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日线上特辑 | 主题乐园的手段:五感交给我,让你「沉浸」不复醒

T China T 中文版 2022-10-30


在「沉浸」成为线下娱乐的热词之前,它就是主题公园体验的核心之一。
 
回看 1955 年迪士尼公司创始人 Walt Disney 建立主题乐园时的故事,为了能让大人、小孩在同一空间中尽兴玩耍,他将游乐设施与电影中的故事结合了起来。当一名游客乘坐过山车或旋转木马时,他们或许会想象自己正与爱丽丝或者小飞侠一起漫游奇境。
 
刚建成时的迪士尼乐园。

为了能让游客拥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Walt 与其团队下了不少功夫。曾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在迪士尼乐园「加勒比海盗」景区的设计阶段,Walt 先生曾找来建筑工人进入内部试玩。在试验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其中的一位工人发现,「不对劲」的原因在于,这一设施里没有加勒比地区常见的萤火虫。为了能让体验更为逼真,Walt 采纳了这位工人的建议。
 


贴近故事本身的陈设和布置,并让真人进行角色扮演,一直是主题公园打造沉浸式体验的重要方式。虽然在技术发达的时代,这种方式通常被认为是「古早」的,但它仍然主流。环球影城在全世界的三个地方建立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主题园区,耸立在山上的霍格沃茨城堡,开出特快列车的 9¾ 站台,以及能让你吃到、买到魔法世界里食物和商品的霍格莫德村 —— 细致到小说中的黄油啤酒、巧克力蛙还有比比多味豆,为前来的游客创设出了一种全方位的「沉浸感」。
 
环球影城内的「哈利 · 波特的魔法世界」园区。

不过,为了让「沉浸」更加真实,或者说更酷,技术很快就在主题公园中被广泛应用。在「哈利 · 波特的魔法世界」园区的「哈利 · 波特禁忌之旅」中,游客被带领进入一个播放影片的房间内,待他们坐定,身下的椅子就会随着播放的影片旋转起来 —— 沿着城堡周围飞行,或是骑着扫帚下降和旋转,椅子的转幅配合着影片的声光,让他们一饱影片中的高空体验。
 
布景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升级。迪士尼乐园的「潘多拉:阿凡达世界」就因灯光布景而受到关注。在「夜景」园区的 LED 人行道上,游客每踏出一步,他们的脚印都会像在影片里一样亮起。电影中在夜里闪耀的的「生命之树」也在线下被还原 —— 每一根树枝都装饰有灯光,当游客触摸周围的「花草」时,这些灯饰会自动亮起,向他们「示好」。

上海迪士尼的加勒比海盗。

事实上,为了能让游客「无缝」地进入故事,迪士尼乐园还拥有一个专门的幻想工程团队 —— 他们的部分职责就是开发新的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便是为上海迪士尼乐园设计的「加勒比海盗 —— 沉落宝藏之战」园区。在那里,声光电化、机械玩偶,配合着巨大的环绕式银幕,共同拉开了一场海底探险的旅程。在海战部分,巨幕渲染出一幅紫红色的天空图景,在其笼罩之下,无数艘海盗船在相互开火,硝烟四起,让游客宛如置身大片的场景之中。幻想工程团队也利用技术设置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如当游客坐船经过杰克船长身边时,他会突然从一具骷髅变成一位会说话的人 —— 这一形象则是由 3D 灯光投影制作而成的。
 
真实的布景对于场地和人力投入的需求往往很高,甚至经常会从中诞生一些所谓的「工匠故事」。与此同时,近几年流行起来的 VR(虚拟现实技术)也开始进入主题乐园。它往往替代了复杂的布景,人们一戴上头盔,就能立马产生新奇的体验,这与和在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通常由巨型全景荧幕制造的沉浸感大为不同。
 

Alton Towers 主题乐园。

2016 年,英国的奥尔顿塔(Alton Towers)游戏主题乐园引入了一项 VR 过山车,它以美国军事科幻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为主题,将故事被设定在一处遥远的星系上。过山车全长 840 米,有三节车厢。当乘客在车上坐好,戴上头盔,在不用挪动的情况下,就能随着座椅的翻转晃动畅游太空,进入银河系。

 
然而,在唱衰主题乐园的言论中,常见的理由就是 VR 的普及。它成本低,相比需要花时间布局背景,头盔和机器能迅速地解决问题。不过如今看来,这种方式还没到能全面冲击传统主题乐园的地步。当人们谈论一些最具影响力的沉浸式主题乐园时,也不全是在谈论技术。他们谈的可能还是那个让他们称奇的故事 —— 在商业领域,这些故事往往被叫做「IP」,以及主题乐园能在多大程度上还原它们,并让游客精准地体知到。
 
《西部世界》剧照。

2018 年 3 月,HBO 曾经在一年一度的美国「西南偏南」艺术和媒介大会上为美剧《西部世界》营造了一个主题乐园。《西部世界》是一部科幻类美剧,它的故事被设定在一个名为「西部世界」的高科技成人乐园中。HBO 将剧中的「乐园」在现实中落地,60 位专业演员负责扮演剧中的角色,依据观众在场景中的表现,与他们展开互动。这一项目的代理公司 Giant Spoon 为此写作了长达 440 页的脚本。这样一来,每位游客都能扮演起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并与演员们合作出一段他人无法复制的沉浸式表演。
 
这与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起来的沉浸式戏剧有着诸多相似之处。2016 年,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剧作《麦克白》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在上海落地。与以往的戏剧相比,这是一场全然不同的体验:观众不必坐在观众席,而是可以戴上面具,随演员自由跑动,自己探索故事的全貌。然而,由于整个剧场发生在一栋里层建筑内,其中有多达 90 个房间、24 名演员,在给到的 3 个小时的时间里,观众也很难探索完毕全部的剧情。
 

TeamLab 沉浸式艺术展。

所谓的「沉浸式体验」确实成了线下娱乐的热词。在主题乐园外,它也渗入了更多的场景之中 —— 包括美术馆。事实上,新媒体艺术展是较早提出「沉浸式体验」的领域。2013 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在上海举办的「我有一个梦」的展览中搭建了「无限镜屋」—— 一个镶满了镜子、挂着几十个彩色 LED 灯泡的房间。彩灯的闪烁配合着镜像,让在黑暗中参观的游客产生了一种身临幻境的感觉。在此之后,又有不少类似的展览来到中国,如日本艺术团体 TeamLab 的灯光秀,还有兰登国际的艺术装置「雨屋」,后者使用 3D 追踪系统,让观众仿佛「穿梭在大雨中」。
 


关于这门调动和刺激人们所有感官的生意,我们最常见到的宣传语就是「让人抽离现实」、纵情享受虚拟世界。不过,在「沉浸」变得热门的当下,人们也开始思考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边界问题。重庆一家名为 「休闲资本」的青年文化组织曾发布过一款「沉浸式的城市探秘游戏」——《地下迷雾》。游戏的线路布局于全重庆的地铁网络中,将密室逃脱的情节搬进了更广阔的现实场景当中。对此感兴趣的重庆市民只要去到设计者给出的地点,找到特定的海报,就能开始游戏。游戏规则自由,你可以长时间保持不掉线,也可以花一个月慢慢推进游戏进程。解密线索隐藏在地铁的站某些角落,而地铁线路图,则是解谜的关键。
 
「密室逃脱再沉浸,总有破局的一刻,它只是一段精心装扮的时间,一个拙劣的封闭世界,根本逃离不了生活」「想要打破日常,就真的有必要从『生活』中逃脱吗?」这是「休闲资本」借这一游戏对我们提出的质问。在预告片中,主人公便是在现实中乘坐地铁时,感受到了一种自己玩电子游戏时的场景 —— 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正变得愈发模糊。或许在未来,沉浸、虚拟、主题乐园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也会如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