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都曾是张爱玲,却最终活成了林徽因

2017-10-29 妳读 妳读


作者:风一样的度翩翩

1920年9月,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一栋没落的贵族府邸。

说没落一点都不为过:

父亲是典型的遗少,抽大烟、打老婆、暴虐无情;

母亲是新式女性,留洋海外、和孩子们冷漠疏离。

她渴望爱。

于是,这个名门贵女、不世出的天才,在遇到花言巧语、风流成性的胡兰成之时,不可避免地成了那个可以低到尘埃里,却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情之所钟的痴情女子。

为了这份爱情,她可以不问出处不求回报。

即便她知道胡兰成许诺的都是镜花水月般的虚幻,她依然说:

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就在张爱玲出生的那一年,出身于官宦世家的民国女神林徽因已是亭亭玉立的豆蔻少女。

虽家世显赫,可林母出生低微,常年满腹怨愤;林父又另娶新人,常年在外。

她的境遇一点都没有比张爱玲好到哪里。

可林徽因天性乐观、积极主动、果敢理智。

这点在她与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相恋之时更能体现:

当徐志摩的结发妻子站在她面前的时候,林徽因虽痛苦不堪但依旧能果断结束了这段无果的感情,迅速回国与梁思成共同奔赴美国学习并结为伉俪,至死不渝。

她的确倾慕于徐志摩的才情、感动于金岳霖的痴心,最终却选择了严肃稳重的梁思成。

她曾说,我从来不自欺欺人,我只看真实。

张爱玲和林徽因,同样的天赋异禀,相似的家庭背景,命运的轨迹却如此不同。

张爱玲像极了年轻时代的我们:

爱一个人不问家世、人品,只愿当下快乐;

为爱做事不问动机、结果,只道开心就好;

林徽因却清醒理智以长久为计:

爱一个人就要问值不值得;

为爱做事更要问值不值得;

这点何尝不像后来年长的我们? 

我们都可以像张爱玲那样傻一次,但最终都要活成林徽因的样子。


1


曾几何时,我们都能为一个人奋不顾身,为爱疯狂:

你像《绿萝花》中善良的伊蕊,忍受他的自私自利、胆小怕事,顶替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罪责,锒铛入狱数年;

你像《温柔的谎言》里单纯的李青,不在乎他的无所事事、眼高手低,一个人撑起两个人的责任,却终被心爱之人杀死;

你像极了民国才女白薇,宁愿成全他的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忍受着今天林妹妹明天薛姐姐的多情,以致人财两空身染重病;

你和他在一起,可以不问年龄、不问家世、甚至不问道德,只问一句:你爱他。

年轻的时候为一个人拼死拼活不顾一切,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也在所不惜可谓深情,可随着岁月的流逝、年纪的渐长你才明白那些人那些事都是不值得的。


2


为爱疯狂的女人很多,可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人却很少。

《芈月传》热播之后,秦宣太后一度成为话题人物。

她比女人更智慧,比男人更强大,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年轻的时候,她懂得适时与青梅竹马的春申君保持距离;

年长一点的时候,她依靠能依靠的人、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事掌握最高权力,不仅成就了自己也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

在后来,为了巩固大后方,她又一举拿下义渠君,让他拜倒在石榴裙下。

等到时机成熟,她又毫不客气地一举铲除。

有多少女人愿意为了霸业而牺牲爱情?

可芈月做到了。

不仅如此,芈月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利己者。

公元前307年,楚国与韩国打仗,韩国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救援,可惜秦国都按兵不动。

面对韩国的一再相劝,芈月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当初伺候先王的时候,他晚上睡觉把一条腿压在我身上,我就觉得特别沉,可是当先王把全身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就不觉得沉了,为什么呢?因为对我有利。”

言外之意,你们韩国让我们觉得沉却不让我们有利,这叫我们怎么帮你们呢?

韩国无奈,最后只得割地。

你看,芈月就是这样现实!

这点像极了林徽因。

爱一个人,做一件事就要问值不值得,不值得的事为什么要做?


3


张爱玲感性沉沦,虽然曾有过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却晚景惨淡,始终过得如一地鸡毛般凄凉;

而林徽因则理性果敢,即便追求者甚多,却能很好地处理感情和现实,一生幸福浪漫儿女在旁。

年幼的时候,我们可以任性、可以挥霍、可以错爱;

成熟的时候,我们懂得进退、知道权衡利弊、追求现世安稳。

爱一个人,问值不值得;做一件事,问是否有利。

值不值得终归是衡量一个人一生的最终标准。

愿你在繁乱无常的世事里、纷繁复杂的选择中也不忘扪心自问:

值得吗?


长按上图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