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山美玉 谋发展良策——江西省委党校55期中青班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中国共青团杂志 Author 朱桂敬
12月15日至20日,江西省委党校55期中青班以“推动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赴云南开展异地教学。一周来,我们进城市、访企业、走社区,看现场、听介绍、问情况,云南跨越发展的新思路、生态保护的大手笔、改革开放的大突破、城乡面貌的大变化,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深受触动、深受启迪。大家认为,这次云南之行是一次思想的再洗礼、理念的再提升、责任的再加压、工作的再鼓劲,普遍都增强了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大家表示,决不能“三分钟热度”,一定要好好学、加油干,借他山美玉、谋发展良策,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印象云南
云南是一片美丽神奇、令人向往的土地。
美丽的家园。穿行在云岭大地,感受最深的还是她的“超高颜值”。一路上,风光旖旎、步步皆景、处处如画,仿佛人在画中游、车在景中行。滇池之畔,碧波万顷,红嘴鸥自在飞翔,与游人相映成趣;抚仙湖辽阔宽广,水碧山青,可谓一船春色,十里湖光。云南被誉为最美丽省份,她的美,是那么的风情万种,流淌着绚丽多彩的灵气、千姿百态的动感,像一朵彩云追逐着另一朵彩云;她的美,又是那么的静谧祥和,处处氤氲着惬意而慵懒的气息,就连时间都流淌得格外缓慢,像一份情怀撞击着另一份情怀,让人无法不沉醉。
红色的故土。云南不仅有风花雪月和民族风情,还有深厚的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陆军讲武、扎西会议、金沙飞渡、乌蒙磅礴……,许多值得缅怀的革命故事让人感叹。在陆军讲武堂,学员们学唱《讲武学校军歌》;在聂耳纪念馆,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雄浑的旋律、嘹亮的歌声把大家带回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跨越万水千山,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在这里共鸣与回响,在铭记历史、致敬先烈中深切感受党的初心和使命,感受中华儿女的热血与担当。且行且追忆,且唱且珍惜,学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转型的高地。云南是生态资源大省,如何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云南一直努力探索解答的命题。考察中,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斗南花卉市场,三产融合、联动发展的玉溪庄园,励精图治、山高人为峰的红塔集团,异军突起、无中生有的玉溪市信息产业和启迪众创园,“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典范”大营街街道,都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维启迪。事实上,近年来,云南通过坚持高质量发展,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数字经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强劲的动能转换势头,正从“生态领跑”向“质量领先”华丽转变。
感悟云南
明朝刘伯温曾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看云南,想江西,“云贵胜江南”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敢想敢做、会想会做、立想立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字诀”。云南之行,所到之处、所看之事,都处处体现云南观念新、理念新、战略新,处处体现求新求变、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精神。玉溪市这个偏远的内陆地市,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战略选择,提出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和创新中心,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十条意见,设立5000万元发展资金,组建投资公司,依托阿里巴巴、华为、腾讯、360等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2018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达70%。在没有基础、缺乏人才的情况下,玉溪数字经济硬是闯出了一条血路。这充分印证了一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干不成。
放长眼光、把握大势、前瞻布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一个地方要发展,科学的目标定位和战略规划是前提。云南善谋大势,在世界大趋势、全国大格局中思考和谋划,抓住重大机遇、下好战略主动“先手棋”。云南基于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提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目标定位,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打好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在这一战略思路的引领下,云南GDP增速领跑全国,2018年全国第三,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第一。可以说,云南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换道超车、动能转换、腾笼换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骨架”。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产业,没有产业这根主骨架,颜值再高也撑不起来。云南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势趋,走出了一条从“烟糖茶胶”到“两型三化”的迭代升级之路。农业方面,形成了包括云花、云咖啡、云茶、云果、云药等众多品牌,香港三分之一、澳门80%以上蔬菜由云南提供。工业方面,全省工业增速从2016年的全国20位,跃居到2017年、2018年的全国第2,今年的全国第1;非烟工业增速13%,居全国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已升至10%,实现了从从刀耕火种向数字经济、从“一烟独大”向“多业并举”、从传统业态向现代经济的迭代升级。服务业方面,云南文化旅游独树一帜,“彩云之南”是国人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2018年旅游总收入8991.44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一半。云南产业升级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善于变道超车、无中生有抢抓新经济机遇,也要善打特色牌、优势牌,顺应趋势、转化优势、扬优成势。
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优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传家宝”。高质量发展,一定不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短期发展。云南是较早提出和实践“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发展思路的省份,尤其在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上成效显著。云南拥有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20世纪90年代以来,九湖水体污染加剧,璀璨的“珍珠链”日渐黯淡。经过近20年的治理,九大湖泊正从“救命阶段”转向“治病阶段”,从工程治理转向生态修复。尤其近年来,云南始终把九湖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一湖一策”、分类施策,总结出两类治理保护模式:典型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洱海保护治理模式”;重度污染湖泊的“滇池治理模式”。我们眼见为实,在滇池,通过大力实施“六大治理工程”,曾经历“割肾、取肺、败血、绝育”四大创伤、一度沦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内陆淡水湖泊、水质达到劣V类的高原明珠滇池,已重现琉璃万顷、水清鱼欢的美景。在澄江县抚仙湖,我们看到了山河锦绣入画来,水质从2003年至今一直保持Ⅰ类,这得益于当地坚定不移实施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的“四退三还”工程,在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中,抚仙湖荣获第一名。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手笔,给予我们践行“两山”理论许多启示,十分震撼。
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效字以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功夫”。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心灵手巧的“湘绣女”和勇于担当的泰山“挑山工”。云南对中央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领会到位、态度坚决、措施得力,有一股使命必达的精气神。比如斗南花卉市场,没有满足于中国第一,而是瞄准世界第一,积极探索一条“花卉集成交易和一体化服务+花卉物流服务中心+花卉大数据中心”的发展模式,带动从业人员100余万人、年交易额达57.68亿元,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范例。这启示我们,成就事业,关键在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只有思想的大解放、作风的大转变、工作的大落实,才能推动事业的大发展、大跨越。
学习云南
学习目的在于应用。云南之行启示良多,我们要对标先进、找准差距,学习借鉴、合理吸收,因地制宜、为我所用。
要在解放思想上开辟新境界。省委刘奇书记一再强调:“不以江西为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西”。学习云南,首要破立并举,以思想上的“破冰”,带动行动上的“突围”。破因循守旧思想,立改革创新意识。要坚决从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摒弃因循守旧、等要靠、瞻前顾后的思想,只要法律法规不禁止的,只要是发展有需要、基层有呼声、人民有要求的,就甩开膀子干,有困难踏平困难,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障碍扫除障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破封闭狭隘思想,立开放合作意识。江西是内陆地区,尤其需要开放意识。要发挥江西“沿海腹地、内地前沿”的区位优势,敞开胸怀、打开大门,外引内联、借力打力,拥抱世界、互利共赢,写好“开放提升”这篇大文章。破安于现状思想,立开拓奋进意识。要坚决从小富即安、小成即满中解放出来,跳出“心理舒适区”,主动想事、谋事、干事、成事,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苦仗的准备,在项目支撑、产业转型、园区提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方面开拓新局。
要在抢抓机遇上迈出新步伐。任何机遇都有窗口期。当前,江西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了动能转换、蓄势跨越的关键阶段。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在江西叠加,我省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长珠闽”地区战略腹地红利加速释放,尤其是国家实施新一轮中部崛起战略,为江西带来了更广阔空间。抢抓宏观政策机遇。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赣江新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等“国字号”平台、政策在江西集成,很多政策都是独一无二所有的,只要能精准有效对接,就能形成江西独特政策优势。抢抓“新经济”浪潮产业机遇。发展新经济,沿海内陆的起点都一样。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点的科技革命加快兴起,正是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期”。江西在VR、“03专项”、LED产业领域已经取得先发优势,为动能转化、“换道超车”奠定了良好基础。
要在壮大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产业是立省之本、富民之源。江西制造业有过辉煌的历史,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轻便式拖拉机、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第一辆军用摩托车、第一批海防导弹等多个“江西制造”,昌河汽车、赣新彩电、华意冰箱、凤凰照相机等企业和品牌享誉全国。江西也有良好产业基础,产业体系完善,拥有92.7%的工业大类,覆盖191个中类。重塑制造业辉煌。集全省之力做大做强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打造新经济高地。加快推动国家5G、“03专项”等试点,培育壮大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打造“物联江西”、VR产业“江西高地”。补齐资本市场短板。多一个上市公司就是多一个总部经济,要大力实施“映山红”行动,把企业上市作为打造新引擎、重构新动力、争创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要在开放提升上构建新格局。在全国开放格局中,江西基本处于“末梢”位置,要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由“跟跑”向“齐跑”甚至“领跑”迈进。在开放格局方面,围绕“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把南昌、九江、赣州、上饶打造成为江西大开放的四个门户,以“南下”“东进”为大开放的主导方向,更加紧密接轨和服务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开拓“北上”“西出”两个方向,加强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战略框架下的区域合作。在开放主体方面,重点是引入世界500强、央企和国内知名大企业,要改变阵地式、运动式的招商方式,根据全省生产力布局,加大对重点招商项目的统筹,防止各自为战、省内竞争、重复招商。在开放平台方面,江西有国家级经开区10个、国家级高新区9个,再加上赣江新区和84个省级开发区,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加快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实施节地增效行动,推进产城融合,以一流的开放平台吸引一流的生产要素向江西聚集。
要在优化环境上厚植新优势。区域发展的竞争,很大程度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发展环境包括两个重点,政务环境和生态环境。一方面,要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政务环境。像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一样抓营商环境优化,学习借鉴上海“一网通办”和浙江“最多跑一次”经验,坚持不懈推进简政放权,大力度推进“赣服通”,打破各种“天花板”“玻璃门”“旋转门”,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巩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环境。学习云南打造最美丽省份、一湖一策抓保护的经验,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深化“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等八大攻坚战,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价值实现、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让“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江西招商、安商的杀手锏。
要在担当实干上跑出新速度。推动发展归根结底在干部。浙江提出要保护狮子型干部,江苏提出要建设研究型干部。江西高质量发展,也只有构筑“精神高地”,才能奋力冲出“经济洼地”。要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要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对发展进行再审视、再认识,勇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探索、敢于开拓、先行先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发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对看准的事,哪怕困难再多,想方设法也要干;对该担的责,哪怕担子再重,咬紧牙关也要扛;对必须要闯的关,哪怕压力再大,顶着压力也要闯。要发扬舍我其谁的拼搏精神。要在改革发展实践中,锤炼锻造一支具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的“虎狼之师”,舍我其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立必胜之志、鼓实干之帆,勇于向好的学、向强的比、向高的攀。
文章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
您可能还喜欢:
云团·动态丨团省委召开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暨团省委召开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学习贯彻省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学班
云团·基层丨武定团县委开展“捐赠衣物献爱心,情系基层送温暖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