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媒体时代电影人才培养的新样态

2017-11-14 刘军 刘正达 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


新媒体时代电影人才培养的新样态


刘军 刘正达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对电影全产业链的打通,影视创作技术门槛的消减与大众参与的广泛普及,加上互联网+媒介平台的出现和应用,使电影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数字技术改变了按照传统电影工业环节与产业结构设置的高校电影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使“专业学徒制”的教育模式走到了尽头。


新媒体时代为电影教育带来新美学、新语汇、新方向和新命题,要求专业电影院校继续发挥技能教学体系化、创作教学专业化的优势,而综合性大学则应该主动拥抱新媒体,将人文积淀深厚、多学科交融互补的优势与学术研究的自觉意识转化为影像教学发展的新动力。


新媒体时代要求电影人才培养教学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要求专业电影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相向前行与高度合作。


关键字:新媒体时代 网络 电影教育 电影教育联盟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革新带来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剧变,它也引发了电影人才培养的“巨变”,它体现为全国电影教育规模的巨大扩展,也体现为电影教育层次的巨大丰富,以及电影教育前景的巨大空间。


这些巨变的现象,人们有各自多种多样的读解,但对这些变化的规律和典型现象、变化之后的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却值得我们深入的读解。



一、新媒体时代电影教育领域的新变化


(一)电影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


电影教育的规模,最明显的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内。我们可以大致把新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1950年。1950年6月,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成立,1953年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正式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之后的四十多年内,北京电影学院在电影专业的高等教育领域内独领风骚,中国传媒大学于2002年成立了“影视艺术学院”,依托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始全专业面地进入了电影专业教育领域。


第二阶段开始于1994年,以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开设戏剧影视学本科专业为标致,综合性大学从文学、文化研究、新闻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的进入,改变了第一阶段从北京电影学院一家独大,到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双峰并立”的局面。1994年至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千所的高校开设了影视教育类专业和课程,其主要增量为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凭借学科综合、学校品牌、教育管理和生源质量高等方面的优势,迅速获得电影人才培养领域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传统艺术类院校也纷纷加入电影人才培养的行列,继续扩展了专门艺术院校的培养基地。


第三阶段从2010年开始,这是微电影的元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成为令人瞩目的新电影现象。微电影的蓬勃发展,与此叠加“BAT进军电影业”、电影众筹和电影IP开发等金融新发展,进一步打破了电影教育专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相对区隔的局面,正在催化着电影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性调整,推动双方彼此相向而行,彼此融合发展的前景不再遥远。


(二)电影教育层次或者类型的扩展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外的其他从业者和中小学生都成为了电影的创作和教育需求者。以中小学生为例,这个超出2亿规模的新群体,极大扩展了电影教育的需求市场。


中小学生电影教育经历了从放电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到用电影上英语、历史、科学等学科课程的转变。当下的“电影课”,更加入了“拍(微)电影”的内容。全国的微电影大赛活动,中小学生成为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已经连续举办11年的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把中小学生原创影片评比和青少年夏令营拍片活动作为核心内容。


2015年10月,在全国加强美育教学的大环境下,“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成功举办。


(三)电影教育的广阔前景


电影教育的发展前景需求,不仅来源于受教育人群的扩大,更来自于电影产业的业态变化和结构调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经济时代,电影的制片、发行和放映环节,被金融投资、商业营销、媒体开发加入了全新的元素,电影内容正成为多媒体终端的稀缺资源。


电影教育在国内市场之外,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实施,开辟出了更加广大的海外空间。电影教育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拓展,方兴未艾!


二、新媒体时代引发的电影和教育新方向和新命题


(一)电影产业的新方向


1、微电影风潮


数字技术打破了曾经笼罩在电影行业上的技术保护壁垒,完成了全电影产业链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在“大电影产业”的概念下,一个微电影的部分急剧生长。

“微电影正是在‘微文化’、‘微时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流行、传播的速度和强度即使不是绝后的也是空前的。”[ 饶曙光.:《微电影:新的电影形态、新的产业业态》,《当代电影》,2013年5月,第117-121页]


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和影视技术的普及,为微电影的兴起打下了技术基础,各种类型的微电影比赛层出不穷。一方面说明新媒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微电影创作延伸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也给予了热爱电影的年轻人更多的创作实践机会,无论是专业院校还是综合类院校甚至是理工科学生、高职学生等非专业创作者,只要能够拍出优秀的作品,就有机会引起业界的关注。


电影教育界对于微电影的学术研究也表现出了空前的关注度和研究兴趣。从2010年微电影元年,截止2015年当下,我国已经出版了45本微电影相关的书籍,发表了236篇学位论文,期刊论文4700多篇。虽然微电影在创作和理论上还存在着争议与误区,但是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它打破固有技术壁垒的整合能力,使其成为最能代表新媒体时代特色的影像产品。


2、电影美学的变化


微电影以网络为其核心的传播媒介。跨平台的能力更使得微电影能瞬间触及无远弗届的庞大观众群体和市场,其增长方式是爆炸式的。


微电影可以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时长多在20分钟以内。其制作成本低、成产周期短,再加之在不同平台播放的要求,微电影在影像质量上不做过多要求,对观众的吸引力往往直接来自于影片内容。内容抓人,故事至上,成为了微电影吸引跨平台观众的最重要策略。


微电影自诞生之初就带有草根性和狂欢性,微电影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处处体现着年轻人的文化趣味。[ 陈宇:《网络时代的自由表达──网络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价值意义》,《当代电影》,2011年10月,第139-145页]微电影在主题、题材上多贴近年轻人的生活,音乐、校园、歌舞、职场,这些年轻人最熟悉的场景同样也是微电影中最常见的空间。青年电影人在制作他们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有着无限勇气和创意。回顾世界电影史上所有的电影运动,无不例外都是年轻艺术家用出人意料的方式突破了陈旧美学的桎梏,表现出了与父辈电影人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微电影所蕴含的青年文化本质上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以平民性的、通俗性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表面上追求感官娱乐效果,引导人们注重消费、游乐和嬉戏,但本质上则是观众在后现代的语汇中解构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二)网络视频的革命意义


互联网的普及使教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新媒体的运用使得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了潜在的学习者,阅读、思考、交流已经成为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下意识的活动。[ 涂涛,李文:《新媒体与未来教育》,《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1月,第34-38页]新媒体使学习不再需要依托学校和教师存在,学习者完全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甚至变成了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


观影和创作曾经是北京电影学院令综合类大学不能比肩的最大资源,与北京电影学院比邻的电影洗印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是电影学院学生的观影和制作基地。


互联网打破了只有电影专业院校学生在胶片时代看电影的特权。今年6月,“爱奇艺”公布其电影总数超过6000部,而网友通过P2P软件在互联网上免费共享的电影资源更是不计其数。经典电影、艺术电影,如今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


小型便携数码摄像机和操作简单的数字剪辑软件打破了专业院校学生拍电影的特权。任何人都能参与拍摄和制作,剪辑完成的成片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共享传播,电影同样可以是一种平民化的娱乐。



豆瓣网、时光网等各种互联网电影资料库的出现,以及关于电影的各类报道文章,都成为了电影爱好者获取电影知识最便捷的渠道,一个影迷对某一类电影的了解,甚至可以超越业内创作者和研究者。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用户成为了网络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各种网络社会蓬勃兴起。互联网电影社区为电影爱好者打开了另一扇外通向电影的大门,在电影社区内影迷们相互分享电影知识,书写网络影评,搜集电影史料。


在新媒体时代,影迷的身份得到广泛的认同,很多曾经活跃在电影社区的影迷都最终进入了电影产业,从一个爱好者成为了从业者,这从一个侧面了证明了网络教育的可行性。



在V电影网、拍电影网、电影工业网上,都能找到免费的教授电影制作方法的课程,包括电影剧本写作,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互联网打破了电影教育由专业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二分天下的格局,使得网络专业电影教育成为了可能。[ 李博:《“互联网思维”下的电影教育》,《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年Z1期,第111-120页]


(三)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带来教学方式的改变


 “微时代”带给我们的除了微电影还有微信和微博,微博转载和朋友圈分享,这两者目前几乎已经承担了大部分电影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工作。在自媒体中传播的电影知识,大概分类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网络影评,第二种是电影新闻以及明星八卦趣味,第三种是专业电影理论以及相关知识。


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徜徉惯了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可视化、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及对于知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思维习惯。这种远离经典、放弃深度的学习方式值得质疑,但是媒介环境已经发生的转变,要求严肃正统的学院教育,必须适应网络话语带来的活力,必须考虑学生对于知识传播的接受习惯。


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就自学过很多电影知识,包括电影史、电影理论,有的学生有相当的基础制作功底。这种带艺入门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教师需要适应这一变化。


教育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新媒体时代对从事电影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完全屈从学生的“口味”,还是想法引导他们认识到深度判断媒介内容的重要性,这成为教师和导师的重要分别。


三、专业电影院校的新样态


(一)从各专业边界清晰,到彼此横向发展、平行竞争之势


北京电影学院的主要专业设置,是依据胶片时代电影工业的制作环节来划分的。文、导、表、摄、录、美,还有制片管理、电影理论和电影技术。电影工业有什么工种,对应设立相应专业,每个专业都有特别清晰的边界。学校教学中,每个专业独立教学,但彼此合作完成实践作业,各专业之间是合作关系。只在纪录片、动画等个别专业需要学习较多其他专业的知识。


随着电影产业格局和规模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动画的发展,各个专业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渐渐成为有意识的变化现象。


比如,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于2000年从美术系中独立出来,从一个动画专业,发展到目前开设有动画剧作和策划、动画制片、动画表演、动画衍生品开发等专业,涵盖了动画电影整个产业流程。


与此同时,北京电影学院传统的专业系,已经纷纷“改系设院”,分别成立了表演学院、摄影学院、美术学院、管理学院、声音学院等。这种“系改院”,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它更是技术门槛打破后教学规律的变化。


因为数字化的革命,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从前期到后期的完整产业链知识和技能,各专业相互涵盖,区别只是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因此,大家看到的现象就是,每个二级学院的学生都能独立制作电影。虽然曾经流水线一般的上下游合作关系还存在,但各专业间逐渐的“自给自足”开始出现,也导致了不同专业发展之间的类似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在遇到产业变化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形。比如说,近几年文学系毕业生出的导演比较多,是因为当下电影产业急需好剧本,掌握了剧本的人有导演基础知识,成为导演自然不难;而在前几年,表演系毕业生当导演的现象很普遍,是因为演员不仅有票房号召力,他们还拥有导演知识学习的经历。在新媒体的时代,各专业系的竞争,结果必然调整为宽口径的专业融合发展。


(二)成立新学院,应对新变化


在提升原有各院系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北京电影学院新近成立了视听传媒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和人文社科研究院。这体现了电影专业院校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自觉。


视听传媒学院和数字媒体学院不再只局限于面向电影行业,其致力于为全国网络、移动媒体、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领域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网络新生代艺术人才。


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人文社科研究院,着力弥补专业艺术类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文素养薄弱问题。如今衡量一个艺术人才的标准不再仅是技术是否过硬,综合能力成为了衡量的最重要标准。人文社科研究院的成立,可以弥补学校的短板,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四、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的新样态


(一)拥抱新媒体、加强创作和生产能力


1994年以后,各大综合性大学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7月5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成立,其前身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在2016年将新开设“表演系”、“导演系”、“摄影系”,面向全国招生,迈出了综合性大学建设完整电影专业教学体系的第一步。


综合性大学的教学重点从擅长的文本批评向实践教学转移,新媒体技术为综合性院校在创作方面追赶专业院校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性,扎实的人文修养和迥异于“师徒制”的学术精神,使近年来综合性大学学生作品在各大学生电影节频频斩获佳绩,而且获奖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二)交叉学科,以人文内涵作为强大支撑


综合性大学依托自身深厚的人文积淀,多学科交融互补的优势,为新成立的电影专业输血。综合性院校历史底蕴深厚,师资雄厚,覆盖文、史、哲、理、工、医各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高,不同学科背景学生之间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


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各艺术类专业的交叉教学活动,不同艺术类专业学生相互交流,也便于合作进行创作实践。这些举措都能克服学生影视创作中主题单一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创作出内容更丰富的作品。


综合性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开阔,将学术研究的成果转换为电影教学内容的自觉意识强。


借助于这些优势,综合性大学纷纷整合中文、新闻与传播学等学科力量,加强影视艺术专业的办学成为热点。


五、中国电影教育联盟的合作前景


2015年10月18日,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社科司的指导下,北京电影学院在全国倡议发起、联合国内各相关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影视文化企业等机构,成立了“中国电影教育联盟”。全国50多家单位在北京电影学院新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的联盟成立的签约仪式上现场签字,成为了联盟创始成员单位。


联盟的任务是以电影教育研究为辐射点,推动电影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建立联系中国各相关电影教育机构的有效机制,促进和深化国内和国际的电影教育交流、协调与合作,实现电影教育工作的业务交流和资源共享;为相关高校、中小学、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电影教育、电影产业、电影文化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为业务主管部门的决策建言献策,提供咨询服务;为中小学电影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课程质量标准制定、教师培训、学习指南编制、学生作品交流等服务等等。


中国电影教育联盟的成立,将极大推动电影教育工作的协作和交流,全面促进电影教育发展的民间研究性协作组织。联盟的成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积极落实,对中央加强艺术教育和美育工作的精神一个非常及时的回应,有助于加强专业类院校与综合性院校的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不同教育主体的优势,创新影视教学的新模式,也有助于加强各院校与互联网公司接洽,建设新媒体时代电影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戳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