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抗疫,全球首个火眼实验室(气膜版)深圳揭幕!

同济大学 SIIDI 2023-07-05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共同抗疫。面对全球百年来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新冠病毒早期筛查、应急检测能力直接关系到疫情爆发波形是否陡峭、是否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风险。


近年来,不同的流行病在人类社会中蔓延越来越频繁,无疑凸显了各国应对流行病的综合筛查能力、应急检测能力常态化建设的重要性。


救疫如救水火,为了快速解决多个国家没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问题,华大基因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易托邦联合设计了可移动充气式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火眼实验室(气膜版)
今天上午,该充气式生物安全实验室于深圳国家基因库启动揭幕。华大基因CEO尹烨,华大集团党委书记、华大基因常务副总裁杜玉涛,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易托邦创始人、城市规划博士苏运升莅临揭幕仪式现场。
空中俯瞰火眼实验室(气膜版)


由于疫情原因,揭幕仪式采取网络云直播形式,通过多平台并机直播,共有近50万网友见证这一时刻。

火眼实验室(气膜版):“类生命”的生物核酸实验室

火眼实验室是华大基因针对新冠病情试剂筛查检测,以及未来核酸检测而推出的专业生物核酸实验室。而火眼实验室(气膜版)采用气膜结构模块化布局,打包后可以利用客机空运,可快速建造、快速布局,支撑全球各国家的常态化检测能力,帮助各个国家将疫情遏制在早期发展阶段。
三分钟快速了解“火眼”实验室(气膜版)


华大基因CEO尹烨介绍,本次安装的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充分考虑全球生物安全要求和行业规范,共设置五大功能区,包括样本采集区、样本接收区、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区,配备气锁转换、医废出口、卫生间等辅助转换空间,安装Class II生物安全柜、全自动核酸制备仪、QPCR仪、抗体检测设备、基因测序仪、高性能服务器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设备。

实验室通过新风系统和高效过滤系统(HEPA)的创新性设计对每个功能区进出风的空气进行过滤管理,辅助连接区的统一气体消杀确保各个功能空间的相互独立,保障实验室向外排放的洁净度,以符合基因扩增实验室及病毒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相关标准和指南。目前,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实验,运行效果良好。
在揭幕仪式现场,火眼实验室(气膜版)的原型坐落于深圳国家基因库门前,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易托邦创始人、城市规划博士苏运升介绍,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具有会生长、低能耗、更智能、可收纳、易运输、可降解等优点。
未来该实验室可以通过喷筑复合材料,变成混凝土壳体结构,成为永久建筑。如同母体内的鸡蛋胚胎,在诞生的过程中表面逐渐硬化、变成鸡蛋。因此,火眼实验室(气膜版)也被称为“类生命”建筑。
火眼实验室(气膜版)原型位于深圳国家基因库

据悉,火眼实验室的原始创意,来源于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而火眼实验室(气膜版)的设计构思则来自华大基因CEO尹烨和苏运升博士的碰撞。双方将“基因——细胞——人”和“人——建筑——城市生命体”的关系比喻成同构的关系,最终得出“类生命建筑”的概念。下一阶段,该实验室将由苏运升博士牵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师生,集成同济大学相关专业知识,集成创新、加速方案迭代,用设计助力抗疫。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是世界一流设计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学院在2020年设计学科QS全球学科排名中位列全13连续3年位列亚洲第一。学院是CUMULUS全球设计、艺术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成员,DESIS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联盟成员。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院设计学科(Art & Design)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学院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19年学院获批设立设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火眼”模式从中国走向全球

华大基因是全球最早开发出识别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公司之一,产品获得了中国、欧盟、FDA等授权和认证,在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华大基因正在向全球输出核酸检测的一站式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在国内疫情爆发阶段,1月24日,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率队逆行武汉,仅用5天时间就迅速建设起来了“火眼实验室”。集成了多项科技成果的武汉华大“火眼实验室”,日检测核酸样本量高达2万人次,同时具备高通量基因测序和抗体检测能力,可针对新冠疫情提供从筛查确诊、鉴别诊断到免疫学评价的全套解决方案。
武汉建成后,全国多地同步建设、批量精准检测、及时按期交付,有力支撑了十余个省份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已成为各地应急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有力组成部分。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和中国疫情爆发之初的相同问题:检测试剂缺乏和检测能力不足。在保证检测试剂足量供应的同时,援建高通量检测能力的“火眼”实验室成为各国的急切需求。瑞典等国家“复制”了万份检测通量的武汉“火眼”,文莱派专机来中国接收“火眼”全套设备和技术人员。此外,还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火眼”实验室在建或洽谈中。
火眼实验室(气膜版),作为全球抗疫和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硬核科技载体,不但能够在此次抗疫中大显身手,更可在疫情过后助力各地的公共卫生事业,为全球控制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精准诊治感染提供新时代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