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触光柔软》前言、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

2017-06-14 作者:释慧净 净土宗大爱之声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本期读诵音频

《触光柔软》(一)

前 言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共有十条,前六条为《净土宗教章》之宗风俗谛,后四条本是慧净上人为出家众所加,但大家普遍觉得适用,自然不加区别地流行了,各地莲友很多也都会背诵。


念佛是我们的真生命,这十条可作为我们日常行为的镜子。它从阿弥陀佛的慈悲展开,融合了世出世善的精神,贴近当今众生的根机,对规范我们的行为、端正我们的心念、陶铸我们的性情、提升我们的心境、改善我们的命运很重要,很受用。比如读到:“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就会想:“我对他人有恩慈体贴吗?自己有谦卑柔和吗?”这样一想,刚强粗暴的心念便会立即驯服柔软一分。经常对照这面慈悲的法镜,不仅映现出我们的美丑,还有变丑为美的神奇功效。


凡夫的心念,不免刚强;人众的团体,总有不和。


即使是念佛人、念佛的团体,也难避免。但念佛人被赞为人中“芬陀利花”“妙上好人”,念佛的团体喻如白莲花之聚会,如果也同于、甚至更逊于世间人、世间团体,个人的心念不让人觉得慈悲柔软,团体的气氛不让人感到亲切祥和,那就需要以此对照,做深切的反省。如果一个念佛的团体,其成员都能自觉地以此十条规范自我,自然就能显现一种由法而生、与法相应的精神气质,而具有无形的感化力量,如时雨润物一般推展法门,广利众生。所以这十条对于我们团体的道风建设、弘法利生的大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更广泛地说,除个别文字表达,这十条本身并没有佛教徒非佛教徒、念佛人非念佛人的区别,而普遍适用于各类人群,对于立身处世,自心和平,家庭和乐,团体和顺,社会和谐都有很大的利益。


这些条文都浅显好懂,但落实在个人身上需尽一生之努力,同时需要过来人的示范指导。上人对此有几篇专门的开示,语言平实,充满慈悲与谦敬,让人读来心觉舒服、平坦、开阔、清凉,而自然升起向上的力量。今取相关文章,集为一册,名为《触光柔软》,普赠有缘,愿能常读、常思、常对照,真正落实“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经中说,阿弥陀佛的慈光照到众生的心中,众生的心就柔软了,如阳光化冰为水。心有慈爱,心便柔软,不会冷漠无情,如水润生万物;心若谦下,心便柔软,不会高己慢人,如水常在低洼。感受到弥陀的大爱,心中才有真爱;自觉我身愚劣,自然惭愧低头。


愿所有读到本书的人,都能蒙受阿弥陀佛的慈光照护,都能拥有一颗柔软的心。

释净宗 谨识

2011年8月30日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


慧净法师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七、生活——简单、朴素。

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八、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略解


净宗法师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对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要恭敬地信受顺从。


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大爱,对同在三界轮回的苦恼众生,要恩慈体贴。


体认到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内心保持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谨遵人伦道德,尽到个人职分,约束邪念,常存真诚。奉行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做一个好公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父子、夫妻、长晚辈、上下级,有一定的次序及各自的规范要求,必须遵守。不然,社会人心就会混乱,社会大众就会无法生存。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要认识到自己的愚痴过恶超过别人,没有一点点资格可以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处众常保持静默,不说是非以及闲言碎语。


遇到别人谈说是非,默默走开而不听。


万一是非闲言撞入耳朵,到我为止,不更向第二人转说。


知道别人说我的是非,如同没听到一样,不加计较。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伺求打探别人的过失。


知道别人有过错,不要公开揭举,让他难堪,以至失去改正的勇气,而要善巧地替他回护,让他有自新的机会。其实人都是会有过失的。


不要揭露他人的隐私,揭人隐私,最为损德。


不与人争是非高下,若遇争执,则抱“你对我错,你大我小,你高我低,你尊我卑”之心。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凡事谨慎,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要违背因果的大法则。


即使做不到一切时处慈悲柔善,至少不要把恨意蓄积在心中。恨如毒素,存一刻便毒害自己一刻,存一天便毒害自己一天。恨如利刃,恨最伤心。哪怕心中只有小小的恨意,也要尽快化解,以恢复我心的平和柔善。


不怀虚假之心。


心怀正直,光明磊落,不存不可告人的私心,更不为此曲意逢迎,心行扭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家人亲眷,要和睦相处,互相敬爱。与人相处,崇尚修德,发扬仁爱,礼让为先。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容貌友善和悦,语言温暖体贴,心意诚恳谦下,面含微笑;以慈爱的心,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厚道待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自处在下,敬他为上,克服骄慢心。经常观照自我:心念不清净,行为多过失,觉得羞耻,无脸见人;


这样的心行,必然堕落三恶道。我们仰承阿弥陀佛的慈悲,依然在世为人,而且命终得生净土,实在是无比的大恩大德。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与人交道,要让人安心,不让他有恐惧不安。让人欢喜,不让人苦恼。让人希望不失望。给人利益不损害。


安心、欢喜、希望、利益,人人需要,有时只是一念慈心、一句善软的话就可以做到。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面对一切人事,都要付出真心、爱心。不论做什么,遇到什么,好坏、顺逆,都心存感恩。事不分大小,人不论贵贱,都要认真以待,心怀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


处事掌握根本的原则,知道何事当做不当做,何话当说不当说。同时善于把握尺度,避免过度与不足。


凡事为对方设想。


凡事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为对方做周全的设想。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与人相处,心甘情愿吃些亏,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


这样能增长很大的福报,减少很多烦恼。多一分计较,便多一分烦恼。凡事占尽便宜,不肯吃一点亏,最后必定吃大亏。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学佛大悲心,阿弥陀佛如何包容我,慈悲我,我也尽量去包容人,慈爱人。


七、生活——简单、朴素。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修行人生活要简单、不复杂,朴素、不奢华。


语言要诚恳、不虚华,和蔼、不急暴。


威仪要安详稳重,不躁动轻浮。


八、诿罪掠功,小人事;


自己的罪过一推干净,他人的功劳占为己有。这是小人所为。


掩罪夸功,众人事;


有罪而加以掩饰,少功而加以夸大。这是普通人所为。


让美归功,君子事;


不独享美好的名声,不独占成功的好处,总要让一些给他人。这是君子所为。


分怨共过,盛德事。


众所怨嫌的恶事、恶名,虽与自己无关,却主动承揽一些在自己身上,以减轻他人的压力。这是德行深厚的人所为。


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天地的运行规律,昭示了因果的自然法则,骄傲自满的人必遭亏损流失,谦虚好德的人必获助益充满。


鬼神加祸骄傲自满的人,而拥福谦虚好德的人。人人都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好德的人。


骄傲自满的人,天地、鬼神、众人都厌弃他,他怎么可能运势长久而不遭殃祸呢?谦虚好德的人,天地、鬼神、众人都拥护他,他怎么可能不发达兴起而受多福呢?


十、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一个地位卑微的人,就要发达兴起之先,必定让人感受到他有一种谦德的光彩,如同可以双手捧起来一样。为人谦德,能纳受善教,获得无穷的利益。


团队部分志工

法义摘选:佛永

素材送达:佛牵小熊

读诵:慈云卍佛诚

音频听审:佛淑

后期制作:佛摄

图文编辑:佛心

【往期精彩回顾】(轻点标题 即可跳转)

法义学习的重要性

幸福好简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