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时节雨纷纷,青团清香绕心魂

马家小学 掌上马小 2022-04-27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节气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正如元宵吃汤圆一样,清明节也有标志性的小吃,那便是青团。青团,又名艾团,其做法简单,美味又健康,深受人们喜爱。因此,马家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带领下用制作传统美食“青团”的独特方式迎接清明节的到来。


活动在各位班主任老师的讲解中拉开了序幕,老师们以图片和视频资料为载体,图文并茂地给孩子们讲解了清明节的起源和相关习俗。孩子们个个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目不转睛地看着。



清明起源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当时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艾草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青团的由来和制作流程后,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洗手、清洗莴笋叶。准备工作完成,接下来就是亲身实践啦。孩子们分小组观察了艾叶,然后动手揉面、包青团。大家搓、压、揉、按,各种动作齐上阵,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忙得不亦乐乎,现场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制作青团看似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揉团,和馅儿,捏成形,就能难倒一片小孩子。 为了使这次活动得以顺利展开,老师们还特意邀请了几位热心“高手”来助阵,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和蔼可亲的奶奶们,太给力了!



吃青团典故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老师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青团放在格子上,用大火蒸。等待20分钟左右,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青团就正式出锅啦!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像品味着整个春天,这种幸福的滋味无法用语言表达,而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灿烂微笑正是最真实的写照。


    


文稿|雷思雨     图片|一年级老师     编辑|黎莎     审核|鄢建  吴欢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感谢您的阅读,别忘了转发、点赞和评论。您的每一个支持,都是我们更加努力的动力!谢谢~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