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和他的笑工场,能推动长沙歌厅文化重回巅峰吗?
大兵
著名相声演员 湖南曲艺家协会主席
第一次采访大兵和“笑工场”的时候,是在长沙市政府的会议厅里。他们正在作一场“平安长沙”的主题表演。湖南本土很多知名的曲艺表演者都纷纷上台表演,大兵是压轴出场的。他最后和周卫国表演了一曲双簧,他每抛出一个笑梗,台下的观众就被逗得前俯后仰。那种热闹的气氛,完全没有看电视时那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大兵的相声长大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曾经表演了《哈利油我开了一个洗脚城》的双簧。那是对长沙90年代,歌舞厅文化繁荣的折射。
(摄于长沙市政府会议厅休息室)
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你没有去逛过长沙的歌舞厅,你还远未触及长沙这座城市的文化。
90年代长沙歌舞厅最鼎盛的时候大概有200多家。到2004年时,形成了以田汉大剧院、琴岛、大中华、红太阳、港岛、华天大剧场为主的6家歌舞厅,仅这6家每天晚上都要招待近7000多人,票价最高的时候,达到了380块一张,尽管如此还能保证90%的上座率。生意红火时,有些观众花120块钱还只能搬个凳子坐在过道里。歌舞厅里的观众,男女老少都有、还有一些外国人。
那时候,每天晚上8点多,票就差不多售空了。到了9点左右,歌舞厅的门口车水马龙。节假日经常买不到票,要是遇到了大腕要登台,更是一票难求。
红太阳集团的一位员工说:“我们座位全部卖出去了,但是观众还要求我们加座位,有时候甚至消防、安检等部门都不允许我们超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就连马可也在媒体前透露过:“歌厅的票比张学友演唱会的票难搞多了。”
在歌舞厅表演类别中,语言类的节目里一般包含相声、小品、双簧、二人转等,杨五六、周卫星、大兵、德哥、何晶晶等一大批本土笑星就是靠着这些语言类节目走红的。
当时有一个河南人去琴岛听大兵的脱口秀,虽然不是很懂长沙话,通过朋友解说,他依然乐不可支。
长沙舞厅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双簧,它短小精悍,放在大长段之后,场面调控力和爆发力都恰到好处,而最有韵味的双簧脚本,正是出自大兵之手。
如果回顾大兵的作品,不仅相声和双簧的台词少见雷同,而且韵味更是一等一的。比如《喜丧》里“不晓得的呢还以为又大炼钢铁了”,《舞台趣事》里“座山雕一枪打灭三盏灯,那杨子荣哦实搞咯”,《发烧友》里“湘潭的张学友戳着我八百九十块钱”,以及改编自契诃夫《一个小公务员之死》的《庸人自扰》里“杨总早上好啊!”,扎实的台词功底,以及恰到好处地抖包袱,用长沙话把长沙的市井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
这种奇妙的表演形式成为了90年代独特的歌舞厅文化的一部分,大兵在长沙歌舞厅火得一塌糊涂。
1997年,湖南经视新创办了一个叫《幸运3721》的综艺节目,节目部把长沙歌舞厅的红人们请上节目表演,结果在湖南创下了40%的超级收视率。成了湖南广电的一个招牌,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能在电视上看到本土笑星的表演。当时的经视台台长欧阳常林请大兵去当主持,这就有了大众印象深刻的《超级英雄》、《谁是英雄》。
反过来,电视的传播又带动了歌厅文化的繁荣,本土的曲艺演员火爆到不可思议。当时一些观众看电视觉得不过瘾,纷纷跑到歌舞厅里看大兵的表演。
在1996年的黄金年,何晶晶说:“我记得我最鼎盛的时候一天要从华天跑到通程、龙马、罗曼、琴岛、蝴蝶、航空推都推不掉,一天跑7场。”
而琴岛则是大兵的主阵地,他后来上春晚的节目,都是在琴岛里,反复琢磨出来的。
经历了辉煌的十年之后,歌厅文化走向了没落。2011年时,老牌歌厅“港岛”因为欠薪而停业整顿时,长沙的歌舞厅减少到只有琴岛、红太阳田汉大剧院、欧阳胖胖3家。
后来的歌舞厅里开始上演一些“百老汇”、“红磨坊”的外国剧目。KTV、网吧、电影院包括电视在内,都在分流客源。最重要的是,本土笑星青黄不接,现在再看,常露面的还是老一票的笑星。
大兵说:“歌舞厅的萎缩,使它由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歌厅的门槛就高了,节目多余了,不像当年长沙200多家歌厅的时候,你只要会你都有钱赚,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实际上是没有地方去实践。要知道相声演员要成为一个好演员,没有别的诀窍,只有一场一场的演。把演出的次数演到了,他自然就成了。”
大兵说:“7年前,正是湖南相声最低迷的时候,大家能想起的人只剩下我、赵卫国、周卫星这3个人了,再就想不起来了,这其实对于一个事业是一个挺可怕的事情。我不怕观众骂我,不怕观众损我,就怕观众不议论我。这是最可怕的,对于一个演员来说,那么你这个事业就有可能萎缩。”
在这样的情境下,大兵筹谋建立起“笑工场”!培养新一代的相声演员,延续和再发扬本土曲艺文化,这正是大兵设立“笑工场”的初衷。
笑工场常驻在位于坡子街的湘江剧院,每周一的晚上都在那里演出。一张门票只要20块钱,碰到大兵和赵卫国上台表演的日子,也才卖50块钱,很实惠。但更多的时候,大兵更喜欢在一旁观看大家的演出。
我们年代音乐台到笑工场采访时是晚上7点,湘江剧场的后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富丽堂皇,一条幽深的休息区,坐了些师傅们,正在准备着。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许多青年演员,穿着长袍显得神采奕奕的模样。
7年前创立之初,笑工场连一台节目也凑不齐,在一些时日的努力后,现在已经可以演两台、三台了。经常卖断票,火爆的时候也常常是一票难求,颇有九十年代的盛况。
为了能让“笑工场”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大兵他们对运作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创新。
“笑工场”的营销总监陈小锋,把“笑工场”进行一些新式运营,比如在微信上售票,把原本自娱自乐的《哈利油传》做成视频发布,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至于内容方面,大兵也琢磨着把犀利的相声和深刻的戏剧相结合,业内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戏剧是再现,相声是表现。
直到有一天,大兵遇到了他在省博物馆的师兄,师兄跟他讲了四羊方尊的故事,它的发掘过程充满了离奇和戏剧冲突。大兵被曲折的过程震撼到了,一开始想把它写成相声,后来发现一集写不下,于是想把它写成系列相声。大兵说:“写到最后,写成了一个四不像。”
有了本子,有了场地,有了演员,大兵又费劲周折地筹到了70万。等把它排出来,大兵惊讶地发现,观众竟然非常喜欢。
如今,大兵和他的笑工场已经实现了他们最朴素的愿望,逗乐观众。希望未来,笑工场能带给更多的长沙人快乐。
鸣谢:
尤加摄影
(部分照片由尤加摄影拍摄)
往期《凡人歌》
回复关键词获取
李韧 | 张滴洋 | 薛振华 | 何鹏 | 小呆 | 阿宝丁 | 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