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箭五星!我国成功发射“珠海一号”02组卫星

2018-04-27 王强(安徽) 光纤通信论坛

军报记者酒泉4月26日电(李潇帆、记者邹维荣)2018年4月26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搭载“珠海一号”02组卫星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汪江波 摄

“珠海一号”是由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建成后将为全球农林牧渔、水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智慧城市、现代金融等行业提供卫星大数据服务。2017年6月15日,该星座01组2颗卫星已成功搭载发射入轨,目前工作正常。

▲搭载“珠海一号”02组卫星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直指苍穹。汪江波 摄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2次飞行。

现场视频:王明艳

延伸阅读


我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任务将由长征十一号于今年执行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今年将执行5次发射,包括4次陆上发射和1次海上发射

其中,4次陆上发射均是面向民营卫星公司的“全商业”发射;海上发射将是我国运载火箭的海上“首秀”,进军新的服务领域将进一步满足低倾角轨道卫星的发射需要,进一步提高火箭的任务适应性。

▲2018年1月19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视频07、08星发射升空。李志勇 摄

在我国,即使是最南端的文昌航天发射场也在北纬19度。对于一些5度甚至更小倾角的发射任务,可选择在赤道附近的海上发射,从而填补我国火箭进入空间能力的空白,提供更丰富的商业发射服务。

但是,海上发射也对火箭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洋之中补给能力有限,火箭的测试发射工作越简捷越好;在发射时,还要面对海面的晃动和高温热流的引导等问题,需要运载火箭采用合适的控制与发射方式。

“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首批两颗卫星成功发射


2017年6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由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首批两颗卫星OVS-1AOVS-1B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瞬间。


▋作者:邹维荣、李潇帆

▋来源:解放军报社装备发展部分社


国士无双!这位浙大校友院士生命的最后时刻令人动容!

  4月23日,@共青团中央 微博发了一条微博,近万网友转发,评论令人动容……



这位被网友们称赞的院士,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浙江大学校友林俊德,享年75岁。


中央电视台曾专题播放过以他的事迹为原型的电视剧《马兰谣》


电视剧中,林俊德收到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



林俊德的浙大情


  

  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在浙江大学期间,林俊德就读于机械制造与金属切削专业552班,成绩优秀,毕业时他的总成绩是班里最高的,但他一贯谦虚低调。大学一年级时,他三门考试都得了5分(满分),是个全优生,但是他不申请全优生,不与别人争高低。

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纪念晚会


  1997年,浙大百年校庆时,林俊德和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浙大物理系校友)被学校以“贵宾”身份邀请回校。他戴了15年的手表,就是母校百年校庆时送的纪念品。他一直戴着,旧了磨手,就用透明胶粘上。2017年,在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晚会上,这只手表又回到了浙大,手表背后的感人故事再次让所有浙大人动情。


他曾圆满完成

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1967年6月1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1967年6月17日,7时整,天刚破晓,一架载着氢弹的飞机起飞,向核试验场区方向飞去。

7时58分40秒,投弹。因投弹时技术人员漏掉一个操作动作,忘记按自动投掷器,氢弹未投下。

时间接近8时20分,再次投弹。

氢弹脱钩后,降落伞按程序正常开伞,8时20分,氢弹在距靶心315米、距地面2960米的高度爆炸。


《人民日报》对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报道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之后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在核试验爆炸现场做采集工作。完成这项工作的,是当时只有29岁的林俊德。他带领回收小组在爆心附近步行几十公里,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他把全部心血和智慧

奉献给国防事业


林俊德院士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他完成了生命最后的冲锋



新闻联播报道《林俊德:生命最后的抉择》


悭吝的时间不肯给这位可敬的科学家临终的从容。来不及把笔记本上5条提纲的内容填满,来不及整理完电脑中全部文档,甚至来不及给亲人以更多的嘱托和安慰,20时15分,这颗赤子之心便匆匆停止了跳动,距最后一次离开办公电脑只有5个小时。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叮嘱大家,他要葬在核试验基地“马兰”,葬在戈壁荒漠之中,回到他一辈子战斗生活的那片热土。



一朵怒放的戈壁马兰凋谢了。而在罗布泊这片写满传奇的大漠戈壁上,那曲人人皆知的《马兰谣》却将永远传唱——



“一代代的追寻者,青丝化作西行雪;一辈辈的科技人,深情铸成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一朵花儿叫马兰……”



缤纷浙大

  

  从4月27日起, 浙江之声《大医生来了》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共同推出特别节目《找寻大国名医》,近距离真实呈现白衣背后的酸甜苦辣。明天中午10:00—11:00,首期嘉宾为著名眼科专家、浙医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

  互动参与方式,点击“找寻大国名医”即可了解详情。


部分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国士无双!这位院士生命的最后时刻令人动容》), 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新疆网、 清华研读间、@共青团中央微博

今日编辑:叶鑫丨李紫月


快讯!东风-26型导弹列装火箭军部队

2018-04-26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

4月26日下午,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答记者问。

记者:近日有媒体报道,火箭军某导弹旅进行了新型号导弹武器装备的接装换装仪式,网上关于该型导弹有很多猜测。能否提供这方面的权威信息?请介绍该型导弹的战技性能和特点。第二个问题,该型导弹的列装是否意味着中国的核政策发生了变化?

吴谦:列装火箭军部队的新型号武器装备为东风-26型导弹。该型导弹经过试装试用和作战检验,具备了整建制装备部队的条件,授装后已正式进入火箭军战斗序列。

△东风-26导弹资料图(来源:中国军网)

东风-26型导弹是我们国家新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武器。

二是战斗部核常兼备,既可遂行快速核反击任务,也可遂行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任务。

三是打击目标陆海兼备,具备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精确打击能力。

四是融合了多项新技术,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没有任何改变。

本文来源:国防部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