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交大王”腾讯,在产业互联网生态里扮演什么角色?| 独家深度

2017-06-06 刘成军 造奇智能

【聚焦智能制造、工业4.0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


造奇导读】:火热的智能制造尤其是产业互联网,虽然主体是制造业企业,主旋律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迭代更替,但同样离不开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电信企业及解决方案服务商。


     而当下,对于崛起于消费互联网的BAT这一类企业来说,很多业界人士并没有给予更多注意力。笔者曾写就独家 | 大“云”压境:阿里云“虎视眈眈”制造业,以及《互联网+下半场 | 大数据、云计算赋能制造业》等文章,今天我们来看看“社交大王”腾讯欲在产业互联网生态里扮演什么角色,都有哪些抓手。


文 | 刘成军,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创始人兼主编,智能产业深度观察,价值阅读倡导者



总体角色:“连接一切”战略向制造业延伸


如果想了解一家企业的当下状况及未来策略,有必要回看其历史,从既有的基因和路径中找寻答案。


能看到此文的人,无一不是使用腾讯的产品。腾讯强于产品,通过一款款产品连接人与人、人与信息及人与服务。据2017Q1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89亿,其中,微信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3%。这个数字足以羡煞所有互联网企业。


具有很强社交基因的腾讯,通过产品实现连接,然后又不断强化这种社交属性,“不仅是人和人之间连接,我们现在未来也看到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连接。”马化腾如是说。


当消费互联网的人与人连接渐入饱和,已迈入产业互联网新节奏的周期里,腾讯当然不肯放过这股趋势,那他如何界定自己的新角色呢?


在腾讯15周年“WE2013”大会上,马化腾在“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主题演讲中表示,“现在拿到所谓的船票、门票,能不能走到终点不一定,还是要多多思考。”也就是说,一方面,腾讯已经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已经登上船;另一方面,腾讯总结自己的优势,并将这种基因在“新战场”进行延续。

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


“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甚至是物联网,都是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看法,最终的走向是一个很大、很全、可以全面联系的一个网络实体,而这也是未来谈论一切变化的基础。”


后来,“连接一切”战略延伸至后来的“互联网+”,即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与各个行业如金融、媒体、娱乐等众多垂直行业相“+”。2015年3月,“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不仅这些与生活相关的领域可以“互联网+”,而且在工业制造业行业也可以深入推进。


马化腾已然认识到传统行业的实际难题,传统行业在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力量仍然是无比强大的,互联网仍然是一个工具,““所有的传统行业不用怕,就跟过去没有电一样,只不过是有电可以电子化,有互联网也“会衍生出很多新的机会。”


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被问及传统行业下一步的动作时,马化腾说:


过去两年我们谈“互联网+”,更多地是讲连接服务,今年开始,延伸到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工业方面,不仅是从传统的手机、电视或者智能家电和物联网,也包括运营商的窄带物联网,就是Narrow Band IoT的技术,也在铺这个网络。

2017年5月,在杭州举办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报告中,互联网+制造业的经济指数并未列入“数字经济报告”,但腾讯试水互联网+制造业的合作已经在进行中。




“+制造业”的抓手:腾讯云、大数据、人工智能


从腾讯高层透漏出的信息来看,深入推进互联网+战略,全面推进“互联网+工业/制造”已经板上钉钉。但在执行战略的时候,离不开有力“抓手”。作为社交基因浓厚的一家企业,在社交及消费互联网领域长袖善舞,如何才能在工业领域立足?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 通过梳理发现,腾讯试图通过开放其核心技术能力实现在制造业领域的延展,用一句平实的话来讲,就是把在社交领域积攒的“传家宝”迁移至制造业,实现赋能的过程。


腾讯本身不懂制造业,但在服务和赋能制造业时,拥有制造业所没有的优势。从目前来看,腾讯有三大法宝:腾讯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当然,还有一些视频、LBS等,可以算作轻量工具应用。


随着传统互联网和传统企业也纷纷移动互联网化,企业IT对云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和明显。先来说说腾讯云[简史],可窥见其中逻辑:


2013年9月,腾讯云正式对外开放,涵盖了高性能的存储、弹性计算、安全防护、大数据、网络加速以及CDN等基础服务。服务领域基本围绕其社交、游戏、移动应用等自身优势业务来展开;


2014年7月,腾讯云在香港开放首个海外数据中心,标志着腾讯正式入局全球云服务市场的激烈角逐;


2015年之后,腾讯云进入全面发力阶段,业务拓展至电商、视频以及金融、政务等领域,帮助不同领域合作伙伴接入云服务;


2017年3月发布会上,腾讯对外公布:继香港、多伦多、新加坡后,正式开放硅谷数据中心,并将于今年内陆续新增4大海外数据中心,分别位于德国法兰克福、韩国首尔、印度孟买、俄罗斯莫斯科;截止目前,腾讯云目前已开放的全球服务节点高达29个。


在腾讯发展中所形成的各种能力,有一个惯成规律的规则在起作用,比如腾讯云平台能力的产生,也不是凭空或者由战略构想得来的,而是在自己所熟悉和日常运作的社交、游戏、视频场景里发展起来的。而后,将这种场景能力开放给部门内部和合作伙伴,覆盖到另外的场景,协同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这似乎也验证了马化腾对腾讯云的想法:腾讯云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来做,而是作为整个平台战略去考虑,采用了腾讯云的方案,就等于接受和得到了整个腾讯平台的支持。


比如,一些O2O的合作伙伴,会跟腾讯本来已有的信息服务、LBS的数据很好的结合,这些不仅仅可以服务他们自身的业务,还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智慧城市的构建。


“云服务已经变成一个独立的、重要的连接器,很多传统行业需要这样的连接器能够触达他们的客户,同时把他们企业、单位里的服务,结合拥有的数据,整合成有用户价值的服务体系”,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如此解读云服务。


汤道生是腾讯在腾讯云及“互联网+制造业”领域里的关键角色,与阿里云独立出来运作不同,腾讯云自开放以来并没有作为独立业务在做,而是设在社交网络事业群(SNG),而SNG是腾讯七大事业群之一。汤道生在2005年加盟腾讯之前,曾经在Oracle公司工作过,但这并不是腾讯云设在其事业群的理由。


“腾讯云现在也是一个偏师的状态,最早汤道生把云的团队埋在开放平台下去做,慢慢做出成效,取得了老板们的支持,再继续去整合腾讯旗下各个BG的能力——例如QQ的音视频通讯能力、微信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AI团队的图片识别能力等等。”汤道生在2017年上半年接受钛媒体访问时总结道。

汤道生


在央视《对话》节目上,主持人问到腾讯在智能制造生态链的角色。汤道生表示,腾讯专注于连接,是制造产业链中的神经网络,可以把不同的器官连在一起。他说道,“腾讯希望打通制造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连接供应商、商品、用户等所有环节,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更多洞察,带来制造业的更多优化。”


腾讯“专注于连接”,打造“制造产业链中的神经网络”,这才是腾讯在“互联网+制造”战略中的“小目标”。




产业互联网之路漫漫


这只是从高层吹响了进军制造业的号角,但实际推进起来并不是说说就可以的。从腾讯云服务国内及海外企业客户来看,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表示,腾讯云的海外业务增量主要来自互联网、游戏、金融、视频等行业,主要服务的客户分别是有出海需求的国内企业、海外入华企业和拓展全球业务的海外企业。


“一般你需要一个场景,是场景让你去建立能力,能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还可以再覆盖新的场景去延展。”


在社交、游戏及视频领域颇有建树的腾讯,对2B业务的理解力如何呢?能否将已有优势的场景服务能力延展到2B领域呢?


虽然腾讯在客户服务响应、节点布局等几个关键指标上获得客户青睐,但在腾讯云服务制造企业还没有规模化铺开,时下经常看到的案例仅是腾讯云与三一重工合作的[根云]案例。


腾讯的产业互联网之路,依旧漫漫。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


国内第一家正式成立并开展运营的智能制造产业新媒体机构,聚焦工业4.0与智能制造时代的价值创造,以“深度影响智能制造进程,守望智能制造产业成长”为使命,联接产业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资本等产业核心力量,通过创新和融合力量,提供深度观察、行业洞见、丰富资讯于一体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平台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