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课 | 张其成、李玲:中国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诗词歌赋Marx 2022-09-14


两会已经闭幕

话题还在继续

比如免费医疗

这个政协提案

知道谁提的吗


刚上过我课的

都知道是我校

张其成老师


有位北大专家

也赞成此提案

就是李玲老师


先看看李老师

精彩讲座视频

再看看张老师

重磅政协提案

↓↓↓


(一)



国务院医改小组咨询专家、北大李玲教授谈免费医疗制度



全民免费医疗

时机已成熟,应尽快推出!



“呼吸机开机费就要6万?是救命‘神器’还是吞钱‘利器’?”
在新冠肺炎肆虐初期,天价的医疗费让危重患者如芒在背。随后,国家出台了为新冠病人提供免费治疗的政策。3月2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免费治疗政策的实施情况。截止3月15日,全国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93238人次,涉及总费用103960万元,医保系统共支付67734 万元。全国确诊患者结算人数为44189人,涉及总费用75248万元,人均费用1.7万元,其中医保支付比例约为65%,剩余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
“在上一阶段的抗疫中,中国政府交出了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与‘应查尽查、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免费治疗有效地将传染源阻断,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月1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在接受时代财经专访时表示。
李玲指出,抗疫为推动“全民免费医疗”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有免费医疗、财政兜底,医患关系空前和谐,医患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齐心协力抗击病毒。
此外,人均治疗费用仅为1.7万,大大低于民众的预期。李玲分析,与17年前抗击“非典”时不同,当下中国基础设施领先全球,科技发展迅速,已成为一流的制造业大国。抗疫过程中,核酸检测、医药、器械耗材等实现自主生产、成本可控,从根本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难题。
李玲认为,“中国推行全民免费医疗的时机已成熟”,在她看来,中国不单要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还有条件要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低成本、可持续的国际领先的医疗卫生制度。


     以下是时代财经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的专访——


时代财经:全国确诊患者人均费用1.7万元,其中医保支付比例约为65%,剩余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这次报销制度施行了“免费医疗制度”,是否可为医改提供方向性的参考?


李玲:我觉得完全可以参考。中国抗议疫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跟政府第一时间承诺免费救治,出台“应查尽查、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政策有很大关系,该救治政策有效阻断了传染。
新冠肺炎疫情是推动“全民免费医疗”改革的契机。“免费医疗”背后的筹资机制是以国家财税收为主,降低老百姓的负担。
最近,国家为了帮助恢复经济,对企业施行阶段性社保减免和医保减征。医保费是财政税费的一种,居民和农民主要依靠财政办医保,职工则主要靠企业缴纳。
对于企业来说,医保费用是很重的负担。比如,北京企业的医保缴纳比例是工资的12%,广东相对较低,但每个城市不太一样,广州略较高为8%,深圳、东莞比较低为5%。
全国的企业总体在10-12%的征收比例,这是全球最高的医保征收比例,所以企业的压力非常大。
企业的负担重,财政压力也是巨大,倒不如施行“免费医疗”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把过去不必要的浪费消除。
时代财经:现行的医保制度是国家以财政引导办医疗保险,把钱“分给”千家万户,再让医院从医保里收费。你怎么看这种模式?

李玲:这次抗疫,“白衣天使”感动中国,全国的医务人员舍生忘死、冲在第一线,没有传出任何医患纠纷。这两天媒体报道支援湖北医疗队撤离,患者们发出感激医护人员的声音:如果没有他们,就挺不过来。
患病期间,患者的家人不能来看望,患者们焦虑、恐慌,医生护士不仅仅治病,还当心理医生,把患者们当家人对待。这场抗疫看到了我们所希望的、健康的医患关系——医生和患者变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病毒。
过去的制度设计,从利益上把医生和患者对立起来。
患者到医院看病,医保报销一部分,自己要出一部分钱。医院和医生要靠收医保和患者的钱,维持医院的生存发展,以及给医生发工资、奖金。一定程度上,有的病人可能是不信任医生的,认为医生开药检查是要赚钱。
这次抗疫,医患关系非常融恰。我们很有必要设计一个好的制度,让“白衣天使”的翅膀一直在天空飞翔。否则抗疫结束后,医生们回到所在地,又要继续“创收”才能维持生存。


“全民免费医疗”改革的时机已成熟

时代财经:怎么优化医保制度呢?
李玲:医保先支付,财政兜底,把财政和医保整合起来,分担由疾病带来的财务风险。不要把财务压力压到医院和医生身上,也不要压到患者身上,要建立一个制度使得他们没有财务风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院为了创收而过度治疗、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的弊病。
时代财经:“免费医疗”可以缓解医生创收的压力,但“看病贵”是否会加重财政负担?
李玲:这次抗疫国家财政、医保兜底了,医生就是纯粹地去完成救死扶伤的职责,没有各种考核逼着医生。此外,为什么说中国施行免费医疗完全有可能呢?这次疫情,财政支付与药品、耗材、器械、检测剂的采购是相关联的。过去看病为什么贵?不是医生诊治费贵,而是检查、药贵、手术贵。手术费里面,耗材、器械、钢板、支架等价格很高。
因为这些主要靠进口,一方面是由于国外的先进,老百姓也信任国外的质量好,另一方面采购流通的问题很多。
这次抗疫,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发了核酸检测剂。新冠肺炎病毒在武汉出现,科学家迅速把基因图谱共享进行研发。针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当时国外还没有,只能自己干。最开始检测率可能偏低,但不断改进,质量越来越好。我们发现,中国完全可以做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而且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巨大,能把检测、医药的价格摊得很便宜。中国核酸检测费用40元,是政府支付的,而美国的核酸检测刚开始要3000多美元,现在也要1000多美元。
免费医疗制度是要配套一系列的药品、耗材、器械采购,而这些实现国产化是完全可行的。
此次新冠肺炎人均治疗费用1.7万人民币,甚至低于美国的费用。
中国人只要大家万众一心,没什么干不成,免费医疗制度完全可行、大有可为。
时代财经:为了弥补现行医保制度不足,不少人会给家人买各种的医疗险、重疾险、寿险。如果免费医疗制度可逐步施行,是否就不用太过于重视商业保险的配置?
李玲:免费医疗是均等化的社会福利,就像飞机的经济舱,但如果你想坐公务舱,你可以通过去买商业保险来实现升舱。
也就是说,你想得到更好的、与治疗无关的额外服务,比如住医院单间等,可以去买商业保险。


建设世界一流的医疗保障制度

时代财经:17年前的“非典”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改,是否有效?
李玲: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非典”让人们发现,即便经济发展得再好,一场传染病可以耗竭耗尽经济发展的成果。
 “非典”让整个社会意识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医疗方面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改。
但从2003年医改启动到2009年方案制定,医改更多是向国外学习,独立自主走中国式医改并没有形成共识。医改的目标是政府主导、恢复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但具体实操混乱。
在探讨中国医改路线上,部分人认为中国公立医院太多了,所以医改是公立医院不断减少的一个过程。但政府并没有解决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而是用财政支撑了医保。
这十几年的医改探索中,“公立医院”+“全民医保”带来一定的效果,不如这次抗疫中,免费医疗和财政兜底给老百姓带来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时代财经:这一次新冠疫情,可能会给中国医改带来什么方向的变化?
李玲:这一次的疫情比“非典”冲击力更大。这是一次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抗疫,是各国制度和科技的比拼。
今天的中国与2003年不可同日而语。新中国70年积累的成果在这次抗疫中爆发出来了:雄厚的国力、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世界最强大的制造业大国,免费医疗和科技创新的检测、医药、耗材,以及政府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守望相助,中国的抗疫成为全世界的标杆。
未来医改,中国不仅建立一个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还要建设世界一流、低成本、可持续地给全体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障的制度。


时代财经:但是疫情中,分级诊疗并没有发挥作用。你怎么看分级诊疗的改革?
李玲:“分级诊疗”无法推行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没有为公立医院兜底。医院为了创收在扩量,包括门诊量、住院量,来者不拒。
基层、社区医疗怎么可能跟大医院竞争呢?
这就造成了基层诊所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这个现象是与制度设计连在一起的。施行免费医疗的制度,问题就可以解决。
大医院没有创收压力以后,应该专治疑难杂症,而不是连感冒的小病都管。未来,患者完全是可以在云端问诊,大数据和智能医生会告诉你该如何就诊。智能化将提供升级版的分级诊疗。
这次抗疫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实验,为深化医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最丰富的社会实践。




(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张其成教授


在两会期间,张老师也不忘
在票圈里呼吁、互动和发声
↓↓↓






【重磅提案】
关于逐步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改革试点的提案

张其成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


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政府第一时间承诺免费救治国家医保局迅速启动医保支付范围临时调整机制,会同有关部门为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实施费用减免举措,将相关药品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这一政策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极大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病人对医生高度信任,良性互动,医患关系回归纯粹的医疗关系本身。这与方舱医院以外严重的医患矛盾构成鲜明对比。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几乎实现全民覆盖,财政资金较为充足。根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卫生总费用5.8万亿元,占GDP的6.4%。这一占比相对较低。为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现在有必要朝着“全民免费医疗”方向进行医改。让患者看病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不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公立医院要去市场化,回归公益性,逐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当然全民免费医疗,并不意味着是完全免费,也不意味着完全由财政负担,而是一种保障水平更高、个人支付比重甚微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为此建议:


01

通过整合医保基金与财政资金,

选择有条件地区开展免费医疗试点。



依托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统筹使用当前的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进行更高的保障,即“基本医疗保险先支付+财政兜底”模式,共同分担医疗费用,避免将财务压力转移到就医链中的医院和患者任何一方。将现在医患的利益关系回归到纯粹的医疗关系。



张老师和陈薇院士



全民免费医疗带来的必然问题是财政能否承担得起,实践证明,财政承受力确实是免费医疗改革的必然前提。依照2018年的基数初步测算,如果其中80%由财政保障,扣除财政原来给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实际财政新增支出16728.84亿元,相当于2018年政府财政卫生投入的1.02倍,财政压力是较大的。但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各种虚高的费用将会被压缩,医疗成本将大大降低。可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



02

优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和各级中医院开展免费医疗试点。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分级诊疗的关键,通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免费医疗,将本来已经较高的报销比例提高到100%,可以极大的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诊,更好地推进家庭医生制度的建立,真正做到基层首诊,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快速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




同时在从各级公立中医医院进行试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引导患者优先使用中医药,使用低成本的中医药技术。既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医疗费用,又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医院回归百姓“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03

免费医疗制度需要其他制度的联动和配套,

以防止各种风险和弊端。



免费医疗随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滥用公共医疗资源的过度医疗(所谓的道德风险)、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这也是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其他一系列制度的联动配套,当前我国这些相关制度都在积极推进中,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普遍实施,医耗联动等综合医改不断推进。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是保证免费医疗推进的重要制度,还需要不断深化这些制度。





04

确保纳入试点的

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待遇稳步提高。



免费医疗的实施是要建立一个制度使医院和医生没有财务风险,没有创收压力。不要把财务压力压到医院和医生身上,要保证纳入试点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待遇不仅不降低,反而提高。用制度保障医生就是纯粹地去完成救死扶伤的职责,要减轻医生负担,维护医生的尊严,给医护工作者崇高社会地位。





来源综合:张其成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黄陂同城



「公众号 」

张其成    

    「网站 」

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

基金会官方网站




全民免费,民心所向

市场的,当然归市场

公益的,当然归公益

共建共享,强国梦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