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相交是 不远不近 浓淡相宜 紫陌诵读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关注公众号
小草悦听701期
点击下面图片更多精彩呈现
诵读/紫陌 编辑 /小草
作者:无铭来源:无铭大叔(ID: wmds988)
最好的相交是 不远不近 浓淡相宜
曾经听过一句诗是这样形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是啊,没有人能活在真空之中,只要我们还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人际交往就是永远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年少时的我们,一直认为世界上所有关系最好的状态,就是亲密无间。
直到经历了越来越多“亲密”所带来的渐行渐远后才明白,一段关系最好的状态叫“保持距离”。
距离产生美,有些事适可而止,有些话点到为止,尊重别人独立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的私人空间,只有这样“熟不逾矩”的关系,才能天长地久。
走的太近,是一场灾难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之前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要想得到一个人,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个人,你就去无限度地走近他。”
在社会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人际距离,指的是人与人交往之间双方的距离和意义。
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过近的人际距离,所带来的往往是各种各样的误会和烦恼。
人和人之间走的太近,反倒难以收获真情,各退一步,留出恰当的距离,友谊的作用才能发挥的更好。
冬夜里,寒风凛冽。
一只刺猬冷得实在受不了,它想要与另一只刺猬取暖。
它们拥抱在一起,身上的刺扎进对方的嫩肉里,一阵刺痛驱使它们赶紧分开;
刺骨的寒风趁虚而入,两只刺猬冷得一哆嗦,又渴望拥抱在一起感受温暖。
它们抱抱分分,几经磨合,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既能互相取暖,又不必被针扎得鲜血淋漓。
当第二天的朝阳升起来时,两只刺猬哭了:
原来最好的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刚刚好能够拥抱在一起,生命就能够延续下去。
这就是著名的刺猬效应:“与人交往时,不能太远,会产生疏离;也不能太近,会失去界限。”
邦达列夫曾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和一个没有界限感的人交往,就像是这两只长满刺的刺猬想要拥抱取暖,即便扎的鲜血淋漓,而很难获得温暖。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别靠的太近
保持恰当的距离,并不是让你疏远所有人,而是保持双方都舒服的方式,让彼此之间的感情细水长流。
君子之交淡如水
相处是门学问,远了怕冷,近了怕热。
真正最好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彼此之间欣赏,却不所求,互助且不依赖,既可并肩而战,更能各自精彩,这样的相交中,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两人的关系都不会改变。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
后来,薛仁贵被封为“平辽王”。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
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
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
然而薛仁贵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
他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
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
古话说:“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久处不厌,就要求我们把持着恰如其分的界限感。
何为界限?不是疏远,不是冷落,不是傲慢,不是不尊重,而是懂得站在各自的角度上,清醒地认知自己的位置,心里标有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尺度。
这个尺度就是界限感。
朋友之间的相处中,所谓的高情商,其实就是一种恰到好处。
一段感情之中最怕的就是搞不清自己的定位,做不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反而还在困难时落井下石,风光时添乱。
彼此尊重,彼此珍惜,保持分寸,保持距离,这才是最体面的交往方式。
有分寸感的关系,才是最理想的
熟不逾矩,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
周国平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
一个人,最值得被人尊重的地方,不是地位,不是财富,而是明白分寸感之后的克制。
只有确定界限,彼此尊重,一段感情才能持久温暖。
人人都在感叹,金岳霖一生对林徽因的爱而不得,但最让人动容的,却是两人之间,恰如其分的分寸感。
《林徽因传》出版时,作者想请86岁的金老给林徽因写一段话。
金岳霖沉思很久后,缓缓地回答:
“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金岳霖深知世人想听他说什么,也深谙人言可畏。
说了哪怕关于林徽因的一句话,也会被人臆测想象,添油加醋,肆意发挥,那样会伤害到林徽因和梁家后代。
说了可能一时高兴,却会波及更多无辜的人,所以,他选择将这段感情深深的埋藏在心底。
细节之处见人品。
朋友之间还是见外一点好,太忽视了分寸感的存在,就会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成为了让人厌恶的“累赘”,最终只会让人分道扬镳。
有分寸感的人,对自己的位置总是有着清醒的认识,永远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谁,知道自己是谁,明白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不该做。
就像《论语》中的那句话说的:“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越熟悉,越不疏于礼,这样才是一段友谊,最好的维持方法。
熟人生处,才是最恰当的交往方式。
不越界,是本分,更是智慧,有分寸,是尊重,更是信任。
两个人的相处,即便三观再和,志趣再相投,也很难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中,保持“初见”的惊喜。
没有分寸的强行融合,没有边界的肆意打扰,没有规矩的突破底线,只会让情谊变得越来越淡。
所以,在一段关系之中,把保持距离当成底线,这段关系才能在乍见之欢后久处不厌。
你走,我不留你,你来,无论风雨多大,我去迎你。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 愿你我,在彼此看不到的岁月里,各自安好。
文字来源于网络
--诵者
紫陌,从事播音工作30载,退休后,与朗诵配音结下不解之缘。用声音诠释文字之美,充盈内心,悦己悦人,愿我的声音伴您开心快乐每一天!
【精彩回顾】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感恩相遇,彼此遇见
投稿邮箱985442941@qq.com
主编微信:cjh615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