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视频:先生 陶行知】
你的冷眼里有莎士比亚,讥笑中有爱因斯坦
来源:央视新闻 2019-7-24
近代中国命途多舛
"教育救国"成为诸多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
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
7月25日,先生逝世73周年纪念日
品读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生平
领会他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理念
思索今日我们究竟该给
自己和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什么才是"万世师表"》
作者/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熊浩
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孔庙,跟着人群走过那个叫学海的小池塘,跨过礼学门的牌坊,进入大成殿。只见正前方站着一个合手而立的夫子,他的前面有龛台,龛台上有牌位,牌位上有一行小字。我透过人群仔细看,那上头的字是"万世师表"。
长大后,我明白,这四个字对中华民族无比隆重,它用来形容那些堪称人格典范的精神导师。
可是,"导师"这个词,现在多少恐怕变味了吧。什么人都敢自称"导师",教人唱歌、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教人创业,所有人都称"导师"。我总觉得,这世上除了教人成功、教人发财,还应该有另外一种真正的导师,他以他的生命质量撑起"导师"这两个字的隆重分量,以他的生命光亮点亮"导师"这两个字的璀璨光华。
如果有,他是谁?他是何等模样?
我大学时代到安徽支教,从上海出发,火车转汽车然后步行,最终到达了大别山深处安徽金寨的一所小学。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刚升起,我们拿着半截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语文、数学、英语;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山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
在那个小小的校园的白墙上,写着一句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的话:"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我们问校长这是谁说的,校长说,我们安徽老乡陶行知。
△陶行知,曾用名陶文濬[jùn],因推崇"知行合一",取名"知行",激励自己把所学付诸行动,最终把"知行"易为"行知",意为先行而后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安徽歙[shè]县人,1891年生,1946年逝。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学,1917年回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南大学任教。
△陶行知在一封家书中说: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经过一番彻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一个成功的中国知识分子留学回国了。那个时候陶行知并没有梦想着享受成功,而是决意要改变积弱积贫的祖国的教育面貌。当时,陶行知先生目之所及,满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中国那时候有2亿文盲,有7000万儿童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那时候的陶行知,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转身而为人上之人,谈笑于鸿儒之间,而他却把目光牢牢盯在中国的最底层社会。
△陶行知关心平民,关心乡村,关心劳苦大众,关心如何使教育普及,这对于当下中国教育改革依旧极具现实意义。
先生振聋发聩地说,这个国家以农立国,人们十之八九生活在乡下,所以中国的教育就是到农村去的教育,就是到乡下去的教育,如果农村没有改观,那么国家就没有希望。
他这么说,然后就这么做。陶行知脱下西装,辞掉自己大学教授的优渥待遇,推展平民教育。要知道,陶行知先生在当时一个月的收入是400大洋,那时若在北京要想买一套四合院,也不过花费他三个月的薪水。而这一切,陶行知统统不要了。
他移居到南京郊外的晓庄,这是一个极为落后贫困的普通村落。他和老乡们相识,他渐渐生发了一个看上去不可能实现的愿望,那就是为中国培养100万农村教师。
在晓庄,陶行知先生带领学生们自己耕作,自己劳动,自己修建校舍。他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陶行知不是要培养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而是要培养那些真正的人民教师。
△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展出的陶行知手迹 图/视觉中国
他邀请自己的朋友、学者到晓庄授课,传播新的知识和观念。渐渐地,这个在晓庄极不起眼的大学堂,从几十人发展到数百人。
△陶行知鼓励同道们,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可惜晓庄师范只办了三年,于1930年遭国民党查封。
每一天,陶行知先生都行走在乡里,行走在街头巷尾,他要帮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那些富人家里的佣人、那些财主家的帮工、那些街头的打杂者、那些货场的脚力、那些拉洋包车的师傅们……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识字。
△1939年,国难当头,生灵涂炭。在重庆年久失修的古圣寺内,陶行知为抗战烈士遗孤和保育机构难童创设育才学校。在这里,陶行知提出"美就是一步到位的道德",带孩子们领悟学习自然、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学科之美。
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还说过,"我就是中国一介平民"。他努力着,他的梦想的芽终于破土而出,我们眼见繁花就要开到树上。
△有人说,陶行知放弃高薪,拒绝仕途,最后弄得"要饭办学",实在太傻。他写诗以明心志;"傻瓜种瓜,种出傻瓜;惟有傻瓜,能救中华!"
在武汉、在重庆、在上海、在南京,有陶行知先生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他为中国教育的崛起一直在路上奔波。
△1946年7月,李公朴被特务暗杀,接着是闻一多。陶行知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不想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过世。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那年他五十五岁。
12月1日,先生的灵柩回到南京,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发为先生扶灵。他们要送这个人,送他回他的晓庄。沿路的人们一路哭着:你去了,我们穷孩子的保姆、我们的朋友、人民的导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陶行知一生最好的写照。世间已无陶行知,平民教育耀千秋。
挽联在飘,上面写着"行知先生千古",旁边则是宋庆龄亲笔题写的四个苍劲大字——"万世师表"。
我们回头再看今天的社会,"导师"这个词多少开始变得越来越廉价,越来越功利。有的时候,我们甚至把导师称为"老板",把师生之谊看成是一种雇主与雇员的经济关系。
你会问,在今天全是教人发财的"师父",全是教人的"导师",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生命质量,让"导师"这二字有不一样的分量?可还真有那样一种人,用他自己的光亮,让"导师"这两个字有那种灿烂的光华?
现在你应该有答案了,因为就在不远处,因为就在不久前,真有这样的人。他曾站在这里,他用他的一生温润过中华。他是陶行知,他的一辈子给我们讲一件事,就是,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般大写的模样。
所以,我们今天讨论陶行知,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便是想要从先生那里借来那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它重新照亮每一个为师者心中那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及对祖国的赤子热爱。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陶行知·说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要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
"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
"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
每日四问:我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
追求一切真善美和真善美的一切。
图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行与知
先生之名 启示后人
轻轻地 抚去躁动 重重地 踏平名利
深深地 埋葬绝望 高高地 托起灵魂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