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课 |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10年:回顾与展望

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诗词歌赋Marx 2022-09-14


下文来源: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02期

图片来源:沈壮海教授 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10年:回顾与展望

New Ten Yea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Retrospect and Prospect


沈壮海   金 瑶


【摘 要】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笔者曾以《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为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而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又走过了新的10年。在这10年间,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持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取得新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学术著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发展应当以更鲜明的学科自觉、高度的学科自信、强烈的学术担当,磨砺学术 精品,积极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On the occasion of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author h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with the topic of "academic layou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Now,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a new l0 years.During the past 10 years,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deepened,th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 has been expanded,the conc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major practical problems has been strengthened,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made new progress,and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academic works with extensive influence have been published.Standing on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sharpen the academic quality with more distinct discipline consciousness,high discipline self-confidence and strong academic responsibility,and actively constructing the new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改革开放;学术发展 


【作者简介】沈壮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 授,博士生导师;金瑶,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18年第5期 第178-187页





任何一门学科的成长与壮大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境遇和历史场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创设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源泉。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同向同行,在加强中改进,在创新中发展,学科实力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回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过的“不凡之路”,全面盘点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经验与教训,注重从宏观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发展的创新之路。



一、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的整体状况

学科著作是科学研究的智慧结晶和成果呈现,承载着学科研究者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是衡量和评价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展示学科发展魅力,培育学科优秀人才,提升学科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笔者曾以《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为题,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的数据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划分为“四个时期”,①在此基础上初步勾勒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

如今,又一个1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已经迎来了它的40周年。那么,经过这10年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有了哪些新变化呢?思想政治教育正在研究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研究什么?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才能做好研究?带着对这些学科基本问题的追问,我们以新近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的整体状况为分析对象,试图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进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新特点,进而展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发展。


据统计,②从2009年1月起,截至2018年8月上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出版题名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著作556部,该出版数量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30年时笔者整理的“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目录”数量的总和。③从趋势图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的出版数量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并在2015年出现了峰值,这与改革开放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学科建设不断繁荣进步的历程相吻合(参见图1)。

图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年份分布


对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发现,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七个主要领域,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化也催生了一批具有学科支撑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类著作。各领域的著作数量和所占比例也有了一些新变化。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著作168部,占著作总数的30.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著作12部,占著作总数的2.2%;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研究著作30部,占著作总数的5.4%;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7部,占著作总数的1.2%;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244部,占著作总数的43.8%;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著作30部,占著作总数的5.4%;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著作28部,占著作总数的5%;思想政治教育工具书37部,占著作总数的6.7%(参见图2)。通过对比发现,与十年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著作数量增长了24%,而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数量增长了51.5%,可见,无论就出版数量还是增长速度而言,基础理论研究和领域研究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整体跃升的重要领域。

图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研究主题分布


对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发现,青年学者和中年学者正在成为学科研究的中坚力量。就作者出版著作时的年龄而言,40-49岁的有210人次,占总人次的38.6%;50-59岁的有162人次,占总人次的29.7%(参见图3),青年学者和中年学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虽然30岁以下和70岁以上的作者占比较低,但仍有一批德高望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正在为学科的发展壮大苦心孤诣,笔耕不辍,同时也有一批学术新锐正在崭露头角,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而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薪火相传和可持续发展。

图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作者年龄分布


对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精细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研究类型和论述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可以大致划分为概论性著作和分论性著作,二者在研究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所差异。概论性著作有233部,占学科著作总数的41.9%;分论性著作有323部,占学科著作总数的58.1%。分论性著作的比例不断攀升,这进一步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精细化发展程度不断加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研究队伍数量不断扩大,学术积淀和研究能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回应社会变化过程中的众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党能够基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现自主发展、整合发展和创新发展。



二、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进展

得益于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蓬勃发展,学科体系的日趋完备,学科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凸显以及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所提升。具体而言,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进展,尤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根据研究对象和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研究,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这种特殊实践活动客观规律为目的而展开的研究。④数据显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含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共计有168部学科著作,其中概论性研究著作有59部(占35.1%),分论性研究著作有109部(占64.9%)。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研究的著作主要涉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周恩来、陈云、江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研究著作主要涉及本质、有效性、主导性、主体间性、元问题、人学、载体、发生、范畴、价值、生态、和谐、环节、功能、经验、合力、内容结构、社会整合、系统、效益、政策环境、情景、课程、过程矛盾和规律、精神资源、公众参与、学科发展(建设)、交往、沟通、话语、现代转型、创新动力、道德矢量等诸多方面。与10年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既有量的拓展,也有质的提升,对于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持续拓展。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围绕不同领域、不同群体而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近年来思想政治研究的热门领域。在目前244部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中,概论性著作有126部,占比51.6%,分论性著作118部,占比48.4%。而以高校为研究空间、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占此类著作的75.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其中以“大学生”为主题的研究著作有105部,以“网络”为主题的研究著作有33部,以“创新”为主题的研究著作有39部。此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空间主要包括民族院校、高职院校、老区高校、欠发达地区、社区、消防部队;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大学生、研究生、师范生、少数民族学生、农民、青少年、中学生、老年人;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党建、红色文化(精神、旅游)、雷锋精神、爱国歌曲、历史人物、铁人精神、影视剧作品、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亚文化、挫折教育、四个认同、服务学习、多元文化、专业改革,突发事件、人文素质,等等。与10年前相比,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空间不断拓展、对象的群体覆盖面不断扩大,研究主题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气息,但也存在研究触角过多“吸附”在高校范围内,对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关注度不够的现象。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强。坚持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升理论敏锐度和现实解释力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对当代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国际化、立法问题等现实问题的关注与考察。在目前的30部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著作中,分论性著作11部,概论性著作19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著作有9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著作有6部,以“社会思潮”为主题的著作有2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路径、内在逻辑及体系建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及转化创新,当前社会思潮的主要表征、历史流变及引领路径,如何推动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大数据和国际化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如何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立法问题,等等。例如,林泰主编的《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总体上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普世价值”等重大社会思潮进行评析,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内涵和有效途径;杨晓慧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围绕本质规定、接受主体、整合功能、运行机制、实践创新五个基本问题,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同一性、理论溯源与现实诉求,明确了“融入全过程”核心内容与基本理论;闫立超主编的《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问题研究》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实践出发,考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政策性文件,提出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的目标、原则以及完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的若干完善性措施。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取得新进展。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是指以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对于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统计的28部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著作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管理学、生态学、传播学、解释学、资源学、社会工作、协同理论等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例如,周芳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从审美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审视,从本体论和价值论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本质特征,从受教育者审美感受出发透视审美过程,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杨芷英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系统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品质进行心理学层面的分析,并探讨了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提出的时代课题。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类著作日益丰富。在37部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类著作中,文献选编有3部,实务指南4部,发展报告13部,案例汇编有17部。其中,文献选编包括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编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李德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料选编》等。由笔者带领学术团队编撰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和《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致力于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数据中心、战线参考和交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编撰工作自2009开始启动,目前已经出版到了第七辑,该发展报告力求通过系统梳理盘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真实记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鲜活进程,以学术思维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与理论创新。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从2011年起通过实证调查和深度分析,聚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展,系统研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构建反映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大数据”,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数据支撑。



第六,形成了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优秀学术著作。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举办了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学科奖项评选,推出来一大批有理论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其中,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具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评选活动,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近年来共评选出7部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其中第六届(2012年)有3部,第七届(2015年)有4部;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奖著作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前沿问题,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现实问题,基本覆盖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研究领域。2014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组织开展了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30周年优秀成果评选工作,一批优秀著作获奖。其中许多著作都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基础性、前沿性、热点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时代气息和现实指导意义。



此外,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研究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推动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从2013年起先后培育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和《高校德育成果文库》,组织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展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可喜成绩和宝贵经验。据不完全统计,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建设,共有37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入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新愿景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动当代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累累硕果。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还面临着许多“成长的烦恼”,学科研究仍然明显地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相继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习近平在上述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新命题,赋予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发展新任务新使命新愿景,需要我们以更鲜明的学科自觉、高度的学科自信、强烈的学术担当,磨砺学术精品,积极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第一,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觉。增强学科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回答时代提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色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觉来源于对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体系、研究方式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充分省视,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自觉坚守,来源于对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积极探索。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和“最鲜亮的底色”,[3]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一“重要坐标”,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依托跨学科的视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方法论和比较研究,激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活力和合力。



第二,进一步提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信,一方面需要我们以“宽广的视觉”“更长远的眼光”,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2]“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4]要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另一方面,要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当前的研究困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2]。偏离问题导向或问题意识不强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著作的分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有些泛化、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研究成果分布不均衡、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研究视野相对狭窄、实证研究力度不足、原创性代表性著作总体偏少、对重大现实问题解释乏力、理论成果转化应用欠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史和比较研究相对滞后和薄弱,这些都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必须正视和破解的难题,需要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牢牢把握理论研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以宏观的视野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注重培养系统性、立体性和超前性思维,促进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



第三,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担当。学术担当是对“为谁著书、为谁立说、为谁服务”这一根本性问题的鲜明回答。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6]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担当就是要为党和人民著书立说,建言献策,就是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解疑释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担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做到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和使命任务;需要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党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自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自信”,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他们的一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着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注释:

   ①在2008年的这一研究中,笔者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建与初步发展阶段(1984-1996);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整体推进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阶段(1997-2005);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独立的二级学科进行建设的阶段(2006至今),在此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划分为以科学化(1978-1984)、学科化(1984-1996)、体系化(1997-2005)、精细化(2006年以来)为主题的四个研究时期。详见拙文《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期。


   ②2018年8月上旬,笔者通过对武汉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和中国图书网、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络图书销售平台集中检索,收集2009年1月至今题名中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著作,整理成“2009-2018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著作目录”。本文统计分析数据均根据这一目录进行统计分析所得。需要特别强调和说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覆盖面广、类型众多、数量巨大,限于精力、能力,大量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但题名不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未纳入统计数据。另外,尽管笔者力求收集题名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著作,但也不排除沧海遗珠的可能。


   ③根据笔者的统计分析,截至2008年8月上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出版题名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著作362部。详见拙文《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1期。


   ④参见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1期。



原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 [6]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下图请横屏观看

↓↓↓



以上图片来源:沈壮海教授 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