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 | 宋朝龙 汪阁阁:列宁金融资本批判和改造理论的当代意义
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1870.4.22—1924.1.21)
列宁金融资本批判和改造理论的当代意义
南极的列宁像
[摘 要]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金融资本理论,提供了分析帝国主义经济基础的理论工具。列宁提出,革命民主政权要实行银行国有化、辛迪加国有化,取消商业秘密,强迫参加联合组织,土地、石油、矿藏等不动产的国有化,把沙俄国家资本主义转归革命民主政权等,实现对金融资本的改造。目前,金融资本积累导致了西方的结构性危机,各种改良主义办法相继失效,新民粹主义右翼势力掀起逆全球化潮流,发展中国家面对重大压力和挑战。在此情况之下,反思和挖掘列宁关于金融资本批判和改造的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列宁 金融资本 帝国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列宁在希法亭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的金融资本理论,并以此系统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在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列宁在《四月提纲》《大难临头,出路何在?》等著作中系统探讨了革命民主政权如何改造金融资本。列宁的这些理论思考和革命实践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大的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旧殖民主义体系瓦解了,但金融资本的统治获得了新的空间。金融资本的长期统治导致了今天西方世界以及全球化的一系列危机,这些危机是凯恩斯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民粹主义等都难以克服的问题,在这种困局之下,列宁的金融资本批判和改造理论在当代具有很大的价值。
1919年5月25日,列宁在红场演说
与考茨基、卢森堡从产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出发分析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不同,列宁吸收、批判与改造了希法亭的理论成果,创立了科学的金融资本批判理论,为分析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提供了工具。
1.金融资本建立在产业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基础上
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存在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涌现出各种大型的高效率的机器设备,这既为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也对大生产提出了要求,因为这些技术装备只有在大企业中才能加以推广和利用。另一方面,为了追逐利润,自由竞争也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规模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把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竞争的趋势总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大资本吞并或控制小资本。所以,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这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律。
列宁指出,垄断组织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由竞争发展达到顶点的最高阶段,垄断组织处于萌芽时期;1873年危机之后,卡特尔作为垄断组织形式之一虽有广泛发展,但还不稳固;19世纪末的工业高涨和1900~1903年的危机,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作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形式包括股份公司、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等。
列宁认为,希法亭金融资本概念的不足之处在于他没有充分认识到金融资本的垄断逻辑。他指出,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定义,其不完全的地方在于他没有指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就会造成垄断,而且已经造成了垄断。
2.金融资本建立在银行垄断的基础上
银行基本的业务是在支付中起中介作用。银行把不活动的货币资本变为活动的即生利的资本,把各种各样的货币收入汇集起来交给资本家阶级支配。随着资本的集中和银行周转额的增加,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改变。银行为某些资本家办理往来账,似乎是在从事一种纯粹技术性的、完全辅助性的业务,而当这种业务的范围扩展到很大的时候,银行就能通过往来账及其他金融业务,确切地了解各资本家的业务状况,并用扩大或减少、便利或阻难信贷的办法来影响他们,以致最后完全决定他们的命运,决定他们的收入,甚至夺去他们的资本,或者使他们有可能迅速而大量地增加资本等。
从银行给某个企业主贴现票据,给他开立往来账户等业务看,银行没有越出普通的中介人作用的范围,也没有削减这个企业主的独立性。可是,如果这些业务愈来愈频繁、愈来愈加强,银行把大量资本“收集”在自己手里,结果是工业资本家愈来愈依赖于银行。
3.金融资本建立在银行垄断和产业垄断相互融合的基础上
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银行获得了证券发行的业务。证券发行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也推动了生产的集中。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与银行自身的集中,银行的密网迅速扩展,布满全国,集中所有的资本和货币收入,把成千上万分散的经济变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本主义经济,进而变成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
银行支配着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从普通的中介者成为极少数垄断者。银行和工商业的结合有业务的结合、所有权的相互渗透(相互持股股票)、人事结合(双方经理互任对方监事或董事),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列宁指出:“生产的集中;从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1]
4.金融资本建立在对世界市场进行垄断性瓜分的基础上
列宁指出:对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资本输出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在落后国家里,利润通常很高,因为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贱,工资低,原料也便宜,而在少数国家中资本主义已经过度成熟,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
从可能性上看,资本输出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许多落后的国家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流转,主要的铁路线已经建成或已经开始兴建,发展工业的基本条件已有保证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资本家的垄断同盟首先瓜分了国内市场,把本国的生产差不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国内市场必然是同国外市场相联系的,资本主义早已造就了世界市场。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殖民地联系和势力范围的极力扩大,这些垄断同盟自然地走向达成世界性的协议,形成国际卡特尔和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垄断同盟按资本与实力对世界市场进行了瓜分。
5.金融资本建立在对后发国家的殖民主义政策上
1920年7月19日,列宁在彼得格勒一次会议上讲话
二、列宁关于金融资本改造的理论
列宁认为,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经济基础,是造成帝国主义一系列矛盾和危机的根源。革命民主政权如何对待金融资本呢?在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列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回答,主要包括银行国有化,辛迪加国有化,取消商业秘密,强迫参加联合组织、土地、石油、矿藏等不动产的国有化以及对沙俄国家资本主义的民主改造等。
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的程度,有通用期票、股票、债券等,那它也就恰好在经济上造成了实行这种措施的可能性。只要通过考察就可以发现,这里剩下的事情只是合并账目。但是,要合并账目只能把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银行并进行国有化,国家才能了解资本家的财产情况,才能知道几百万以至几十亿卢布流动的方式和方向,才能不致发生隐瞒财产和收入的事情,才能避免金融资本对国计民生的操纵。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征收到所得税,国家才能获得几百万以至几十亿的巨款来经办大规模的业务,调节经济生活。此外,银行国有化有利于农民和小业主和农民,因为他们进行信贷也变得极其方便和容易。“银行国有化将会大大有助于保险事业的一并国有化,也就是把一切保险公司合并成一个,把它们的活动集中起来,受国家的监督。”[6]
第二,辛迪加国有化。银行和各大工商业部门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不采取步骤对工商业辛迪加(如糖业、煤业、铁业、石油业等辛迪加)收归国有,而只把银行收归国有是行不通的。所以要认真调节经济生活,就要把银行和辛迪加一起收归国有,而且辛迪加的国有化并非是困难之事。“这里要做的事情只是发布一些简单的法令,规定召开职员、工程师、经理、股东的代表大会,采用统一的报表,由工会实行监督等等,从而把反动官僚方式的调节变为革命民主方式的调节”。[7]“要想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必须从官僚制度转到民主制度,而且要用真正革命的手段来实行这种转变,就是说,要向石油大王和股东宣战,用法令规定,如果他们拖延石油业国有化,隐瞒收入或报表,暗中破坏生产,不采取增产措施,就要没收他们的财产并处以监禁。应当唤起工人和职员的主动性,立刻召集他们开会和举行代表大会,只要建立起全面的监督并增加了生产。”[8]
第三,取消商业秘密。这里所说的取消商业秘密,不是取消小商人的商业秘密,而是取消大垄断企业的商业秘密。垄断资本主义的商业秘密是与投机相联系的。“大资本主义经济,就其技术本性来说,是社会化的经济,就是说,它为千百万人工作,它通过自己的各种业务把成百、成千、成万个家庭直接或间接地连在一起”。[9]在资本主义的大经济中,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并不是为生产或交换的需要服务的,而是为投机买卖和用不正当的手段牟取暴利,以及为真正的诈骗行为服务的。在大资本主义经济中保护这种秘密就是保护一小撮人的特权和利润而损害全体人民。如果不取消商业秘密,想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仍旧是空洞的诺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绝大多数工商企业不是为“自由市场”服务,而是为国家、为战争服务。特别是那些为军事订货提供贷款的大公司和大银行,赚取了闻所未闻的利润,它们大发横财就是靠盗窃国库。按革命民主方式行事,就应该立刻颁布另一种法律,即取消商业秘密,要求大企业和富人上交最完备的报表,让任何一个公民团体有权审查任何一个大企业的一切文据。“这样的办法只要有一项法令就完全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只有这个办法才能通过职员联合会,通过工人联合会,通过各政党来调动人民对监督的主动性;只有这个办法才能使监督成为认真的和民主的监督”。[10]
第四,强迫参加联合组织。强迫“联合化”是任何更加认真的监督措施和所有节省国民劳动的办法所必需的先决条件。“既然沙皇政府统治下的穷乡僻壤的俄国农民,努力排除政府所造成的无数障碍,也能在1905年以后,在成立各种联合组织方面大大跨进一步,那么现在大工商业和中等工商业的联合自然就能够在几个月内实现,或者还要快些,只要真正革命民主的政府能强制执行,能依靠‘下层’即民主派、职员、工人的支持和参加,使他们从中得利受益,并且号召他们起来实行监督”。[11]列宁认为,“‘联合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最完备、最严格和最详细的报表制度,而主要是把购买原料、销售产品、节省国民财力和人力方面的业务联合起来”。[12]
第五,土地、石油、矿产等不动产的国有化。土地、石油、矿产等不动产能提供垄断地租,是金融资本的一个重要的经营和控制领域。拿发展得很快的大城市近郊的土地做投机生意,是金融资本的一种特别盈利的业务。在这方面,银行的垄断同地租的垄断、交通运输业的垄断结合起来。因为地价的上涨以及土地能不能有力地分块出售等,取决于同市中心的交通是否方便,而掌握交通运输业的是通过参与制和分配经理职务同这些银行联系起来的大公司。针对土地等不动产资源,列宁提出的纲领是国有化政策。土地革命“要求实行全国所有土地国有化;国有化就是把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交给国家,把土地的支配权交给地方民主机关”。[13]土地国有化还不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其实是把地租交给国家。它更换了级差地租的占有者,消除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导致的绝对地租,相应地减轻农民的负担,可以极大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土地经营权在农民手中,这其实就是商品生产的制度,农民的资本主义关系就能自发地蓬勃发展。民主革命的土地纲领是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使全部土地国有化。这不仅可以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个君主制借以复辟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农民摆脱农奴制的羁绊,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六,对沙俄国家资本主义的民主改造。除了上述的土地和银行国有化之外,民主革命的经济纲领还包括改造沙皇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沙皇俄国已经建立了一些辛迪加,比如糖业辛迪加等。这些工业虽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但在管理模式上确实充满着反动的官僚气息。这些垄断资本主义在组织方式上已经完全社会化了,革命政权应该把这种辛迪加从官僚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变为民主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这是一种民主主义的改造,同时在工人政权下,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
1922年的列宁
三、列宁金融资本批判和改造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融资本获得了新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金融资本的统治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规模、深度和广度。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少数发达国家对世界大多数民族进行金融遏制和民族压迫的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民族压迫的体系、殖民主义体系瓦解了,但民族压迫从直接的形式转化为间接的形式;另一方面,无论在美国、西欧还是日本,金融资本的基础都保存了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之下,金融资本获得了新的发展。旧的民主主义解体之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曾追求进口替代战略,但后来也纷纷打开市场为国际金融资本提供积累空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又为金融资本的国际积累提供了新的空间。所以,金融资本的根基不但没有消亡,还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资本是理解当代世界体系的基础,列宁关于金融资本的分析、批判和改造的理论并没有过时。
第二,金融资本积累造成了西方世界的危机。金融资本有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两个维度。作为职能资本的融合形式、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的垄断资本形式和大货币垄断资本,金融资本支配着产业链、商业链和信用链,也通过产业革命、商业革命和信用革命来积累。就金融资本推动产业革命、商业革命和信用革命来说,金融资本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的变革,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但是,金融资本在自身成就的基础上,也建立了另外一套积累逻辑即非生产性积累、寄生性积累的逻辑,其寄生性是列宁特别着重论述的。金融资本的寄生性积累机制包括垄断定价权、证券投机、国债投机、地租投机、汇率投机等,这些非生产性积累造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寄生阶层的膨胀、制造业的空心化、中产阶级的衰落、工人阶级的失业、国家和社会陷入严重的债务陷阱之中、福利受到削减。这一系列深刻的矛盾是由金融资本本质自身的矛盾所导致的,只有从其内在矛盾中才能理解西方社会危机的深刻性和系统性。列宁的金融资本理论为分析西方当下经济、社会、政治危机提供了基本的工具。
第三,西方右翼民粹主义逆全球化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金融资本不仅是理解西方内部危机的根源,也是理解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论工具。因为金融资本积累所造成的西方社会危机在金融寡头主导的政策体系下是不可能解决的,只要金融寡头还在支配着社会生产,支配着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还在支配着制度安排和政策走向,金融寡头就不可能靠损害金融资本自身的利益来解决危机。所以,为了解决自身积累所导致的危机,金融寡头的行为逻辑是向外转嫁矛盾、转嫁危机,这就是特朗普上台以来曾经作为全球化塑造者的美国带头反对全球化,从各种国际组织当中退出、打压欧盟、组织对中国战略包围等这一系列现象的原因。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病毒过程中,美国把新冠病毒称作“中国病毒”,转嫁责任,都可以从金融资本的内在矛盾及其一贯国际政策中得到统一说明。
第四,各种改良主义办法的失效。列宁的金融资本批判和改造理论之所以具有现实意义,是因为目前已有的各种改良主义政策在扼制金融资本上都没有效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曾一度主导西方国家的政策,但造成了西方的滞胀危机,新自由主义趁此崛起。新自由主义解除了国家对金融资本的各种限制和监管,同时又为金融资本积累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危机买单。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各国最先救助破产的金融机构,结果是背上了更沉重的债务负担,造成了通货膨胀,使工薪阶层更加贫困。自由主义解决危机的办法反而使危机更深重。在深重的危机面前,特朗普等右翼民粹主义崛起。右翼民粹主义能不能解决危机呢?右翼民粹主义以对外转嫁危机的方式解决危机,他们以邻为壑,导致世界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囚徒困境,就像“一战”“二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那样。历史也终将证明,右翼民粹主义不能解决危机,反而会加剧危机。各种改良主义办法都用尽也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这凸显了列宁金融资本批判和改造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五,列宁金融资本改造理论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之间,列宁创造了关于金融资本的改造方案,既有针对性,又有现实性。他没有从消灭阶级的角度谈消灭资本主义,只是消灭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消灭资本主义的垄断部分,消灭金融资本。对金融资本的这种改造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和斯大林模式不一样。列宁给社会民主运动提供了针对金融资本改造的一种现实经济纲领,这个纲领通过各国社会民主运动是有可能逐步实现的。比如,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事件中,有些国家已经提出医疗卫生行业的重新国有化。社会民主运动如果不与金融资本的改造相结合终将成为一场泡影。列宁规定的改造金融资本的道路仍然是未来世界历史的一个基本的重要主题。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9页。
[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1页。
[4]《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5]《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6]《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7]《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8]《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9]《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10]《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11]《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
[1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13]《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92页。
相关链接:
王传利: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