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医人”到“医国”,他喊出“振兴中华”,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

云团头条 2023-02-20


他少年求学于檀岛

为救国弃医从政

一生颠沛

但凭一颗赤子之心

“天下为公”的信念

终结帝制而开启共和


他就是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




让我们翻开凝重的近代历史

去追寻这位伟人的足迹


幼时贫寒,勤奋好学

1866年11月12日
孙中山出生于
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
一个普通农家
因家境贫困没有钱交学费
到了九岁才进入私塾读书

童年孙中山

小帝象(原名)喜欢游泳
“村中儿童,皆不能及”
他曾对人说
“我的游泳技术不算好
但我敢于游到很深很远的地方”
“有一次游到半途,感到疲累
游不动了,怎么办呢?
泳术不精,不能停止划动
否则就会沉下去
于是仍然拼命地向岸边游去
终于上岸了”

小帝象记忆力很强
村塾老师指定的背诵部分
他从未因背诵不出,被罚跪打板
有一天,在读《大学》这门课时
塾师领读了两遍
就叫学生背诵
小帝象站起来对老师说
“读的这书一点不懂
有什么意思?”

他的话触怒了老师,罚他背书
小帝象并非不爱读书
他求知若渴,向老师求解
希望老师将书中的道理
也能讲得明白,他才能听得明白

孙中山翠亨村故居的书房(复原景)

后来
孙中山对这种教学制度和内容批判说
“中国政体专制已久
士人束发受书后
所诵习者
不外‘四书’‘五经’及其笺注之文字
然其中有不合于奉令承教
一味服从之义者
则任意删节,或曲为解说
以养成其盲从之性”

弃医从政,立志革命

1879年
孙中山远赴檀香山投奔哥哥孙眉
同年转入当地意奥兰尼男子中学读书
孙中山在这里接触了西式教育
新鲜的学科,灵活的教法
齐整的座次,严明的校纪
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使他逐渐产生了改良祖国的念头

意奥兰尼男子中学旧址

17岁的时候
他前往香港学医
学成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行医期间
他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但他总觉得
医术救人,所救有限
只能救少数人
革命则能救多数人
因此,他决定“弃医从政”
改“医人”为“医国”
立志唤醒亿万民众
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

17岁时自檀香山回国的孙中山

孙中山(左2)在香港西医书院与友人合影

1894年1月
孙中山写了长达八千余字的《上李鸿章书》
建议清政府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但因人微言轻
他的建议并没有受到李鸿章的重视
此后他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幻想
更坚决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聚合同志,领袖群杰

1894年7月25日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惨败
孙中山认识到
“和平方法,已不可再用”
他便在檀香山
联络华侨、宣传革命
成立兴中会
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兴中会宣誓地

1905年8月
孙中山联络留日学界
创建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在此期间,他立足于中国实际
结合西方社会思潮
提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内容的
“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为新社会规划了一幅理想的蓝图
此后,他积极投身于反清的实际斗争中
革命思想广为传播
革命组织也日益壮大
分会遍及国内各省和世界各地

1906年4月,孙中山在新加坡成立同盟会分会,右为分会会长陈楚楠,左为分会副会长张永福

屡遭挫折,斗志弥坚

从创建兴中会开始
孙中山先后组织发动十次起义
以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
向腐朽的清政府发起冲击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起义
由于计划不慎泄露
起义机关遭到破坏
孙中山遭到通缉
被迫亡命日本
1900年,惠州三洲田起义爆发
因孤军奋战,后援断绝,粮械不继
起义军遭到清军
优势兵力的围攻而失败
1907年至1910年间
孙中山又遭受了
第三次至第九次武装起义失败
1911年初
孙中山在广州发动大规模起义
也就是“黄花岗起义”
此次起义是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
孙中山用“吾党菁华,付之一炬”来形容
这是孙中山第十次起义失败

1912年11月28日,孙中山为抚恤为黄花岗起义制造炸药而牺牲的谢春生烈士家属致北洋政府临时稽勋局局长冯自由函

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尽管孙中山直接或间接
参与的几次起义
都以失败告终
但对于清王朝的撼动
已经开始悄然生效

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军与清军殊死搏斗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在全国燃起燎原之火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众望所归,初创共和

1911年12月底
孙中山由海外归国后
革命阵营各派一致推选孙中山
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就职
庄严宣誓“颠覆满洲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

民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
孙中山主持下的
临时政府面临诸多困难
一方面,清政府仍占据着半壁江山
袁世凯正挟势
与清政府和临时政府讨价还价
希望坐收渔翁之利
另一方面,革命各省各自为政
军政极不统一,社会动荡不安

1912年2月14日,关于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呈请速颁文官试验令的临时大总统批

面对各方压力
同时为早日实现全国共和、南北统一
孙中山在就任之初即公开表示
只要袁世凯能促成清帝退位、赞成共和
自己即行辞职,推袁继任
2月12日,清帝宣诏退位
次日,孙中山践行前言
向临时参议院请辞
推荐袁世凯继任
1912年4月1日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
“天下为公”的主张

1912年3月25日,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前与袁世凯任命的内阁总理唐绍仪(左)合影

致力实业,壮志未酬

孙中山很早就有了实业救国的志向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他采取了诸多措施鼓励实业发展
解职之后
他为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东奔西走,不遗余力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
孙中山认为当务之急
“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
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
而政治乃能活动”
他接连奔走武汉、上海、福州
广州、烟台、天津、北京等地
宣传民生主义,投身实业救国

1913年
为寻求日本方面对
中国实业、交通发展的支持
孙中山以“筹办全国铁路全权”名义赴日考察
其间,他奔走日本各地
广泛会晤日本朝野及中国在日各界人士
但他的这次长期考察
却被上海火车站的几声枪响骤然打断
3月20日,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在上海火车站被刺
两日后不治而亡

宋教仁

3月22日,孙中山在长崎
获悉宋教仁死耗
即匆匆结束考察行程
离日返国
“宋案”之后
孙中山检讨了自己先前的看法
认定辛亥革命已经失败
发起了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失败后
孙中山痛定思痛,重建革命党
毅然走上了革命再出发的道路
毫不妥协地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
各种势力进行斗争
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和国家完整统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改组中国国民党
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天下为公,心系民众

1924年10月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局
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
随后偕夫人宋庆龄乘永丰舰北上
途中,在回答外界所传
他将作大总统时
他说:“中国一日没有完全独立
我便一日不情愿做总统”

1924年北上途中的孙中山与宋庆龄
1924年的最后一天
孙中山抱病来到北京
朔风凛冽的北京街头
站满了欢迎的群众
人数达十万之多
在车站,孙中山发表简短的谈话
他说:“此来不是为争地位
不是为争权力
是特来与诸君救国的”

1925年3月12日
带着对“革命尚未成功”
壮志未酬的遗憾
孙中山病逝于北京
走完了“为中国人民
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

孙中山家事遗嘱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都在为革命事业奔波操劳
他一生坚持
“吾之所向,一往无前
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并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吾辈当自强
沿着先行者的脚步接续奋斗
稳扎稳打走好我们的复兴路
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扩展阅读
·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无儿无女却养大了20多个烈士遗孤
·普洱团市委举行“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学习身边榜样宣讲会
·丽江团市委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课暨党领导下青年运动的示范性宣讲活动
·昆明理工大学打造“沪滇合作”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大关县各学校团委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暨2022年新团员入团仪式
编 辑丨初 二
校  对丨三 高
校  审丨济
来 源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中国档案报、共产党员、淄博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
投稿邮箱丨youthyn@yeah.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