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雷达超级抗干扰绝技披露,美电子战机再也休想压制

2018-04-24 王强(安徽) 光纤通信论坛

这天(4月22日)是中国雷达兵成立68周年的日子,发展至今,这个兵种已成为我国国土防空反导的骨干力量。

在现代战争中,可以感知战场的雷达装备变得越来越重要,少了它几乎可以说仗也不用打了。我国防空雷达部队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挫折,例如台海危机期间,我国沿海的雷达就曾被美国电子战飞机严重干扰。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类似被干扰的画面将不可能再出现。近日,中国电科14所的SLC-7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亮相亚洲防务展,厂商介绍该雷达抗干扰性能时罕见的用了“超级”这样的自信字眼。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款雷达。

△本周在亚洲防务展上展出的SLC-7雷达

SLC-7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工作在L波段,采用数字相控阵体制,具备二维相位扫描与方位机械扫描能力。这个波段依然具备探测隐身目标的潜力,并且更容易实现高探测精度,因此多用途性能突出。

雷达在设计过程中就从反隐身气动目标、反临近空间以及弹道导弹目标出发,采用多项成熟技术,作用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雷达阵面采用单车运输方式,架设、收时间短,机动性强。

SLC-7具备远程防空反导预警、目标指示、跟踪引导的功能,作战对象包括隐身飞机、常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战术导弹、临近空间目标等等。此外,雷达甚至能够定位火炮和火箭弹目标,其用途之广泛远超其它许多同类雷达。

△中国电科14所的SLC-7(右侧)与YLC-8B一起亮相2016年珠海航展

2016年,SLC-7曾以实物亮相珠海航展,但与它一同展出的雷达包括被曾在东北跟踪过F-22战机的YLC-8B型雷达,因此它引发的反响远不及后者。但就整体性能而言,SLC-7在综合性能并不逊色于YLC-8B,当然两款雷达波段不同,执行任务的侧重点自然会有所不同。而SLC-7凭借波段特性,能实现的多用途性能更加出色。

珠海航展期间,或许是出于宣传需要,SLC-7在亮相时的宣传重点似乎也是“反隐身”。据简氏防务的报道,SLC-7对雷达反射面积为0.05平方米目标的探测距离为450公里。从这个数据看,SLC-7的反隐身能力的确算的上出色。

△F-22等隐身武器对我国的国土防空威胁巨大,我国研发预警探测雷达都会考虑反隐身需求

但就反隐身而言,相比YLC-8B这类UHF波段雷达,以及VHF波段的先天优势,要说SLC-7的主要卖点是反隐身还是有点“勉强”。

应该说,多用途才是SLC-7的“撒手锏”,而反导性能或许更是其中的重点。在珠海航展上,中国电科在展出材料中将以色列的“绿松”列为SLC-7雷达的对标产品,称其整体性能优于“绿松”系列的最新型号。

“绿松”是全球反导雷达的标杆产品,印度、韩国这些对弹道导弹防御极其敏感的国家都选择购买这个型号用于导弹跟踪、制导。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国家都号称能够制造反导拦截弹、电子技术先进,可偏偏就搞不出反导雷达,这也从侧面反应此类产品研发的复杂性。

△以色列的“绿松”反导雷达

中国电科选择以“绿松”作为SLC-7对标产品应该并非偶然,据简氏防务的报道,SLC-7对雷达反射面积0.01平方米的弹道导弹目标探测距离为300千米,这应该是稳定跟踪、探测概率达90%下的数字,实际探测距离会更远。就数据而言,可圈可点。

当然,SLC-7的性能并仅仅体现在生硬的指标上。因为雷达的重要性,现代战场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就是对对方的雷达进行干扰。例如,美国最近在打击叙利亚时,B-1B轰炸机就会有电子战飞机随行,这一方面是为了自卫,另一方面则是干扰对方雷达。探测巡航导弹本来就困难,如果雷达的抗干扰性能不好,那面对美国人的攻势将没有任何招架能力。

△美国的上一代电子战飞机EA-6B曾压制我国雷达,美国即便用更新的EA-18G也很难重现当年得情景

据中国电科14所介绍,SLC-7抗干扰能力极其出色。其在采用全固态有源相控阵体制的同时,运用了“超级”智能抗干扰技术,具有干扰侦收、分析、分类和干扰自适应抑制功能。雷达在工作的同时侦查干扰信号进行分析,自动提取干扰特征,通过与干扰特征库比对完成干扰分类识别处理。根据干扰分类识别成果,自适应选取响应的抗干扰措施完成对干扰源的抑制。

可以说,SLC-7绝对是一款低调、奢华的顶级雷达产品。而它拥有智能化的抗干扰能力显然不会是个案,我国当前快速列装的新一代雷达系统应该都会具备类似能力。如此,我国的雷达探测网络在应对强敌时将更有把握,轻易被干扰也将永远的成为历史。

△我国已经建成强大、成体系的预警探测网络,SLC-7若服役将有自己的明确定位

单就SLC-7雷达而言,如果出口的话完全可以作为中等国家防空反导预警的骨干力量。而在解放军,在拥有完整预警体系的情况下,它的使用将更加灵活,可以最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为什么国内还是造不出优秀的发动机?一个故事告诉你......

来源:凯迪社区


核心部件的发展需要时间啊!

是的,这个话题必须要从头说起了。发动机的原理可以说是极其简单,而且这个原理在内燃机存在的200多年里从来没变过:燃料燃烧致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但是这种科学说起来容易,如何用这些人类都知道的白开水一般的理论做出按人类意志行为的工程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如何把功率提上来,重量减下去,寿命延长,效率提高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漫漫长征。

科学我们都可以学得懂,我们国家的高等科学教育也可谓非常成功,但是传统工业的工程学教育可以说是一塌糊涂,生产技术和理论严重脱节。

中国品牌为何造不出像样的发动机?

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之前,西方国家有一段特殊的时期,这段时期是机械工业飞速发展的一段时期,被誉为“大蒸汽时代”。这一时期内几乎所有能动的东西都是齿轮机械,其繁荣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由于我国没有接受这一时期的洗礼,少部分民族资产后来也被帝国主义压迫致残,再后来又被社会主义充了公,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积累。而工程积累的核心就是两个字:秘方。无论是做饭、酿酒、制药还是冶钢、加工,其技术本质不外乎这两个字。

而秘方则是完全私有的,一般由家族或公司的形式来传承。传承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民族氛围。一个崇尚速度,敢于挑战人类极限,敢于质疑权威的民族,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研发这种铁与火的机器。这一点我们做得很不好,我们的教育似乎不太鼓励培养这种冒险精神。

视频:宝马四缸、六缸发动机生产线


视频:宾利W12发动机生产线


国产发动机的生产瓶颈有那些?

1、金属铸造


发动机气缸主体和其他简单结构件一般使用金属浇铸成形,具体过程又分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金属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此过程难点在于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严重影响寿命,因为金属铸造最怕缺陷。

其次,金属材料自身的品质要求亦极高,一般是铸铁或铸铝,高品质的浇铸原材料我们不行,需从国外进口,但最近国家加强了对高品质铸铝原材料的研发,以满足航天航空的需求,将来可能会给汽车产业带来福利。


再次,压铸模具和压铸机,世界最好的是日德,之后是意大利,再后是其他。模具要精密,耐用,适应自动生产,不能说铸造了几个模具就断了、漏了,再或者只能人工看着掌握火候那可不行。

金属铸造问题是个天大的问题,毫不客气的说是中国从古至今的问题,从宝剑对抗圆月弯刀,到现在的发动机制造,都是这个问题。这套技术是典型的蒸汽时代的产物,是所有现代工业的底子,现在他们已经配合上了电气产业和计算机信息产业,更是如虎添翼。

2、机械加工


要有上好的车床,车刀,车工。车床和车刀起码还能高价从德国买到,但是车工就是个问题了。同样一个零件,选择不同的方向和走线切出来,寿命却明显不同。这些技艺,怎么办。发动机的活塞要在缸孔中千万次的来回运动,其误差要求极高,其壁表面加工要求一种工艺,叫做珩磨,保证缸孔表面耐磨而且还能附着一层油膜保证密封性能。

这时珩磨的材料,工艺,方向又来了。此过程走不好,缸孔哪怕弯那么一点点,活塞千万次的运动便会加速发动机的老化。曲轴孔是多档的间断长孔,尺寸精度、圆度、同轴度、表面粗糙度每一项要求都非常严格。

3、装配工艺


看了《速度与激情》就觉得汽车是几个人在车库里面拧拧螺丝、吊台发动机就可以造车的。那些是修车,发动机里面的装配可不是单用手就可以,而是专业的装配工具。这些需要经验,需要技术,更需要时间。

有些零件需要特定的机器进行安装,甚至螺丝的安装顺序,拧紧的力道都需要经验和仪器。活塞隙如果混入了细小的硬物颗粒,千万次的研磨又会造成多大的损坏。所以装配环境、工艺、设备、技术要求非常高。更要命的是,如果前两步走不好,我们连装配的机会都没得练。

4、橡胶


在第3步里面,装配过程中需要用到有机材料。有人说发动机就是钢铁和橡胶的共鸣,不错。说橡胶是内燃机的核心材料毫不为过,无论是气缸的密闭性还是油箱、水箱的密闭性,橡胶都是决定性作用。Youtube上面有很多国外汽车大厂的发动机组装视频。


看完你就会发现,连拧螺丝的都是帅哥,他们的学历绝不比我们低。对于汽车发动机橡胶,高品质橡胶我们国产的不行,但是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5、主要机械零部件


凸轮,曲柄连杆,齿轮组,轴承,链条,液压件,能做出来是一回事,能长时间稳定的使用算是另一个概念。归根到底还是两个问题:金属材料,机械加工。大家发现了么?制造机器的机器才是最底层、最NB的家伙。

俗话说,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底层有了,什么都有了。日德美俄意法英的锤子可是磨了很久了。

6、技术封锁

前面说的是技术问题,这个是个政治问题,但是却无法回避。当今社会已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社会化大分工已经使得各行各业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性产品都不可能自己生产所有的零件。


Google不可能为提高计算速度自己生产所有的处理器,GE不会为航空发动机研制更纯净的燃油,米其林轮胎不可能自己种橡胶树。因为社会要分工,只有分工才能更专注。那么要想组织这么分散的资源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组织本身就成了一种能力,所以现代统治阶级之所以能够统治,不是因为垄断了生产资料,而是垄断了组织生产的能力。

企业也一样,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都是自己具有某一部分的核心技术,然后将其他非核心组件外包,形成共赢的盈利形势。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供货链条,全球化大范围的分工与合作已经是常态,但是唯独对中国,这些关系链条像着了魔似的纷纷瓦解。

为什么,想必都知道。比如上面提到的铸造模具,日德压铸模具只卖本国企业,其他国家想买都买不到。但是我们不能拿这个问题当挡箭牌,唯有自己拥有核心科技,别人才会看得起我们,才存在合作的价值;否则别人看上我们的永远只是人力而已。

7、“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失误

“市场换技术”是指80年代后期到2001年中国入世之间,中国政府允许外资入华修建汽车合资工厂的战略决策,前商务部长的吕福源这样解释:“中国必须有自己的骨干企业,合资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按中国的长远利益搞。我们让出巨大的市场,我们就有资格要技术、要利润。”

也就是说,我们开放市场,为的是换取技术。事实上,这是一个幼稚的、停留在宏观上的理论性假设。首先,中国开放市场,是大趋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不论什么目的,市场都会开放。其二,大大低估了科技的价值,换技术是一厢情愿。那些重要技术的价值之大恐怕会吓到所有人,远不是卖几百万辆汽车的钱能买到的。

核心技术的进步永远不要期望别人会给我们,还是那句话,没有捷径。把技术进步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靠谱的。正是这种“市场换技术”的借口,扼杀了自主研发的动力。


总结:

我们要想真正造出一个100%的汽车发动机,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庆幸的是,现在工业的发展已经基本步入正轨了,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也慢慢形成:比亚迪、奇瑞、长城、吉利、江淮等。期待有一天,Top Gear榜上也能看到来自中国的速度。


附发动机生产全过程

1. 沙模批量生产


2. 沙模检验


3. 机器复核


4. 融化钢水


5. 开始浇铸


6. 金属冷却


7. 机器运输


8. 敲去模土


9. 浇铸完成


10. 粗加工


11. 精加工


12. 使用定制械具开始吊装


13. 安装精密零件


14. 组装连杆、曲轴等运动件


15. 机器上胶


16. 多路同部旋拧


17. 装配凸轮


18. 基本完成


19. 外部总装


20. 检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