队吗?看到报道我真的是激动啊,原来你们一直在找我们啊……”电话那头都是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有着一个共同点——都是从这支部队走出去的兵。从与他们的电话交谈中,李博获得了更多的队史信息,而后分享给了张治远。

  

  “每个老兵身上都有一段队史,我们可以继续寻找更多的老兵,把队史充分挖掘出来。”张治远兴奋地说道。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周后,李博抽空再次登门拜访龚强,请老队长回忆当年其他战友的相关资料,想不到进门就得到一份大大的惊喜。

  

  “这本是我整理的通讯录,上面的通讯方式比较全,总共整理出17个人……”一本小小的通讯录上,龚强整齐地写下了老战友们的联系方式,他们都是龚强以前带出来的兵,大部分人在老部队都有过交集。“这些老战友,我经常要和他们打打电话的,喏,上个月张超电话打不通了,我直接找到陈家镇派出所……”

  

  龚强口中的张超92岁,是17人中岁数最大的。他是原39军后勤部队战士,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战功赫赫。1953年从朝鲜前线回国后,直接转业到老家崇明县公安局公安队……

  

  手捧通讯录,李博数着念着一个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太多尘封的故事,有的带着战火硝烟,有的则是经历了和平时期的刀光剑影,还有的是坎坷不平、丰富多彩的人生过往……它足以还原一部多元立体的中队史册。这些老人都是宝藏!

  

  李博将通讯录上老兵的相关信息抄录下来,带回了中队,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实地走访方案。接下来的日子,李博和排长殷俊杰分头行动,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敬意,一一登门拜访这些散落在崇明各个角落的中队老兵。


战友如手足,部队是老家,中队官兵甘当穿针引线的联络员

  “没想到,还有人想着我们、念着我们……”

  

  走访过程中,李博和殷俊杰根据老人们的描述,又重新制作了一张内容翔实的老兵联络表,将姓名、电话、年纪、履历、地址、特点等信息都做了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起一个老兵家属微信交流群。

  

  与老兵们进行精神交流,成为李博最为充实的业余时光。

  

  “老部队就在崇明,这么多年您找过吗?”李博问龚强。老人情绪突然激动起来,仿佛自己遭到误解,着急地回道:“找过,怎么没找啊!”

  

  1969年从部队转业后,龚强一直在前进农场担任党支部书记。他那一批战友,都立志扎根农场,努力开荒,将农场作为人生的“第二战场”,硬生生把一片滩涂变成了错落有致的稻麦田。那些年,即使脱下了军装,龚强每年还是会带着战友们回中队看望一次,中队一直是老战友们心心念念的家。

  

  让龚强没想到的是,有一回战友聚会“探家”,在老营房前居然吃了“闭门羹”——任凭大家怎么叫唤,营房里面始终静悄无应答。怎么回事?龚强心里越想越着急。他到旁边的店铺仔细询问后,才得知老部队早已移防解散,一夜之间消失了。

  

  那是1983年,正值武警部队转隶调整。

  

  老战友们内心的失落可想而知。“那一天,大家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根本吃不下饭。”到今天提起这段往事,老人还委屈得像个孩子。龚强眼里含着泪水,依旧充满着伤感:“有的外地战友退役后,回到遥远的故乡,再来崇明联系我回老部队看看时,我只能告诉他们,老部队没有了,我们回不去了……”

  

  2004年,龚强到县公安局办理退休手续,还曾问过局里的相关干部有关老部队的消息,得知崇明仍有个武警中队,驻地就在分局旁边。他急匆匆地跑过去,站在营区门口凝望了好久。战士们虎虎生威、杀声阵阵,正在进行刺杀训练。龚强看着,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其实,崇明中队当年并未解散,只是由于部队改革调整,驻地经历了三次变迁。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老了,但我总想着回中队看看。”当从李博这里得知老部队还在时,龚强噙着泪水向他道出了自己“落叶归根”的渴望。

  

  就在去年回老部队的那一天,看到战士们年轻的脸庞,看到亲切而又熟悉的绿军装、龙腾虎跃的训练场,老人激动不已。“我想这一天想了好久了,昨天晚上就睡不着,一直等着快点天亮,今天回到老部队,真的感到非常亲切,这里就是我的家啊……”当龚强含着热泪说出这番话时,年轻的战友们真切感受到军旅生涯的分量,沉甸甸地充满着情感的力量。

  

  在之后走访更多老兵的过程中,李博和殷俊杰从他们的眼里、话语里,都能读出这份热忱与渴望。

  

  80岁的郭友家老兵,是这群武警老战友中最年轻的一位,入伍时被分在年长他13岁的班长张超的班里。张班长看“新兵蛋子”郭友家那么瘦弱,二话没说,直接把郭友家的床铺安排在自己床铺旁边,两人“邻居”一当就是4年。

  

  这4年里,班长张超对郭友家亲如兄弟,始终像大哥哥一样,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思想上帮助鼓励。那时部队伙食条件不好,张超千方百计省出自己的饭菜,留给郭友家吃,说他年纪轻、身体单薄,正是生长发育的时候,要补身子,让他尽快强壮起来。

  

  郭友家告诉李博:“和班长在一起的那4年,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手机坏了,存的号码全没了,子女修了好几次都没有把手机修好,我和张超班长已经很久没联系了,我现在也是80岁的人了,你能带我去见一见老班长吗?”没有丝毫的迟疑,李博便答应下来。

  

  李博接上龚强、郭友家,前往陈家镇的老班长张超家。郭友家为老班长精心准备了见面礼——早晨刚采摘的新鲜蔬菜:一把水灵灵的鸡毛菜和几根带着泥土的本地山药。三人见面后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久久未松开,说不完当年在老部队的趣事,满屋子笑声朗朗。

  

  李博成了为老战友们穿针引线的人。“小李啊,我们什么时候方便再回家看看啊?”临近年终,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从激动哽咽的话语声中,李博理解老兵们在得知老部队还在后急切想要“回家”团圆的心情。在逐个走访联系的基础上,中队党支部最终决定邀请这群老兵集体“回家”过个年。在官兵们忙前忙后将中队营院装点出一派新春气象的同时,一份份电子邀请函发给每位老兵的家属,活动时间就定在17日小年那天。



 老兵珍藏,岁月有痕,几代人共同咀嚼“家”的味道

  “来了,来了!”引导员朝大门口望了望,兴奋地向早已准备就绪的龙狮队和锣鼓队挥手示意。霎时,大鼓小鼓咚咚敲出节奏,挥槌的战士格外用力,鼓槌上的红绸带在空中飞舞,红色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老兵回家过年,时隔七十周年再度聚首”。

  

  “战旗猎猎披靡万里扬豪气,军乐声声威震八方鼓雄风。”中队官兵整齐列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兵。老兵们同样列队鼓掌,脸上写满了“回家”的喜悦。

  

  中队长张治远向首任队长龚强报告并互致敬礼之后,新老战友立刻拥在一起互致问候,每个人都尽情感受着节日的喜庆。

  

  “今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中队三代军人齐聚一堂!”指导员李博对着话筒激动地说:“70年前,你们相逢在这里;70年后,又在这里再度聚首。岁月在你们的身上凿下印痕,却改变不了始终流淌的红色血液,我们新时代官兵在新的长征路上,必将继承你们当年的优良传统,更加努力地奋斗……”

  

  “我要把我的‘口袋书’捐给老部队。”一位老兵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轻轻地把它放到托盘上。大家看到尽管书页泛黄,3个蓝色的钢笔字迹还清晰可辨:龚惠生。这是老兵的名字。他腼腆地笑了笑,自我介绍说,自己从1952年5月开始在崇明县公安队当了一年多的文书,这笔字就是那时在办公桌前日日夜夜照着字帖苦练出来的。

  

  望着这本小小的“口袋书”,年轻的战士们仿佛从龚惠生老兵身上,看到了当年那个热爱本职、刻苦训练、勤奋钻研的年轻士兵。他一笔一画地在书页上认真勾勒出手榴弹的解剖简图,在相应零件部位,一条一条横线向外延伸,指示着它的名称——火帽、阻体、黄色炸药……当年实弹射击课目的课堂笔记也留在了“口袋书”上,射击水平线上拱立起弧形弹道,简要记录着子弹抛物线式的飞行轨迹,用以分析射击角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龚惠生动情地回忆着。当年,虽然“口袋书”人手一份,但很多战士没读过书,认识不了几个字,“部队是所大学校,只要肯学,勤能补拙。”

  

  “我当年来部队报到时,大家都笑着说‘来了个新同志,是个秀才兵,读书读了3年哩’。”龚强在一旁笑着补充道。

  

  又一位老兵给中队送上礼物:“我把超期服役证捐给老部队……”只见老人将一个鲜红的本本放到了托盘上:“我叫施安东,原本想当3年兵就退役的,但部队领导看我表现比较突出,就安排我又多当了两年兵……”1964年、1965年那两年,军中正兴起“郭兴福教学法”大练兵活动。虽然施安东文化水平不高,但入伍后勤学苦练,两次荣获“五好战士”喜报,成为专勤专训课目优秀“小教员”。这样的人才,部队怎能放他走。施安东老兵至今还为超期服役这份荣耀感到非常自豪。今天,他要把这份光荣留在中队,让一代代新战友都来分享。

  

  龚强从口袋里拿出几张老照片,也放到托盘上,说:“我年轻时,喜欢拍照片,现在每次老兵聚会也都要拍,拍好了洗印出来,好好保存着,权当给自己留个念想。我今天把老照片带来给新战友们看看,大家可以从照片中学习学习历史知识……”“喏,这张照片上面写着‘民警二班全体同志友谊合影’。”龚强用手指了指照片。

  

  提起照片,李博赶紧招呼大家:“来来来,大伙儿一起合张影吧,接下来再观摩军事汇报。”每一位老兵都把自己珍藏的宝贝慷慨地捐赠给中队荣誉室,现在缺的就是这张“全家福”了。

  

  新兵、老兵,大家围在一起站好了,李博带头喊:“三、二、一,茄——子!”快门“咔嚓”声响,老老少少几十张笑脸被保存在同一个幸福的瞬间。

  

  拍完照后,只听中队长张治远宣布:“前方发现敌人!”几名军事汇报的年轻战士便迅速卧倒,利用地形地物遮蔽自身,匍匐前进,节奏紧张、动作利索。顶臂别肘、抱腿顶摔、闪身圈臂……

  

  篮球场上,穿着护具的战士站在一排排训练垫上,正进行擒敌术的红蓝对抗。

  

  老兵们看得非常入神。“我们当年也练擒敌术,不过,现在的招式已经大不一样了。”老队长龚强一边观摩表演,一边说道。

  

  这时,攀登楼上垂下一根大绳。说时迟,那时快,几名战士猛扑上去,抓住绳索顺势往上飞蹿,不一会儿工夫就登上了最高的平台。

  

  老兵们刚收回目光,一旁武器分解结合演练又展开了,自动步枪、手枪和防暴枪在战士们手中以极短的时间被解剖和组装。看着年轻战士娴熟地拆装枪械动作,老兵施安东啧啧称赞,抑制不住地感叹起来:“当年我们用的枪还要从国外买,像苏式步枪、冲锋枪……那在当时都是很令人羡慕的武器,现在国家强大了,自主研发,你看看,都是‘中国造’,洋枪洋炮都看不上了!”

  

  不知不觉就餐号声响了,时间已到11点半,饭堂的工作餐早已准备就绪,整整10桌,碗筷和饭菜均由各班值日生摆好,新兵老兵排着队走进饭堂,大家按照原来班级建制,各自找到座位。

  

  红烧肉、清蒸多宝鱼、盐水虾、卤水牛腱……十菜一汤、水果拼盘、加上崇明特色点心——崇明糕,米饭、三鲜水饺作为主食,看着会餐桌上色香味诱人的佳肴,老兵们在欢声笑语中称赞现在官兵伙食标准已大为提高。

  

  老兵们小声和新兵交流着,“那时过年条件比较艰苦,比不上现在,好在上级比较关心,伙食会比平时丰盛一些,当然,中队自己也有改善伙食的办法……”老兵龚惠生得意地说起当年中队的“副业经”,在崇明特产“老毛蟹”上做文章。班排利用节假日,在老乡指导下,扎稻草抓螃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改善官兵伙食。后来经济条件逐渐转好,中队积极支援农村劳动,农忙的时候抢收抢作,平时不等不靠,自己种菜养猪,搞好副业生产,补充伙食费不足,保证官兵吃饱吃好,保持旺盛战斗力。

  

  “爷爷,现在我们不再种菜养猪了,平时吃得都和今天一样好,有的时候晚上下哨实在饿了,就热一碗泡面吃,还要加根火腿肠才算‘标配’。”新兵袁磊一说完,大家都笑了。

  

  这顿“团圆饭”越吃时间越长,新兵老兵一边品尝炊事班战友的厨艺,一边谈论中队桩桩件件的往事,共同品尝着“家”的味道。

  
一段军旅故事,一腔家国情怀,老兵们一直未曾离开
  

  就餐完毕,老人在家属的搀扶下缓缓走上三楼,来到中队文体活动室,这里原本是官兵用来健身的,现在被设置成了茶话会现场,醒目的横幅、精心搭建的舞台、整齐摆放的桌椅……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茶话会以“共叙历史,共话传承”为主题,在观看过中队建设纪实片,了解中队近年来发展变化后,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又打开了。几个中队的新战士对老前辈们当年的故事特别好奇,瞪大了双眼,认真聆听着老人们生动传神的讲述。

  

  “我啊,和张超老班长一样,也是二次入伍。”朱元朗虽已耄耋之年,但看上去身板硬朗。他告诉新战士们,70年前,他起初在宝山罗店当学徒,后来报名参军,加入革命队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之后退役回到崇明,而后被招进公安武警。因为编制体制调整,才又当了一回兵。

  

  一听说“抗美援朝”,年轻战士们一下子兴致更加高涨,一定要老兵朱元朗谈谈当年的战斗经历。

  

  忆及朝鲜战场的烽火岁月,朱元朗打开了话匣子。当上甘岭战役打响时,朱老所在的速成学习班不得不解散,他和同一批宝山入伍的13名战友一起跨过鸭绿江,爬了一个月的山,在第二防线运输队专门给前线运炮弹、粮食。

  

  那时候,他们要将一床被子、一袋米用粗绳子捆住,每天下午5点左右开始背着跑,一跑就是四五十公里,最远80公里。“跑着跑着就有人睡着了,不小心撞到战友……”朱元朗说着自己感叹起来:“那个疲劳乏困啊,简直到了极点……”

  

  白天时间,他们不是睡觉休息,就是负责挖防空洞。美军的飞机一直在天上飞,只有到了晚上,我方灯火管制,敌机找不到目标,才消停些。

  

  有一次,朱元朗送完两个炮弹回到防空洞,虽然洞外温度已达零下38摄氏度,但身上的棉袄还是汗湿透了,靠在炕炉上烘干衣服,因为太过劳累,合上眼睛就睡着了,直到屁股被炕火烧痛了才惊醒。

  

  激烈奋战整整一个月后,美军终于签订停战协定,之前从宝山去朝鲜的13个战友,只有6人生还。回想起战场上的生离死别,老兵朱元朗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老队长龚强接过话题:“我从小是个没爹的孩子,现在的说法是单亲家庭,父亲很早因病去世,只有母亲操持一家生计,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1949年初,共产党组织宣传队登上崇明岛,我家是重点帮扶对象,此后大米、面粉等粮食,各种生活必需品,陆续无偿地送过来……”龚强一家都坚信共产党好,他也因此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49年10月,得知解放军在崇明征兵,铁心向党的龚强第一个报名参军,到三野三区队当了一名战士。

  

  龚强入伍后,部队一直驻扎在崇明岛堡镇施家河沿,“训练队列操、格斗式,此外就是干农活,每天都这样,就是迟迟不配枪。”龚强抱怨道,“抗美援朝开始,我和战友们一起请战,上级始终没有同意。”

  

  后来,1952年6月,崇明县公安局执法队刚改建为公安队,接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面临官兵军事素质低、思想道德不纯和作风形象散漫等问题,急需部队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去帮助“提纯”,因龚强在部队表现优异,被批准和6名战友一同加入公安部队,他也迅速从班长成长为中队长……

  

  听着老队长介绍入党参军经历,年轻的战士们眼神里流露出好奇和欣羡,纷纷表示:“要向老兵学习,争做一名优秀军人,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苦练军事本领、提升军事技能,不辜负老兵们的期望,做红色传统的接班人。”老兵们听了大家的表态,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望着眼前稚嫩的面孔,龚强轻轻抚摸着身旁新兵的肩膀,深情寄语。

  

  “龚老,您放心,我们新时代的官兵,保证不比您那代人差,我们照样有血性胆气,决不当孬兵!”中队长张治远插话:“去年底,总队所有标兵中队考核,五公里武装越野,我们成绩名列第一,小伙子们都是好样的。”

  

  新兵钟锦宏赶紧抓住时机,站起来问龚强:“爷爷,我之前看到您捐赠的老照片,有一张上面写着‘万一祖国需要作为留念’,您能跟我们讲讲其中的缘由吗?”

  

  看着新战士眨巴眨巴的大眼睛,龚强笑道:“坐在最前面一排中间的那个就是我,当时啊,抗美援朝刚刚结束,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虎视眈眈,一直想找机会颠覆人民政权,那时候,我们见红旗就扛,见荣誉就争,事事都要抢第一,就希望能够奋战一线,为国家多作贡献……”

  

  那是个珍贵的定格,1954年8月1日,建军节那天,龚强在中队搞完战斗动员,带着思想积极的战士,咬破手指写下“血书”,签上名字,并拍摄照片。照片上,人人目光如炬、面带微笑,胸前佩戴着徽章,精神抖擞、血性十足。

  

  遥望当年,虽然青春已逝,但保家卫国的情怀还在,以队为家的初心依旧。

  

  龚强对年轻的战友们语重心长地说:“大家要牢记初心使命,不忘优良传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以满腔热忱站好一岗一哨,当好新时代的武警战士。”老人的深情寄语,像淙淙流水,滋润着年轻官兵的心田。

  

  活动结束了,中队官兵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似乎有一座灯塔耸立,照亮了信仰之路,又似乎有一把火炬传递,点燃了强军热情。带着老兵留下的这份丰厚的无形资产,中队下一步将继续扩建荣誉室,做好红色优良队史与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工作。

  

  活动结束后,老兵们在家属的搀扶下迈着缓慢的步伐,准备登车返回。“这里是您们永远的家,记得常回家看看。”官兵们一如上午欢迎仪式那样整齐列队,向老兵作最后的道别。

  

  哨兵致以崇高庄严的军礼,高举的右臂迟迟不肯放下,仿佛那些耄耋老兵,在寒风中一直未曾远去…… 

  

短评

  

回家·回归


吴方泽


  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推进,新编制体制优势逐步释放,改革也给部队传统建设特别是历史赓续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武警部队历经多次重大改革调整,部队源头怎么定、根子在哪里,历史脉络不好理清,导致一些部队的传统与历史难以保留延续。

  

  优良传统作为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红色基因,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传家宝。队史则是汇聚起我军宏大军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的是我军的创业史、奋斗史,更是砥砺强军、官兵触手可及的生动教材。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更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上海总队执勤二支队执勤一大队执勤三中队党支部利用一年多时间,去档案馆、老部队、驻地公安部门等地追溯队史,为中队寻根,不仅找到了中队的根,更找到了17名1949年前后入伍的老兵。

  

  一群老兵,串起的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讲述的是一种传承。老兵回家,不仅是为老兵圆梦,也是让队史活起来,更是让中队光荣传统回归。

  

  从老兵的举手投足间,官兵们直观地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气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那是革命战争年代深深印刻在他们身上的一股劲儿、一种革命热情、一种拼命精神。一名老兵就是一本红色故事集,既是一个窗口,让官兵们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也是一粒种子,让官兵们在内心激发红色认同、产生情感共鸣。

  

  传统代代传承弘扬是不变的使命。作为深扎信仰之根的教材、激发精神动力的源泉、传承优良作风的媒介,这群耄耋老兵带给官兵们无尽的内心触动和精神启迪。在今后的强军之路上,官兵们还将继续从红色传统中汲取营养,发掘新内涵、赋予新意义,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使强军事业永续推进。





文字:陈 超、李奎、胡思江

供图:程子健、王亮、韩玉祥

来源: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


可能还喜欢

 

1、星期特刊|新兵成人礼:那副红肩章到底有多重

2、星期特刊丨蒙山脚下,一个英雄辈出的中队

3、星期特刊丨弄堂里的第37家“房客”

4、星期特刊丨一位烈士父母的心路:行走在大义与柔情之间

5、星期特刊丨王宝虎:一名特战队员的人生突击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刘凤桥、贾振雄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张宇、王文

值班编辑:王超

邮箱:wjxinmeiti@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