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疆电影的人文主义教育研究及其当下思考

2018-04-08 李江杰 沈浩 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

原文载《当代电影》

2016年第11期


新疆电影的人文主义教育研究及其当下思考


(李江杰,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沈浩,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2013 级硕士研究生)


提要:自诞生以来就深受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影响的新疆电影是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一束奇葩,它通过引人入胜的区域题材选择、内涵深刻的生活故事文本和手法多样的感性表达方式,创设人文主义教育情境,导入人文主义教育倡导的伦理价值,并运用影视的美育作用使观众的态度从情感认同转变为价值认可,渐而实现完善观众人格的人文主义教育终极目的,实现了其对于人文主义教育的当代阐释和当代人文主义教育功能,推动着电影艺术的大众美育范式不断发展,对当前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疆电影;人文主义教育;大众美育



“新疆电影”指的是以反映新疆地区各民族生活为题材,描写新疆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电影。1955 年由王玉胡编剧、吴永刚导演的《哈森与加米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新疆电影便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20 世纪70 年代新疆电影开始崛起,恰巧提倡“理解与和平、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敬重自然”1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的的“现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复兴也由此开始,这也成为新疆电影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理念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此为出发点,新疆电影将优势转化为资源,在电影艺术的美育及其所具备的中国电影与生俱来的“改善社会、为人生、补助教育”2功能下,完成了其人文主义教育的当代阐释,成为当代电影史上不朽的篇章。


一、区域题材与人文主义教育背景的打造


利用区域题材优势作为吸引,展现出本地特色,打造影片中的文化亮点成为新疆电影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新疆电影作为区域电影实现发展自身的最本质需求和必要手段,同时是其人文主义教育开展的先决条件。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哈森与加米拉》通过讲述主人公哈萨克族青年牧民哈森与姑娘加米拉坎坷的爱情故事,首次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民族风情以及民族特色搬上了银幕,奔驰的骏马、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白色的毡房以及哈萨克族的多种文化习俗使影片产生了巨大反响,影片中的主人公则被称为“新疆的白毛女”“新时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编剧王玉胡表示:“《哈森与加米拉》的影响不只在当时,它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表现了从未表现过的新疆少数民族生活。”3


《哈森与加米拉》的巨大成功,让全国电影艺术家看到了新疆民族题材电影的潜力,一大批内地的优秀电影艺术家也纷纷投入以新疆民族题材为内容的电影创作中,其中北京、长春和西安的电影制片厂,以及上海的海燕和天马电影制片公司推出的《天山歌声》《沙漠追匪记》《生命的火花》《阿娜尔罕》《冰山上的来客》《天山红花》和《草原雄鹰》等影片,已成为新疆电影的经典。这些影片展现了新疆独有的雪山草原和沙漠戈壁等地域风景,真实地再现了新疆雪域高原的峻拔雄奇和天山牧场的浩然磅礴,描绘了一幅幅员辽阔、地貌奇特、豪放迷人的新疆图景。同时影片还反映了新疆少数民族独有的民俗风情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营造出一股神秘迷人的新疆文化氛围,为影片打造出一个文化亮点,激发观众对于新疆的热爱和向往,同时吸引观众关注新疆电影,通过新疆电影寻找“新疆感觉”。而这些文化亮点和“感觉”就成为了新疆电影人文主义教育诞生的土壤。


在内地电影工作者们积极营造“新疆感觉”的同时,新疆这里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电影业务能力,自1956 年9 月,陆续派出电影工作学习团到内地学习电影导演、摄影、美术、作曲、剪辑、录音、化妆和制片等业务;另一方面,成立新疆电影制片筹委会和新疆电影演员训练班,组建电影制片厂,并先后摄制了《两代人》《他们在战斗》《向导》《艾里甫与赛乃姆》《不当演员的姑娘》《买买提外传》《真心》《吐鲁番情歌》以及《买买提的2008》等上百部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影片,着力将这种感觉更加流畅地融入到故事剧情和形式系统中,为内容做铺垫,为手法加筹码,促进了新疆电影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


由引人入胜的区域题材选择入手,新疆电影通过独具魅力的电影元素吸引观众,从而逐渐走进观众的视线,并逐步确立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使越来越多的社会观众开始接触新疆电影,感受新疆电影的文化魅力,从而开启了新疆电影如火如荼的创作局面,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陆续与观众见面,而其中蕴含的对人的关怀和人性的解放等人文主义精神则源源不断地被传递到银幕,影响、熏陶着观众,拉开了新疆电影开展人文主义教育的序幕。同时,“特定的题材选择能够创造出特定的氛围机制,营造出一个特定的空间,使受教者迅速转换自然的生存状态,而进入影视艺术教育所需要的对应状态”,4从而为新疆电影取得更好的人文主义教育效果奠定了基础。



二、故事文本中的“真、善、美”构成教育的内容


新疆电影源于本土真实人物、真实故事以及新疆民间传说改编而来的故事文本对于“真、善、美”的生动阐释,构成了其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按照故事的不同类型,我们可将影片分为爱情片、亲情片、民族团结片和惊悚反特除恶片等来进行研究。


(一)爱情片、亲情片对于人间“真情”的弘扬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亲情是人类永恒的向往,因此爱情片和亲情片是电影难以避开的话题。对于爱情,新疆电影通过在历史民间故事以及反传统斗争、革命斗争、理想事业等苦涩无奈的情节中演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表现出男女主人公真实、纯洁、坚贞的爱情,突出“真爱”这种人间真情的珍贵与伟大。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爱情叙事长诗的影片《艾里甫与赛乃姆》中,艾里甫与赛乃姆之间的真爱冲破了阴谋、误会等一系列挫折,最终让两人终成眷属,表现的是真爱的力量与伟大,培养观众对于真爱的追求,坚定了观众对于真爱的执著。而影片《遗落荒原的爱》中的两家五口人因为脆弱的爱情而被迫承受的痛苦则揭示了真爱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教给观众的是要坚持和追求真爱的道理。


对于另一份人间真情——亲情,新疆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讲述亲人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故事,教育观众要懂得珍惜、维护和尊重亲情,鼓励观众勇敢地捍卫这份人间真情。让广春兰一举成名的《不当演员的姑娘》就是这样一部通过讲述母女俩从偶然相遇到最终相认的感人故事来表现难舍难分的骨肉亲情的影片。而同样是亲情,养父艾买提最终忍痛割爱的决定,体现了他对更加纯正的人间真情的理解和尊重,也让观众体会到亲情的神圣与崇高。


把亲情和爱情融入影片,阐释人间真情的珍贵与伟大,体现出新疆电影在培养观众真情实感、鼓励观众坚持真爱等方面的积极贡献。同时,新疆电影以真情为基点,向观众展示了“真”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提高观众对于“真”的热情,教育观众要善于求“真”,敢于求“真”,坚持求“真”,培养观众“求真”的品质,这便构成了新疆电影人文主义教育的求真教育内容部分。


(二)惊悚反特除恶片的教人向“善”

新疆电影中的惊悚反特除恶片主要反映的是解放初期、新中国成立和民主改革中粉碎敌人阴谋的曲折斗争故事。例如在《大雪谷》这类的影片中,以徐全智及其带领的哨兵为代表的“我方”与以武装匪徒为代表的“敌方”各自的所作所为,清晰地展现出了善与恶的本质区别:善为人间正义,能够传递欢乐,传播和平,分享自由;而恶只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苦难,破坏社会的和谐安宁。而“我方”的胜利和“敌方”的败退则可以告诉观众一个道理:只有善才能战胜恶,在善恶面前应该坚定信念,坚决向善,勇敢地与邪恶做斗争,惩恶扬善。


惊悚反特除恶类型的新疆电影其故事内容和情节大体相似,但对于观众情感构成了不容忽视的激荡力量,这种力量能使观众建立正确的荣辱和羞耻感,激发观众惩恶扬善的精神,培养观众坚持向善的意志力,是新疆电影教人向善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三)民族团结片讲述人间“美”的故事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作为区域电影、讲述区域题材故事的新疆电影自然会有不少作品反映这个大家庭的其乐融融,其中2001 年上映的《真心》就是这样一部描绘真人真事、颂扬奉献精神、讴歌民族团结的优秀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从南方城市扬州来支援边疆的新疆乌恰县医院院长吴登云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故事,他对家人的“绝情”换来了无数少数民族家庭以及整个民族大家庭的美满幸福,让曾经惨白无力的亲情在民族团结的光辉下“起死回生”。


民族团结片讲述的都是身边关于“美”的故事,需要观众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因此,像《真心》这样的影片往往都会告诉观众“美”的无处不在以及欣赏“美”的视角,揭示“美”的存在规律,不但有利于培养观众发现“美”的眼光,启发观众用自己的理智和辨别力去欣赏他人、欣赏事物、欣赏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同时还会激起观众创造“美”的欲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多的“美”。


“真、善、美”是当代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新疆电影在区域题材用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故事生动演绎出了可贵的人间真情,善恶相逢中善的力量和无处不在的美,在内容上被赋予了人文主义教育内涵,体现了新疆电影有志于完善观众人格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同时也使得人文主义教育不仅成为新疆电影的创作目的,也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手段。



三、以情感触动为主的教育方法


电影的形式系统包括影片风格和叙事结构。5在影片风格上,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的新疆电影在场面调度、镜头切换与剪辑、节奏的把握以及声音的运用等方面始终保持着中规中矩并日趋成熟的表现,尤其是影片的造型艺术,很好地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观众如亲身经历一般深刻铭记影片富有人文主义教育意义的重要内容。


相比之下,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疆电影长期以来在叙事结构方面的表现,通过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故事情节牢牢掌握观众的情感变化,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内容的警醒、感动、鼓励和熏陶,在情感的触动和经验的认可作用下使影片的中心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内化到了“受教者”心中,产生润物细无声之效。按照新疆电影叙事结构的特点,可具体分为对立式、递进式和渲染式三种手法来分别研究这种教育方法。


(一)对立式手法的“揪心”

在传统对立手法的基础上,新疆电影凸显了“揪心”之术,用矛盾对立的情节要素牢牢揪住观众的心。以影片《姑娘坟》为例,主人公夏尔巴提和哈力的爱情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推动着故事的发展,牵动着观众的心,对立方则是以大牧主玛依巴斯为代表的邪恶势力,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爱情发展的阻力,影片节奏在夏尔巴提和哈力为了爱情与反对势力玛依巴斯一方的斗争中愈演愈烈,一方面顺从观众的心理,让男女主人公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并且一次次化险为夷;另一方面又通过玛依巴斯对男女主人公一次次的诘难冲击观众的心理,同时配制以更快的节奏、刺耳的配音、夏尔巴提和哈力的左右为难以及玛依巴斯凶狠恶毒的特写等,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制造出强烈的明暗对比,使观众能够逐渐坚定地站在主人公的立场,共同经历一次次的化险为夷,最终通过意料之中而又令人惊喜的结局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地产生对邪恶势力的厌恶之情。


像《姑娘坟》之类的采用对立式手法的新疆电影一般通过两条线索的对立斗争来揪住观众的心——一条推动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另一条则阻碍故事情节的顺利发展。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对立,在斗争中不断暗示观众“正确的立场”,同时间断地满足观众对于情节的预期,最终使观众的立场与影片预设的初衷相吻合,从而让观众在“揪心”中领会到影片所要突出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内容及内涵。对立式手法使得影片线索清晰,立场明确,便于观众抓住影片的主旨,因而也是构成新疆电影人文主义教育方法的中流砥柱。


(二)递进式手法的“感叹”与感染

采用递进式手法的影片如《亲人》,一般会通过情节的不断升华和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以不断拔高影片所塑造的形象和境界。影片中,主人公李维轩就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他带着女儿自愿援疆,并得到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树立了一个无私奉献的主人公形象。而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李维轩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国家财产安全的行为将他的形象突然间拔高到了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妻子竟然也踏上了丈夫奋斗过的土地,跟随丈夫的脚步继续奉献,突出了李维轩英雄精神的强大感染力,以及英雄家属较高的思想境界,最终使李维轩的精神境界和感染力得到了再一次升华。


递进式手法在新疆电影中往往与其他手法交叉并用,在《爱心》《绿洲凯歌》《沙漠里的战斗》等影片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种手法能够牢牢把握观众对于英雄崇拜的心理,通过被不断拔高的人物形象和境界,让观众在不断的感叹中接受情感的涵养和陶冶,在情感的涵养和陶冶中逐渐被影片动情的诉说所说服,进而培养和激发观众对于自我形象塑造的意愿,由此便构成新疆电影又一人文主义教育手法。


(三)铺陈渲染式手法在“不觉”中孕育教育

当小事件恰巧赶上大事件或一个特殊的日子,通过大小事双线并进的方式,使小事件也因此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这就是铺陈渲染式手法。《库尔班大叔上北京》《买买提的2008》等影片就运用了这样的手法。影片《买买提的2008》以沙尾村的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为主线,通过民族地域题材加年度话题、民族地域风俗加体育精神、以及历时文化传统加共时叙述的渲染式表现手法,将奥运话题与沙尾村的足球热结合起来,把买买提组建的足球队的比赛与奥运比赛联系起来,以人们对奥运的热情点燃足球队比赛的激情,使原本朴素而又简单的小学生足球比赛变得意义非凡,扣人心弦。而《库尔班大叔上北京》通过将库尔班进北京的事与自己的命运结合了起来,将进北京与毛主席见面联系到了一起,又将毛主席与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库尔班进北京变成了一件感激命运恩惠的大事情,因而扣人心弦。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逢喜事精神爽”等都是铺陈渲染式手法的一种体现,它通过类似的事物营造出影片所需的特殊情感意境,制造强烈的情感氛围,再将平凡的事件放置于这特殊的情境和氛围之中,使观众以同样的心情去感受影片讲述的那一件件小事背后所隐藏的不引人注目的意义,让最细微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入观众心灵,让观众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接受新疆电影的人文主义教育内涵。


当故事文本中埋下了人文主义教育内涵的种子,新疆电影便在叙事感性力量的作用下以及恰如其分的“区域空间”中开出了人文主义教育的花朵。



四、新疆电影人文主义教育的当下意义


作为经典,新疆电影的成功与不足为当今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意义。首先,新疆电影对于区域题材的挖掘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探究,使新疆电影在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披上了文化的外衣,增加了影片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因此,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区域题材的挖掘,实现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建立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符号链接,提高电影艺术创作的人文价值。


其次,在电影对于人文主义教育的追求上,新疆电影为电影艺术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它积极肩负起电影艺术对于完善观众人格和品质的重要责任和当代使命,大力推行电影艺术的“大众审美教育范式”,6使新疆电影走出过度娱乐化、媚俗化的不良局面,使美育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走向大众化和社会化,“使人的感性欲望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沉沦于感性享乐之中”,7使人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上升到“真、善、美”的高度。因此,针对当前电影艺术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首要措施就是赋予电影人文主义教育意义,使其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以此形成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一股自下而上的力量。


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新疆电影的故事内容、形式系统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的高度统一,很好地实现了艺术与教育的完美对接,开创了电影实现其社会功能和效应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电影在实现教化功能的过程中所一贯采用的“谢晋模式”,很好地兼顾了美育的感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但同时也要总结反思新疆电影的当下思路,树立“内在性原则”,确立当代问题意识与当下意义的表达方式,以敏锐的感觉准确地认识超越时代而不变的东西,有选择地接受随时代一起变化的东西。


当然,当前中国电影最需要学习的是新疆电影坚定不移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坚持不懈的担当精神,切不可为追求一时的票房利润而被大众文化中的低级趣味所裹挟,抛弃理性、崇高的艺术追求。



结语


抚今追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练,新疆电影在区域题材选择、内涵深刻的生活故事文本创作及手法多样的感性表达方式等方面探索和尝试电影与人文主义教育的结合,在中国电影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创作者们的努力不但得到了观众票房和口碑上的支持,不少影片还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其中亦不乏获奖的和至今仍被铭记的经典作品。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文艺创作主体的机制多元化⋯⋯接受主体趋于娱乐化、 消费化”8的浪潮中,新疆电影的“坚守”使其正面临着不小的危机。但作为艺术,她是民族的瑰宝,其独一无二的美在当下仍不失欣赏价值;从当代大众美育的角度欣赏和体味其社会价值,其将电影艺术高雅的功能追求与通俗的内容演绎完美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象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在此,我们不仅希望新疆电影在自我完善的同时能够继续坚持人文主义教育,推动当代大众美育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加入到新疆电影的欣赏和研究中,齐心协力拯救和发展新疆电影这块艺术、文化瑰宝。



注释:

1、扈中平、刘朝晖《论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4 期,第1 页。

2、金丹元、赵辉《全球化与民族性:关于电影的审美思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2 期,第50 页。

3、张华《从三部电影看新疆“光影五十年”》,《艺术评论》2009 年第12期,第64 页。

4、姜敏《影视艺术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15 页。

5、[ 美] 大卫·波德维尔、克莉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年版。

6、参见顾永芝《艺术原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7、罗筠筠《美育的当代使命:拯救感性沉沦中的大众》,《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2 期,第68 页。

8、朱晶、宋卫今《文艺多元化与近期电影产业状况》,《电影文学》2015年第1 期,第4 页。



(戳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