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课 | “青稞王子”尼玛扎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

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诗词歌赋Marx 2022-09-14




提到两弹,你会想起钱学森

提到数学,你会想起华罗庚

提到水稻,你会想起袁隆平

······

提到青稞,你会想到他吗↓↓↓


他是我国知名青稞研究专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藏族,中共党员,理学博士,被西藏农牧科技界誉为“中国青稞之父”“青稞王子”“青稞博士”“青稞界的袁隆平”

又一年,高原的青稞熟了。

而他,却永远地走了。

2020年9月5日,在西藏阿里下乡调研途中,

一场车祸夺去了他年仅55岁的生命。



从此,一粒生命的种子,深埋大地,化作永恒。

至今,农科院办公大楼209办公室门上的指示牌上,依然写着“出差”二字。


这是位于拉萨河谷的青稞田(9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农民院长”:把百姓当成亲人

  

“他给我的印象,完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达娃顿珠说。

  达娃顿珠是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金嘎村的种粮大户。

  2013年,尼玛扎西为推广青稞新品种,来到金嘎村。他挨家挨户宣介推广新品种,鼓励农民种植。


这是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的青稞田(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和他聊种田,发现他什么都精通。”达娃顿珠很是惊讶,最终选择相信这位“和自己一样的人”,当年试种了20亩新品种。

  在金嘎村党支部书记普琼的脑海中,定格着这样一个画面——消瘦的身材,中等身高,黝黑的皮肤,标志性的唇须,一副眼镜,谦和热情。

  这一切,让他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个“大领导”“大专家”。

  普琼总是亲切地用“院长啦”为记者讲述他们之间的故事。比如,推广新品种、田间指导、无偿为农户发放农药、帮助农户销售种子等。

  “院长啦时刻为我们的利益着想,他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普琼说。

  1985年,尼玛扎西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1999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就职自治区农科院。

  出身于农民家庭,生长于西藏农区,从事农业工作,让他对农民有着更深、更真的爱。

  2006年,与尼玛扎西素未谋面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的达瓦顿珠,考上了南京农业大学遗传学专业的研究生。他“斗胆”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尼玛扎西,详述了农民家庭出身的他,因交不起学费恐无法继续学业的情况。

  未曾料想,尼玛扎西认真回复了邮件:“这两年正在创建青稞研究团队,急需此类专业人才,我给你交学费,请安心学习。”

  在他的资助下,达瓦顿珠顺利完成学业,并于2009年入职自治区农科院。

  此时,他才第一次见到了尼玛扎西本人。


尼玛扎西在试验田内观察青稞长势(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可就是这样一个心里永远装着农民的人,却在母亲临终前也未能奔赴自己农村的老家——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扎塘镇杂玉村。

  7月26日,是尼玛扎西和妻子拉琼的独子阿旺次仁的生日。

  正在北京出差的他,当天一早便收到了妻子发来的信息——“今天是儿子生日,你们在北京可以聚聚哈。”

  “生日那天,我到他酒店旁边的饭馆等他。虽然已经过了饭点,但我还是特别开心。”阿旺次仁说,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很久。

  “不曾想,这竟成了父子间的诀别。”阿旺次仁难以抑制悲恸的心情。

  31岁的阿旺次仁至今还记得父亲经常告诫他的话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的人。

  拉琼的手机中,还一直保留着尼玛扎西拍摄的祝福儿子生日快乐的视频。

  结婚多年,拉琼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去商场、超市买东西,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干完所有的家务,也习惯了从家门口把丈夫出差的行李搬进家里而见不到已跑到办公室的丈夫人影,更习惯了丈夫整天忙碌、拼命、忘我地工作。



“青稞博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人字两画,如果说他简写了生活的一笔,则大写了事业的一画。

  青稞是藏族群众的主要粮食,被誉为“长在天上的作物”。

  “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从此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藏族民歌如此唱道。

  尼玛扎西,便是一只云雀鸟,衔来一粒种子,一缕阳光。

  “藏青2000”,是尼玛扎西带领团队,历经19年科研育成的青稞新品种,是西藏青稞第三代主推品种。

  2013年,为了推广“藏青2000”,尼玛扎西跑遍了西藏28个粮食主产县进行技术指导。


尼玛扎西(左)在日喀则市岗巴县调研(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作为“藏青2000”首席科学家,2013年2月份,尼玛扎西深入“西藏粮仓”日喀则各县,白天带领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给农民讲解科学种植技术,晚上挨家挨户了解农户所需所忧。

  听着尼玛扎西讲述“藏青2000”产量较高、多产草等优点,达娃顿珠还是无法完全放心,“毕竟谁也没种过这个品种”。

  金嘎村的几户种粮大户协商后决定每户试种20亩。同时,白朗县嘎东镇白雪村也试种了“藏青2000”。

  可到了当年5月,眼看着其他青稞田已出苗,新种仍无出苗迹象。这下,农户们慌了,纷纷聚集到镇政府前讨说法。

  “我们靠土地吃饭,若不出苗就歉收,谁能不急呢?”白雪村村民达娃至今记得当时说过的话。

  远在拉萨的尼玛扎西一听到这个情况,立即出发赶了5个小时的路抵达嘎东镇。

  为了解除疑虑,他带着农民,到农田里用手刨开土地,让农民看已经发了芽的种,刨到手指脱皮。晚上,尼玛扎西又给全镇农民开会,解释出苗晚的缘由——为预防病虫害,用立克秀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导致出苗晚,但抗倒伏能力强。

  “若一个星期后青稞还没出苗,今年大家的损失我来负责!”他最后掷地有声地说。

  果然,不到一周,农田里“藏青2000”青稞苗整整齐齐长了出来。当年,白朗县“藏青2000”亩产达到600多斤,几近原先品种的两倍。


尼玛扎西(前右二)在“藏青2000”示范田里介绍这一新品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至今,“藏青2000”是青稞生产史上唯一单品种单产年示范推广超100万亩以上的品种,为西藏青稞总产量突破80万吨、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保障西藏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杜杰说,尼玛扎西带领团队已选育并审定“藏青2000”“冬青18号”等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型新品种,常年占西藏青稞种植面积的50%以上,累计在青藏高原推广818万亩。经中国农科院效益测评,其社会经济效益达27亿元。


尼玛扎西介绍“藏青2000”科研攻关经历及“藏青2000”的特点(2013年4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千年青稞,在他麾下获得了“新生”。

  他也因此被誉为“青稞博士”。

  与尼玛扎西共事34年的青稞研究团队成员、56岁的禹代林说:“尼玛扎西对青稞的感情贯穿他的一生,对青稞事业的执着与敬业无人能比。”

  ——尼玛扎西牵头构建了首个青稞核心种质库,入库保存近6000份种质;创建青稞双高协调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适应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的粮草双高青稞新品种11个。

  ——建立青稞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创立新品种推广模式;建立国内首个青稞加工技术创新平台,提出高β—葡聚糖青稞品种选育、青稞保健食品开发等一系列青稞产业科技创新的新论点,带领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了青稞系列产品100余种,极大提高了青稞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牵头实施西藏青稞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构建了全球首个青稞全基因图谱,首次揭示青稞起源与进化;解析了青稞高原适应性生物学机制,克隆青稞抗性重要功能基因11个,提升了我国青稞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围绕西藏农牧业增产增效和脱贫攻坚的技术需求,大力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了青稞增产、牦牛育肥、奶牛饲养、绒山羊扩繁、高原渔业、果树栽培、食用菌生产等方面的实用技术40多项,建立农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2个。


尼玛扎西(左一)在西藏林芝调研苹果种植(2019年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30多年来,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署名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18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0部(其中英文3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6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主编藏文科普图书27种。合作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12名;获发明专利4件,制定地方标准13个。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三区三州”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个人……他所获荣誉无数。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京认为:“尼玛扎西团队西藏青稞基因组和青稞起源进化研究成果整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青稞遗传基础狭窄和高原适应性生物学机制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尼玛扎西生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说过:“我的家乡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很低,小时候就一心想着让青稞长好。”

  尼玛扎西为西藏农牧科技水平提升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西藏农牧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杜杰说:“他实现了自己生前的愿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牧民家中。”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农民喜收青稞(2018年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一粒种子”:将精神播撒在高原大地

  

“你不必担心饥馑,只要高原上还有一粒种子,大家会让它生根、抽穗、结籽,养活这方勤苦的人们。因为种子里凝浸着你的血液,你流芳千古的基因。”

  这是尼玛扎西离世后网络上的一篇悼念文章。

  生前,尼玛扎西患有乙肝、糖尿病多年,这两年病情加重,每周都吃药,每天注射胰岛素。

  “我在办公室,身体有些发抖,赶紧给我弄点吃的。”时任农科院办公室主任的鲍圣华,节假日经常接到尼玛扎西的电话,要让食堂师傅煮面条送到他的办公室。


尼玛扎西(左)在试验田了解青稞种植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有时鲍圣华陪他到试验田里去察看,尼玛扎西根本不用看标签就知道哪块田种的是什么品种。“作为院长,他比我们很多专家在田里的时间都长。”鲍圣华说。

  农科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敬龙回忆,草业所刚成立,便接到编制《西藏自治区草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任务,“当时一头雾水”。

  于是,他每天都去找尼玛扎西请教,有时把他堵在办公室门口。

  “他也很忙,也会生气骂我们笨蛋。”王敬龙说,但他一定会认真细致地讲解。

  “等到后期制作规划大图纸时,技术问题又难住了我们。”王敬龙回忆,一想院长是理学博士,行家里手,又去找他,追着院长问。“每次从院长办公室出来,都如释重负。”

  “这也是我们农科院一贯的风格,什么不会就去问院长。”他说。

  采访中,受访者说得最多的莫过于尼玛扎西是一个没有架子的人、“严师慈父式的长辈”和“开诚布公的朋友”。

  2010年加入尼玛扎西青稞育种与栽培研究团队的45岁博士曾兴权说:“如果没有院长的关爱与精神感染,我可能早就离职去发达城市工作了。”


这是尼玛扎西弟弟家里今年丰收的青稞(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对新来的援藏干部他都要求配备最好的生活和办公设施,让他们能安心工作。”与尼玛扎西共事20多年的农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扎西说。

  尼玛扎西去世后,5名援藏干部自费从北京、辽宁等地赶来拉萨悼念。

  当记者在西藏自治区农科院采访,看到尼玛扎西办公室门上的指示牌依然写着“出差”二字时,顿时感觉农科院所有的干部职工都不愿相信他的离开——他只是出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差。



  同事们不会忘记那个常年提前一小时上班,为保持精力一天喝很多杯咖啡,办公室的门随时向基层干部、科研人员敞开,常年深入基层调研,随时安排布置工作任务,爱才重才的院长。

  跟随他研究青稞17年的唐亚伟,手机里还保留着他去世前一天安排工作的微信:“这些是那曲市尼玛县文部乡南村的‘藏青17’,一是你们实地调查该品种,二是收集当地青稞品种。收割估计在9月23日左右。”

  “这是他最后一次安排任务。”唐亚伟哽咽着说。



新闻联播在西藏,有一位被誉为“青稞之父”的育种专家,他选育的新品种“藏青2000”成为西藏青稞主推品种,占青稞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带动几十万农牧民脱贫增收,他就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

2020年9月5日,尼玛扎西在出差途中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逝世。尼玛扎西把一生奉献给青藏高原, 践行了他自己的人生格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

在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记者见到了村民普欧珠,他种的就是尼玛扎西选育的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今年,他家40亩青稞获得丰收,刨去各种成本,纯收入能有五六万。他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推广“藏青2000”时,尼玛扎西从北京开完会风尘仆仆赶来的情景。

身为西藏农牧科学院的院长,尼玛扎西一年当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奔走在青藏高原的田间地头。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农村部青稞首席专家和西藏青稞科研重大专项的首席科学家,经尼玛扎西选育的青稞新品种达到20多个,成功选育的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累计示范推广330多万亩,为西藏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立下头功。

尼玛扎西不仅在科研上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青稞产业化方面也是领军推动人。德琴庄园是西藏最大的青稞深加工企业之一,现在一年的产值接近一个亿。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能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多亏了尼玛扎西的支持。


玛扎西的微信头像,是他的一幅素描,穿西服,戴眼镜,唇边一绺很浓的八字胡。

最后,附上尼玛扎西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5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上作的大会发言↓↓↓


5月2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委员作大会发言。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脱贫攻坚 藏族儿女千年梦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尼玛扎西



今天,我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2019年底,西藏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民主改革以来,短短六十载,跨越上千年,西藏不仅终结了千百年的封建农奴制,而且现如今,与全国一道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藏族儿女千年梦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千年梦圆,藏族儿女体会到的是党和国家的特殊关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将西藏整体纳入深度贫困地区予以支持;中央各部委、对口援藏省市和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无私援藏,累计为西藏脱贫攻坚投入了近千亿元。西藏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凝聚着党中央、全国各族人民对西藏人民的特殊关心关怀和深情厚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在西藏的成功实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五级脱贫攻坚指挥部,集中统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西藏是地球第三极,在4800米以上极高海拔地区常年气压低,严重缺氧,不适宜人类生存,乡村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建设成本高,在脱贫难度上,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难上加难。搬迁到海拔较低的区域,让群众更好地生产生活,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大量群众大范围搬迁谈何容易。一开始群众不理解,故土难舍。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彻底解决极高海拔地区群众世代被高寒缺氧所困扰的贫困局面,自治区党委坚持易地搬迁与生态保护、城乡统筹相结合,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6.6万人的基础上,又实施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工程,计划搬迁13.3万人,已试点搬迁5个整乡5000多人。像我见过的双湖县嘎措乡的白玛老人等群众从海拔5000米的藏北牧区搬迁到上千公里以外海拔较低的山南市森布日。如今,白玛老人在森布日安置小区150平方米二层楼的小院里,喝着酥油茶,享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他感慨万分地说:“这里海拔低了1400多米,氧气充足了,睡得舒服了,生活也更好了。感谢党的这么好的扶贫政策!”脱贫成果来之不易,巩固脱贫成果更难。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脆弱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自我发展能力,将给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带来很大难度。雪域儿女要继续增强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守护好神圣国土,建设好幸福家园。同时,建议国家在“十四五”期间继续给予西藏大力支持,助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体建议: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功能提升与河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保护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功能为主线,强力支持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功能提升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使之建成引领带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人口适度的聚集地、产业聚集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核心区。以增强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建设为主线,强力支持流域特色产业发展,使之成为西藏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重要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农牧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重大工程,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牧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最后,我代表350万西藏各族群众,感谢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对西藏人民的关心关爱和无私援助!我们将以守望相助、开拓创新、不畏艰辛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及关心关怀、回报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青稞博士”尼玛扎西生命的最后41天:西藏农业乡镇的农民几乎都认识他


来源综合:新华网、央视网、新京报、现代快报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