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中考志愿填报指南

2017-07-13 福州铸学教育

统招(统招生):报考中心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包含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一般高中)统招计划(经批准面向十四个郊区(市)县招生计划除外)的学生,正住户籍必须在本市中心城区。报考各郊区(市)县普通高中(含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一般普通高中)统招计划的学生,正住户籍必须在该区(市)县。


统招生可填写五个志愿:统招志愿1→调剂志愿1→统招志愿2→调剂志愿2→统招志愿3


调剂(调招生):调招生主要是指的是学籍在中心城区,正住户籍不在成都中心城区(青羊区、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的考生。这类考生通过借考的形式在成都参加中考。在招生录取的时候,根据成都市统一划定的中考录取分数线以调招生的身份进入相应的高中,调招目前每年有5000元左右调招费。


调招生只能填写两个志愿:调招志愿1→调招志愿2


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统招针对户籍、学籍均在中心城区的学生(回城生手续完整也算是统招),而调招针对正住学籍在成都户籍不在中心城区、却想在成都中考的学生。


外地生:学籍和正住户籍均不在中心城区,但要报考成都的部分高中的学生,须参加部分学校外地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



跑学校/排队(非官方定义):学生和家长在得到中考成绩后,前往各个高中了解录取规则和志愿填报相关信息,以及部分个性化的志愿填报指南(孩子的录取参考)。

为了解更多志愿填报的宝贵信息(很多只是求个心里踏实),家长们便不遗余力的开始在各个高中奔波……


 先来看看以往跑学校的“盛况”!

福州市内的几所热门高中外已经是早早地排起了长龙,很多家长都在急切的等待。




很多家长担排不上队(甚至有提前进校提前录取的谣传),在校门口通宵等待学校开门咨询;蓉城夏日酷暑,夜间蚊虫猖獗,可怜天下父母心!

至于通宵排队这件事是否真的有必要,先来看看学校门口的公告……


学校想表达意思其实很简单:



真实的情况是……


校门一开,家长们共同进入学校,并没有出现部分家长“期待”的领先优势,通宵排队真的没什么用!至于提前进校提前录取更是无稽之谈!


当学校咨询开始时,校方也根据分数做出了一些引导

以上图为例:


610分以上前往咨询室七的同学:校方以孩子的中考成绩绝对能进入本校,并口头承诺孩子填该学校作为志愿“没问题”(基本上也没出现落榜)。

605至609分段的同学:学校口头承诺很有可能进入本校,建议将本校作为优先志愿。

600至604分段的同学:学校说有可能进入学校,询问有没有加分项目等。

600分以下的同学:学校表明可能性不高,但值得一试,询问是否有较多的加分项目(然后留下下图这样的联系方式让家长来等”通知“)

关于“跑学校”的一些信息

①到校咨询主要是了解学校收分动态和学校环境,以及实验班的录取分数线或者参加夏令营的机会,并作为志愿填报的参考,有需要的家长还是可以前往学校了解的。


不用通宵排队,不用通宵排队,不用通宵排队重要的事说三遍,如果要咨询只需当天早上前往即可,轻松写意没压力。


③学校给出的口头承诺还是作为参考比较稳妥,之后还需要综合考虑,将所有志愿填写成一个学校风险较大。

接下来介绍孩子完成志愿填报后,“复杂的”录取系统究竟是怎么进行投档的?

只要我们搞清楚系统的投档录取机制,志愿填报的头疼的绝大部分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诸位稍安勿躁,且听我细细道来: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不少家长看到标题这句话并不清楚其具体含义,谁都知道中考成绩高、志愿靠前的肯定优先录取,但志愿分数究竟谁更有“话语权”?其实换句话就明白了:


从高到低五分一段,同一分段志愿优先

咱们先来说说“5分一档”:系统将孩子们的成绩从高到低五分一档实行分段排行,较高的五分段录取完成后才开始下一个五分段的录取。

2016年中考分数段截取

以2016年为例,630分及以上为同一分段(毕竟人不多),629到570(当年重点线)以5分为一段,于是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第二批(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录取就开始了。

从总体上说,中考成绩越高,排到的分段也就越高,相应的就越优先被录取。

而每一个5分段内,又是另一套录取规则:同一分段志愿优先。

同一个5分段中,志愿的优先级更高,系统会先在第一志愿从高到低开始录取,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才开始录取第二志愿。(如下表)

下表是基于2015年中考的一个示例

录取过程中,若第一志愿投档成功,便直接投档录取,不再进入第二志愿录取。

相应的,如果第一志愿没能被录取,要等该分段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再开始第二志愿的录取(之后的志愿也是这样)。

还是以之前的志愿表为例,对应2015年部分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解释一下录取规则(原谅小编的马后炮,不过确实可以看出端倪):

上表中,除了分数607分那位同学外,其余同学均在第一志愿被录取,并不再向之后的志愿投档。

分数607的同学低于608(石室文庙统招线),需要等待该分段(605-609)第一志愿被录取完成后,在第二志愿成功被石室北湖(602统招线)录取,并不再向之后的志愿投档。

所以在填报志愿时,秉承两句话“分一档看志愿,摸高保底分层次”,若孩子分数与学校咨询参考收分,处于同一分数段内,可以考虑填写至第一志愿,之后还要做好二三志愿的“保底”工作,其中的细节咱们下期细说。



统招志愿和调剂志愿

近年中考志愿中的统招志愿和调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之前是调招和统招志被“一刀切”地分成了两部分,现在调剂志愿均匀的分布到统招志愿中。


往年志愿优先级(左)和现在志愿优先级(右)


 

往年的所有统招志愿优先级均高于调招志愿,而现在调招和统招志愿是交叉的(如上图),这样的安排是希望参加统招的同学也严肃认真的考虑调剂志愿,但这其中会有一个“小陷阱”。

新版志愿规则还是要引起注意,中考志愿填报前还有模拟填报,家长和孩子一定要去实际操作一番。

新的志愿规则也会引起部分调招家长的担心,调招志愿提前,参与统招的孩子是不是会抢占一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调招名额呢?

其实影响不大,统招和调招的名额是分开的,调招名额本身较少导致一个现象:多数情况下,调招分数高于统招分数!也就是说,调招生和统招生去竞争调剂志愿的同一所学校,调招的孩子分数一般会高一些,也更优先被录取,该去哪些学校还是去哪些学校,往年其实也是这么个格局,影响很小。

这时统招的孩子又开始纠结了:调剂志愿写高了和调招的孩子拼有风险,填低了有容易掉进陷阱,怎么办呢?

如果家长们确实很纠结,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参考一下:调剂志愿和靠后的统招志愿填一样的学校(即调剂1和统招2一样,调剂2和统招3一样):


如上图,这样填比较简单粗暴:比如调剂1填石室文庙,如果能到调招线,那运气不错,成功录取;如果没上,再次回到统招2的去和统招生竞争也不落下风,之后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时候,相信各位家长们已经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基础,这个通知那个政策的,几乎都能给背下来了,但归根到底,填志愿不是纸上谈兵,当我们拿到中考分数时,咱家孩子究竟可以报哪几所高中,五个志愿又该按什么顺序去填写?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样一个实际的问题,无论是在哪个分段只要家长们读懂了本期的方法,自然心里有数。

问题一:学校怎么选?

 所谓选择志愿,就是建立分数和学校的联系

我们知道,每年中考的题目难度都有变化,分数线也会有起伏,单纯看往年分数线意义其实并不大,我们真正该关心的是一个东西:全市排名

当有关部门公布各高中招生计划时,大局已定,各个高中会招收对应排名排名区段的志愿同学,说直接点,所谓的往年分数线都是根据我们孩子的排名来确定的。

59 26783 59 15757 0 0 4238 0 0:00:06 0:00:03 0:00:03 4238tion>

所以现在就剩下两个问题:

①怎么确定咱家孩子的排名?

②各高中大致会录取什么排名的同学?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拿到分数时,怎么根据分数确定大致排名。

在每年公布中考成绩时,也会公布上公布福州中考成绩分数段表,而根据这一张表,我们就可以推算出一个大致的排名。

以2016年为例,假如小明的成绩是612,我们不妨算算他当年的全市排名是多少:

612分处于610-614分数段,该分段之前累计已经有2365人,而在610-614分段有711人所以610至614这个五分段平均一分有711/5个人,约142人。(分数段内分数越高人越少,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之后,该分段内分数从高到低排名:612分前有614、613两个分数的同学,前面至少有2x142=284人

保守估计算上自己612分数内的142人,共有3x142=426人。

最后加上该五分段之前2365人,所以……

排名上限:2365+284=2649名

排名下限:2365+426=2791名

2016年中考612分大致在全市2649名至2791名

总结计算公式如下:

例题讲完了,咱来个练习题,家长们不妨算算2016年中考608分的大致排名区段,下方公布答案。

2016年中考608分全市大致排名:3232名至3387名

不过这种估算方法有一定局限性,需要教育部门发布的详细五分段人数才能估算,像之前表中620以上分没有细致的分数段,就没有办法,这个问题下面再说。


第一个问题搞定了,第二个问题也能很快解决;大家心中向往的高中学校究竟收取什么排名的同学


其实算法和之前一样,这里我们就取排名下限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6年某校的统招分数线是620分,那它的最低录取排名大概是全市1771名

而这里暴露出的最大的难题是……

问题二:怎么排志愿?

关于本次中考志愿的规则上期已经细致的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只是强调一个原则:

五分一挡,关注排名,摸高保低

我们之前说过中考志愿录取时五分一挡从高到低录取,所以摸高一般在同一分数段内进行,保底可以逐次向下。

例如孩子的成绩是612分,所在的分数段是610分至614分,那孩子可以用614分作为摸高志愿(第一志愿),把610分或以下作为保底志愿,算出对应排名,然后对照2016年数据找学校即可。


有家长会疑惑,如果我是614分,也就是该5分段最高分,要不要把摸高的第一志愿放在上一个分数段(615至619)去算呢?

其实这样做的风险太大,我们说过,上一分数段的所有志愿优先级均高于下一志愿,而且热门高中很多在第一志愿就录得差不多了,到下一分数段录取的可能性真的不大,614分就选614分对应的最优选择。

结语


志愿填报并不简单,分数也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要考虑孩子的意愿和高中之后的发展方向,比如选不选择自主招生和竞赛,最后一届文理分科的选择,高中的学业规划等,也是高中择校的考虑因素,这几期文章的内容可以给家长作填志愿的参考,希望给大家一些而帮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