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IIDI 讲座回顾 | 第七期彰武论坛X高等讲堂论坛 | 苏运升:“从数字原生到虚实相生”

SIIDI SIIDI 2023-07-05



1

2

3

讲座回顾

从数字原生到虚实相生



Presenter

主讲人

苏运升

Su Yunsheng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设计实践型教授,博导、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协理、大有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主任、城市规划博士,注册规划师,德国达姆施坦大学兼职教授、“火眼实验室” 气膜负压抗疫隔离空间产品体系主创设计师。

擅长跨学科、跨尺度的人工智能城市的策划规划及其城市内部智能空间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在绿色生态可持续智能家居设计、模块化房屋建造及供应链整合方面,拥有多项全球落地案例、专利及转化,并多次面向政府及企业进行相关演讲及培训。全程参与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规划和设计,之前参与了北京通州副中心概念规划,也包括江南六镇在内的众多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之后又参与过安哥拉、赞比亚、俄罗斯近10个国际城市的规划项目。多次受邀在上海及北京市长局长培训班、全球TED、腾讯WE大会,央视《一人一世界》节目等场合主讲未来智能城市创新。担任同济大学创新孵化器以及多家机构及公司的创新导师。


Presentation

演讲内容



以下内容为苏运升教授于2022年11月18日在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主办的第七期彰武论坛X高等讲堂论坛(主题:人工智能与数字创意)上的演讲内容记录。


● 国内元宇宙领域强调“以虚触实”,可以通过元宇宙结合现实世界的设计“虚实相生”,强调设计创新驱动的突破型创新,设计创新与技术的结合是有一个愿景的,元宇宙利于将脑内的想象具象化,来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向。人工智能与数字设计里还有诸多领域尚未突破。例如社区微更新的场景,可以借助元宇宙平台整合各方交互共创的成果。


● 年初我们办了一个元宇宙设计创新大赛,而目前我们又办了一个结合游戏领域的元宇宙设计创新大赛,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内容设计的方式驱动城市空间创新例如TX淮海有很多策展式零售,是当下流行的沉浸式商业模式。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二维图纸加三维模型和渲染图,通过多方利益相关方整合出最终的规划愿景目标并通过规划总图和效果图呈现出来。而这种传统的设计方式在当下已经可以被新技术革新,例如英伟达已经实现了全球多个设计师在线上协同进行即时的设计改动。过去的城市规划基于自然层和文化层,而后来我们开始关注到智能模块层与大数据层。


● 智能模块在线上能够实现不断的迭代创新,通过预测可以得出其时间表,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引爆”。城市空间尺度上,每平方公里的芯片数量也在提高,城市芯片的概念与芯片上的摩尔定律几乎是匹配的。城市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芯片数量的提升是否能够带来能效的降低,并且这个速率是一定的。我们希望制作出一种系统,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来得出何类城市环境适合投放何种技术,与现实世界结合。


● 火眼实验室就是我们开发的智能模块之一,它作为一个充气式的疫情监测模块,投放依据就是城市疫情爆发的地点,城市级别大数据的整合能够实现时间空间的精准投放。另一个例子是由青山周平先生设计的盒子社区,选址关键之一就是城市空间中青年群体聚集的程度,而具体的投放盒子的功能也是可以通过抓取城市空间中大数据与人群画像计算出的。


● 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策略。从传统的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策略——政府主导的低效率方式PEST到社会需求驱动技术解决方案、资本众筹推广的高效率STEP,这种创新逻辑可以推动更多的城市智能模块进入到城市环境。城市的进化从政府开发商推动的土地经济模式,转型到智能技术推动的自主进化模式。


● Q&A

Q:我理解老师您提到的愿景,您在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遇到的技术壁垒或者技术优势是什么呢?

A:这个设想其实从2014年我们就已经提出,但目前仍在概念层面。作为规划师,我们经常会很早提出一个设想、这个设想是先于城市发展5年、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我想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提前推测出一个未来城市发展的愿景,但是我们仍在等待技术的合作。

 

Q:做城市设计的时候,投放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否能够敏锐捕捉?

A:我们会有一个设计创新的孵化器,例如同济大学10号线门口的联合广场是新数据的极佳测试环境,当初的饿了么APP就是在联合广场进行首批测试的,如果这个软件能够在学生们的手机内存在超过半小时就说明它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对于新的商业模式,我们会需要一些类似的环境进行测试。




 

内容整理|丁凯怡
排版|七七
责编|橙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