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公众号运营三周年之际
作者:石川,北京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清华大学学士、硕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知乎专栏:
https://zhuanlan.zhihu.com/mitcshi。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摘
要
总结下;上点货;画张饼。
Time Flies。
2016 年 5 月 25 日,公众号推送了第一篇文章,转眼已是三年。
每当时间来到了一年的这个时候,就很难忍住不写点什么。所以这周我想 take a break,借这个机会回顾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这篇小文共分为以下三部分:
1. 总结下;
2. 上点货;
3. 画张饼。
具体来说有哪些内容呢?
1
总结下
自公众号开通以来,我们坚持每周一篇原创(再高的写作频率实在也是做不到了),因此过去三年差不多码了 150 篇。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支持、批评,让我们有幸和各位一起成长。
上周推送的《机器学习时代的回测规程》反响不错,也让公众号的关注人数突破了万人大关。说实话,这是我在三年前第一次动笔时不曾想到的。正如之前说的,量化投资在中国还算是小众,而我们这个公众号又是这个行业里的小众,小众 × 小众就变成了高阶小量。所以真心感激小伙伴们每次阅读、每次留言、每次点赞、每次转发。
进入 2019 年以来,截至上周,公众号一共推送了 19 篇原创文章(以及一篇优质转载)。以下是这 19 篇文章的链接,方便新老朋友查阅:
《听 Richard Thaler 讲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框架》
《基于 Risk Parity + Black-Litterman 的因子择时》
《Anomalies, Factors, and Multi-Factor Models》
另外,2017、2018 两年的文章链接请见当时的年末总结:
2017:《2017 年度文章总结》
2018:《年末说点心里话》
在今年的文章中,按照阅读量排序最高的前五篇是下面这些。有意思的是,我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两篇并均没有上榜。
其中一篇是《Anomalies, Factors, and Multi-Factor Models》,排名阅读量第八,离这个榜单倒不是很远(不过如果以“在看”数排列的话,这篇确实是最高的);另外一篇是《配置风险收益还是配置噪音?》,它的排名“惨不忍睹”,位列倒数第一。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也许是过于 technical,或者自己没有写好吧。
回顾到此结束,下面进入“上点货”环节。
2
上点货
有很多朋友不止一次在微信后台留言问,这些文章能否提供 PDF 版本,以方便打印出来阅读。
确实,随着文章越来越长、公式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在微信上阅读的体验并不好。实现上述诉求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把公众号文章 Ctrl C + Ctrl V 存到 MS Word 里,然后转成 PDF。但由于格式问题,且似乎图片不能直接复制粘贴,因此拷贝到 Word 中简直不忍直视。
于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本着“先得让自己满意,才能让读者放心”的宗旨,我使出了写博士论文期间的看家本领 —— LaTeX。
用 LaTeX 编辑后,PDF 版本文章的行文是这样的:
公式和参考文献是这样的:
就一个字:舒坦!
不过,由于精力所限,目前仅整理了五篇文章的 PDF 版本,包括:
1. Anomalies, Factors, and Multi-Factor Models
2. 股票多因子模型的回归检验
3. 机器学习时代的回测规程
4. 为什么要进行因子正交化处理
5. 学术界、管理人、投资者视角下的因子投资
今后会逐步把更多的文章编辑成 PDF 再做分享。这五篇已上传至百度网盘,请感兴趣的朋友自行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cj-B2g6KaucCvjSN5Zy-g
提取码: mgbh
3
画张饼
最后在“画张饼”环节和各位朋友聊聊未来一段时间在写作上的想法。
鉴于因子投资(factor investing)逐渐受到重视,接下来的创作重点将会放在这方面。然而,随着写作越来越深入,我时常感到一个人知识的专度和广度确实是有限的,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幸运的是,通过公众号的持续创作,让我结识了几位无论是能力还是做研究的态度都非常靠谱的朋友。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准备搞搞事情。
我们会在未来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创造一些文章。大家的愿景非常简单,那就是对海外最新的 anomalies 和 factor models 研究进行深度解读;以及针对全 A 股进行高质量,可复制,且完全独立性的 empirical asset pricing 实证分析。
最近,我读了 Michael Lewis 的《思维的发现:关于决策与判断的科学》,它是原作 The Undoing Project: A Friendship that Changed the World 的中文译本。该书是 Amos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 这两位惊世心理学天才的传记,讲述了那些被后人仰望的决策理论背后的故事。他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做研究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有一位挚友是多么幸福。
所以,我也真心希望可以和因公众号而结缘的这几位朋友成为彼此研究道路上的一份助力,共同为国内因子投资乃至量化投资持续贡献微薄的力量。
好了,以上就是这张饼了,希望我们未来的努力不会让各位失望。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坚持码字的动力是什么”?我想答案也许是:
传播有价值的知识和研究 —— 确实如此;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 有点冠冕堂皇了;
变得菲莫斯 —— 瞎说啥实话。
其实,我是害怕呀!
害怕有一天,回头看过去的几年,什么也没留下……
(感谢阅读,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