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张照片引发的深思!这是春运吗?错,这是医院!

移君说 这就是加拿大 2018-08-03


昨天有一组图片让我看得目瞪口呆


您以为这是春运吗?错了,这是春节过后的医院!看到这么壮观的图片如果是春运、或者是人财市场,我的心情应该是兴奋的,当我看清是医院里排队挂号、交钱的阵容我就兴奋不起来了,人类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这是医生上传的医院门诊照

如果不是照片上“急诊中心”两个字

生活君真以为这是春运火车站。




各医院门诊和住院人次全面激增

全国范围内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无一例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 月 3 日,春节假期结束后第一天

预约住院的患者来办理住院手续

登记 985 人

创医院单日历史新高


西京医院


门诊大厅直接变成这样

好在还能看出队伍形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挂号大厅堪比火车站售票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这是“万年春运站”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截止下午 4 点

门诊总量 2927 人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不论大厅还是走廊

都几乎满了



北京佑安医院


以传染、感染病为特色的这家医院

手麻科常规加急诊总共开展各类手术 26 台

直到昨晚 23 点

4 个手术间依然灯火通明



这种爆满状态

不单限于一二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医院同样爆满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绵阳市中心医院


就连专科医院也不能幸免


你相信这是只看眼病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么






对于以上情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表示不服气


他们非但节后爆满

连春节假期也是患者不断


这种现象能让国人高兴吗?这是让人恐惧的图片,专家医生的技术越来越高!医院里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完善!西药的品名越来越多!为什么病人反增而没有减少?看到此文的人把文章分享出去让国人思考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寻常的现象……

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生活质量应该是越来越好了,为什么却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呢?不用说,大家都会说因为中国人多,但事实上在计划生育的领导下,中国人的生育能力已不是全球第一了。这又是另一个话题。


不过今天我想说的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多造成的,因为文中也提到了,医院多了,医生多了,水平高了,应该效率高,人少才对。

那么你怎么看?



如果在加拿大


先说一下流感在北美也是非常常见的病,每年也会因此死人。不过加拿大政府每年进入冬季都会到处提醒所有人进行免费接种疫苗,尽全力将发病率降到最低,这一点身在加拿大的小这这是深有体会的。你可以深刻的感觉到人民被关怀的感受。


首先是医疗费用问题。加拿大和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实行的是全民医保政策,严格的说,应该是除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都是全民医保政策。


在加拿大,看病是不收钱的,处方药要自己买,不过只要住院,所有费用都是走的医保。也不存在先付费再报销的问题,病人只要出示一下自己的医疗卡就可以了。


在国内某省会城市,就算有国内的医保,一般顺产报销金额为3600元,剖腹产报销金额为6700元。这个价位是固定不变的,但真正需要的时候也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产妇进医院的时候,医院都会让家属缴纳大额住院押金,报销金额不够的时候就可以从押金里面扣除。这还是有国内医保傍身的情况,没有医保自己出钱更多。没办法,就算人家医生愿意免费给你诊治疗,医院也不可能贴钱自己为你买药。


但是加拿大人生孩子的时候就不会担心这种问题,人家不存在生孩子报销3600还是6700的忧虑,反正这个钱最终都是医院和政府之间的事情。生孩子不要钱,孩子生了之后在医院时候的奶粉尿不湿这些必需品医院也都会免费赠送。


曾有在加拿大经历过生孩子的华人说:去了医院的水房,结果发现更像一个小仓库,各种瓶装水、液态奶、奶粉、奶瓶、纸尿裤整整齐齐的供医院里面有需要的人按需领取。




另外,加拿大医院是免费供应三餐的,护士会帮助不能动的病人擦洗,护工的钱也免了,医院还会有专门陪病人聊天的志愿者。


即使对于没有身份的外国人,没钱只能等死也是不存在的情况。加拿大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可能先收什么押金,而是先治病救人,然后再说费用的事情。如果有医生因为病人没钱而拒绝诊治,那等待这个医生的一定是失业和上法庭。


不管加拿大医疗费用如何定价,这些钱都是医院和各省政府财政厅之间的事情,病人不用准备钱也不用出钱。加拿大人的医疗保险平时也不会向普通人收取一分钱。如果病了,去医院就诊就行了,不用担心报销比例也不用担心卖房救人。


所以,护士告诉你没钱药拿不出来,病人家属一边哭一边到处借钱的情况,真的是中国特色,正常的加拿大人是无法理解中国国内什么轻松筹上面那么多生病求救的故事……


至于那位作者在文中感慨的没关系太难看病,在加拿大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谁敢这么干,那是违法啊,不上法庭也会被骂死。


如果按绝对价格算,不走医保的话,加拿大的医疗服务是相当昂贵的,毕竟这里人工成本很高(其实在一些大病上,和大陆也没有那么大差别,如果考虑到加拿大的收入水平,可能大陆还会还贵一些)。但加拿大主流社会的思想,是认为教育和医疗都是人权,属于每个人都有的权利,而不是一门生意。


也就是说,让每个人身体健康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富人、穷人、大官、平民在加拿大医疗系统面前都是平等,一般情况医生只根据病情判断优先权,而不是根据病人的身份或财富去决定。有钱没钱,有权没权都应该获得合理的医疗服务。


加拿大这种全民医保是真正的全民,不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也不存在城里人和农民的区别,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就算是一个流浪汉,也能得到一样的医疗待遇。


如果换成中国的说法,别说是一个农民,就是一个要饭的,进了医院,和公务员的待遇也是一样的,是不是很难想象呢?而且,加拿大的医生如果自己治不了,会替病人去找专家,安排好各种转院,完全不用病人操心。说起来也是,病人不是专家,怎么能指望病人去判断谁合适来看自己的病?



当然,没有不存在问题的体制,加拿大的医疗价体系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直也在调整,但是很多同胞对加拿大医疗体系的批评却完全基于误解,完全弄错了事实。


比如经常有人说,去了加拿大医院,却陷入无尽的等待。其实加拿大是根据病情来判断优先级,这就是平等医疗原则——重病急诊优先诊断治疗,跟你出了多少钱和身份没有关系。


另外加拿大除了家庭医生,还可以去看医院急诊,可以去诊所挂号,根据华人的亲历,在诊所挂号看病的话,像最近的流感,等一两个小时是可以看上的,这个时间恐怕比很多中国大城市的医院等待时间还短,更不要说北京了


在加拿大看病和中国看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些常识过来之前要先搞明白!


网上流传的一些故事,说某留学生某华侨肚子不舒服,排到一个月后检查,痛得受不了,只好回国查,一查就是癌症。首先,故事听起来非常可笑,因为加拿大人肚子痛得受不了绝对不会在家等着,直接去医院急诊了,其次,真有这种情况,也是因为误诊,误诊在任何一个医疗体系里都无法避免。再次,中国和北美的癌症存活率是有数据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国人专门跑到北美来治病


加拿大医疗不是完美,至少穷人看得起病


抱怨加拿大的医疗体制效率低下,深情的怀念国内的医院,已经成了华人说到加拿大时的必备话题。如果是那些没有出去的人道听途说也罢了,很多身在加拿大的华人也这么抱怨,我就觉得不太好理解。


公立医院是政府从纳税人那里要钱搞的公共建设,目的是努力保障多数国民的健康,首先必须公平,然后才是效率,你有钱,想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花钱买保险去看私人医疗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求比别人享受更多的医疗资源?


加拿大医疗系统不能说没有问题,但是至少做到了公平,至少不会让穷人看不起病,在加拿大也看不到像中国一样大批的国民因病返贫,病无所依。


大陆的普通民众,想来都对医院催交费用的效率有体会,手术室里的病人如果在医院账户上的钱用完了,真的就连药都没有,而蹲在路边愁苦的病人家属也快成了医院标配,很多人骂医院医生,其实诡异的体制才是根本问题所在。


很多华人因为有点关系有点小钱,回国可以享受到比一般民众稍微好点的医疗服务,就存在感爆棚,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样猛夸国内的医院(这种人一般是坚决不回国定居的)。不知道加拿大的医疗是大善小恶,而中国的医疗体制根本就是大恶小善。


以下的文章来自加拿大华人亲历,读者可以自己体会什么是效率。


之前看过很多文章,都是控诉北美的急诊有多慢,等个五六七八小时是常态。的确,对于感冒发烧、抽筋儿打嗝这种不会马上要人命的疾病,医院的急诊是非常慢的,另外一些情况,医院处理病情却又是非常快的……

等8个小时见医生并不奇怪


加拿大这边医院的护士会有一份疾病的紧急程度等级表,根据对病人的初步询问和观察,来判断你属于哪个等级。医生会从最紧急的病人看起,而不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


我一个朋友被毒虫咬了一下,半条胳膊又红又肿,还感觉有点麻,自己吓得不轻,以为中毒了,跑去看急诊,结果等了4个小时。


我父亲在加拿大期间,颈椎病发作,头晕目眩,去急诊就医,护士让吃了一片缓解头晕的药,然后在等候区坐了8个小时,才见到医生。


如果只是经历这两件事,我一定也觉得这里的急诊太慢了。但是,母亲住院的经历,让我彻底扭转了对加拿大医疗体系的看法。


每位急诊病人都专配护士照顾


在加拿大期间,母亲因为心脏不舒服,晚上九点钟去看急诊。负责登记的护士询问了病情后,立刻给母亲带上手环,领到了急诊室里面。躺在病床上,安上心跳监护仪、吸氧、抽血化验,护士推着移动的心电图机器和X光机来做检查,全部过程不到半个小时。病人不需要动一步,所有的检查都是护士围着病人转。


检查结果出来后,值班的急诊医生就来和你“聊天”了。先说说他对病情的初步判断,然后告诉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医生要求我母亲当晚就留在急诊室观察,说第二天一早会有心脏专科医生再来会诊。


这里的急诊室是一个很大的敞开式空间,护士岛和医生办公室在中间,周围是一圈病床,每个病床之间都有移门或帘子相隔,以保证病人的隐私。这样的布局让每个病床到护士站的距离都非常短,病人的监护仪有任何异常,护士抬头就能看见。


晚上的急诊室一般只有一两位医生值班,他们要先处理送到急诊室里面的病人,在有空的时候才能再去接诊在急诊室外面等候的病人。所以,非紧急的病人在急诊室外往往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见到医生。


每位急诊病人都对应有一位专门的护士,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她。


这里的护士不仅负责病人打针吃药,还经常来询问饿不饿、冷不冷,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不忙的时候还能和病人聊两句家常。即使是急诊室,也没有国内医院里常有的消毒水的味道,反而是一旁的小厨房里常常飘来咖啡和烤面包的香味(这些对病人都是免费的)。



抢救、转院一个小时完成


在第二天母亲就要转去心脏专科病房的时候,急诊室里来了一位特别严重的急救病人,是位大约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说特别严重,是因为病人一送来,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围了过去,各种监护仪和检查仪器立即到位,还看到一位医生在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周围站着五六位穿着不同颜色医生服的医生,应该是从不同科室赶来的。


一位老爷爷,应该是老太太的老伴儿,也同时进入急诊室,坐在不远的地方看着。能看出来他很焦虑,旁边有一位大概是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在安慰他,并和他聊天以转移注意力。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急救结束了,老太太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围在病床边的十几名医生和护士才陆续散开。老爷爷慢慢走到病床边和老太太说话。然后,老太太就被移到了手推车上,准备转去位于另一个城市的全省最大的医院。


从老太太进入急救室,到被救护车送走转院,整个过程大约一个小时,不能不说这里的急救系统是多么的高效。


我的母亲在从急诊室转到专科病房后,也依旧享受着医生护士耐心周到的医疗服务。病房的设施和医疗设备基本上相当于国内高端私利医院+重症监护室。如果不是语言沟通有些障碍,真有住在里面不想出来的赶脚。


当然,加拿大的住院和医疗费用也是很高的,本国公民和移民可以有免费医保,探亲的父母和游客就必须提前购买紧急医疗保险,否则一天几千加元的住院费,真的可能让人破产哦。


在这里,我们只能祝福故事中的老华侨小留学生回国一切平安了。有些从来没有到过加拿大的华人很喜欢传播这种故事,也祝他们的自豪感能在这种故事中得到充分的满足。


还有一些华人,每天都喜欢说,绝对的公平就会如何如何,不知道他们怎么理解公平的?按病情轻重确认优先级别来看病为什么不可以?或许他们都是有钱有权的人吧……说真的,如果是有钱有权的人,那还是在祖国大陆过得更爽一些,何必跑到加拿大呢?


那篇文章的作者还感慨说,经过这么一次经历,他绝对不会让孩子做医生……治病救人的医生居然成了家长们绝对不会让孩子干的职业,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加拿大的医生倒是待遇高,社会地位也高,很缺人,有志于当医生的同胞,可以考虑到加拿大学医……


加拿大维持这种可以让每个人都平等享受的医疗体系,每年的医疗支出需要占全国GDP总值的10%左右。中国2016年卫生事业总支出占全国GDP的6.2%,但这6.2%之中个人支出和社会支出占了七成,政府支出只有3成,何况这3成政府支出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轮不到你我这种普通人享受。按照这个比例推算,中国和加拿大之间对于医疗支出的差距是6万多亿人民币。


阿尔伯塔省欢迎您

欢迎打算移居阿省的移民、留学生朋友进入

我们的新移民留学生交流群

(尚未办理移民的国内朋友暂且止步,

或后台留言办理移民业务)

添加小编个人微信(ID:whitesnow21678)

必须注明原因方可通过好友,通过人工验证身份后,即可加入我们的交流群哦~

想要 快速移民 吗?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文末留言,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为您进行免费评估,寻找最适合您的正确移民方式!另,专业办理各类签证及续签!




点击查看以下几篇“热门”文章

*我只想说:阿尔伯塔的卡尔加里是冬季最美丽的地方!没有之一!

*【惊艳】加拿大第一条自驾到北极的高速路今天正式通行!沿路风景美到让你无法呼吸!

*为什么一定要来加拿大?看完你就懂了

没事千万不要去加拿大!

【深度解析】一个“加拿大人”可以享受哪些福利?这算是“共产主义”吗?

关于加拿大免费医疗最详实的介绍

加拿大驾照考试干货,快快收藏!


本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分享朋友圈,

关注这就是加拿大及时掌握靠谱的海内外价值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