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流感,让多少中国中产家庭不堪一击?这就是很多华人口中比加拿大更好的医疗?

2018-02-13 这就是加拿大 这就是加拿大




前言

这两天有一篇很长的微信公号文章让国内的人感到悲痛和忧虑——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文章逐日记录了作者的岳父从流感到肺炎、从门诊到ICU,仅仅29天便与家人阴阳两隔的过程。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只看文章开头

估计很多人都会诧异:

“流感竟然会致命?!”

但看完文章你就会发现

流感并不是很多人挂着嘴边的

“不就是个小感冒”


从流感到去世,只29天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中,作者写了自己岳父从患上流感到死亡的整个历程。


12月27日,因在东北老家习惯了在有暖气的屋里脱掉上衣,老人在开窗通风时,坚持不穿上衣,吹了半小时冷风。


12月28日,开始感冒流涕。


12月29日,开始发烧,并开始就医、吃药、输液。


1月3日,拍X光片显示肺部有小部分感染,验血白血球低,心电图基本正常。


1月4日,做CT,化验结果肺部大面积感染。对比36小时前的X光片,病毒扩散迅猛。没有感染甲流或者乙流。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强病毒。


1月5日,住院,吸氧配合治疗。


1月8日,住进ICU。


1月11日,拍片结果不好,医生决定插管。且依然没有查出老人被什么病菌感染。


1月12日,开始上人工肺进行治疗。


1月22日,再次做CT,医生会诊认为医学上没有继续治疗必要:肺部全部被细菌和病毒感染,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蛋白,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1月24日,老人离世。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作者一家辗转换了好几个医院

但还是无力回天…

作者在文中对用到的药物、

医疗仪器等都有介绍,

对一些大家可能会有的疑惑也进行了解释


“只是普通的感冒,怎么我就进了ICU抢救”


除了今天这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中的当事人岳父,在今年一月份,也就是上个月,一名女大学生也曾因为“普通小感冒”变得奄奄一息


小文是杭州一所大学的学生。1月初临近期末考试,为了备考,小文连续好几天熬夜复习刷题,整个人每天都比较疲惫,再加上本来就是流感肆虐的季节,平日身体很健康的小文开始出现发烧的症状,全身都酸痛乏力,更加提不起精神。



“多喝热水多休息就能好”,小文一直把这次的发烧头疼当成普通的“小感冒”,睡一觉就好了,于是她就在宿舍里躺了两天。


可是,感冒非但没有任何起色,反倒越来越严重,连续好几天咳嗽,体温一度飙到40度,接连三天不退。这可吓坏了小文,她只好来到医院检查。


由于高热不退,CT检查提示肺部有小片状炎症表现,这意味着肺部有明显感染,接诊的医生立刻安排她住院治疗。可是没想到,入院不到半天,小文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随即转入了ICU治疗



这时候,小文才知道,自己感染上的是一种名叫MRSA的“超级细菌”, 这种细菌引起的肺炎,以流感症状为主,进而会破坏肺结构 ,最终会导致重度肺炎,呼吸衰竭....


小文整整在ICU抢救了21天,才脱离生命危险。当时的她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普通的感冒发烧,怎么会让她进了ICU抢救?”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从流感到离世只过去29天的岳父,可能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怎么如此小的流感,就这么夺走了自己的命,甚至连和自己的小外甥女好好道个别,给她剥开一颗巧克力的机会都没有了”。


患流感当事人本身并不重视,以为这只是普通睡一觉就能好的小病,便肆无忌惮的熬夜、大冷天开窗、寒夜里不盖被子、患病后不戴口罩、顶着冷风步行往返…



他们不知道的是,病毒性肺炎致死率其实并不高,但病毒性肺炎会引起很多并发症,最终死因归于其他病症。



流感并不是小病,而今年的流感更是可怕,不仅袭击了中国各大城市,美国英国,甚至澳洲国家都没能幸免,各大医院人满为患,昨天还和自己嬉皮笑脸侃大山的朋友,今天就裹紧被子虚弱地躺在床上嗓子痛得说不出话,还有很多无辜的生命因为这场流感永远地逝去了


医疗费用清单


一个看似并不严重的流感,居然在不到三十天的时间内要了一位老人的命。这种情况在很多人眼中属于罕见。除了来势汹汹的流感之外,29天内不断的求医问诊、转院和高昂的医疗费用也让一般人感到无所适从。作者原文中提到不少可能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医疗费用:


  • 1月8日,老人转入医院ICU,ICU的费用大概是每日8000-20000元。


  • 1月12日,老人开始使用了人工肺。人工肺的费用是:“开机费6万,随后每天2万起。家里所有的理财、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40天之后,“老家房子短期卖不掉,卖掉也就撑个十几天。如果在ICU要呆很长时间,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


除了费用之外,作者文中表现了不少对关系不够的懊恼:“这要是让我们转院,去哪里找关系呢?”“夫人经常让我找人打通关系,详细问问情况,但找不到对的路子。最后作者居然得出的结论是:不当官,钱有毛用。”


该文作者在北京有车有房,家里流动资金足够支撑老人使用人工肺30到40天。可以说,单论个人财富他远超国内大部分家庭。甚至在北京本地的中产阶级之中,应该也算作“混得不差”的一类人。结果,面对突如其来的病痛,面对国内的医疗费用,依旧无可奈何,只能羡慕“有当官的关系”。


这位作者的遭遇,之所以引发所有人的焦虑,更多的是因为我们都知道面对这样的医疗现实,大多数所谓的中产阶级,完全是不堪一击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位作者的经历,尤其是他的感慨,其实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如果换一个国家,哪怕是GDP总值比中国差出很远的加拿大,虽然作者的亲人也不一定能救得回来,但是作者的感受应该会很不一样。



如果在加拿大


先说一下流感在北美也是非常常见的病,每年也会因此死人。不过加拿大政府每年进入冬季都会到处提醒所有人进行免费接种疫苗,尽全力将发病率降到最低,这一点身在加拿大的小这这是深有体会的。你可以深刻的感觉到人民被关怀的感受。


首先是医疗费用问题。加拿大和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实行的是全民医保政策,严格的说,应该是除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都是全民医保政策。


在加拿大,看病是不收钱的,处方药要自己买,不过只要住院,所有费用都是走的医保。也不存在先付费再报销的问题,病人只要出示一下自己的医疗卡就可以了。


在国内某省会城市,就算有国内的医保,一般顺产报销金额为3600元,剖腹产报销金额为6700元。这个价位是固定不变的,但真正需要的时候也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产妇进医院的时候,医院都会让家属缴纳大额住院押金,报销金额不够的时候就可以从押金里面扣除。这还是有国内医保傍身的情况,没有医保自己出钱更多。没办法,就算人家医生愿意免费给你诊治疗,医院也不可能贴钱自己为你买药。


但是加拿大人生孩子的时候就不会担心这种问题,人家不存在生孩子报销3600还是6700的忧虑,反正这个钱最终都是医院和政府之间的事情。生孩子不要钱,孩子生了之后在医院时候的奶粉尿不湿这些必需品医院也都会免费赠送。


曾有在加拿大经历过生孩子的华人说:去了医院的水房,结果发现更像一个小仓库,各种瓶装水、液态奶、奶粉、奶瓶、纸尿裤整整齐齐的供医院里面有需要的人按需领取。




另外,加拿大医院是免费供应三餐的,护士会帮助不能动的病人擦洗,护工的钱也免了,医院还会有专门陪病人聊天的志愿者。


即使对于没有身份的外国人,没钱只能等死也是不存在的情况。加拿大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可能先收什么押金,而是先治病救人,然后再说费用的事情。如果有医生因为病人没钱而拒绝诊治,那等待这个医生的一定是失业和上法庭。


不管加拿大医疗费用如何定价,这些钱都是医院和各省政府财政厅之间的事情,病人不用准备钱也不用出钱。加拿大人的医疗保险平时也不会向普通人收取一分钱。如果病了,去医院就诊就行了,不用担心报销比例也不用担心卖房救人。


所以,护士告诉你没钱药拿不出来,病人家属一边哭一边到处借钱的情况,真的是中国特色,正常的加拿大人是无法理解中国国内什么轻松筹上面那么多生病求救的故事……


至于那位作者在文中感慨的没关系太难看病,在加拿大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谁敢这么干,那是违法啊,不上法庭也会被骂死。


如果按绝对价格算,不走医保的话,加拿大的医疗服务是相当昂贵的,毕竟这里人工成本很高(其实在一些大病上,和大陆也没有那么大差别,如果考虑到加拿大的收入水平,可能大陆还会还贵一些)。但加拿大主流社会的思想,是认为教育和医疗都是人权,属于每个人都有的权利,而不是一门生意。


也就是说,让每个人身体健康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富人、穷人、大官、平民在加拿大医疗系统面前都是平等,一般情况医生只根据病情判断优先权,而不是根据病人的身份或财富去决定。有钱没钱,有权没权都应该获得合理的医疗服务。


加拿大这种全民医保是真正的全民,不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也不存在城里人和农民的区别,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就算是一个流浪汉,也能得到一样的医疗待遇。


如果换成中国的说法,别说是一个农民,就是一个要饭的,进了医院,和公务员的待遇也是一样的,是不是很难想象呢?而且,加拿大的医生如果自己治不了,会替病人去找专家,安排好各种转院,完全不用病人操心。说起来也是,病人不是专家,怎么能指望病人去判断谁合适来看自己的病?



当然,没有不存在问题的体制,加拿大的医疗价体系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直也在调整,但是很多同胞对加拿大医疗体系的批评却完全基于误解,完全弄错了事实。


比如经常有人说,去了加拿大医院,却陷入无尽的等待。其实加拿大是根据病情来判断优先级,这就是平等医疗原则——重病急诊优先诊断治疗,跟你出了多少钱和身份没有关系。


另外加拿大除了家庭医生,还可以去看医院急诊,可以去诊所挂号,根据华人的亲历,在诊所挂号看病的话,像最近的流感,等一两个小时是可以看上的,这个时间恐怕比很多中国大城市的医院等待时间还短,更不要说北京了


在加拿大看病和中国看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些常识过来之前要先搞明白!


网上流传的一些故事,说某留学生某华侨肚子不舒服,排到一个月后检查,痛得受不了,只好回国查,一查就是癌症。首先,故事听起来非常可笑,因为加拿大人肚子痛得受不了绝对不会在家等着,直接去医院急诊了,其次,真有这种情况,也是因为误诊,误诊在任何一个医疗体系里都无法避免。再次,中国和北美的癌症存活率是有数据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国人专门跑到北美来治病


加拿大医疗不是完美,至少穷人看得起病


抱怨加拿大的医疗体制效率低下,深情的怀念国内的医院,已经成了华人说到加拿大时的必备话题。如果是那些没有出去的人道听途说也罢了,很多身在加拿大的华人也这么抱怨,我就觉得不太好理解。


公立医院是政府从纳税人那里要钱搞的公共建设,目的是努力保障多数国民的健康,首先必须公平,然后才是效率,你有钱,想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花钱买保险去看私人医疗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求比别人享受更多的医疗资源?


加拿大医疗系统不能说没有问题,但是至少做到了公平,至少不会让穷人看不起病,在加拿大也看不到像中国一样大批的国民因病返贫,病无所依。


大陆的普通民众,想来都对医院催交费用的效率有体会,手术室里的病人如果在医院账户上的钱用完了,真的就连药都没有,而蹲在路边愁苦的病人家属也快成了医院标配,很多人骂医院医生,其实诡异的体制才是根本问题所在。


很多华人因为有点关系有点小钱,回国可以享受到比一般民众稍微好点的医疗服务,就存在感爆棚,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样猛夸国内的医院(这种人一般是坚决不回国定居的)。不知道加拿大的医疗是大善小恶,而中国的医疗体制根本就是大恶小善。


以下的文章来自加拿大华人亲历,读者可以自己体会什么是效率。


之前看过很多文章,都是控诉北美的急诊有多慢,等个五六七八小时是常态。的确,对于感冒发烧、抽筋儿打嗝这种不会马上要人命的疾病,医院的急诊是非常慢的,另外一些情况,医院处理病情却又是非常快的……

等8个小时见医生并不奇怪


加拿大这边医院的护士会有一份疾病的紧急程度等级表,根据对病人的初步询问和观察,来判断你属于哪个等级。医生会从最紧急的病人看起,而不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


我一个朋友被毒虫咬了一下,半条胳膊又红又肿,还感觉有点麻,自己吓得不轻,以为中毒了,跑去看急诊,结果等了4个小时。


我父亲在加拿大期间,颈椎病发作,头晕目眩,去急诊就医,护士让吃了一片缓解头晕的药,然后在等候区坐了8个小时,才见到医生。


如果只是经历这两件事,我一定也觉得这里的急诊太慢了。但是,母亲住院的经历,让我彻底扭转了对加拿大医疗体系的看法。


每位急诊病人都专配护士照顾


在加拿大期间,母亲因为心脏不舒服,晚上九点钟去看急诊。负责登记的护士询问了病情后,立刻给母亲带上手环,领到了急诊室里面。躺在病床上,安上心跳监护仪、吸氧、抽血化验,护士推着移动的心电图机器和X光机来做检查,全部过程不到半个小时。病人不需要动一步,所有的检查都是护士围着病人转。


检查结果出来后,值班的急诊医生就来和你“聊天”了。先说说他对病情的初步判断,然后告诉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医生要求我母亲当晚就留在急诊室观察,说第二天一早会有心脏专科医生再来会诊。


这里的急诊室是一个很大的敞开式空间,护士岛和医生办公室在中间,周围是一圈病床,每个病床之间都有移门或帘子相隔,以保证病人的隐私。这样的布局让每个病床到护士站的距离都非常短,病人的监护仪有任何异常,护士抬头就能看见。


晚上的急诊室一般只有一两位医生值班,他们要先处理送到急诊室里面的病人,在有空的时候才能再去接诊在急诊室外面等候的病人。所以,非紧急的病人在急诊室外往往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见到医生。


每位急诊病人都对应有一位专门的护士,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


这里的护士不仅负责病人打针吃药,还经常来询问饿不饿、冷不冷,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不忙的时候还能和病人聊两句家常。即使是急诊室,也没有国内医院里常有的消毒水的味道,反而是一旁的小厨房里常常飘来咖啡和烤面包的香味(这些对病人都是免费的)。



抢救、转院一个小时完成


在第二天母亲就要转去心脏专科病房的时候,急诊室里来了一位特别严重的急救病人,是位大约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说特别严重,是因为病人一送来,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围了过去,各种监护仪和检查仪器立即到位,还看到一位医生在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周围站着五六位穿着不同颜色医生服的医生,应该是从不同科室赶来的。


一位老爷爷,应该是老太太的老伴儿,也同时进入急诊室,坐在不远的地方看着。能看出来他很焦虑,旁边有一位大概是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在安慰他,并和他聊天以转移注意力。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急救结束了,老太太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围在病床边的十几名医生和护士才陆续散开。老爷爷慢慢走到病床边和老太太说话。然后,老太太就被移到了手推车上,准备转去位于另一个城市的全省最大的医院。


从老太太进入急救室,到被救护车送走转院,整个过程大约一个小时,不能不说这里的急救系统是多么的高效。


我的母亲在从急诊室转到专科病房后,也依旧享受着医生护士耐心周到的医疗服务。病房的设施和医疗设备基本上相当于国内高端私利医院+重症监护室。如果不是语言沟通有些障碍,真有住在里面不想出来的赶脚。


当然,加拿大的住院和医疗费用也是很高的,本国公民和移民可以有免费医保,探亲的父母和游客就必须提前购买紧急医疗保险,否则一天几千加元的住院费,真的可能让人破产哦。


在这里,我们只能祝福故事中的老华侨小留学生回国一切平安了。有些从来没有到过加拿大的华人很喜欢传播这种故事,也祝他们的自豪感能在这种故事中得到充分的满足。


还有一些华人,每天都喜欢说,绝对的公平就会如何如何,不知道他们怎么理解公平的?按病情轻重确认优先级别来看病为什么不可以?或许他们都是有钱有权的人吧……说真的,如果是有钱有权的人,那还是在祖国大陆过得更爽一些,何必跑到加拿大呢?


那篇文章的作者还感慨说,经过这么一次经历,他绝对不会让孩子做医生……治病救人的医生居然成了家长们绝对不会让孩子干的职业,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加拿大的医生倒是待遇高,社会地位也高,很缺人,有志于当医生的同胞,可以考虑到加拿大学医……


加拿大维持这种可以让每个人都平等享受的医疗体系,每年的医疗支出需要占全国GDP总值的10%左右。中国2016年卫生事业总支出占全国GDP的6.2%,但这6.2%之中个人支出和社会支出占了七成,政府支出只有3成,何况这3成政府支出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轮不到你我这种普通人享受。按照这个比例推算,中国和加拿大之间对于医疗支出的差距是6万多亿人民币。


 想要 快速移民 吗?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文末留言,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为您进行免费评估,寻找最适合您的正确移民方式!



点击查看以下几篇“热门”文章

*我只想说:阿尔伯塔的卡尔加里是冬季最美丽的地方!没有之一!

*【惊艳】加拿大第一条自驾到北极的高速路今天正式通行!沿路风景美到让你无法呼吸!

*为什么一定要来加拿大?看完你就懂了

没事千万不要去加拿大!

【深度解析】一个“加拿大人”可以享受哪些福利?这算是“共产主义”吗?

关于加拿大免费医疗最详实的介绍

加拿大驾照考试干货,快快收藏!


eFROM昌是是 FROMFRFROM综本合 C本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网综合,欢迎分享朋友圈

关注这就是加拿大及时掌握靠谱的海内外价值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